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跳跃一千年-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罗将军回礼!”老将李继冲也不充大,一板一眼的回礼,然后托住罗开先双臂,紧忙着说道:“罗将军凭地客气,将军远途归来,战绩彪炳,实为我武人楷模,必为世人传诵!将军与阿移约为盟友兄弟,此乃党项幸事,河西幸事!老夫年老力衰,耐不得征战之苦,却尤有残力,愿为后辈扶鞍认蹬……”

    作为党项人的李继冲眼下却是一副汉家儒将打扮,留了几缕长须,皂色锦袍穿在里面,外面罩着一层斜肩护住左半身的锁子甲,头顶一只金铜色带着猛兽纹样的红缨盔,身后一领黑熊皮大氅,一双看似平和眼睛,偶尔露出一丝精光,虽然身量不过一米七多些,但一身凝重的气势衬得威严与和蔼并存,显见并非无能的软骨之辈。

    当然,站在他对面的罗开先也不等闲,身高优势太明显,配上一身藏青色绣着银线青龙纹样的锦袍,足下一双高筒皮绳系扎的黑色鳄鱼皮战靴,两臂犀牛皮外嵌青色合金饰甲的护臂,再配上身后白熊皮大氅——这物件还是当初曷萨人赠送的礼物,显得华贵而威武,尤其上面隐隐未曾清理干净的血迹,更是平添了一份彪悍与铁血。

    罗开先曾在后世读过关于这位的记载,军史中虽然只有寥寥几句,远没有他的兄长李继迁出彩,但是能够在西夏、赵宋、契丹三个大势力之间游刃有余,又岂是平凡之人?

    眼下这位赵宋边镇要员话里透话的,分明是在试图拉近关系,所以他也顺势说道:“老大人毋须如此客套,某与德明兄弟不打不相识,如今是攻守互助的盟约兄弟,德明兄弟与你老是嫡亲叔侄……某未有表字,在家中行三,老大人自管称某三郎即可!”

    若说套近乎,其实不必甜言蜜语阿谀奉承,反倒是妥帖直白的话语更能打动人心。罗某人这番直白话语,恰到好处的合了李继冲的心思,朗声一笑,“如此老夫也不说甚么罗将军,三郎你也莫叫甚么老大人,嗯,老夫今年四十有三,想来没有令尊年长,厚脸充大一次,便叫世叔如何?”

    罗开先真没想到这脸上皱纹大把,还留着几缕长须的李继冲竟然只有四十三岁,不过按照这个时代人的辛劳来推算,倒也合情合理。

    既然对方给了笑脸,自家当不能冷面相对,罗某人也入乡随俗,木头脸收起,便温和了许多,“敢不从命?世叔且请随某来,今日之事实属凑巧,遇到这乱石山匪寇拦路,某这部众一路见山开山也习惯了,倒是劳烦世叔走这一程。”

    “三郎哪里话……这乱石山本是绥州辖地,治内有山匪,乃是治下之事,世叔作为执掌绥州主官,更该尽心尽力。只是乱石山此地非比寻常,春夏秋三季杂草丛生,灌木茂盛,又有乱石阻碍,加之贼寇刁钻,每每派兵剿杀,皆不能竞功。三郎此番杀灭所有贼寇,倒是为世叔去了诺大一块心病,甚可平白送了一场功劳。世叔我感激你还来不及,怎能说劳烦二字?”李继冲到底是混迹三大势力之间的老手,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花团锦簇。

    罗开先听罢之后,倒是暗自感叹自己实在是口舌不力,后世不成,如今这个时代,同样不成。

    好在他也不需求这老李办事,也不贪恋什么劳什子剿匪的功劳,只希望能借着机会免了进入宋境时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贪官污吏打秋风之类,比如随员超编武器不得携带之类的刁难……

