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跳跃一千年-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姓罗的还真可以,格鲁吉亚人也算小一百人,他居然一个没死全部拿下不过,可惜了。”裴东海自命武勇的人,自然对老罗这方的战力颇为羡慕。他手下也收拢些算是不错的战力,但是和绿眼睛萨姆茨都比不了,就更不用说和这城外营地的战士相提并论了。

    “怎么可惜了?裴大你是说”卫远从裴东海的话里当然听出了点东西不同的意思,不过他才不会说自己猜到了什么,两个人虽是利益相同,但却不是交心而是合作罢了。平日里卫远对裴东海颇为恭敬,这样说不过是捧人而已。

    “呵呵,”裴东海对卫远表现得没猜到自己的意思颇为得意,抓着手里的酒杯说道:“姓罗的可以拿下格鲁吉亚一百人,但是也彻底得罪了对方,等人家把事情解决,回头派个千人过来,谁强谁弱?”

    “裴大高见!来来,我给您满上,咱喝酒!”卫远顺手拍了句马屁。

    “哈哈,难得卫老四你也有服气的时候!咱就依靠着突厥人,什么格鲁吉亚人也惹不起咱,当我不知道张家和那些西面的家伙眉来眼去呢哼哼”裴东海兴致上来,说了一大通。

    “没错,李张两家还抱着过去的东西不放手,有什么用?这年头什么最重要?手下有人,囊中有钱,背后有靠,才是最重要的。”听裴东海这么说,卫远也来了说话的兴趣。

    “就是,每次长老会,李家和张家的老头子就说什么,汉家衣冠什么的,狗屁,衣服怎么穿,话怎么说,就能吃饱饭?”裴东海一肚子牢骚。

    “没错,没错咱接着喝酒”卫远自然也是这个观点,不无赞同的捧人奉酒。当然他心底怎么想,就暂时没人能够知道了。

第五十六节 风起 中() 
其实不在乎什么汉家衣冠的在唐人营并不是只有裴卫两家,很多平民家里也是不怎么在乎的。工匠营滞留中亚二百年,如果不是有李张两家硬撑着把控局面,或许早就散架了,这几万人扔到这个异族林立的高山草原,也就没了踪迹。

    有人的地方就有阶层,人人平等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眼界、学识、资源好多因素都造成了这种区别,李张裴卫四家因为原本就是工匠营的官吏,从被滞留那一天起,就比普通的工匠多了很多优势,加上时间的关系,二百年前一个军营演变成现在一个小族群不足为奇。杜家的祖先因为曾是京兆杜家的旁系,这么多年来虽然没能发展扩大,但是在底层的平民中也颇有声望。

    白天城外的事情惊动了很多人,心思不大安稳的匠人们议论纷纷,想找个主心骨,这些匠人们才是最实际的,虽然不懂得张家那一套儒家学说,也没有裴卫两家的鬼魅肚肠,更搭不上作为领头人的李家,但他们接受能力却是最强的,譬如穿衣,右衽的袍服根本就不适合工作,他们就都喜欢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改制衣服,譬如吃食,没有东方的那么多粟米,那就多吃菽和麦(豆子和麦粉)好了。几个大家的人无法沟通,所以他们就在晚上找到了杜家的家主杜讷。杜讷这个人是唐人营的第五长老,今年刚刚六十岁甲之龄,虽然名字叫讷,为人却一点也不讷,不然也不会成为第五长老,还有一群平民工匠来找他。

    杜家的人口不多,宅院却也不小,坐下十几个平民工匠自然是绰绰有余的,初春的天气已经不那么冷,半敞开的庭院中间点着篝火,杜讷和一众工匠们围坐着,七嘴八舌的说着近日的琐事。

    杜讷左右看了一下,用根细铁棍敲了敲旁边的一块铁制沟板,这玩意儿还是原来做活剩下的物件,“大家静一下,既然来找我老杜拿主意,总要把话说开了。”

    围坐着闲话的人自然也在注视这老杜的举动,这个时候自然也都静了下来,有人就说道:“杜老大,俺们就信你,你说咋办俺们都听着。”

    “没错,杜老大,你看事情比咱明白,咱听你的!”

    一群表态的话,说的老杜胡子都翘起来了,“成,那我就说说看啊,对不对的等我老杜说完,有意见先留着。”

    “好!”

    “这工匠营不大,有点事情大家都知道,只不过是消息准不准的事儿,咱们需要先核对一下,有谁那城外的营地谁带来的?”老杜听到众人赞同,也不卖关子,直接牵头说起事情的根源。

    “听说是和李家的二郎还有张家大郎一起从西边回来的。”

    “还有李家的四小娘子,前几日我还看到那营地里的头领一起在街上走,那个头领个子很高,长得看着很像是咱唐人,但是穿的衣服不像,还散着头发,据说是姓罗。”

    “我也知道一个消息,据说后来几天李家四小娘子牵头,把街面上一些家里没人照顾的野孩子收罗了去,还请了几个在家呆不下去的妇人去帮佣。”

    “好,稍停,”这个问题差不多,众人七嘴八舌就把事情补齐了,老杜喊了暂停,“这就是说那边领头的姓罗,应该是咱唐人或者说汉人,而且有善心,不然不会收拢那些没人管的孩子。接下来咱说说这姓罗的来咱这里做什么?跟咱们这卖苦力干活的有啥关系?”

    “人家有善心收拢孩子,我猜这姓罗的不是坏人,至少对咱没啥坏心。”

    “屁话,好坏又不在脑门上刻着。卫家人也当面说话笑嘻嘻的,还不是背后使坏的贼坯子?”

