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捺钵王朝-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正枝显脉,直到萧思温的地位蒸蒸日上这一族才煊赫起来。他设法娶到了太宗皇帝的公主为妻,成为最有地位和势力的当红驸马。契丹皇帝往往有很多女儿,但同是女儿身份高低贵贱却大不相同。有些低品级嫔妃生的女儿一辈子连郡主都封不了。思温娶的却是皇后所出的嫡公主。本朝皇帝即位后,凭着同胞姐夫的身份,萧思温当上了手握军权的南京留守。但他缺乏军事才能,在同后周的战争中被打得大败,丧师辱国,丢掉了地属南京的宝贵的三州三关十七县。当然,在他心里,惨败的原因不是他指挥失误,而是皇帝昏庸荒聩,根本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援。但是无论如何皇帝的黑锅只能由南京留守来背。于是他被撤职查办调离南京。他上下打点疏通活动,不但没有受到更严重的惩罚,反而到朝廷中枢担任了侍中,随时陪在皇帝的左右,继续得到信任参与机密。

    萧思温一生最大的遗憾是生不出一个能够继承他的事业和资产的儿子,虽然过继了一兄一弟的两个侄儿为嗣子,毕竟不是亲生骨肉。但他的三个女儿各各出类拔萃被他视为掌上明珠。燕燕在姐妹中并不是最出色的。长女胡辇聪慧果敢,曾是父亲的希望和骄傲;次女二嫚温柔美丽,人见人爱;燕燕虽然才干不如大姐,美貌稍逊二姐,但她心思敏捷,面临选择时总是能够出于直觉本能做出最为有利决定。

    一开始当父亲将燕燕许配给耶律贤的时候,她并不乐意。她心目中的王子是大姐夫太平王那样的男子汉,高大英挺威风凛凛;而不是一个体弱多病胆小怯懦的倒霉蛋儿。可是她最终心甘情愿地嫁给了这位表兄,……贤的父皇和燕燕的母亲是堂兄妹,贤的祖父耶律倍和燕燕的外祖父耶律德光则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弟,……因为父亲告诉她,贤年轻,他比太平王整整小十岁,血统比太平王还要尊贵,命中注定将会成就一番了不起的大事业。燕燕知道父亲原来把希望寄托于太平王,因为他不仅和皇上一样是自己的嫡亲舅子而且差不多是皇上板上钉钉的继承人。所以父亲将大姐嫁给了太平王。后来这位性急的御弟篡权失败流放西北,父亲才又把目光投向耶律贤。按说父亲应该是太宗一脉的中坚势力,而贤是让国一系的传人,舍太平王支持耶律贤可以说是一种背叛。但这却不失为明智的选择,除了罨撒葛远水解不了近渴,还因为贤比起不可一世的太平王来说容易驾驭得多。如果太平王继位,父亲不过仍是一个富贵国戚,而如果当皇上的是贤,他就是当仁不让的太上皇。当然这些都是父亲私下和燕燕说的体己话和她自己的联想。在皇上和世人面前父亲永远是毫无二心的大大的忠臣,既不会投靠太平王,更不可能让贤觊觎帝位。儿大当婚女大当嫁,做父亲的并不是事事都能尽随心愿。小女儿的婚事其实就是在宫中寂寞无聊的皇后提出来的。贤名义上是她和皇上收养的孤儿,她怎样也要为贤选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其实贤拖到快二十岁才成亲已经够晚的了。萧思温不过是以仁厚和忠诚顺从了圣意而已。不但燕燕的婚事如此,连二嫚都是由皇后提亲,许配给了李胡的儿子喜隐。这在皇后既是解闷儿,也是对太祖皇帝遗胤的慈悲关爱;而皇上首肯这样的婚事也许恰恰是因为不想这位野心勃勃的姐夫利用女儿联姻有权有势的豪门进一步壮大势力。不过二嫚的未婚夫还关在牢里,婚事还没有办。

