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35章 是个爷们() 
李引起身,夫人蓑衣上的水立刻浸透了他的后背,凉凉的。他边走边说,“你总得照顾我一点儿,”于是背上的人便把头上的斗笠摘了再给他戴上,而她的头躲到斗笠的底下来,又把蓑衣的两边襟子展开盖住他的肩头。

    夫人说,“等雨过天晴,我便把你和丫环的喜事办了,不行也得行。”

    李引道,“……好吧……只要她不感到委屈,只要你高兴……不知她叫什么?”

    夫人想告诉李引,但是回道,“这么久的日子你都不问一问,反来问我!”再转过一道弯儿就是岭下的大道,夫人的马车就等在那里。

    李引有些迟疑,因为转过这道弯子,两人便没有了庄稼的遮挡,他在考虑是不是把夫人放下,让她自己走过去。崔夫人在后边道,“李弥,”

    她叫了他以前的名字,李引蓦然停下,听崔夫人在后边道,“我以前骗过你一次,没想到耽误你这么多年……原谅我年轻不懂事……”

    李引心头一梗,站了一会儿,背着她再转身慢慢往盈隆岭上走,夫人也不制止,接着说,“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忘不了柳伯余,原来我以为,高审行会冲淡我对柳伯余的记忆,但现在他的一言一行,让我更想念他了!”

    “他是个爷们,”李引说。

    “他虽然有毛病,但却是个男人……急着想让你知道我的歉意……因为以后我们就不见面了——我不是为了高审行,除了他我为了所有人,包括西州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李引再转身,背着她慢慢往岭下走,雨丝蓦然有力了起来,敲在他们共用的斗笠上声音也更清脆,“也为了小人吗?”他问。

    夫人沉默着,沉默着,说道,“我不为了你,你我已恩怨相抵,从今后彼此便无欠无亏,比如陌路……我也是为了你,你有这么多年养护那个心魔的精力,不如去好好做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可是,就算是心魔,毕竟还在心里有个占据,它早已经成了我大半生中的一部分,早已与别人无关,”

    “哼!这就是你不如柳伯余的地方,在他的心中,我从来都不如一匹好马,”

    “不——!!——”李引悲愤地怒吼道,“自我有情,你便添充了我的一生,你走你的,我留我的,凭什么要你来安排!你是不是喜欢栽树?在人心里栽、在岭上栽,然后再想连根拔除,想让我成个空心人么?心空便不成人,还妄论甚么男人!”

    他再转身,背着她大步往岭上走,这里离着低垂而阴沉的云层更近,山道上亮晶晶的全是雨水。他背着夫人数次打滑,但坚持着不跌倒。

    庄稼地里,蜿蜒着的石渠里汇聚的雨水已经湍急起来,往岭下的谷中奔流而去。

    夫人紧张地在他后边想挣脱下来不要他背了,但腿用了几次力都被他死命地攀住,最后,他们回到盈隆岭的至高处。

    取水舀车的木制平台上、在水车根部建有一座小小的木板棚子,那里容得下拉动绞车的两头牛,角落里还有供人休息的一只长凳。

    县令背着刺史夫人站到木棚里,也不放下她,而刺史夫人此时不再挣扎,他让她看平台入口处的那两株小桕树,语气已经平静下来。他说道,“夫人,你能把它们连根拔除,小人便放你下岭!”

    她根本不能做到。

    不要说两株桕树自从栽下后,几月来已在岩缝里深深地扎了根,就在雨前,她还特意坐车赶过来,用心地给它们加固了支撑。

    李引放下她,见她眼睛发直地慢慢坐在民役们休息之用的长凳上,然后翘起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蓑衣之下、薄裙裹出搭接着的美妙腿形。

    她的鞋子也很干净。

    对于一位刺史夫人来说,这个动作是不应该的,让人看到一定认为极为不雅,又有挑逗性,但在李引看来依然很美,可以比肩她动人心魄的步态。

    他不由自主,“咚”地一下子朝她坐的地方跪下去,把头深深地触到平台的木板上。

    但一转眼,等他抬起头的时候,她早已从长凳上跳起来,轻巧地跳出木棚、披着蓑衣站到雨中的平台边缘,只用一只手抓了平台边的栏杆。

    她只要松开手再往前一步,便是平台下的深潭。

    “卑鄙小人,你忘了在山阳镇、老师父是怎么警告你的么?谁敢伤害高峻的家人,他便让谁终生用肚子行走!我是西州大都督五夫人如假包换的母亲,柳伯余的妻子!而你终归是不是一只蝼蚁,我不管,但我不是!你谋杀了柳伯余,还想挤占他在我心中的位置么?我心再大,可以原谅弑兄杀夫的仇人,但不会与他再有瓜葛!”

    她胜利了,因为跪在那里的人一动都不敢动。

    她说,“男人不该乞求感情,而该成为像西州大都督那样的人,或者你能赶上柳伯余、侯君集也行!没人苛求你做到他们那样的成就,但必要有他们那样的情怀!就算身上有些毛病,也总会有女人瞧得起。”

    李引再一次以头触地,肩膀耸动不停。木棚外雨更大、更密,没有一点雷声,仿佛怕惊吓到站在木台边缘的女人。

    夫人道,“你哭什么?哭我没有成为吕氏那样的人么?连高审行搭了吕氏的边儿,他都绝不要再想碰到我……”

    “夫人……李、李弥只求你谅解!”