    所以,既然老李有意拉近彼此关系,罗开先心中也是乐得如此,两厢情愿,自是一拍即合,说到热情处,罗开先与这李继冲二人并肩而进,到似交往已久的忘年交。

    这边在感叹东来战士高大威猛,那边则在捧说对方老当益壮正值盛年;这边看着近千颗人头咂舌惊异,那边则嘴上谦虚实则稍带些自豪的说这不过平常事,东来路上司空见惯……

    待得走进了山路营地内部,看到了一众裹得严严实实的苦命人,罗某人顺手指着路旁捆扎堆放好的战利品,说是请世叔帮忙安置一众人等,至于战利品则作为安置费用,些许财物自不被身为一州刺史的李继冲看在眼里,但这种爽快的处事方法却被李继冲大加赞赏。逮到机会的老李,一口一个仁义、一口一个仁慈的夸耀,直是罗某人自认面皮够厚,也有些撑架不住。

    甚至后来李姌带着葛日娜两个过来见礼,也让老李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的一顿夸耀,好在火娘子李姌的口舌也不是白给的,应付这种务虚的话题自有一番套路,才使得罗某人从尴尬中解脱出来。

    及至冷眼旁观的时候,老罗才有精神思量这其中的原委——为甚一位边疆大员如同家常老翁般言语不忌。对照后世看资料留下来的印象,他才想起,这位李继冲在赵宋任职可不是真心实意的,恰相反,他可说是这时代“无间道”的核心人物!这位老李看着如同汉家儒将一般,却是货真价实的党项人,而且在历史记录中,这位还替代李德明北赴辽国,为李德明求得了和平与认同。

    如此纵横四海的人物,却扮作一位可亲老叔模样,所为者何?

    罗开先思来想去,终归还是归结到了李德明身上,这位老李能够为了族人的未来忍辱负重投降敌手,自然也能为了族人的未来,交好他这位灵州来客,更何况他这位灵州来客还是他嫡亲侄子的盟约兄弟,而且还是战力出众的无敌猛将,这位能屈能伸的人物又怎可能不上心?

    想通了这些,罗开先心底也就没了担忧,至少这位老李目前构不成威胁,反倒可以成为东行去宋都汴梁的助力。

第三十二节 三方小会(上)() 
♂,

    绥州距离乱石山不过几十里路,算上战斗结束,贾仁的伙计作为信使去通风报信,一来一往只是两个多时辰,李继冲作为一州刺史,来得已经算是极快的了。

    对比之下,银州距离乱石山要远得多,罗某人的手下快马疾奔赶去报信,李德胜同样是一州大员,来得却也不慢。

    罗某人会同自家小娘与绥州老李闲话不久,银州李德胜小李也就到了。

    总算是三方聚齐,老李小李两位本该是一家,但世事无常,一家人竟站在了对持的立场上,自是一番难以说清的情绪酝酿在中间。莆一见面,老李神情复杂、小李恼火加愤怒,就要争吵起来,好在看在山路营地的主人是罗开先面上,还能强自抑制。

    老李和小李两位有什么纠葛,罗开先是不在意的——了不起持刀互砍,他这控场技能还是有的。正经是把眼下的事情处理利落,顺便在这银绥之地做一手文章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令亲卫弄了三个马架子(类似折叠椅)铺上兽皮安置好,把无关人等包括两人随同带来的心腹还有奥尔基都驱赶到远处,当着两位党项李家人的面,罗某人坦然说道:“如何处置这乱石山匪寇,实属小事,后续琐碎尚需片刻,世叔、李防御,算上罗某,难得聚首一处,且请暂做休息,听罗某一言,可否?”

    彼此瞪眼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位都消停了下来,老李换了适才的笑容语调温和的说道:“三郎虑事周全,老夫是佩服的,且请直言!”

    那边厢小李也不逊色,“罗将军尽管直说,银州一方无有不从!”

