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道珏知道,随着江南道造船时间的延续,他所提的那些要求也越来越显得急迫,要是等着大船都造好了,皇帝陛下的目光会更多地凝聚到江夏王的身上。

    到了那个时候他再去讨价还价,不但江夏王——他的这位王兄会手一摊说,“银子都花了,船在这里,要不你拉过两艘过去?”

    而且皇帝那里也会为自己坏了他的好兴致,比任何的时候都认为他是在无理取闹。李道珏知道徐图鲁和彭望海这两个人只会朝着自己愁眉苦脸,在外边一点事都不顶。

    邛州刺史徐图鲁是个五十多岁的人了,他坐在那里不说往江南道输绢的事情。他知道无论是西州别驾、还是江夏王府的长史说出来都不会有问题。要是自己出口,李道珏一个不顺心就会呵斥起来,别看二人都是下州刺史,自己又比李道珏年长,但是李道珏不管这些,他只凭自己的心情。

    他愁眉苦脸地说,“时间不等人啊!这都十一月了,再拖上一两个月年关一近,谁还管我们的事?李大人,我们要早做打算才是。”

    李道珏果然心烦起来,没有好气地道,“我请各位大人来,不是白吃白喝的!有什么想法你就讲啊!徐大人!”

    徐图鲁道,“剑南道西川院下辖的十三口盐井,除了眉州有两口井、雅州有两口,剩下的九口盐井都在在下的邛州。以盐换绢的担子可都压在下官的身上啊!”

    高峻一听立刻就明白了,有时候一些事情看似扑朔迷离,不得要领,其实只要抓住了根子,不须用力一拉,这不就都拽出来了!

    这次往江南道输送双线绢,实际上剑南道哪里有这么多的绢?那些丝织物正是江南道的强项。别的地方就不必说了,高峻对杨州织锦坊令的事情记忆犹新,他知道仅杨州一州所出之绢就不是剑南道所能比的。

    剑南道要想将这么大批量的双线绢拿出来,说白了,还得靠盐!他们得把盐输到长江下游去,换了绢再给江南道顶造船的工钱。

    皇帝一点都不糊涂,他知道剑南道造不出船来,甚至一开始就打算将造船的任务交给江南道,只不过钱从哪里出?皇帝是看上了剑南道的盐了。这么拐了一个弯子,钱就也有了,劳工也有了。

    可是剑南道的官员们就傻?一点都不傻,他们不好明着顶撞皇帝,就把造船的大事一转手交给了雅州、眉州和邛州。

    事实上这三州的地理条件是最不便于造船的,对此应该人人心知肚明。只说水道吧,到雅州的这两天高峻没少到外边溜达,雅州地面最大的水道就是青衣江,青衣江在雅州的东南方向汇入岷江,然后估计着岷江才与长江交汇。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造得了那些几丈高的巨舰?笑话!

    剑南道的官员们是看到了李道珏特殊的身份,他是皇帝的族弟!那些官员们不敢找皇帝讨价还价,但是李道珏敢。

    所以经过李道珏出面,造船的事情就名正言顺地推到江南道去了。谁造这些船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出钱!皇帝怎么不会乐得做这个人情?

    现在,高峻已经猜到,有关李道珏所说的一千二百匹双线绢有些多的话,背后同样少不了剑南道的影子。船不必造了,现在剑南道所想的是怎么少出些钱才合适。这样一想,高峻倒有些同情起李道珏来了,看来,皇室宗亲的身份也不好当啊!