    “那好,你背我下去,我不想弄脏了鞋子。”

    “是,夫人。”

    在下岭的路上,李引走得更为小心,一步是一步。斗笠被他们丢在上边了,雨水流淌在李引的脸上,迷蒙了视线,他极力地瞪着眼睛看路,心无旁骛。

    他背着的人伸手过来、抹去他脸上的雨水,又放在他的胸前去擦,然后手没有离开,而是连衣带肉地抓在他心的位置上,用了死力。

    李引道,“夫人,你想拔小人的一棵树吗?”他没有听到夫人说话,但有两滴雨落到李引的脖子里,是温热的。

    岭下,那驾马车依然在那里,车夫这个五十左右的人来时没有准备蓑衣,身上早湿透了,但他一直站在马车的旁边。

    他看到雨雾中,从岭上下来两个人,县令大人背着刺史夫人,他连忙打开车帘,让李引直接把刺史夫人放到车棚里去。

    夫人不解地问,“老哥,你怎么不上去叫我们,或者也该到车棚里躲一躲雨。”

    车夫道,“夫人,小人的差事是守好夫人的马车,以备夫人乘坐。而车棚里面小人专门打扫过,那是夫人你才能坐的。我不去找你,是因为我知道李大人在上边,我信他是个好人,因而也信夫人一定没有事,如果我跑上去、却放丢了马车,就是我的事。”

    李引朗声赞道,“真是个爷们,下官佩服!”

    夫人笑道,“可不是!皇帝的奏章他都看个头水!”

    车夫不好意思地说,还不是不识字,不然哪敢乱看?

    李引就站在雨中,冲着车内躬身道,“不知夫人要回刺史府还是都濡县衙?小人与老哥护你前往。”

    车内道,“还是就近去县衙吧,让你们早些换换衣服。”两个浑身精湿的人,护送着马车,冒雨往都濡城而去。

第936章 当不当说() 
在都濡县衙,崔夫人惊讶地看到苏殷、女儿崔嫣、丫环,还有那二十名西州女护卫都在。她想对崔嫣和苏殷说,还为她们回了西州了呢!

    但如此一来,也就表明自己知道她们听到了与高审行的谈话,那样会引起她们的局促,于是就什么都不问。

    丫环迎上来,悄悄对夫人道,“我们去吼了那个寡妇,我还打她一个大嘴巴,然后她才讲了实话——是与老爷无关的。”

    夫人却道,“不务正业,怎么想不起给李大人送送蓑衣?”

    丫环道,夫人你冤枉我了!雨一下起来,我便提醒县里人给李大人送去一件,原来他给了夫人,也是应该。

    人们再找李引,发现他已经冒雨出去了。

    洋水县,县令迎来了黔州六县都水使李引大人,李大人要他立刻传令下去,水渠沿线的水车再检查一遍,要全部停转。

    然后,李大人再要求他们,找人扛了大锤、到上山的石渠沿线、选择石渠靠下坡一侧、便于就近向山谷排水的地点砸开三尺宽的豁口,有一处砸一处。

    县令已经许久不曾见到都水使了,最近都是澎水县的张佶大人在行使权力。他不确定地问,“李大人……这是刺史大人的命令?”

    李引道,“不是,这是我要做的,除了都濡县,其他县的水渠都没有排洪能力,这是权宜之计!”

    雨势逐渐加大、而且极为平稳,看天色一时停不下来。但伐去了草木的山坡地已经吃透了雨水,接下来雨再下个不停,山上便存不住水,雨再大一点点,就该往山下遍地乱冲了。

    但是县令道,“可张佶大人刚刚来过,督促我县巡水队上山,疏通堵塞的石渠……”

    “那有何用?难道他还想灌地吗?”

    “但李大人这样做,岂不是会冲毁谷地里的庄稼?到时刺史大人怪罪下来……”

    李引有些发急,因为还有几个县要跑。他对县令道,“县令大人可曾见到罢去李某‘六县都水使’的传文?没有见到你就照办,有事自有李某担着!”

    “那好吧。”县令马上去吩咐,整装待发的洋水县巡水队扔了铁锨、扛起铁锤,浩浩荡荡地上山了。

    每一处石渠靠近下坡侧和山谷的地方都被一一砸出豁口,而渠中早已溢满的雨水随着豁口的出现、立刻朝着山谷中涌出。

    澎水县,六县都水使吩咐的还是一样,同时要求在县内四十一眼盐井的周边,立刻用填装的土袋围圈起来,防止雨水倒灌、淹埋盐井。

    张佶赶过来,大为吃惊地问道,“李大人,这是刺史大人的命令么?”

    李引还是那句话,“你可曾见到罢去我‘六县都水使’一职的传文?没有的话,张大人你就要先听我的!”

    张佶却不那么好吩咐,明明刺史高大人已经不止一次讲过,说罢去李引都水使之职的奏章已经上呈长安了。

    如今李引消停了没两天,突然跑出来指手划脚,他要是老实听李引命令,不知刺史大人要怎么看。

    张县令道,“山南西院尚且没有话到,李大人你乱发号令,万一出现差池,那么会有人把状告到盐铁司去,恐怕到时连刺史大人也会难办!李大人你可想好。”

    马洇跑上来,站在雨地里帮腔,“是啊,小人以为张大人说的极是,都水使怎么管起山南西院的事情来,难道李大人又要高升?”

    李引回答他的又是一脚,直接将马洇踹倒在泥水里,“你认清了!我是刺史大人举荐的都水使,当然所有与水有关的本官都要管。我不想让抗旱的雨水靡费到那些盐井里,听清了?”

    又道,“马上干,谁敢怠慢,我把他塞到盐井里堵上井口。”

    张佶终于道,“好吧,李大人,我知道刺史夫人看好你,就连刺史一时也拿你无法,但万一上头追究我们破坏石渠之责,下官是一点责任也不担的。”

    澎水县也慢吞吞行动起来。

    张佶干归干,但等李引走后,他立刻亲自赶往黔州刺史府向高审行禀报,把李引的命令原原本本地说与刺史。

    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