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跳跃一千年-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忙碌得很?怎么?最近城内有事情?”老罗左右扫了一圈,周围出来迎接的人脸色都正常得很,不像有什么大事发生。

    “你都忘了?现下都已经十一月了,转眼就是冬至节了!”李轩说这话的时候,那副表情颇有些不信你不知道,故意装糊涂的意思。

    老罗是真的没想起来,后世冬至节算什么,他当的兵可不是什么卫戍区的少爷兵,执行任务的时候也不分什么节气,春节都没什么人当回事儿。后世的节日里除了春节还有人记挂一些,什么冬至节、寒食节、端午节都没人当回事儿,就算是有政府参与运作的节日,也不过是沦为商家炒作的把戏。

    见到老罗的神情不似作伪,李轩进而解说道:“想必三郎在远方的时日太久,很多习俗已经忘了,冬至日,昔日大唐的时候,是要皇帝主持祭天祀祖的。祖辈上说过,每到冬至日,诸家合聚,子女叩拜父母,百事皆罢,庆一岁之始。说的就是冬至日啊!”

    老罗恍然,后世和此时代区分大不同。这个时代有大唐沿袭下来的大衍历,遵从了商周时期的习俗,把冬至日作为一年之内重发生机的开始,并在这一天由皇帝率领百官祭祀天地和宗祖,简单来说就相当于后世的春节,是个辞旧迎新的年节。

    从天文上来说,这个日子是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南回归线开始北返的一天。这种历法,比之后世所谓的公元纪年要符合自然规律,也要合理太多。

    “好吧,我确实忘记了。你知道的,轩兄,我这几年都是在世界各地奔波,最近过的一次节日还是在阿非利加的蒙巴萨,和当地的崔范两家人一起过的上元节说这个话,时间过的真快,已经是将近两年了”想了一下,老罗打了个哈哈,随口说起曾经的事情,忽又有些恍惚,已经两年了,不知道那个时空中父母二老还好吗?

    这时候就不能不说李轩是个精明剔透的人,一眼就看出了老罗神思不属,却也不会直接揭穿,“崔范两家?据说阿非利加那里天气炎热得很,早晨做好的食物,中午就变味了,人吃了会生病啊哈,刚才你不是问在忙甚嘛?连眼见月路途辛苦,冬至节将至,又是眼看快到家乡了,城中诸老建言说把家乡的规矩都捡起来,筹备一下冬至节,好叫众人都轻松一下!”

    “所以,斯坦也跟着忙碌了很多?”回复了情绪,老罗拍拍身边壮汉的肩膀,扫了一眼,接着李轩的话头问道。

    “没错,待用的布匹、麻线、皮毛、木头,吃食的稻米、麦粉、肉料、崧菜、野菜、调味料、盐巴一大堆的事物,哪一样都需要尽心准备,斯坦可是帮了大忙了!”李玄几乎是掰着手指头一样样的数落,那份认真劲儿完全的显露出了他的兴奋。

    没办法,终日忙碌来忙碌去,准备节日的事情虽然烦心,但终究是喜事,人员渐渐步入正轨,他是忙碌并欣喜着。

    “准备了那么多,都要做什么?”难得见到李轩这么高兴,老罗也做一下捧哏。

    “点心、蜜钱、果干、蒸糕、奶干老人孩子的新衣,那些待嫁女人闲下来还在准备嫁衣”李轩越数越兴奋,说到一半,抬头望了望老罗,“三郎,你家原本节日时候还做偃月馄饨吧?”

