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6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妃和殷妃会很自然,容妃则有一点点拘谨,而贤妃和蓝妃则极为活泼,又是给皇帝夹菜,又是舀汤显得极是亲昵。徐惠猜测,贤妃可能是因为皇后,而蓝妃则是因为位份最低。

    而樊莺坐在这里时,则不大好琢磨,有时与皇帝亲昵上来不次过贤妃,但有一次她不知生了什么气,居然吃到半截便摔了筷子走人,皇帝嘿嘿笑着也不动怒,皇后反过来还嗔怨他。这在任何一位帝王的后宫,几乎都是根本看不到的场景。

    假使哪一天,樊莺忽然跑到了皇帝左侧去坐时,那么皇后右侧的这个位置也随便起来,谁都可坐,连带着,其他位置坐的也就很随便了。

    今天皇后不但不坐自己的位子,还将以往谁都可坐的、皇帝左侧位置让给了徐惠。然后皇帝很自然地,便将以往皇后必坐的右侧座位叫谢金莲过来坐。

    家中人当然都是以皇帝和皇后为中心的,徐惠看出来了,如果将皇帝刨除在外,其实这些女子们还有个约定俗成的主次——尤其以皇后和樊莺的份量最重。

    谢金莲曾对徐惠讲过,在鹞国公一案中,皇帝一家人分散的天南地北,只留下樊莺一个人在京周旋,如果没有机敏的头脑和敏捷的身手,这是不能胜任的。

    此刻皇后和淑妃就坐在了皇帝的对面,不得不说,这两个人让第一次坐在皇帝身边、而略显紧张的徐惠,也免不了发出几声暗赞,太美了!

    徐惠搜肠刮肚地试着找出一个词来,发现将之用到德妃思晴身上、用在崔嫣或婉清身上也合适,而能够用到皇后和淑妃身上的,却只有一个用烂了的词——倾国倾城。

    她们的左边是排行第七的丽容、第八的苏殷、第九的丽蓝,右边是德妃、贤妃、婉妃,位置还是一毫不差!

    自从徐惠入大明宫,这是唯一的一次皇后主动张罗着饮酒的场合,晚饭显得比较隆重,正式,人到的也齐,每个人都自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徐惠试着想道,“如果思晴和崔嫣两人随便换下座位的话,居然也显着不大好了——崔嫣和皇后是同父异母的姐妹,这会过分突出皇后的亲疏,而且思晴又显得轻了。上一次樊莺留守长安时,听说正是思晴和崔嫣同去的夏州,这两个人关系一定不错,那么她们眼下的位置,便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而老六婉妃和老七容妃次序紧连着,若她们两个坐在一起的话,居然也不合适。因为短短时日,徐惠已看出这个容妃的性格是喜欢争胜的……

    皇后今天不经意地,将徐惠放在皇帝左边这个往常谁都可以坐的座位上,便隐含着,有对她在安仁殿“殒命”一事照顾不周的歉疚之意了。

    这些女子个个聪明透顶,有些话是不必说到明处的。

    而皇帝也不含糊,马上将谢金莲叫到右边来坐,一来八成是为了给上一次在大福殿打谢金莲的那三鞭有个交待。二来徐惠想,如果不是谢金莲坐过来,今天谁坐过来合适呢?而这样的坐法才是最令徐惠安心的。

    看起来皇帝的这个举动也暗合了皇后的意思,因为皇后显得更高兴了。

    谢金莲也很高兴,徐惠又试想着将姐姐随便塞到哪两个人中间去,居然没有合适的地方。

    徐惠可不傻,这个女子以往只是潜心于啃书造句,显得拙于人情,那是她没有机会到这种场合上来。

    往后,门下省给事中、外宫苑总监的职事注定不会再落到徐惠身上,饭桌上每个人都没有明说的规矩,还能瞒得过徐惠?

第1293章 今日戊午() 
    谁说皇后不是借此提示她家中每个人的位置呢?每个人都各有心机,各有脾气,又心安理得,这是一种无声的力量。下次,徐惠恐怕要坐到蓝妃或者殷妃后边了,偶尔还可以抢到陛下左边的座位上来。

    谢金莲道,“陛下,今日是我们一家人最全的时候,该生的也生了,该活的也活了,你说头一杯该用个什么说辞?”

