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捺钵王朝-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出发。

    耶律贤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笑道:“皇后真的认为朕是一个只能摆在供桌上观赏的泥菩萨吗?”

    燕燕郑重道:“当然不是。但是皇上总不能亲自上阵厮杀吧。既然斜轸、善补这些大将去得,于越为什么去不得呢?”

    耶律贤眨眨细长的眼睛,小声道:

    “就因为他是于越。耶律休哥那小子要是去了,絮絮叨叨不说,将来得胜归来,所有的人都会认为他是名将,仗是他打赢的。”

    萧燕燕苦笑着摇摇头,她已经劝过多次,知道再劝只能适得其反。都说雄心勃勃,可能这就是男人的本性吧。她叫过北枢密嘱咐道:

    “耶律斜轸,你是将帅中职位最高的。一定要尽忠竭力辅佐扈佑皇上。皇上在前线可以运筹帷幄,绝不能身蹈险境。我不懂打仗,但是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能胜当然好,就是不能一仗而胜也不要紧。要谨慎用兵,知进能退,不可一味蛮干。”

    耶律斜轸挺胸应道:“臣领旨。皇后放心,这些话末将都牢牢记在心里了。”

    耶律贤笑道:“皇后何必如此担心。难道你真的认为没有耶律休哥朕就打不了胜仗?那岂不是愈加证明朕的决定是对的了吗。你们就等着胜利的捷报吧。”

    皇帝信心十足,因为经过前两次出战,辽军已经有了对宋作战的丰富经验,对的地理气候也有了实地了解,远非初次交锋时可比。而且又在上一次瓦桥关胜利的基础上经过了整整一年半的准备,筹划周密,士气高昂,粮草充足。还安排了山后的大同节度使攻打雁门关和府州进行策应。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南京向西出发。一路上风光旖旎,满眼葱绿。黄牛在田里耕地,燕子在空中飞舞。太行山上奔流而下的河水正值春潮,浩浩汤汤,不绝东去。

    四月底,大营到达涿州,从这里经过易州再走几十里就是金台顿边关了。辽国铁骑一日之内就可以攻入宋界。

    耶律贤坐在红木大案之后,双手撑在桌面上,摆出一副主帅的架势,对着帐中雁翅般排成两行的众将道:

    “这次是朕第二次御驾亲征,也是第一次亲自担任主帅。这次出战只能胜不能败,最少也要打下宋贼一两个大州。你们说应该先攻打哪个州呢?”

    站在左右两队首位的耶律斜轸和耶律善补对望了一眼,善补道:

    “皇上英明。出涿州当然是先去打满城。遂城虽有宋贼的边关堡垒,但这些小堡不会对我军造成威胁,不值得耗费时间和人力去解决,应该直接甩下它们。宋贼在这一线最重要的大镇是定州,然后是镇州,要打定州就必须先打满城。”

    他们很奇怪皇帝会有此一问,这是在出发前就商议好的进军路线。春水浩荡的时节,不能从雄州进军,因为那一带本来就水流纵横,最近又被宋人开挖了连片陂塘,更加不利骑兵驰骋。既然走易州,目标就应该是西南的重镇定州和镇州。

    耶律贤手捻下巴上剪得短短的稀疏胡须笑道:

    “你说得对,宋贼要是知道朕出涿州、易州,一定也是这样想。但朕现在决定不去打满城,而是去打莫州。”

    耶律斜轸脑筋转了转,明白了皇帝的意图,道:

    “皇上是想要声东击西、出奇制胜。”

    他走到正对帅案,在众将队尾展开的一幅地图边,用手指着从遂城到莫州的一段道:

    “正如刚才统军使所说,从此地向南通过易州,过狼山长城口就是宋贼边寨遂城。去年宋贼又扩建遂城东面的梁门,形成左右门户。这种沿边城堡只能对付零散游骑,在大军面前将是一个个缩头乌龟。无论是粮草供应还是地势局限,宋人都不可能在这里布置重兵。所以我军破关而出可以说是如入无人之境。”

