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督让待诏来找高峻商量,看能不能从高峻的护牧队里抽调一些人补充到军队上去。

    高峻说,好事,做将军的品阶一定不会是从九品下阶了吧?我没意见。

    待诏道,“兄弟你只管放心,从你手底下出来的人还能差到哪里?只要是挑上的,至少从八品上阶的御侮副尉。”

    高峻道,“去挑吧,越快越好,把你侍候走了,我还要出趟远门。”

    ……

    七天后,贞观皇帝收到了来自西州大都督郭孝恪的奏章,郭孝恪提请:田地城驼马牧场由天山牧和浮图城合办,双方各有入股,牧监和副牧监由天山牧委任,浮图城由部分军士解甲充任牧子。

    田地城东部百多里戈壁荒滩要改造成紫花苜蓿草场,治安由双方维持,草料供牧场使用。田地城的税赋或是三年、或是五年,全部用于该牧场建设,城中官员原为民众推举,俸米也是城民凑集,拟建议由官方委任,初期人选由西州、浮图城协商。

    此外,龙泉馆本处三不管之地,建议纳入交河县管辖。

    皇帝见了,暗自点头。他知道西州此举的意义甚至大过了军事征服。于是,他朱笔一勾,全部同意郭孝恪的意见、吩咐立即快马送达西州。

    之后,他问,“高丽最近可有什么动向?”

    有人答,“陛下,盖苏文自正月以来,未有一信、一使到朝。”

    “拟诏,择日出征高丽!”

    褚遂良在边儿上低声道,“陛下何不顺便、把苏氏之事一并、捎带着讲明一下……”

    皇帝琢磨了一下,说道,“你醋没喝过是不是?”

    又说,“山阳镇那里,你替朕送好醋一坛!”

第661章 大军既动() 


    褚遂良一听,知道皇帝对于故太子妃苏氏之事,虽然想法还是那个想法——就算有些知难而退的意思,可话已出口,再吞回来绝无可能——皇帝有些忌惮高峻夫人柳玉如的态度。

    好心好意地往外送美人却送不出去,大概皇帝表示不满的做法也只限于给柳玉如送一坛醋了。褚遂良仔细地把这件事情记下,心说可不要一忙起来就忘记了。送醋事小,却是陛下的谕令啊。

    褚遂良出任通直散骑常侍一职,在朝堂之上虽然不是什么站班靠前的重臣,但他却站在皇帝的身边。像给柳夫人送一坛醋这样既小、又大的事件,只有他去做才最合适。

    皇帝是不肯将此事委托给长孙无忌、马周这类的重臣去做的。褚遂良去送醋、至少在表面上不会挖掘送醋的来龙去脉。而其他人就不同了,弄不好还会招来那些重臣们的说三道四。

    贞观二年时,在门下省设了起居郎职事二人,褚遂良是在贞观十年时出任的起居郎一职的,专门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贞观十六年时,身为黄门侍郎的的遂良开始参预朝政,被皇帝派往全国各地、巡察四方,还能直接罢黜不合格的官员。

    定了高昌之后,皇帝曾经花了极大精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天下人争着贡献领赏,一时真伪难辩。而褚大人对王羲之的书法是极有研究的,他可以一眼看出那些贡品的真假,从此再没有人敢拿了赝品邀功。

    此举受到了皇帝的欢心与信任,于是便将他提为通直散骑常侍,每有大事,几乎都要向褚遂良咨询。他谨言慎行,时时准确揣摩圣意。日常还要偶尔显示出在某些事情上耿直、坚持的个性。这两点并不矛盾,前者让皇帝满意、后者让其他臣子们放心,证明他并非一个谄谀、奸佞之辈。

    他在某种意义上督促皇帝在有所行动时,要考虑会给后人留下个什么印象。

    有一次皇帝问褚遂良,你们记的那些东西,朕可以看吗?褚遂良回道,今天所以设立起居之职,就是古时的左右史官,善恶必记,以使皇帝不犯过错。臣没有听过做皇帝的要自己看这些东西。

    皇帝又问,“朕如果有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记下来吗?”

    褚遂良又回答说,“我的职务就是这样的,所以您的一举一动,都是要写下来的。”

    皇帝在许多公开的举指上,与其说是出自本心,倒不如说是想要得到那些手下、尤其是起居侍从官的赞许,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要载入史册的。等记下来再想改就太难了,难在面子上过不去啊。

    皇帝与长孙皇后一件害羞、丢脸的事情被史官们记录下来之后,皇帝斟酌再三、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才腆了脸下令褚遂良改的,耿直而忠于职守的褚大人当然改了。

    这件事还有陛下的亲舅子长孙大人知道,但是被长孙大人在立储之时急了眼、抖落出来时,皇帝都觉着理亏,不得不遂了长孙大人的意啊。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褚遂良所处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也难怪像长孙无忌、高俭这样的重臣都与他交好了。

    西方无事,东方大事可行。江南造船自三月初业已完成,按理说大军早该出动了。但是眼瞅着一个月过去,讨伐高丽的事情才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除了岑文本在辽州重病、使辎重筹集受到影响之外,高丽盖苏文除了不露面、并没有什么乍刺的表现也是个原因。还有从龟兹蝴蝶琴中截获的密信,也让皇帝担心着西州方向的安全,因而才耽误至今。

    现在,从郭孝恪的奏章中,皇帝知道了西州的安全形势比之前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他知道浮图城和龟兹、一东一西的存在对西州意味着什么。如果两方面同时闹将起来,只凭郭孝恪和高峻两个人,想要把事态压伏下去极有难度——他们没什么兵力。

