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5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王府先到了柳玉如、樊莺两位王妃,卫国公眼睛往两位王妃的身旁看,柳玉如知道他在找马王,对他说,“国公你且耐心等一等,峻很快会来的。”

    李靖听了,神色中便现出一副放心的样子,好像一个身体健康的老者,在端坐着闭目养神。

    马王府、东宫的人相互见礼,太子妃埋怨柳玉如上一次东宫宴不出席,这一次好容易有个机会、在卫国公的家里都到,马王府的人居然还是不齐,搞得东宫的姐妹们想认一认全面,竟然这么难。

    她这就是在说,上一次兄弟相聚,你们不去已有些失礼,这次卫国公病重了,马王府居然只来了两个人。

    卫国公可是马王爷的老师,马王府不知礼节,不如东宫重视此事。

    樊莺接话道,“府中的姐妹除了三个有身孕、不方便的,其余可全都来看望过国公了。前天是谢金莲和思晴,昨天是崔嫣和丽容。国公的病这么重,难道我们还要一古脑拥到这里来摆样子?”

    樊莺的话针锋相对、暗指东宫,平时对卫国公的病情不闻不问,一来来这么多人,不但虚情假意,还纯属添乱。

    一句话将太子妃噎得答对不上,越发显得东宫一下子人都来这里,只是做做样子,根本没有考虑卫国公府凌乱的状况。

    此时再想,就连上次东宫设宴、马王府人到的不齐,原来也是有原因的。

    柳玉如制止樊莺,不让她在国公的面前多说,打扰国公清静。还对太子妃解释,把“罪责”全都推到马王府四位不省事的少王爷身上去。

    一会儿,赵国公长孙无忌到府看望,李德誉连忙迎接,见礼、问候,问药、问寝食,叮嘱卫国公坐在床上不能多说话,但在目色中表示感激。

    江夏王爷也到了,又是一番接洽。

    兴禄坊高府人也到了,来的是滑州刺史高履行、代抚侯高审行,这是高府目前职、爵最高的两个人。

    高审行一进来,一眼看到东宫来的几人里有杨立贞,他一下子愣了神。

    这个女子此时的身份再也不是子午峪吕氏的丫环,而是为太子殿下生过儿子的杨宫人!

第1208章 冤家路窄() 
    杨立贞一眼看到了她暗恨了很久的人,向高审行投过来的一瞬里充满了怨毒和戒备,让高审行暗暗打了个哆嗦。

    他以前的妄行,将雷埋的真是越来越高了——都埋到了太子的身边。一旦在头顶炸开,足以让他粉身碎骨。

    恰巧这时赵国公对李治提议说,卫国公的病榻前人多话多,于国公的病情不利,是不是所有来探视的官员们,都移一步说话。

    李治点头称是,对归州长史李德誉道,“探视的官员一定还会来不少,你去安排另室让他们过去,这里自有寡人和女眷们照应。”

    高审行在这里如立针毡,更是求之不得,恨不得立刻躲开杨立贞,见李德誉相请,代抚侯马上随着赵国公、江夏王等人出去了。

    太子既然前来,便要着意表现一下东宫对老臣的关切之意。

    他已看出李靖这是回光返照,时日无多,那么太子,更要寸步不离地留在卫国公的病榻前,一直到马王到来。

    他倒要看看自己的这位马王兄,在今日早朝散后,因何迟迟不到。

    而且李治打算等马王来了,要问一问散朝后他去了哪里,看他怎么说。

    马王若说去处置过公务,那他无疑也就表示了对卫国公病情的不重视——连太子都放下国务、带着所有的妻子们到了,你却去做无关紧要之事。

    马王若说去了翠微宫,那么李治一定追问一句,“王兄你去翠微宫,父皇的身体看起来如何?”看马王能怎么说。

    马王若敢面不改色地、当众说陛下龙体康健、什么毛病没有,那么皇帝驾崩一事,马王便是头一个要对太子和众臣说清楚的人——怎么你刚刚从翠微宫回来还说陛下无事?陛下可刚刚五十出头。

