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控股汉朝-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的太皇太后和新都侯,他们脑袋里想的只有一件事,那个三权分立,似乎、好像,通过这次公审可以预先尝试一二。,,。请:

第二十七章 着急与不着急() 
“臣君,老身有意你来担任大司马,不知你有何想法?”

    在推举大司马之前,太皇太后把王莽招进宫中,询问他的想法。

    “大司马一职必须是德才兼备者居之,侄儿才疏学浅,太皇太后应该另选贤才。”王莽果然是王莽,表现的滴水不露。

    “你娃就是一个瓜怂,你不当谁当。”

    老太太也不顾王获在场,一点面子也没有给王莽留不说,还一着急把家乡话说了出来。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朝中有资历担任大司马的全是墙头草,他们一但担任大司马,估计连军心也稳定不了,这样一来,大汉政权都有可能被颠覆。

    更何况历经过多次皇权变更、更深受傅太后飞扬跋扈之害的老太太早就明白了,不论天子最后花落谁家,只有兵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让自己过的安省一些。

    因此大司马一职必须掌控在王氏手中,就成了她最后的底线。

    原本老太太有意让自己的弟弟王立来当这个大司马,这倒不是姐两关系更近的缘故,而是因为王莽在担任大司马期间表现真的很是差劲。

    自己刘欣继位后,傅、丁两个家族已经和王氏互怼了,在这时朝中话语权最大的王莽不但不懂得低调,还因为一件小事就跟傅太后正面刚了起来,简直愣头青一个。

    不过在闯宫后,王家人中只有王莽和王获在身边,万般无奈才暂时让他负责。

    虽然老太太曾暗示过王立,大司马之位意属于他,可在看到王莽风光了,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跟侄孙儿王光一起在背后造谣生事,说什么王莽执剑逼迫董贤拿出传国玉玺。

    也不知道王立的脑袋被驴踢了还是吃错了什么药,要是有人把王莽执剑进天子寝殿和天子驾崩联系起来,到时就成了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当时在场的太皇太后也要连带着吃瓜落。

    此时王立还不知道,明明在太皇太后心中已经板上钉钉的事,就因为自己的一步臭棋,结果大司马的位置就从自己的碗里飞走了。

    王莽自己也知道老太太并不中意自己,再加上自己的叔叔王立除了贪财外,其他的毛病倒也不多,因此他认为自己争取把彭宣排挤走并取而代子,当上大司空就算不错了。

    所以,当他发现王立也是造谣大军中的一员得力干将时,并没有立即进宫向太皇太后禀报,可是挡不住王获嘴快给说了出去。

    “既然如此,侄儿敢不殚精竭虑!”

    既然太皇太后已经表态,王莽也就当仁不让了。

    领导既然把调子都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吹风会了。于是,太皇太后开始召见孙光、彭宣等大汉高管,王莽也频繁和有推举权的中层干部喝茶谈心。

    谁知王立得知大司马之位离自己远去后,又出了昏招,不过他这回没有造谣,而是找来了何武和公孙禄做代言人。

    让王立没有想到的是,何武和公孙禄有自己的算盘。

    所以搞笑的一幕就出现了,何武上书荐举公孙禄能任大司马,而公孙禄荐举何武能任大司马。

    他们的理由是,过去惠帝、昭帝年幼主政时期,外戚吕、霍、上官专权,导致皇权旁落。如今成帝、哀帝接连二代没有继嗣,大司马的位置就不能让外戚来坐了,而是应该选立皇帝亲近之人来辅佐幼主。

    他们一个是左将军,一个是前将军,认为自己都是军中大员,最能代表着军队的声音。

    然而两个山炮没有想到的是,太皇太后抓住了“亲近之人”这句话,当众质问他们,身为领军重臣,为何胆敢私交诸侯。

    于是,各诸侯王纷纷声明,自己根本就是路人甲,这回本想在将要登基的新帝前刷个脸的何武和公孙禄彻底丢了颜面不说,两个人还被罢官冷藏了。

    两票无效、其余全票推举新都侯,最后王莽名正言顺当上了大汉朝的新任大司马。

    这回三公了,针对董贤、傅文等人的公审、拥立新皇和给先帝刘欣上谥就应该提上日程了。

    不过,似乎没有人对选择新皇帝很着急。

    上一回选择刘欣的结果很失败,所以太皇太后这回决定一定要擦亮眼,不能太着急。

    上一回刘欣当天子王莽根本就没有发言权,结果让一个18岁的成年皇帝一脚给踢回了封国,所以王莽这回要在那些刘邦后裔中选一个年纪小而且听话的,当然也不会着急。

    着急的当属未央宫内的宫女、太监,谁都想提前知道新天子是谁,他的喜好是什么,这样才能提前做好拍马屁的准备工作,而不是现在天天还要哭丧着脸,为躺在棺椁里的刘欣做哀痛状。

    长安的百姓很着急,他们从天子死的那一天就盼着新天子登基,没有办法,刘欣不进陵寝,老百姓的婚殇嫁娶一切都要打住。

    诸侯王们其实更着急,刘欣死了,谁都有机会当皇帝,可是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谁都懂,于是他们不得不表现出一点也不急。