    耶律贤微微颔首,道:“这正是从此地出兵的原因。”

    斜轸接着道:“一过遂城,宋贼很快就会知道我军的动向。他们一定认为我们会像保宁十一年979年那样,向南经过满城去攻打定州。可是皇上却要折而向东,出其不意直趋莫州,给他们一个突然袭击。”

    耶律贤得意笑道:“兵法说战无常形。打仗就是要根据天时地利灵活用兵。现在正值桃花汛期,都说春水泛滥不利骑兵,可是如果我们从这里沿易水南岸向东,不就避过了界河、易水和易水以北的大片水塘吗?虽然多走了几十里,但是对骑兵来说却算不了什么。”

    耶律善补拍手道:

    “皇上英明,宋贼一定在徐水以南布置大军,想重演上次的好戏。可是他们想不到皇上用兵如神,让他们在那里空等一场。”

    善补是阿保机的二伯耶律岩木的后人,在一帐三房皇族中被称为孟父房。他是一员老将,可是打过的大仗并不多。保宁十一年979年的满城之战本来有他一份。他当时担任大同军节度使,带领本部军队从西边飞狐口分道出兵增援。结果刚刚到了徐水上游就听说韩匡嗣大败,吓得边关都没有出就撤了回去。虽然因为因此也避免了损失,没有受到责罚,可是却背上了阵前逃跑的名声。这一次随驾出征受到重用,他一心想要雪洗前耻,在皇帝面前立一场大功。

    另一员主将奚王瓦里也凑趣道:“之前两次南伐,第一次秦王打满城,指挥失误大败而归。第二次皇上御驾亲征,宋贼望风披靡。本来可以直下莫州、瀛州的,但于越用兵谨慎,唯恐有失,结果乘胜收兵。皇上英明神武,这一次亲任主帅,一定能弥补以前的遗憾,攻克莫、瀛二州,打一场扬眉吐气的大胜仗!”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些话别人听得肉麻,可是耶律贤却觉得十分熨帖。上一次莫州撤军回国后,开始时耶律贤颇为得意沾沾自喜,认为第一次御驾亲征就得胜凯旋很有面子。可是有人嫉妒耶律休哥,在皇上耳边进言,说本来这一仗本应该能打下莫州、瀛州的。当时宋军南征交趾,无暇北顾,可以一战而定乾坤,收复三州三关。但是耶律休哥胆魄不足,错过了大好战机。皇帝慢慢听进了这些闲言,才对休哥产生了一些不满。瓦里的话又是在贬低耶律休哥吹捧皇上。

    耶律斜轸的头脑比较冷静,他久经战阵,包括亲身参加了那场惨败的满城之战,至今记忆犹新。他知道打仗不是开玩笑,靠拍马屁是不能打胜仗的,认真说道:

    “现在宋贼在定州的主帅是米信,关南主帅是崔彦进,这两个家伙都是百战老将。米信本是奚人,早就归了南朝。曾参加过攻打太原、南京的大战,调到定州已有两年。崔彦进更是老对手了。秦王满城战败就有他的一笔帐。他当时驻守关南,连夜奔袭百里,出长城口黑卢隄从背后阻击,导致秦王溃不成军。上一次瓦桥关大战时,这个崔彦进还在开封。现在调回来守关南,还被提拔任命为一路的都部署,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守住莫州和瀛州的。此人诡计多端,用兵狡诈,陛下要打莫州不可不防。”

    耶律贤点点头,笑道:“希望他这一次还能夜奔黑卢隄。朕正好乘虚攻打莫州。瓦里,朕要派一支军队进攻满城迷惑敌人。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如何?”