    马王若敢公布陛下的死讯,那么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太子殿下马上便以储君的名义发布号令,追查陛下死因、连同马王在内所有涉关人一概接受问讯。

    然后国不可一日无君,他将按着历朝历代的惯例,先继成大统、再操办先皇的丧事,诸如赵国公、江夏王这样的老臣也绝提不出异议。

    而在这期间,他的这位马王兄,先打起精神抖落自己身上的嫌疑吧!

    李德誉的夫人侯氏此时正陪在这边,太子妃、马王妃可都在国公病榻前,她不能离开,樊莺悄悄与她说,卫国公看起来有些不好,坐久了腿一定会麻。

    李德誉在另室招待到访官员,侯氏看卫国公的精神好过往日,也希望他更舒适些,便问樊莺法子。

    樊莺对她道,“夫人你可让人灌了热水袋来,给国公塞到被子里焐腿。”

    侯氏马上吩咐人去办,很快将热水袋拿来给卫国公焐到腿上,看起来果然好多了,李靖虽然没有力气多说,但在看向樊莺时,眼睛里便有了赞许。

    太子妃马上赞道,“卫国公果然教子有方,像侯夫人这样细致周到的侍奉,在儿妇辈中可真是不多见。”

    侯氏连忙看向樊莺,有些不大好意思,因为这个主意正是樊莺为她出的,但又不能说太子妃说得不对。

    樊莺听了,笑着对侯氏道,“太子殿下的仁孝天下共知,太子妃当然也会看重这个,她在夸奖你了,真是夫倡妇随!”

    太子妃听不出樊莺的话中有没有讥讽的意思,但她好像李治嘀咕过半句:樊莺在什么场合贬损过她打陈王的事,对樊莺便先带着些抵触之意。

    于是对樊莺道,“王嫂你过奖了,孝道乃是人伦,太子最是看重。鸦有反哺之意,羔有跪乳之恩,你看这个孝字,上有老字之头,下有子字之尾,说的正是‘老少相承’,所以常言道‘养儿防老’。”

    樊莺一琢磨,还真是这样。

    但东宫与马王府明争暗斗,以及李治的种种所行樊莺没有不知道的,觉着这番话由太子妃口中讲出来全都是虚情假意,因而她脸上就露出一丝不屑来。

    “可孝道不能只看表面,太子妃说了,孝道既是人伦,又何必念念不忘地挂在嘴上呢?反倒使人觉得除此之外,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太子妃听了脸上一阵不得劲儿,暗道这个樊莺怎么如此厉害,简直是一句话也不想让人。

    让樊莺这么一说,好像东宫一无是处、就会个仁孝似的,而她前一句“夫倡妇随”,就连自己也绕进去了!

    “但你马王府还能狂妄到几时?我夫君很快便要以储君的身份继承大宝,看到时候,让你们马王府的女子们一个个讪的眼里出水!”

    柳玉如暗自给樊莺使眼色,不让她多说,樊莺占了便宜也就作罢。

    李治侧妃萧氏一向乐见太子妃吃亏,见她落了下风,竟然觉得一阵心情舒畅,不易察觉地长吁了口气。

    这口气竟如一团棉絮,直接塞到了太子妃的心口窝里去了。

    但卫国公倚在床上,也将两府女子之间的话听进去了,一个是东宫的太子妃,对阵马王府的三王妃,太子妃居然占不到什么便宜。

    不过,卫国公以衰老之躯,耳不聪目不明,从她们的针锋相对中,不禁生出一股为皇帝担忧之情。

    他不好劝,不便劝,说话都困难。感觉喉中如哽、身子有些摇晃,眼睛忘着门口处想,“老臣再也等不到陛下一面了么!”

