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峻没有想到李弥能复出,江夏王能放过他,如果他不再招惹自己,那么自己也不大可能盯了他不放,一个身败名裂的长史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现在,他一面加紧训练丝路巡护力量,一面派人打探李弥的下落。

    李弥被人从旧村追出来以后,夺路跑到牧场里,看到高峻的炭火就与另一匹马拴在一起。他早就学乖了,胸口上挨过的那一蹄子让他没敢去动炭火的缰绳,直接解了另一匹马飞身上去,经牧场到新村、不辩方向往交河县跑来。

    一直到新村时身后还不少的人在追赶,李弥哪敢停留,没命地打马。到了交河县时已经腹中辘辘,街边不是没有小店,但此时已经不是他在成都府城外的裁缝小店,可以用五两银子买一件袍子了。

    他从樊大人的随从那里偷来的银子,一文不差地都扔给旧村的客栈老板了。李弥在饭店的门外直咽唾沫。有心趁黑闯进去抓两块白花花的蒸饼就跑,怎奈里面的人还不少。

    正好又有四位交河县的差官从里面打了饱嗝出来,听一位手下道,“捕头,我听说你妻妹丽容去了长安,那样的话高府少夫人的身份就得到确认,连你这位姐夫的脸上也增色不少。”

    捕头道,“我妹夫是堂堂的西州别驾,白纸黑字的婚书在那里,还要怎么确认!”又说,“走,我带你们去丽蓝的旅舍去泡个澡!”

    李弥暗暗随着他们,见他们进了温汤旅舍的大门,看得出在交河县也同样少不了高峻的耳目。他无奈地骑上马,出了交河县。

    没有银子,在城里寸步难行。

    凌晨时分,在交河县北八十里的龙泉馆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的案子,一家由夫妻二人所开的面馆被人踹开了房门闯进去。男主人拼命挥舞了菜刀抵抗,被对方一招制伏。

    来人不但抢走了柜台里一天的、总共五十四枚大钱的收入,还把锅里的剩面吃了个干净。所幸没有人员伤亡。龙泉馆地处三不管处,这夫妻二人也没有报案。

    天亮时,在去往浮图城途中、金沙岭上的“接济客栈”也发生了抢劫,店主人的一盘蒸饼被抢走,另有散碎银子三、四两被抢,店主人被打伤。

    ……

    连日来。高府在西州的八位新妇回到长安的事情被街谈巷议,那些家丁们出去后,对这些女子们容貌的、添枝加叶地描绘让人们心痒难耐,兴禄坊的大街上,那些走来晃去的人更多了。

    褚遂良回去后,不可能不与皇帝说,皇帝都有了到高府上去看看的想法。虽说他印象深刻的西州别驾没有一同回长安来,但他的家人到底长得什么样子,皇帝的好奇心还是有的。

    不过,他听说这些日子,朝中有些好大臣都去拜望过高俭了,但是能够一睹芳容的人除了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之外再也没有,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按理说,皇帝对于底下的大臣过从甚密是很敏感的。但是这一次,皇帝却没有什么表示。反而在朝堂上,对那些去过高府的手下会问上一句,“看到没有?”

    皇帝不信,高峻的七位夫人会都是那样的出色,褚遂良和长孙无忌所说,多半是添加了水分的。这天,太子李治来给他请安。皇帝说,“高俭身为太子少傅,你有些事要多多问一下他的看法,就是到他家里去也是可以的。”

    这又是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太子结交大臣历来被人诟病,皇帝也不喜欢,但至少这一次分明就是在鼓励。李治回到东宫,左思右想、右思左想,最后决定到高府中去一趟。(。)

第625章 更为满意() 


    太子李治是贞观二年出生,今年虚岁才十八岁,别看年纪不大,但他的头脑却是够用的。知道自己在父皇立储一事中能够胜出,除了有舅舅长孙大人一班人的助力之外,自己比两位哥哥强的地方就是从不表示出野心,而且从不过分表示有多么强势。

    那么,父皇这一次这么说,至少这一次是希望他到高府上去一趟的。

    拿个什么由头呢?总该有个理由吧。正好,有宫臣说,“太子殿下,我听说前两天倭奴国来了使节。那个地方是深陷在大海里的,国人都不大了解。而他们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是在贞观五年。你何不就此事去问一问阁老?”

    太子一听,对呀!贞观五年的事情自己怎么记得,正好是个正当的理由。于是,太子李治摆驾兴禄坊。

    自从西州的几位家里人回来之后,高阁老已经记不得来过多少人了,凡是能搭上点关系的,都跑过来串个门子,这让阁老有些哭笑不得。

    他知道,那些官员们争先恐后地跑到府上来是有原因的。至少他们已经看出来,皇帝陛下对高府是极为满意的,这份满意主要是来自于高峻。

    也许自己这些孙媳妇们不来长安的话,他们还没什么理由跑上来。而借了这个由头,既可以是一窝蜂、而且有个非正式的理由。这个说辞不大拿得上台面,甚至连皇帝都有些默许了。

    但是阁老却不会这样迎合他们,我家里的人,岂是你们谁想看就看的,偏不行。但是,万一有哪位大人厚着脸皮,说要见一见西州高别驾的夫人们怎么办?要是人家携夫人过来拜访怎么办?那就不大好拒绝了。

    阁老对柳玉如等人说,“总不到长安来,现在时节也好,就让高峪、高尧两个,带你们到各处去绕一绕。不要总在屋里闷着,不然高峻知道了,怪家里没好好招待。”

    对于阁老的好意,柳玉如她们求之不得。这些人里除了柳玉如、崔嫣之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进长安,谢金莲、樊莺、思晴、李婉清、丽容、邓玉珑等人,早就有出去走走的想法了。