    而对于耶律贤来说,能够娶到燕燕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妻子,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自从定亲他就好像时来运转,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居行吃穿大大地阔绰起来,还增加了大批奴仆随从。贤不是一个英雄豪杰但却是一个好丈夫,对燕燕温柔体贴,百依百顺。燕燕现在嫁鸡随鸡死心塌地,有了一种一定要保护和帮助丈夫,让他得到应有的一切的强烈愿望。她知道自己的梦想就绑在丈夫展开的翅膀上。

第一章 飞龙传书() 
应历十九年(969)二月二十二日深夜,这一天最后一个时辰即将结束,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分。【 】怀州城外一处黑压压乌云盖地似的大营里仍然火烛通明。一匹黑马从营帐深处走来,马背上是一个黑衣黑帽的结实精悍的男子。营门的火把照亮了他的脸,看上去三十岁出头,鼻子挺直,眼睛细长,如果不是长了一些麻点,这是一张相当英俊的面孔。营门官看了一眼他出示的腰牌,立即下令开门放行。男子出了营门缓鞴走了一阵,然后便伏低身体,胸口朝下,两腿如弓,全身支撑在一副银鞍之上。短鞭猛抽一下马臀,箭一样飞向前方。

    怀州位于辽国上京的西北,背靠着峰峦叠嶂的大黑山,契丹人的母亲河潢河的一条源流绕城而过。上京是辽国的第一座京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开国称帝后开始兴建。从那时到现在整整过去了半个世纪。辽国从前叫做契丹,自从二世祖太宗皇帝占有了幽云十六州,便将国名改称为辽。

    骑手刚刚离开的大营现在是帝国的心脏,大辽的天顺皇帝正驻扎在这里进行春季狩猎。这种四季游狩的活动称为捺钵,意思是游走的皇廷。今日白天战绩辉煌,皇帝亲手射杀了一头黑熊,正在宴会大帐里掌烛庆贺。

    骑手名叫女里。他出身贫贱,父母都是连姓氏都没有的下层族民。家里生活艰难,为了不饿死,很小就把他送到宫里当差。他的工作一开始是放马。女里没有读过书,但是头脑极其聪明。还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天生通识马性。在他眼里,马不是牲畜而是神种。他听得懂它们的语言,是真神还是劣种他一望便知。甚至不用看真身,只凭蹄印的深浅形状就能辨别良莠。无论多么难以驯服的烈鬃,到了他的手里很快就服服帖帖。马在战争中是最重要的装备,好马的数量和质量往往能够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凭着这一手绝技,女里步步高升受到重用。做到掌管全国马务的最高职位:马群侍中。

    不久前皇帝得到一匹汗血宝马。这是回鹘上贡的从西域得来的纯正良种。但是没有人能将它驯服。几名御用骑手刚上去就被掀下来,都被脾气暴戾的皇帝当场下令杀了。最后轮到女里出场,人们都瞪大了眼睛,想要看看这位凭着管马当到侍中的官儿有什么本事。只见他低头和马儿说了几句话,拍拍它的脖子,一个飞身跃上光溜溜的脊背。那神物扬了扬蹄,全身直立,甩了甩长长飘逸的鬃毛,昂昂高叫一阵,腾云驾雾般飞起来。女里稳稳贴在上面,像是叮在那神骥背上的一只马牤。半个时辰之后,身上淌着红色的汗水的烈马驮着它的驭手昂首回归。它从此成为御前的最爱,起名红云飞。皇帝大喜,当时就要给女里升官加赏。赏赐什么都好说,皇帝有的是金银财宝;可是旁边的亲信大臣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官职可以给这个已经官至极品的马倌。转着眼珠想了好久,在陛下耳边说了一句话。皇帝大笑道:

    “好,好,好,女里,朕给你封个爵位,就叫飞龙使。”从此马群侍中又有了一个响亮的封号。有人背地里说,一个贱奴当不起龙的名号,这样会折寿的。可是女里听不到这些,只觉得意洋洋如获天敕。

    此时此刻飞龙使心如火焚,只恨胯下神骏不能肋生双翅。瞬间驰到五十里开外的一处规模不大的营帐。它坐落在一座小山脚下,周围用马车、鹿角围成院墙,里面竖立着十几座帷幕。除了中间一座高大华丽的大帐,其他或大或小都是普通的素白毡包。此时里面的人已经进入梦乡,火烛灯笼都被吹熄,黑黢黢的营地只有门口点着两只火把。女里拍马直冲进去,站岗的卫兵在背后大喊:

    “什么人,站住!”