    “偃月馄饨?”老罗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啊,就是麦粉制成面皮,把先做好的肉馅包在面皮里面,外表是个偃月型,下锅水煮,捞出来既可以直接食用的”李轩连比划带说的,是真的兴奋。

    “你是说饺子吧?这个可是很久没吃过了”老罗猛然醒悟过来,李轩比划的不就是饺子嘛,他可是好几年没吃过正宗的了,到了这个时空,更是没得空去做那个。

    “饺子?”李轩一愣,他可没听过这个词汇。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得来这个名字的,估计是月亮缺半边,就是一角了”老罗会吃能吃,但对这个名词真的没研究,马上牵强附会的解释道。

    “算了,不管叫甚,那东西做着简单,吃着美味,不信你问斯坦,前两天试做的时候,他吃了三大碗!”李轩瞪着眼睛说道。

    现下队伍里用的晚多是直径至少二十厘米的大个木碗,三大碗可不是个小数目。

    “哈!”老罗也来劲了,再次拍拍斯坦宽厚的肩膀,“斯坦,你那么喜欢吃,也别什么北欧海盗了,以后就跟着我做赛里斯人,冈萨斯那些家伙也是同样!”

    “嘿”被人说了那么多,斯坦有些不好意思的闷然嘿笑。

    “奥尔基,告诉后面所有人,休息地方都有人招呼,回头大家准备过冬节了!”说得很高兴,老罗回头招呼了一下自己的亲兵头子。

    奥尔基把话传出去之后,但听一片高高低低的喝彩声,盔污甲破长胡子的士兵们和听懂了话语的女人孩子们也欢呼了起来。

    ——————————————————————

    大衍历,也被称作“开元大衍历”,编撰者张遂(僧一行),号一行和尚。唐开元十七年(公元七二九年)开始实行的历法,虽然只沿用了二十九年,但之后的历次历法变更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推导来的,也是现代阴历的根源。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历法影响非常深远,颁布之时,正值东方岛国派向大唐的留学生吉备真备,他在归国的时候就带走了大衍历经一卷,大衍历主成十二卷。此后在整个岛国流传开来。

    附:感谢书友“金风细细梧桐坠”的打赏鼓励!

第一百一十节 冬祭、欢乐与平淡() 
都说快乐与幸福的氛围都是相似的,老罗却觉得这个时代的欢乐比之后世来得真实得多,他能很轻易的判定这不是错觉。

    冬至节来临之际,尽管好多人刚从繁忙的杂务或者令人疲惫的训练中解脱出来,但是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轻松惬意的笑容。在这种节日将近的日子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更近了,不管熟悉与否,互相之间问好是第一步的,多日辛劳造成的疲惫在这种日子仿佛完全散去,曾经的艰苦与付出这一刻看来完全是值得的。

    若说老罗在这之中做了什么的话,也只是用他的见识与阅历提供了一个选择的机会,这些敏感的人们敏锐的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也为此赢得了把握自己命运的道路,所要付出的不过一些辛劳还有一往直前的勇气,比起能把握住的未来,辛劳和艰苦都不算什么,不是吗?

    库扎克原本神庙的前面预留了一个巨大空场,虽然不能容纳所有人,但万把人逗留还是没问题的。

    冬至日的当天,就在这个空场,赶鸭子上架一般,由老罗带领,包括所有老人在内,搞了一个祭祀天地和宗祖的仪式。当然老罗是不懂时下的具体规矩的,一切都需要李坦这个老头子指导,要不怎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

    老罗是不得不学,没办法谁叫他想在这个时代做点事情呢?更何况,眼下没人能够替代得了他在这数万人中间的地位。当然这种事情也就意味着老罗的地位得以确认,无论怎样,名正言顺这种事情从来不是一个玩笑,别小看名义这种令人厌烦的话题,为防止某些人的不良想法,同时也为聚拢人心,确实是必须要做的。

    “告天地诸神,列位宗祖冬去春来,吾辈将归,祖祀之地,祝吾途中,喜顺平安”老头子李坦躬着身子面向东方,低声的一字一句的诉说。

    旁边稍微靠前的是老罗高大的身影,随着李坦的提醒,大声诉说。

    他的前方是用宽大的木桌,上面用特制的木盘子托放着的烤制全牛、全羊还有最大的烤骆驼——这是三牲,没有烤猪之类,这时候的人大多不吃猪肉。然后是早就准备好的香烛之类,从希尔凡带出来的琐碎物品中就有。

