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6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年县令许敬宗,早已组织城中百姓出来十里,夹道欢迎圣驾,官道上锣鼓喧天,彩旗招展。

    一见圣驾行至,许敬宗慌忙上前,施礼道,“听说我皇与德贤二妃不辞劳苦,亲至同、庆等州巡视,旬月间军屯大计已定,小臣不胜敬仰!”

    皇帝让其免礼,许县令再同德贤二妃、樊大人、兵部尚书施过礼,听闻车中尚坐着永宁公主,他不敢失礼,再移步过来,冲车中道,

    “永宁公主小小年纪,便已去过了千里之外的龙兴牧场,小臣若大岁数却不曾去过,真是不胜敬仰之至!”

    车中没有回音。

    过了一会儿,只听高舍鸡低声提醒道,“你如何不回复一句?”

    甜甜这才抢白道,“我用你提醒!”高舍鸡马上禁声。

    许敬宗的脸有些发红,因为当着长安这么多的百姓呢,虽然这些人听不到彼此说着些什么,但车边的众人可都听到了。

    有知情者晓得,永宁公主一定想起了她的“二舅母”曹二嫂,那时曹大假冒脐亲王,将性命丢到长安来,二嫂被许府人极度羞辱后自尽,人就埋在长安城东。

    两个孩子只是对了这两句,便又无话,车中竟然连个大气也没有了。

    一时间,许敬宗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堂堂的万年令手脚渐渐无处放,局促、尴尬之极。

    皇帝骑于马上,知道甜甜自从到了潼关便耍着小性子,他不好责备她,但众目睽睽之下,一县之令的面子总要给,便接话道,“许县令不必多礼,朕出京多日,你的万年县可还泰平?”

    许敬宗这才可以转身,红着脸回禀道,“托陛下之福,万年县县治良好,路不拾遗,城中并无大事。”

    皇帝呵呵一乐,“你自可去忙你的政务了,不必管朕,记着代朕向万年百姓们道声辛苦。”

    许敬宗唯唯而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om

第1274章 鼎盛之梦() 
    车驾入城,继续前行,高舍鸡此时又对公主道,“方才当着外人,我才未应你的话,怕你再生我的气……可你是公主,在外人面前总要讲些礼仪的。”

    按高舍鸡的意思,此时许县令不在旁边,车外的人都不算外人。

    甜甜不理会,舍鸡再冒出一句文绉绉的来,“圣人都讲了,仓里(廪)实而知礼节嘛!你是公主,总该讲一些,嗯嗯。”

    永宁公主似乎不甘被个高舍鸡在车中教训,回敬道,

    “你不要迂腐!礼节也分跟谁才能讲,那个许……欲壑难填,仓廪再实他肚子里也不会留荣辱的位置,你敢要我和他讲礼仪!”

    看来公主的气仍未消,迂腐的高舍鸡很识趣,不再说话。

    皇帝听罢不由自主点点头,两个孩子在永宁坊跟随郭孝恪、崔夫人生活,短短的日子又长进不少,而甜甜的话,连皇帝也不能说她没道理。

    想一想庆州的乞丐,吃了面馍还要想牛酥,为达目的不惜躺地放赖,这可不全是衣食足与不足决定的。

    车驾进春明门、过了东市后不往永宁公主府的方向拐,而是拐向了大明宫方向。永宁公主这才不由地欢呼起来,“要去见谢金莲啦!”

    高舍鸡在车中忧心地、又小声叹了口气。

    与车中这个男童忧心忡忡的样子截然相反,车外,金徽皇帝却很高兴,车经安兴坊,皇帝仍在琢磨移驻关内的十三个折冲军府,此时便对贤妃道,

    “嗯,朕早知你的文墨不错,今日便考考你。家中也有几个人的文墨之功令朕高看,皇后,你,婉清,苏殷,”

    崔嫣道,“不知陛下要出什么题目?”