    李治到这里来,有多一半的心思是要等一等马王,看他到底从哪里冒出来,此时他也暗示妻子不要再说了,但太子妃身边有一位女子忍不住了,挺身出来,替太子妃说道,

    “以奴婢看,‘孝’字首尾只要一分开,便不成其为‘孝’字,那些常年在外,从不侍奉翁姑、更有不知祖宗的,又怎能称其为孝道呢!”

    柳玉如、樊莺都不认得此人,这个女子年纪看起来比太子妃略大,身份也低于李治身边的所有妻妾,但无疑容貌却高出刘宫人、郑宫人和杨宫人许多,目光中透着伶俐。

    说者似乎无意,但听者有心。

    她这是在暗讽马王——自小流落民间,也不知自己姓什么,仅仅是今年才认祖归宗,又怎能称为孝?一个从未尽过孝道的人,怎么能有资格继承大统?

    樊莺从对方的话中,不但猜到对方影射了师兄,而且她猛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自己不也是从没有一天、在二老身边尽孝的机会?

    这个侍女真是可恨,居然一句话连师兄、带她都说上了!

    只是樊莺拿话气人可以,却一向不大擅长咬文嚼字,又被对方说到了痛处不能立时回击,气得她咬住嘴唇不能言语,她何时吃过这样的暗亏?

    太子妃听了,不说话,看了看替自己说话的女子,但面露嘉许之色。

    柳玉如笑问,“真是精彩,早听说东宫太子妃的麾下多有才女,今日这位就更是出众,但我与妹妹却不认得她,是谁呢?”

    太子妃用不高不低的声音,对马王妃引见道,“她啊,是太子殿下的崇文殿侍读——武媚娘。”

    听到这话的永宁坊两人大吃一惊,原来这人便是武媚娘!

    马王府见到过武氏真人的,一个李婉清、一个丽容,再有个思晴、崔嫣在夏州曾找人画过武媚娘的画像,见了面也可能认得她,别人就从未见过这人。

    柳玉如和樊莺当然也不认得,一进来时也没有留意到一位侍女。

    但太子妃此时此刻却没有什么顾虑。

    她早想好了,武媚娘原来只不过是个才人,在宫中也不怎么知名,而认得武媚娘的人又都不在这里,说出来又有何妨?

    太子与武氏亲近,武氏又同自己亲近,她要拉武媚娘同至卫国公府,便做着这样的打算:就在今天找个机会将武氏讲出来,从此不让她再藏着掖着。

    反正陛下也绝不会现身了,别的大臣如赵国公,即便对武氏的名字有个耳闻,在这个场合下或许不能确认、或许确认了但也不会当众指出。

    那么,太子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既可借助武媚娘、来阻隔李治同萧氏的联系,又让李治从此念着自己的好处。

    至于马王府的两个女人,你们就算早就知道了,又能如何?难道还敢当众揭穿她么?就不怕未来的皇帝记恨在心?

    看看马王府两人一时处于愣怔之中,太子妃就是要气一气她们,笑着问:

    “两位王嫂,是不是早就听说过武媚娘的大名呢?这可是个才女,东宫中姐妹对句,少有敌手,殿下也极是喜爱,只差走个手续。”

    卫国公乍一听“武媚娘”三个字,胸中有一口痰一下子堵上来,堵得一阵眼花!他知道这个女子……已故荆州武都督的女儿……才人……可他不能说!

    马王妃听罢,先去看了一眼太子,李治目光闪烁。

    柳玉如笑着应道,“会对句的没听说过,但我们姐妹倒是听说过一个只会劈柴的武婿娘。”李治、太子妃、武氏同时一惊。

    樊莺觉着出气,说道,“原来有文采、懂孝道的都留到东宫了!”

    柳玉如道,“东宫的孝道举国皆知,马王府怎么是对手,但我们姐妹也不能甘落人后,只有勉为其难,也对上几句。”

    樊莺道,“好啊,好啊,姐姐你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