    老李和小李闹什么纠葛,罗开先根本不过问,见两人都表态听他言语,也不客套,直截了当肃声说道:“银州新建榷场,在罗某看来,虽是夏州德明兄弟与赵宋皇帝之间暂时妥协之物,却益于养民生息,两位分驻毗邻州府,正当通力合作,保证商路畅通,榷场兴旺,****有余财,才可使税赋有足、钱粮充裕,至于钱粮充裕之后,预示者何?两位都是一方牧首,想必不需罗某多言……”

    罗某人的话自然有道理,老李也明白,但他沉吟着不发一言。

    小李能被李德明选作银州防御使,自然单单是凭借血缘关系,该有的眼界能力还是具备的,他则没有那么多顾虑,想明白了关节,同样直接的问道:“榷场兴旺之后,确如罗将军所说,可使钱粮充裕。俺也知钱粮充裕之意义如何,然宋人商贾运来货物多是丝绸瓷器茶叶之类,党项急缺铁锅、镰刀之类,却少之又少。彼类无用之物再多,又有何益?”

    罗开先诧异的看了看这位小李,却真没想到这位看着如同其他党项人一般粗豪,居然能分辨出榷场开辟之后的弊端,可以想见他能做到银州主管的位子并不是全凭血脉关系。转念想了这些,罗某人也不高谈阔论,而是就事论事的说道:“宋国禁售铁器出境,某有耳闻,不过党项不愿马种外流,某也曾听过,两相较之,却也无可厚非。榷场本质为流通有无,自是有胜于无,李防御只看缺漏,却有因噎废食之嫌……”

    一番话说得小李连连点头,旁边老李之前虽捧说罗某人虑事周全,这刻听到罗开先话语,却也是眼光闪亮,颇有刮目相看之意。

    话说三分,点到为止,罗某人自谓不是什么经济大家,同坐之人也不是他的学生子侄,便不想继续深说,而是开头语说过之后,便转入了正题:“所谓经营之道,世叔与李防御两位自有见解,毋须罗某赘言。倒是这商路所在,虽明为宋夏交接之处,职责有所不清,但,匪患既存,则为两位面上疥癣……罗某所述,两位以为然否?”

    小李低头琢磨,老李则稍带窘迫地微笑道:“三郎此乃肺腑之言,老夫怎又不知?只是……三郎该知老夫乃由夏入宋之降将,目下虽为一地刺史,亦不过宋帝拉拢人心之手段,实则州内诸事多由州内左司马王巩所掌握,老夫这个刺史,至多在处置党项、羌藏诸民之事尚有几分作用,余事……老夫亦力不从心……”

    一旁小李抬起头来,并不说话,但罗开先分明看到了他眼中闪过一丝说不清的神色,那里面蕴含着恼火、愤怒、鄙夷和……幸灾乐祸。

    与李德胜不同,罗某人看问题的方式到底不属于这时代,洒然一笑,朗声说道:“世叔所述,罗某亦能揣测一二,世叔那同僚王巩不外乎处处刁难,此外还该有监视之意……如此来说,想必世叔这刺史做得也不甚舒心……”

    话到此处,老李脸上的尴尬愈甚,原本常年日晒的脸庞显得更加红润——被后辈当面指点利弊的感觉并不好受,但谁叫他看好罗开先这位党项盟友?说不得也只有忍了罗某人的直言快语。

    好在罗某人并非情商低下的棒槌,马上转了口风,“请恕罗某直言,世叔眼下境遇虽说尴尬,却并非无可作为,恰相反,绥州地处宋夏交接之地,正是大有作为之所在。在罗某看来,世叔一日处于刺史之位,当行刺史之职,此乃宋帝授予世叔之权柄,那王巩若想篡权,世叔正可以借题发挥,递奏折与宋帝,之后之事想必毋须罗某说明……这等道理世叔当心若明镜。世叔所言力不从心,依罗某看来,恐怕是当局者迷……”

    这一番话直言不讳却条理清晰,虽是有些冒失,却正对了老李的心事,敛去脸上的难堪,他捋着自己的长须问道:“不知三郎此话何解?”

    既然开口了,罗开先就没打算停下,“世叔归宋之选,已属往事,不必细究。然今时身处刺史之职,却感力不从心,无非心思不属……世叔自是党项人,治下除却少半数党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