    至于给上谥的事,那是新皇登基后的事了,估计这个事除了后宫的傅皇后以外,只有躺在棺材里的刘欣本人着急了。

    所以,公审董贤、傅文就成了大汉朝现如今的头顶大事。

    然后,王获就变得很着急,出由不得他不急,因为公审是他提出来的,所以怎么个审法,自然要由他说个一二出来。

    当然了,王莽只是说要参考参考,太皇太后也只想看看“皮猴子的笑话”,但大家都很清楚,如果王获的章程很合理,那么就会照着办。

    后世除了在电视上看到过庭审的片断外,王获可以说对法庭里面的门道是一窍不通。

    不得不脑洞大开之下,王获整理出来的大汉公审人员及流程就新鲜出炉了。

    主审官:大司马王莽、大司徒孔光、大司空彭宣

    公诉人:廷尉梁左

    当事人:董贤、傅文

    辩护人:太学生陈钰

    让陈钰担任辩护人,一方面出于王获的恶趣味,更主要的是他怕廷尉梁左不给力,要是到时场面失控就让陈钰代表当事人直接认罪。

    至于流程更是简单,除了公诉人提出公诉理由、辩护人代表当事人进行辩护及举证、质证外,就是三公宣判。

    没有想到,太皇太后和王莽看到名单和流程后,竟然全部批准通过了。,,。请:

第二十八章 失败的公审() 
考虑到公开审判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因此太皇太后和王莽决定照着王获的要求,来一次彩排。

    既然是彩拍,就不可能让更多的观众知道,所以宫女和宦官就暂时替代诸侯和朝中众臣旁听,又选了两个小宦官伴作董贤和傅文。

    按照程序,董贤是第一个公审对象。

    结果做为公诉人的廷尉梁左还没有宣读完对董贤的起诉书,做为现场导演的王获就不得不临时叫停。

    “天子病重期间没有亲自服侍、丧心病狂地迫害天子,还有什么妖言惑众、妄图架空圣天子,这样的罪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吗?梁廷尉,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这样的公审,在百年、千年以后,会不会被后人笑掉大牙。”

    “老夫判案已有数十载,这里面的门道哪是你个小娃娃懂的,是不是,新都侯?”

    没有想到,梁左根据就不理这个茬,转而对王莽说道。

    “仲孙,还不退下!”虽然感觉王获说好像很对,可不好当场驳了廷尉的面子。

    “大司马,梁廷尉,既然我是奉太皇太后之命前来对公审一事进行彩排的,所以现在我最大,一切都必须按我说的办!”

    眼见公审这样下去就会变成闹剧,更何况太皇太后还在屏风后听着呢,王获可是有主心骨的,当然寸步不让。

    “哼,既然这样,你来!”梁左当时就撂挑子不干了,好在有太皇太后在场,他也不敢真的退场,而是坐在了座位上闭目养神起来。

    “不器兄,那就由你来打个样,我来替你。”

    “好,那我就来读起诉书,你来当辩护人。”好在王获之前和陈钰对公审一事有过商议,于是陈钰从王获手中接过他起草的起诉书,站到了公诉席上。

    “被,被告人董贤,董,字圣卿,冯翊云阳人,绥和二年由太子舍人升任为郎官,因天子宠幸,四年内连续升迁,最后官至大司马,封高安侯。经查,董贤通过陷害前任丞相王嘉而封侯,并利用天子信任把持朝政,同时董贤接受天子赏赐而不跪拜,建造的坟茔与天子陵墓无异因此,董贤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认定被告人有罪。”

    毕竟是头一次经历大场面,刚开始陈钰还有点磕磕绊绊,但毕竟有王获这个自己人在,慢慢的他也放松开了。

    刚开始梁左还面带不屑,可当他听陈钰读到一半时,就只能跪在屏风前了。

    “起来吧,不过是小孩子们玩笑罢了,何必当真。”

    太皇太后知道公审还得靠梁左这个廷尉,所以等起诉书读完后,看梁左也跪了好半天了,就让他起身。

    接下来就进入了法庭辩论阶段,本来应该是陈钰担任辩护人,可这回成了王获和陈钰两个人辩论了。

    “董贤,你可认罪!”所以当担任主审官之一的孔光问出这一句后,对大汉律法并不熟悉的王获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认罪!罪臣认罪!”这是装伴成董贤的宦官在发声。

    “公诉人陈述的情况与事实不符,因此我方当事人无罪。”

    当王获说出这句话后,没有玩过左右互博的在场众人都傻了。

    见过不要脸的,他们可从没有见过像王获这么不要脸的,先说廷尉的起诉书经不起历史考验,然后自己亲自写了个。

    明明这回大家都认为这回起诉书的内容做到了有理有据,可你丫又来个无罪辩护,这不是逗我们玩呢吧?

    “肃静,肃静!”好在之前已经和王莽通过气,所以他开始维持现场秩序。

    “三位主审官,公诉人在起诉书中所提到的陷害前任丞相王嘉一事,所有人都知道,任丞相王嘉是因为对东平王谋逆一案前后不一,加上当时的左将军公孙禄、右将军王安、光禄勋马宫、光禄大夫龚胜等人弹劾这才入狱,那时我方当事人那时仅仅是驸马都尉,上书议事的资格根本就没有,所以我方当事人不认此项罪责。”

    话刚出口,坐在审判席上的孔光就满脸通红,因为时任光禄大夫的他也是众多弹劾王嘉中的一位,而且还是最起劲的。

    “主审官,现有天子身近宦官春苏、高彬的证词,证明董贤为封侯一事曾上书天子,并极力在天子面前说丞相王嘉不堪大用。”

    在场众人只见到王获和陈钰两个人唇枪舌箭,如同云里雾里一般。

    “就按这么办吧!”最后,太皇太后一锤定音。

    虽然结果很美好,可是王获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原本他想当庭审的书记员,结果这么一闹,只能洗手回家等着了。

    很快,就到了公审的日子,本来在王获的计划中,董贤和傅文的案子最起码得十天半个月才会出结果,没有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