    现在,这些人的力量集中起来又冲着李道珏使劲,这就很有些不仗义了。高峻预料到:如果李道珏这一次再大着胆子去找皇帝讨价还价,他一定会在皇帝那里碰个硬钉子!弄不好拍他的板子都有可能。

    在皇帝那里一定会想:我是让剑南道出钱,又不只是你雅州——你雅州才有多少东西打到我眼窝里!你李道珏总打头阵我不说什么?只要不少了我造船的钱就行了。

    因为今天只是小范围的聚餐,除了眉、邛二州的刺史涉及到切身的利益不得不到,其余的人就都是与李道珏有关的。有雅州司马汪衡、西川院录事李绅,李道珏的两位夫人汪夫人和李夫人,再就是高峻和李绅,总共九个人。

    眉州刺史彭望海四十多岁,个子不高,他的主意很正,在酒桌上一直不大说话。看到李道珏瞪着牛眼睛瞧向他,他不得不说两句,“刺史大人……这是件大事,下官唯刺史大人的意思为上,绝地无不同意思。”

    李道珏听了他这句一点内容没有的话,反倒露出了宽慰的笑模样,冲着彭望海说道,“我就知道彭大人总是替我想的,不像有些人,总是打自己的小算盘!”

    正说到这里,大厅外亲兵来报,“刺史大人,有郎州公事到!”他举着一封书信交到李道珏的手上。李道珏展开来只看了一遍,便啪地将信往桌上一拍,“小小的郎州也来挖我的墙角,这还了得了!”

    高峻和李绅都猜到,这一定是郎州要李绅过去做盐官的事情。他们对视了一眼,李绅的目光里有兴奋与事情不确定的不安。汪衡连忙问道,“大人,是什么事?”

    李道珏没好气地说,“是商量要李绅去郎州任职。”

    汪夫人就问,“怎么会与郎州牵上关系呢?是任何职位?”

    所有的人都把耳朵竖起来听,李绅犹为紧张,只听李道珏说,“是郎刺史来的公函,”汪夫人又问,“我知道是郎州刺史了……他姓什么?”

    李道珏正为信中的事情烦着,夫人一连的追问让他更不耐烦,脱口道,“你说郎刺史姓什么?当然姓郎了,我都说了姓郎,你还不明白!”

    汪夫人被丈夫抢白,她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委屈地道,“大人……人家就是一个没有听清楚,还不是替你着急?墙角都被挖了,还是个小小的郎州,真好大的胆子……你却冲我使横!”

    李道珏马上好言去哄,“夫人莫哭,是我心情不好,你不要见怪。”说着,就当着众人的面,在桌上伸过手去擦她眼睛。(。)

第491章 初次交锋() 
♂,

    高峻竟然让李道珏这个不经意的小动作给感动了,看得出他对汪夫人是?33??在意的。他说,“是郎州的刺史,他正好姓郎……这回你知道了?”

    汪夫人破啼为笑,嗔怨道,“那你不早说……是让李家哥哥去做什么?”

    李道珏说,“在郎州发现了一口盐井,郎州没有盐官,正是要让李绅去做盐官的……那里还没有巡盐院,先让他去做个盐务管事。”

    “几品?”汪夫人问。高峻注意到汪夫人旁边的李绅妹子也在凝神听着李道珏的回答,李道珏说,“又无定例,不过郎州只有两座下县,说是要给他个不低于下县县令的职位。”

    汪夫人又问,“大人你的意思呢?”

    李道珏反问,我倒想听听夫人的意思。汪夫人斟酌着道,按理说,李家哥哥有处高就是个好事情,但是却是去这么一个小郡,又那样远……我不怕别的,就怕我妹妹会舍不得呢!李家妹子只有这一位兄长,他再离得远了,我恐怕妹子会更没意思!说着眼圈儿又红了起来。

    高峻已经发现,这位汪夫人的眼泪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对李道珏十分的管用。

    果然,李道珏大手一挥,“夫人所说极是,不就是个盐官,才一口盐井就敢到我这边挖人,我这里十三口盐井就不需要人了?不去!我这就回复他们。”

    邛州刺史徐图鲁也连忙说,“大人说的极是,不能去的,西川院这么大的摊子,离了李绅大人怎么行!”