    皇帝道,“金莲在西州攒了那么大家业,连只算盘也不好轻易动一动了,依朕看,我们一家先敬敬西州父老,那里是我们起步的地方!”

    谢金莲故意叹了口气道,“当时若一下子搬清就好了。”

    众人齐饮了一杯,皇帝忽然问,“丽容和丽蓝父母那里……”

    谢金莲连忙报告说,“臣妾早已按柳姐姐的吩咐安排了,给两位老人家找了护院、婢女,听说庭州王刺史,刘武牧监和高峪二哥也常去看望。”

    皇帝道,“朕的后宫家业可是又不小了,一分一文不放心别人来管,还得金莲多替皇后操心,”

    谢金莲马上说,“陛下,臣妾有个提议。”

    殷妃笑道,“今晚不能空说话。”

    谢贵妃马上明白了苏殷的意思,于是自已倒了酒,环顾着祝道,“臣妾便祝陛下踏平四海,我们姐妹和睦,大明宫春色满圆!”说罢一饮而尽。

    徐惠头一次看到姐姐在酒上的豪爽,有些担心地看了看自己的杯子。婉清在旁边声音低低地提示道,“有陛下罩着你。”她就放心了,心说这一杯不能退缩。

    皇后首先应和,众人饮了满杯,不约而同看向谢金莲,谢金莲这才郑重其事地说道,“陛下,臣妾请求重铸贵妃金印。”

    众人皆是一愣,不是已有贵妃金印嘛!

    皇帝昨夜刚刚连根拔掉了因为贵妃轻生、而蒙在心头上阴影,此时他心情不错,笑眯眯地看着她问,“为何?”

    谢金莲说,“妹妹来了嘛,一颗怎么够,总要腰里都挂一块才踏实。”

    皇后先将手捂了脸,不让别人看到她忍俊不禁的样子。

    贵妃诧异道,“这也不成吗?又不是增立名目,只是加块金子。”

    有几个人几乎笑喷,贤妃说道,“谢姐姐,我总算知道陛下为何要你管帐了!上回跳了一次湖,得了一件红玛瑙手串儿,这次吊了一次,又想要一块金子!”谢金莲大窘,也不知是因为酒还是因为崔嫣的话,脸有些红。

    皇帝道,“不错,朕总算也知道了一件事了,为何谢金莲这么踏实勤勉,原来她看不上皇后的玉玺,那个石头东西怎么有金子值钱?朕便准你所请!再铸一方一模一样的。”

    徐惠也笑,她姐姐也不简单,用这种法子在后宫中站稳了脚。谢金莲曾与她说过,甜甜的永宁公主封爵,便是她上次跳太掖池之后讹到手的。而这次,谢金莲就是用这种法子,又为妹妹争取到贵妃印。

    桌上气氛立时转入活跃,徐惠不知不觉又随着喝了几杯,感觉又有点晕。再有人张罗时,皇帝果然伸手替她饮了一杯,然后坐在她旁边的婉清又替她饮了两杯。

    贤妃说这么喝不热闹,要对句,但谢金莲立刻反对。崔嫣道,“今日你贴着陛下坐,我无法你了!”

    皇帝道,“朕的后宫别看人多,但家室都清白得很,没什么盘根错节,这才是朕最为欣慰的地方。”