    他们的身后是恭敬肃立的数百人,这些都算是数万人中小有名望或能力得到认可的人,广场周围围拢着大批观礼的人们,他们在随着老罗的声音默默地祷告,表情都很肃穆。

    凑热闹到这里的中亚女人们似乎也被这种情景感染了,木然不出声音让人猜不出她们在想什么,或许是在思考自己的过往还有未来的生活?或许是在心底品评她们未来将要归属的族群,谁知道呢?

    虽然整个祭祀并没有多少繁复的礼仪,也没有配备各种祭祀的仪仗,甚至有老李坦的话来说有些不伦不类,但是众人的心志却比某些做样子的华丽仪式庄重与诚挚太多了。

    祭祀的时间并不久,从太阳出山开始,很快就结束了。

    之后这里被忙碌的人们布置了一个大堆的篝火,晚上将会有一个面对所有人的欢庆活动——当然这是老罗的提议,因为按照大唐的习俗,这个节日的夜晚,将是所有尊贵人士的聚宴,性质和后世的领导团拜会性质类似。

    快乐的日子总是令人感觉时间很快,晚上很快到来。

    上万人聚集在这个广场,并不用什么主持人之类,只要随意高兴就好,人们都把自己打扮整齐一些,李姌甚至强迫老罗清理了满脸的络腮胡子,换上皮毛大氅,李姌也换上了同样华贵的皮裘,衬托着她的混血脸庞,显得娇俏可爱。

    篝火在黄昏的时候点燃起来,三五成群的人们自发的聚拢过来,有一身质皂袍戴着幞头披着裘皮大氅的李轩,他的妻子也同样带着两个孩子盛装打扮,有喜欢凑热闹的冈萨斯几个人,白熊由闵猴子带领着,胡须修整得很干净,一行很多人,他们的身后是那些待嫁的中亚准新娘。

    “这些草原上的野女人!”李姌在老罗耳边低低的喝骂道。

    “怎么了?”老罗很奇怪,火娘子可不是喜欢背后说人坏话的人。

    “你当然不知道了,那些疯女人想嫁人想疯了,听说几个长得不错的好多次说要嫁给你呢!”李姌的俏脸涨得通红,她的老师安娜莉亚说过妒忌是女人心底的毒药,但她却怎也控制不了。

    “哈!”老罗打了个哈哈,却不好作评,因为面对女人,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错,无论哪个时代。

    “哼,三兄也是狡猾的男人,贪婪的男人!”鼻孔里出气的李姌用穿着鹿皮靴子的脚踢了老罗一下。

    “我可什么都没说,真是冤枉!”对于老罗来说,李姌才多大力气?但是叫苦还是必需的,无他,满足女人的成就感而已。

    这种对话其实没什么营养,老罗却不得不小心应付,并不是他一定会心要在这个时代娶什么三妻四妾,而是他也不敢保证未来一定会怎样。按他的逻辑来说,如果不想之后被人说不守信,那么就不要轻易断言什么。

    晚会很随意的就开始了,有擅长乐器的家伙把平素舍不得让人碰的家伙拿了出来,什么热瓦普、库姆孜、冬不拉、波斯人的乌德琴、还有东方的琵笆、敲击用的手鼓、甚至还有好多老罗根本叫不出名字的乐器,真不知道这些人平时都藏在哪里,二十几个人凑到一起,颇有默契的演奏起平时喜欢的欢乐曲子。

    乐曲响起的时候就没人嘈杂了,也有擅长口技的伴随着乐曲表演一番,喜欢唱歌或者跳舞的自可以随性而起

    当然这时候并没有后世西方流传广泛的那种双人伴舞,基本都是独舞或者集体舞蹈,众多人按照曲子的风格,围着篝火环绕跳起,换了曲子的时候,也就换一种舞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