    “都别吵,有事说事,嘴巴里不干净的就闭嘴。”老杜赶紧喊停,这么说下去一会儿还不得打起来,看着激动的两人消停了,他才又说道:“好了,接着说吧。”

    “大家都知道李张两家老一辈的人,都是希望回故土的,这个姓罗的和他们一起回来,我猜是一起回东面的。”

    “也不一定,没准儿就是李家新招的女婿,帮忙的打手。”

    “乖乖,用那样凶悍的家伙做打手?灭了绿眼睛萨姆茨八十多人,自己一个没损失,谁行?恐怕突厥人也做不到吧?”

    “没错,俺有几次路过远远的看到过,每次都见到人家在训练,这就和天天打铁一样,人家天天练习怎么杀人啊!”

    “咳咳,”老杜不得不打断了,这帮家伙说着说着就跑偏了,不过也有几个家伙说的蛮有道理,“行了,我说两句。综合大家说的,我觉得呢,这个罗某应该对我们没啥危害,否则不会这么些天一点动静都没,以往的什么兵匪过境就没安稳过,大家说对不对?”

    “没错,还是你老杜看得明白!”

    “得了,杜老大说话,俺们信。”

    “不过呢,话说回来,咱们别瞎议论。我看呢,对方诺大一个营地,人也不少,总不能不吃不喝,总要有人出来采买,老兄弟们有机会探探底,看看对方到底什么来路,先别忙着下结论,到底是李家请来的外援,还是野心想要吞了咱这工匠营,还是某个异族派来的探子,都可以有个准备。”老杜这话说的算是老成持重了,众人也就相信这样的老杜,因为有了这么一个人,大家不至于像蒙眼的驴子一样乱转。

    “没错,就是这个理,杜老大说得好!”

    撇开了议论,老杜又接着说道:“还有一样,人家自始至终对咱可没什么敌意,老兄弟们去探对方的底,这个要做,但是别平白恶了人家。”

    “咱想恶了人家,问题是也得有那个实力。娘哎,人家一个个比骆驼都高,咱这小身板还是别乱蹦了。”

    “娘的,尚老九,就你的俏皮话多,杜老大说的是实在道理,谁知道将来的事情怎么样?没准人家是要带领着咱回大唐呢,你小子到时候再乱说话就等着吃鞭子吧。”

    有了杜讷的话提醒,众平民工匠也算真的有了底,至少不会在乱糟糟的议论纷纷。李家虽然还是影响巨大,但是时间久了,仍旧难免有些脱离底层平民。

    唐人营里面其实并不都是唐人,还有许多依靠本地唐人为生的中亚人,这些人什么族群都有,什么来路都有,在这个东方风格的城市里,做的行业的也五八门。若说族群,很多人已经说不清自己是什么种族的,可以辨析的就有波斯人,突厥人,乌古斯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罗马人,希腊人,犹太人,还有来自南方的雅利安-旁遮普人,还有偶尔流浪到这里的吉普赛人可以说这是一个民族交融的时期,也是血统混杂最激烈的时期,他们或者是少数迁徙到这里,或者是被当作奴隶贩卖到这里,还有的是行商路过停留在这里,然后从事着商业补充,或者收集处理原料(矿石,木材,皮毛),或者做一些杂工在这个城市里,他们是唐人的补充,至少弥补的人工的不足,同时也补足了一些商业渠道的短板。

    老罗营地外发生的事情,自然也影响到了他们,但是因为没有具体涉及到,所以多数人还是停留在闲话和议论的程度上,只有少数格鲁吉亚人因为是涉事的一方,纷纷有些恐慌,有几个和萨姆茨打过交道的格鲁吉亚商人和亚美尼亚商人,趁着夜色来临之前离开了。

    其余的或者因为消息闭塞,或者属于历史的顺民,倒是没有更多反应。

    安娜莉亚女士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她没法和身边的人诉说讨论(李姌在参加族会),只是一个人在侍女的目光中看着夕阳落下,看着星辰闪烁,静静的发呆。

    纷纷扰扰的白天,议论纷纷的夜晚,谁也不知道未来一定会怎样,但是有见识的人都明白,这个小城里开始起风了。

    唐人营的多方反应老罗暂时还不知道,他还在琢磨怎么安排应对格鲁吉亚人,这个陶-克拉尔哲季公国他不了解,但是按照本地的人口情况,能够称作公国,在这块土地上,必然会有至少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按照最大的估计二百万计算,除了戍堡驻军之类,估计也有至少一万精锐机动兵力,刨除公国预留后备力量,再算上国王和亲王的权力划分,能够用来攻击自己的也就差不多两千左右,两千左右兵力正面相对,自己这方肯定吃力。

    当然并不说所谓精锐机动兵力就可以和老罗的百人众相媲美,但至少有一个人数优势,何况还有后备力量。

    冷兵器时期的战争,人海战术是被应用的最广的一种战术,如果真是野战靠自己手头这百多人,对方一窝蜂的涌上来,那就是个麻烦事情,杀都杀不过来,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或者可以无事,但是身边这群已经有了忠心的手下就难免损伤了。

    人数有损失,又没有合适的补充,到时候就难免越来越被动,难道真的舍了这里的族人,把麻烦丢给他们,自己跑到东方去?

    看来需要详细了解一下这个敌手的实力了,还有具体的情报也需要了解。这方面不知道阿尔克那边有什么收获,那个西哥特人下午就带人追着那个米拉姆后面去西边了,不知道明后天是否会有消息。

    至于战士的补充,或许自己可以试着在唐人营里面招收?这个念头让习惯小部队作战的老罗一时有些不适应。

第五十七节 风起 下() 
春天在渐渐的靠近了,按照老罗的推算,应该是后世公历四月初,农历三月,正是冰雪消融,万物复青的时节,每日里太阳出来执勤的时间越来越早了。

    虽然夜里睡得不早,晚上因为有心事也没能睡好,老罗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