    皇帝道,“这个题目有些难,朕猜想,徐惠接了这个题目的话,她都够呛能答得上来,你若知难而退嘛……朕也不会计较。”

    贤妃在文墨之上最不服人,此时又被皇帝将徐惠拿来说话,崔嫣的争胜之心一下子被起来,催促道,“哎呀,陛下你倒是出题啊!”

    车驾缓缓前行,皇帝不急,说道,“这当然是一首诗了,你若敢接,便要在我们行至大明宫南门时作出来,”他眨着眼睛问,“接还是不接呢?”

    崔嫣撒娇道,“好啊你!故意磨蹭,干脆到了丹凤门你再讲,我那时作不出,才显得你金口玉言。”

    再过两个坊区丹凤门便要到了,而此时到底是什么题目崔嫣还不知道呢。

    皇帝故意等她急成这样,道才,“此次,朕成功移去洛阳周边折冲军府一十三个,让他们到关内屯田,这般强国富民之大计,以朕看来也只有汉高祖汉中屯田能与朕相媲美,但从两下里屯田的着眼点来讲,朕却仍不服他!”

    汉中屯田是为着积蓄力量以图国内,而金徽皇帝的着眼点在葱岭以西。

    安兴坊不知不觉已走了一半,如果再过了永昌、光宅两坊,大明宫的南门——丹凤门也就到了,而皇帝的题目仍未出来。

    崔嫣暗道,他只说要我做诗,我却不知他要出什么题目,但从他刚才这番话来看,一定跑不出驻军屯田。他所移的这十三座军府,我知道正是伊川、通谷、轩辕、武定、永嘉、慕善、政教、怀音、千秋、同轨、原城、宝图、钧台,莫非是要我以此为内容吟出来?

    这件事在皇帝眼中属于逗趣,但在贤妃眼里却早不这样看了。

    这些日子,皇帝话里话外总是在夸赞徐惠,崔嫣听的最多,首先她就是不大服气那个徐惠。

    今日当着这么些人,她一定要作得快、作得好,也让皇帝看一看,别小瞧了大明宫里的姐妹们。

    思晴居然也是这样想,一见路上的时间越走越少,思晴也急了,偷偷看崔嫣,意思是,“你怎么还不快问问题目?”

    可崔嫣自己赌了题目,此时骑在马上、正在凝神将这些词句编排开去,偏偏也不问皇帝了。

    皇帝拿捏着、就是要等崔嫣来催,此时他先憋不住了,说道,

    “也好,朕看贤妃这般急切,只好说说看,爱妃你也不必较真……实在作不出来的话,等我们进了丹凤门,朕拿去考考你姐姐。”

    思晴急得催促道,“陛下,我看你就是成心,为什么还磨蹭呢?”

    皇帝哈哈一笑,“那好,崔嫣你既要争着作,便以十三座军府的名称拟一首诗出来吧,让朕品评品评,看看你文墨上行不行,”

    说罢,他扭脸看着崔嫣,要看她促急的样子。这些人、车、马虽说行的不快,但到丹凤门也无须多久。

    思晴对樊伯山说,“叔父你看,陛下真不讲理。”

    晋王李治行在一侧,也觉着这个题目太难了,他暗暗将这一系列的名字排了排,因为时间紧促,一点都不得要领。

    李治暗道,“武媚娘就在不远的车中,想来她也听到了皇兄的题目,不知她在这样短的功夫内能否作得出来。”

    樊伯山道,“朕下这题目可是不简单啊,原城、千秋、伊川、永嘉、轩辕、武定、宝图……慕善,要将这么多的军府名称揉到一首诗中,这么短的时间……难!有六七个府名根本无处可塞!”

    自皇帝出题伊始,随晋王同赴龙兴牧场的武侍读便留意了,她认为皇帝这就是在刁难贤妃。

    武媚娘坐在车内,试着也将诗琢磨一番,总是不尽意,因为时间太急了!