    还有个吐蕃,居高临下俯视着丝路南道。就算他们没有窥视之心,可架不住起个床、穿个衣服都能顺便看那里两眼,保不住什么时候就生出个不良想法。

    而西州与浮图城的合作融合,就比单纯的武力压服更中皇帝的下怀——压服之后或有反抗。而现在两家搞到了一起、有好处大家有份儿,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而且这件事的处置也从侧面印证了皇帝之前的方略有多么的正确。魏征在十七年去世了,但皇帝却没有忘掉他当时极力反对占领高昌时的态度。这些年皇帝一直假装对浮图城看不到、允许它拥兵的存在,也许正是在等着这样一个结果。

    如此只剩下一个龟兹,皇帝相信凭着郭孝恪和高峻两个人,是不怕他闹的。就让他们在高丽战事起来时闹事又有何妨!皇帝吩咐太子去并州监国,程知节、长孙无忌坐镇长安,他又打算着亲征。

    这件事当然首先遭到离他最近的近臣褚大人的反对,褚遂良谏道,去年陛下就是亲征,事实已经证明大唐的军力绝非隋代可比,您又得了薛礼,正该坐镇中枢、运筹帷幄,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但他没有体察到皇帝此时的雄心勃勃。此时的大唐三方靖宁,只有个高丽心怀不臣之心,隋炀帝三次试图征服高丽未遂,并在征讨过程中耗尽了国力。武德五年时,双方交换隋代远征时的俘虏。高丽共遣返了约一万大隋战俘,这是何等的耻辱!

    在皇帝强硬的态度之下,褚遂良的劝谏反倒让他感到了恐惧,他少有的没再坚持,转而坚持随皇帝亲征。

    但送醋一事也同样是大事,如果自己也随大军行动,醋就没时间送了。他以为这件事必须妥善地交给个人替他来做。而且这个人的身份低了不行——这件既小、且大的事情不是谁都有资格去做的。

    一般的、与陛下不太亲近的人也不适合做,有身份也不行——保不住这事会被传得沸沸扬扬,甚至牵连出皇帝送儿媳的事情来。褚大人想到过请高阁老去做,但一位祖父给孙媳送醋,合适吗?

    他想到了长孙大人,于公于私,这才是最佳的人选。

    长孙无忌想不到褚大人临行郑其事地交待了这么一件事。他欣然允诺,心想正好有时间光明正大地、去再看一眼高府之中极品美貌的柳少夫人。

    待送走了出征的大军,长孙大人起身往兴禄坊高府而来。他办事是很妥贴的,认为若是有高府中的人一同随行,这事更尽情理。

第662章 六条大汉() 


    高尧正得了祖父同意要去山阳镇看望柳玉如、谢金莲、樊莺,能陪她去的当然只有她的父亲高慎行。恰巧高慎行有些事情脱不开身,高尧一直等了好几天。

    这下好了,有长孙大人也要去,正好带上高尧同行。高尧的身份正好,无官无职、再是个女孩子,又与柳玉如要好,长孙大人的送醋之行更多了几许亲情的味道。

    这天,风和日丽,车驾从长安出发去山阳镇。

    山阳镇,邓州刺史的独苗儿公子刚刚挨了樊莺一顿胖揍。当时他和他的手下家丁厌恶话一串一串的,极尽羞辱之能,惹恼了柳玉如,被早就憋足了劲儿的樊莺眨眼间打了个落花流水。

    程公子不走,好男儿被打成了这个德性,有什么脸走!尤其是在他们挨打的尾声,还有刚刚从当阳县放回来的六位大汉。他们抱了肩膀,不说话、不叫好,饶有趣味地看着。

    家丁们先把程公子扶出去,在村中找了一户离得不太远的人家住下,按着程公子所说的,这件事情没完。

    他们是从长安刚刚回来的,自从上一次给高府送过一封信之后,邓州程大人更体会到了走上层路线的好处,专门让自己最信的过的儿子去打通关节——漫无目的、找投脾气的官员、不烦他们的官员送、送东西、送银子。

    好在这样的事没什么难度,脸厚、门口认得准便可。程公子往长安走了两趟,东西都没有砸到手里。

    他们是听说了街坊间传言,说有高府一位姓柳的少夫人自请出府的事,这才特别转道到这里来的。程公子说,“去看看,万一她真的不再是高府中人,本公子这边正好有一笔金子要去讨还。”

    第一次见面,金子没讨来、讨了一顿打,程公子当然不走了。这口气出不来,怎么有脸回邓州见父亲。他要在这里耽搁个几天,即便占不到便宜、也要扰的她们睡不好觉才行。

    晚上,那六名白天时看热闹的大汉一齐到了程公子落脚的地方,程公子腰上仿佛受了很严重的内伤,正趴在那里让手下揉。六个人一进来像六座黑塔,程公子以为他们是来给柳玉如三人出气的,吓得连客气话都说不出来。

    哪知那六人相当的客气,一个人姓颜的人说,他们六个原来是江夏王府中的护卫,是由于这位柳夫人的原因才被逐出王府,眼下没有个出路,当然对她们三个人恨之入骨。

    程公子道,那太好了,我们合在一起,还怕那个姓樊的手段厉害?我们喝足吃饱了,明天天一亮去给她们颜色瞧瞧!

    六人说,“为嘛要等天亮,我们且去吃喝,吃完趁着天黑去,也好下手。”

    程公子大喜,叫道,“那么我来做东!”

    打跑了程公子之后,柳玉如、谢金莲、樊莺回来,像模像样地弄饭。柳玉如对樊莺赞道,“妹妹,怪不得你师兄每次都让你跟着我,原来手段这么厉害。”

    樊莺道,“那你还执意离开他,不然我们早就到西州了。”

    柳玉如道,“我哪里是离开他啊,是不想给他惹麻烦……一大家子的希望都在他身上,我这样做是万不得已。金莲知道,长安的有些人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