    瓦里很想跟随主力去莫州,可是皇帝点了名,由不得他不答应,心想,谁叫自己是奚王不是北院、南院大王呢,胸脯一挺道:

    “末将愿往。”

    “你要白天多挖灶造饭,夜晚多燃火把,让宋贼摸不清有多少人马。缓缓进军,步步为营。等到两天之后大军到了莫州,你就沿徐水下易水一路追上,并负责阻击定州的东援之兵。”耶律贤胸有成竹地发出命令。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二连桥() 
“不出本将所料,辽贼果真去攻打满城了。”

    宋军老将崔彦进大手猛地一拍帅案,站起身来,在高阳关大营的帅帐中来回踱起步来。他到这座大营已经半年了。去年十月接旨后,他立即马不停蹄地赶来赴任。当时他被任命的是关南路都部署。今年二月关南改名为高阳关,现在他变成了高阳关路都部署。原来以为冬天契丹人就要再次进犯,因为北虏最喜欢严寒季节出兵。没想到一直没有动静。等待令人焦躁不安,他好像产生了幻觉,总是感到大地震动马蹄如雷,一夜要惊醒好几次。直到冬去春来,他才松了一口气。因为春天河水泛滥,加上这一两年开挖的沟塘,关南几成一片汪洋,辽贼骑兵就不可能从高阳关的防区进兵了。可是他又有些失落:敌人要是还想发动进攻,就要出西边的山地,进攻满城一线,那里属于定州、镇州都部署路,他就只能在这里做壁上观了。可是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他扫视一眼帐下众将说道:

    “本帅不能坐视敌人犯我大宋而袖手旁观。本帅还要像上次一样奔袭驰援,去截断的贼虏后路。”

    “对,咱们也别干看着。情报说这一次狗皇帝亲自领兵,要是截住后路说不定能把狗皇帝抓住。这可是天大的功劳!”龙猛副指挥使荆嗣大剌剌喊道。

    崔彦进听了更是精神一振。要是能捉住契丹皇帝,替官家报了高粱河的一箭之仇,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功劳。他今年已经年过六十,很快就要打不动仗了,有了这样一场功劳就可以安享晚年了。他朝荆嗣赞许地点了下头,道:

    “荆将军说得好。各位将军立刻回去做好出兵的准备。”

    护军袁继忠上前一步,拱手施了一礼道:

    “大帅,两年半前,大帅领咱们连夜奔袭,抄了辽贼后路,满城大胜功不可没。可是战后镇、定两路的将帅一个个升官进爵,大帅和众同僚却什么也没得到。可见人家是嫌咱们多事,压根儿就没给咱们请功而且说不定朝廷认为咱们是擅离职守呢。前年冬天贼虏入寇,一直打到莫州城下,险些把城都破了。咱们兵力不足,派人去定州求援。可是盼星星盼月亮连个人毛也不见。要不是贼寇撤兵,咱们就是不殉城而死也要背上纵敌深入的罪名。事后皇上却一句责怪他们见死不救的话也没有。可见他们那样做没错。末将以为,这一次咱们好好守住莫州算了。跑出去吃苦受累出生入死,不但无功还担风险,实在不值得。”

    袁继忠说的确是实情,可是作为武将,如果因为一次赏罚不公就从此消沉,那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崔彦进想,自己这辈子磕磕绊绊,栽过好几次大跟头,就是凭着百折不饶的悍勇才爬到今天的位置,这次无论如何都是值得一搏的。袁继忠刚刚四十出头,还有大把机会,自己可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了。挥挥手道:

    “本帅只知道尽忠竭力报效朝廷,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上次皇上并没有责怪于我,这次又委本帅以重任,我怎么能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呢。这件事无需再多说,杨重进,你领五千兵马加强城防固守莫州。袁继忠、毛继美,你们随本帅出发去定州路!”

    袁继忠还想再劝几句,见大帅不由分说发出令箭,便闭住嘴巴,打起精神,准备出发。

    突然,从外面跌跌撞撞闯进个一身尘土血迹斑斑的小校,扑通跪在地上,大声喊道:

    “大帅,不好了!辽贼朝这里杀过来了。”

    已经走到帐中的崔彦进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把抓住小校的肩头,大声问道:

    “你再说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