    她将十三个名字摆过来、摆过去,总有几个挡手碍脚的不知放在哪里,有的即便硬放进去,也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她侧耳听着车外,看贤妃如何出丑。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短短功夫崔嫣的诗已成,她在马上吟道:

    谁凭神武定千秋,

    通谷伊川水负舟。

    秦主轩辕同轨路,

    唐施政教外敌休。

    原城献宝图河曲,

    慕善永嘉锄作钩。

    王座钧台怀音远,

    笑谈之内移王屋。

    崔嫣一边念着,思晴一边在旁边低声记数,“武定、千秋、通谷、伊川、轩辕、同轨、政教、原城、宝图、慕善、永嘉、钧台……怀音,还有王屋!妹妹不但在诗中塞入了十三座军府的名字,还加入一个被裁撤掉的军府!”

    所有人听了不禁大吃一惊,皇帝其实也在心中数过了,一个不少,他往前边看了看,这行车马才走到了永昌坊,离着丹凤门尚有一坊之地。

    可这已是他能出到的最难题目了,叹道,“朕的这点儿文墨啊!”

    永坊公主在车中忽然轻轻叹了口气,“唉——谢金莲什么时候能赶上五姨妃呢!看来这辈子她是再也赶不上了。”

    皇帝听了,忽然在马上哈哈大笑。

    晋王赞道,“皇兄,五嫂这诗字工意远,绝非一般的应制之作,臣弟自问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些军府名称塞都塞不全,更别说什么意境了!”

    武媚娘有些惊呆,崔嫣的诗,竟然能手到擒来,又工整无比。

    只看其中“轩辕”对“政教”,一边是两个车字旁,类相军旅车阵,而另一边是两个反文,恰可比作施政行法了!

    此时听了晋王的赞叹,武媚娘暗到,这题目要是给我,恐怕我要露怯了!

    她想,金徽皇帝家中,似贤妃这样的才女总不会少于三四个,听说皇后、婉妃、殷妃的文采均不弱于贤妃。

    金徽皇帝一向以武力震慑周边蕃国,他的字大大咧咧、松松垮垮,谁知后宫中却藏有这么多文、貌俱佳的奇女子,施政中又再加上个徐惠,真是奇了!

    樊伯山也道,“贤妃真是奇女子也!此诗一下子塞入了十四座军府之名已经很难,更难的是,它道出了打江山与坐江山的至理呀,”

    皇帝对诗文一向如牛视肉,知道那是好东西,但不是自己的料。他从崔嫣的诗里倒是听出了些含义,但听樊伯山如此推崇,便想问个详细,

    于是问道,“那是,朕早就知道这个题目根本难不住朕的贤妃,但樊大人你可说说看,都是什么至理?”

    樊伯山道,“此诗开联便道出了人间大道。打天下、定鼎千秋凭的是盖世武功,但要长治久安,便须领悟百川载舟的道理、效法太宗皇帝勤政爱民。秦朝凭借着武力能使普天下车辆同轨,但它未施仁政,比不上我大唐政教同宣,天下无敌!”

    皇帝道,“诗好,樊大人解的也妙!还有么?”

    樊伯山道,“此诗第三联,道出了我皇移军河曲一带、屯田强兵的长远构思,微臣仿佛再一次看到了,那些年轻军士们跟随陛下的指引,义无反顾奔赴河套,以吴钩作禾锄的豪情!”

    “对呀,朕就看那些军士,真是我大唐之宝!”皇帝道。

    谁都以为樊伯山已解完了,谁知他再道,“而贤妃在诗中第四联,引用了愚公移山的典故,更暗含着贤妃娘娘对陛下的无限倾幕啊……哈哈哈哈……”

    没想到,樊伯山身为一位长辈,居然也开起了玩笑,贤妃哭笑不得,心里说,“我从不知樊叔叔也会开这样的玩笑呢”。

    皇帝根本不反驳,也丝毫不掩饰喜爱地看了看崔嫣,寻思着说道,“嗯,以朕看来,贤妃文墨之才,乃是朕所识女子之中,最最最最出类拔萃者!”

    说到这里,丹凤门已经到了。

    远远地,他们看到城下有皇后仪仗,太乐署鼓吹,柳玉如与能够出宫的谢金莲、樊莺、丽容等人,都来大明宫外迎接圣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