    女里回头大声道:“是我!快点灯笼火把!让所有卫兵集合!”

    说着冲向一座简朴的大毡帐。翻身跃下,也不发话就一头钻了进去。帐中一阵高声交谈伴着起床穿衣的急促动作声,随即烛火通明光射帐外。

    这座小小营盘很快就变得一片光海,像黑暗的夜空里一颗隐身的星星突然眨开了眼睛。光明照射下,几十条狗一起汪汪狂吠,骡马嘶鸣,人声嘈嘈。一辆华丽马车吱吱扭扭地拖到院中,很快套上两匹威武的驾马。半个多时辰之后,一串长长的火把出现在女里来时的山道上。

第五章 胜者为王() 
这位大主管立即又恢复了往日的精气神,拉开架势指手画脚地发号施令。太监宫女和仆役们顾不得又困又累,强打精神卖力地干起活来。清洁尸体、收拾垃圾、布置灵床,还把尸体屁股下面的金镶玉大龙床搬了出来。擦拭得干干净净,重新铺上崭新的锦绣褥垫和背靠,摆放在大帐中央。又搬了好几张太师椅和茶几,沏上浓浓的俨茶请在场的大人们享用。不知道什么从地方找来一张贵妃榻,点头哈腰地请耶律贤和燕燕歪着休息。

    贤的眼睛从一进来就没有离开过那具尸体。刚一见时,那双肿胀的眼泡下面一双犀利的小眼晴还在瞪着,好像死都不肯瞑目地质问:“你这个没用的笨蛋也想坐朕的大宝之位吗?”现在那双死鱼般的眼睛阖上了,像头死猪似的被人摆弄。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恶心作呕,脑袋里那把小锯又开始上下开挫。萧燕燕偎在他的身边,实际上是为了给他一个依靠。他攥着妻子的手,指甲快要把那手上的皮抠破了。燕燕坚持让他躺下,希望又困又乏怕得要死的丈夫睡一会儿好不给这里添乱。自己则挨在旁边给他壮胆。周公公细心地找来了一条毛毯,她扯过来盖在丈夫身上。贤闭上眼睛,什么也不去想了。他觉得自己已经被一张网罩住,即使天塌下来也逃不掉,只能听天由命。

    萧思温走到帐外,高勋、韩匡嗣父子和女里跟在身后。黑灰色的夜幕仍然遮盖着天空,刚从帐中出来的人都被冷风激得一哆嗦。萧思温接过亲兵递过来的大氅把自己裹住。身体寒冷,可是他的心里却如同一盆炭火在烤。到现在为止事情相当顺利,就在背后的大帐之内两张王牌已经牢牢抓住手里:死了的大行皇帝,即将登基的新帝。灵前即位随时可以进行,新的朝代即将在他的手里拉开大幕。可是他清楚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最大的危险正在前面等着他。这里的实权掌握在殿前都指挥使兼政事令耶律夷腊葛手里。这个人过去是他的同僚,他们并没有公开交恶,可是此刻很可能已经变成他最大的敌人。大营中有扈从军两万人马,而且都是国中最精锐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这个庞大的力量足以把他和他的寥寥两千兵马碾成齑粉。如果失败了,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王公大臣们齐集在此,他和他的同伙将被宣布为弑君谋篡的叛贼。

    夷腊葛现在藏在哪里?他的计划是什么?为了能够以少胜多萧思温已经靠出其不意打赢了第一仗。可是现在他好像陷入陷阱之中。除了这座大帐,一切都不在掌控之中。他甚至看不见对手,只能感觉到头上已经布满了瞄准他的弩机。是不是计划太过冒险?有太多的漏洞足以置人于死命。也许几个时辰前是被野心冲昏了头脑,这次行动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也许根本没有什么天祐神助,他将身败名裂贻笑千古。耶律贤不是什么真命天子,而是一个被他拖进漩涡的跳梁小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