    不然回西州后万一有人问起来,如果只说到过兴禄坊,那就不大有面子。本来还怕自己提出来会招至批评,被人说不大稳重,阁老发话,求之不得。

    高峪和高尧带着这些人,只赶了三驾马车,高峪骑马,其他人都在车子里挤了,出了高府。一路上在车里唧唧喳喳,从车子里出来后吸引了大批量的目光。

    第一天她们先是去了曲江池,人们跳下车来,赁了两只游船上去,直划了一天才回来。回到府上后,这些女子们通过察言观色,发现阁老很满意。

    她们不知道的是,阁老今天已经接待了四五位前来拜访的官员。他们连一位西州来人都看不到的失望表情,这才是阁老更满意的。

    所以第二天上午,她们去东市购物。阁老的银子有的是,除了拉人的三驾车子,她们又多带了一驾车。那些衣料、首饰、鞋子、披风什么的,在西州都是不多见的。另外,怎么不得给婆子、苏氏、谢家两位嫂子、丽蓝、高畅大姐带些东西?

    下午,她们去了崇化坊的清心庵许愿。这里是崔嫣曾经呆过的地方。她们先去了崔嫣以前所居的那间屋子。

    那里冷寂落寞、陈设简单,没有人居住。案子上摆了一段折成三截的玉柄拂尘、一件胡乱串起来的念珠,床上叠放着两摞青灰色的道袍。

    出来后,女子们纷纷上香,低头默祝,随后多多地给了香火钱。里面的住持恰恰看着西州别驾的这位五夫人眼熟,但是就是不敢认了。

    出来时,一阵年轻女道长的斥责声传入这些人的耳朵,还有一阵公鸦一般“啦啦呱呱”听不出个数的话音。住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按理说她的这些弟子们的耐性是足够的。

    在庵堂侧边的曲折走廊里,有三个椎髻无冠、趿着木底鞋子的男人,正在纠缠一位道姑,那些“啦啦呱呱”的话就是从他们的口中发出来的。

    有两个人正一左一右夹住道姑,一个人伸出手去拉道姑的袍袖,被她抖开了。另一个身材强壮的,抱着双肩看热闹。旁边还有位传语者,此刻有些手足无措。

    他只是个下层的办事人员,连个品级也没有。接待外邦使节的礼节与程式都是固化的——要体现大唐好客文明的风。但是,这些程式里唯独没有规定,今天的事情该如何处理。因为自大唐建国以来,还没有哪方使节会这样行事。

    倭奴国的使者再有两天就要返回了。他们来的时候,那些申请出使的几百人曾经在倭国王府的外面打破了脑袋,都想担任这样的美差。

    首领对他们两位入选的人叮嘱道,“你们去了长安之后,要少说话,多听多看多学习。与人说话必须有些礼貌,别跟在家里似的地上打滚儿。”就这样,又给他们配备了一位武官,乘船漂洋过海地来了。

    自贞观五年那次之后,皇帝就曾明言,“这些人远未开化,又离得远,有司不必收受他们的贡献。”因而这一次皇帝也没有接见他们,官方连记录都没有,只是让鸿胪寺按着程序接待一下就行了。

    传语者负责接待,对他们彬彬有礼、有求必应,说去什么地方就带了去。他们走到这里之后,就说要进来看看。进来之后一开始也学着别人的样子、跪在地上拜了几拜。

    这里清静少人,连个大声说话的人都没有,而且除了清一色女子、竟然没有一位男子。反正也快离开了,在大唐都城最西边的偏僻角落里还能有什么事。于是就有了眼前的一幕。

    柳玉如等人循声走过来,而那名道姑正被纠缠得无法,一眼看到了走在前边的崔嫣。她情急之下脱口叫道,“纯青子!”

    崔嫣大声问道,“他们是什么人,为何在清静之地喧哗?”

    传语者连忙解释道,“这是倭奴国的使节,是来拜祭的……”崔嫣道,“有这样祭拜的吗?还不快快离开!”

    而那两人闻声转头,竟然又看到有七、八位从未见过的美貌女子出现,他们丢下道姑,又“啦啦呱呱”冲着崔嫣过来。其中一个伸手就抓崔嫣的袖子。

    高峪在旁边,怎么也不会让他们如此放肆,当时上前一步拦住,不让他碰崔嫣。不想那名随着前来的倭国武官先不干了,一步就跳了过来,冲着高峪迎面就是一拳。

    他认为,是对方先伸手的,那么这一拳至少要打到他鼻子流血才行。(。)

第626章 狼狈使者() 


    高峪年轻力壮,反应怎会慢了,一见又有个人跳过来,提前就一拉崔嫣的胳膊,两人同时往后边退了一步。倭国武官本来是个随从性质的人员,那也是临出来前左挑右选过的。在国内时恃着蛮力胜人,多动少静,来长安这几天早把他憋出病来了。

    再不露两手,长安岂不是白来了!他一拳打空,不但不知收敛,反而往上跟了一步,又把手举了起来。高二爷火气也上来,在长安谁敢对高府人这样大胆。一开始他看到鸿胪寺传语者在侧,知道是哪里来的外国使节,因而想着把崔嫣拉开也就是了。

    但对方不依不饶,纠缠不清,看样子是恃着使者的身份什么都不论,当时高峪冷不防抬腿就是一脚,“小子还不住手!”

    崔嫣是从清心庵住过的,被高峪护住后,先去关心那位道姑,拉着她问有没有事,此时住持也已经过来。道姑以为闯了祸事,语无伦次地说,“我、我什么也没有做!”

    柳玉如等人一直在旁边,她见高峪一上手就一脚蹬在对方的肚子上,似乎在力量上并不落下风,因而就把跃跃欲试的樊莺、思晴拦住。

    武官上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