    柳皇后和贤妃是将门之后,德妃是思摩妹妹,樊莺是终南山周侠客徒弟,包括谢金莲在内,这些人的家里人都不在了。

    丽容、丽蓝出自西州普通民户,只有婉妃、殷妃的父亲做着刺史,但也都是本分无争之官。

    历朝常见的、外戚争权的隐患在本朝几乎没有可能,这是一个令里里外外、各方面都放心的后宫。

    李治做太子时,太子妃出身于太原王氏,家族与唐皇室早有渊缘——王氏的亲叔祖娶了同安长公主,长公主又促成了她同李治的婚事。

    而李治的侧室萧淑妃是兰陵萧氏望族、齐梁皇室后裔,萧瑀是她祖父。也难怪萧淑妃敢同王氏争宠,朝臣们在这两个女人各自的家族上取取舍舍,一度很辛苦。

    不知别人听没听出皇帝的话外之音,但徐惠听出来了:皇帝问过了西州父老,马上被谢金莲打了个岔,紧接着便提到了丽容和丽蓝的父母,这是不想他们因为女儿都做了皇妃,而在当地过分的招摇。

    今晚的家宴尽欢而散,没有人喝多,她们微醺着,被侍女们扶归本处。

    皇后借一场聚饮,使徐惠自自然然的融入进来,而且也令皇帝从李元婴身上惹出的不快之意很快释怀了。

    谢金莲散席时又拉着徐惠同回大福殿,她期待皇帝酒后还能到大福殿来,徐惠对姐姐道,“你是不是太贪心了呢?”

    谢金莲说,“管他呢,有机会不用,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柳姐姐够公平,但她也有私心——李壮为什么能排到第二个?当我看不出来,崔嫣今晚不大高兴了。”

    李壮是贤妃所生,崔嫣排行老五,儿子却排在第二位。徐惠暗暗吃了一惊,因为酒桌上贤妃只是开了句玩笑,她真没看出来。

    谢金莲悄悄派宫人打探陛下的去向,宫人说,“陛下先去了长生殿,又被皇后推去了贤妃那里。”

    谢金莲挥退了宫人,这才看着妹妹,口中“切!”了一声,意思是——你都看到了吧?

    而徐惠从谢金莲这一个字中,再一次对大明宫里的生活加深了印象。

    也许贤妃的不高兴只是项庄舞剑,她在酒席上最后对贵妃说的那句,“今日你贴着陛下坐,我无法你了!”重点不是无法谢金莲,而是前半句。

    此时,徐惠再回味起崔嫣的这句话,就觉着崔嫣也不简单,事实证明,皇后已然从贤妃的这句话里听出了她的准确含义。

    姐姐谢金莲也不简单,那其他的几位妃子们就简单了?樊莺、思晴、婉清、丽容、苏殷,随便哪一个人拿出来,都是眼里出气的人物。

    就连年纪最大、位份最低的蓝妃,至少在容貌上都不次过她们谢氏姐妹,有些地方甚至比谢金莲更具吸引男人的风韵,难道蓝妃就没有想法?而皇帝只有一个。

    那么皇后就更不简单了,也许在维护着众姐妹们一团和气的表象之下,皇后还有着谁都体会不到的苦恼。

    徐惠对姐姐说,明日她要回她的紫宸殿,该去看书了,她委婉地提示姐姐道,“姐姐,我们抱怨谁都不该抱怨皇后……你想想看,如果没有皇后,以你我的姿色和……会怎样?”

    谢金莲心里怔了一下,脸上却没表示出来,因为只有这个问题她正经说,从来都没有想过。

    ……

    含元殿,早朝。

    每一位大臣都断定,皇帝今日一定会对洪州都督的人选做出最终的决定。洪州是个上都督府,地处江南,人口有三十五万五千多,非一般州府能比。

    只须看一看洪州的辖域,便什么都能知道了。那里虽说只有七个县,把这三十五万多人往七县里一泼,县均达到了五万人,比一座边远的州都大了。

    洪州七县里就有一紧两望,剩下的四座县全部都是上县。大都督是从二品职,历来都是亲王级别的人才有资格担任——还得是皇帝信得过的亲王。

    长孙无忌、李道宗还以为皇帝至少该问一问他们、在洪州都督人选上有什么意见,但看起来皇帝仍在生李元婴的气,直至散了朝会,也没有提一个字。

    今日是戊午日,散了朝,赵国公想起又该是组织清议的日子。虽然皇帝已经许久不曾莅临太极殿清议,但赵国公却一如既往的召集着。

    自太妃徐惠“死”后,不知不觉的,地政的清议便慢慢转入到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