    高峻看到李夫人的脸上一阵的紧张,她不大有当众说话的习惯,但是看得出她对兄长的前途还是很在意的。她偷偷去看李绅,发现他有些沮丧,又不好说什么,眼看着一桩好事就要泡汤。如果李道珏一口回绝,再将郎州的公函打回去,那么郎州是不大会坚持什么的。

    而高峻也看出来了,这位汪夫人兄妹是在有意地压制着李绅兄妹,李绅这么久了虽说只是个录事,但是一直是事实上的西川院主官。如果不是汪氏兄妹从中作梗,那么,李道珏恐怕早就将李绅提拔起来了。

    高峻看出汪夫人在李道珏眼中、心中的地位,几乎从未怕过谁的李大刺史竟然只怕他的汪夫人。李绅急着走也就情有可原了。

    徐图鲁的意见已经很明确了,他不希望李绅走。而那位彭望海当然就看李道珏的意思了。他说,“大人,眼下眉、邛、雅州三州盐务正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怎么好让李大人离开呢?”他也不同意李绅走。

    李绅求助似地看了看江夏王府长史李弥,发现他正低垂着眼睛谁都不看。于是李绅又看向高别驾。高峻岂会不知李绅的所想,郎州不但有个不再受谁压制的上品级的官职,更有一位刺史小姐在等着他,这样的忙他怎能不帮?

    高峻笑笑道,“在下对于李刺史家中的和睦真是羡慕得很呢!想不到汪夫人会如此在意李夫人的感受!”

    李道珏极为认可高峻的话,他想起来什么,看向坐在那里的二夫人李氏,便问她,“本官正是该问问你的意思,不知你是个什么意思呢?”

    李夫人在高别驾说这番话的时候,就知道人家是在把李道珏的注意力往自己身上引,内心里早编算好了要怎么说,她也希望自己的兄长离开汪氏兄妹远一点,好不处处受他们的挟制。

    听了丈夫的话,她说道,“大人,如果我哥哥去了郎州,并且在那里站稳了,依我看对大人的声望和影响力都是有好处的……至于我嘛……有大人和姐姐相陪,是没什么事的!”

    高峻道,“李夫人所言有理,郎州既然主动来了公函商量李大人的职位一事,那么依在下看,李大人只要去了,就不存在站不站得住脚的问题了。以在下看来,如果有了这层关系,那么从今以后,不但雅州、邛州、眉州同气连枝,恐怕以后还要再加上一座郎州了!此等扩大雅州李大人影响的好事,放手的话就太傻了。”

    高峻说话,无疑是对李夫人的话作了一个注解,人家妹妹没有意见,别人还好怎么说?哪知道李弥接话道,“只怕李大人一走,西川院的盐务就不好控制了!在下想,李绅大人一定会替刺史大人想到这些的。”

    李弥的话就把李绅的话全堵到嘴里了,他即便想去,此时怎么开口?

    而李道珏一直以来都极为看重西川院的人事安排,有李绅坐镇在西川院,只有两口盐井的雅州,便能够控制住其他两州的盐政大盘子。李绅走了的话,他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去接替。

    一直以来,李道珏不是没想过,只把李绅安排一个录事的职位是有些委屈他的。可是有什么办法?汪夫人虽然凡事不明说,但是他也知道汪氏哥俩的想法。她动不动就抹眼泪李道珏受不了,但是李道珏知道李绅是有委屈的。

    高峻知道,李弥这是借此事拉自己的同盟。在外边,汪衡身为雅州的司马,当然要比李绅有力量得多了;而在李道珏的内宅里,汪夫人又明显的比李夫人有力量,李弥的主意打得不错。

    高峻道,“李长史所言差了,雅州盐务再繁杂,终究是在李刺史的眼皮子底下。试问有谁敢玩用不着的?难道不怕李大人瞪眼睛么?别看郎州眼下只打出一眼盐井,李绅大人去了不出几年,郎州说不定就又是一座产盐大郡。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