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附身大宋第一纨绔-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宰了你!”李左手恨不得要对方命,“还你提醒我,你算个鸟啊!”

    而高登点头看出来了说的也对。

    但他可没想到,今后吴能真包揽了高登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所有不足,实干起来,让他迅速腾飞。

    “吴能,你怎么知道我的?”

    “在汴河河边,你怒抽了陆谦一耳光救人我就在附近,然后救一个小女孩儿的动作,我看出您善良,您又收了林冲林教头又有智慧,这一切让我相信你会是我的主人!”

    “……”高登沉默良久,其实也理解,对方也在寻找雇主,尤其是有才的,往往因为自己本事很大但对雇主要求也太高,这样反而缺方向感,而他有点幸运了被选中,这是……“积善余庆!”

第35章 参观作坊() 
“衙内我们对这人得提防些。”

    “知道了,”高登也不说破他们嫉妒,“太尉府那么大,想给个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那还不容易?”

    两人还是一路紧盯着瘦瘦的吴能先生,怕他冷不丁给衙内一拳。

    偏这吴能先生穿的破还挺倔强孤傲:“在下和周侗都属刘大帅的幕僚,我也是朝廷官员,你们两个下人啊看我作甚……狗仗人势的货,梁山人来的时候你们在哪?”

    富安不屑撇嘴道:“嗤!什么刘大帅,保信军就是厢军,你保了个‘役兵头子’刘延庆有何可狂的?自诩官员?我呸!”

    “你!狗眼看人低,朽木不可雕也……你们这些衙内的狗腿子!”

    “你想当狗腿子,衙内可没说一定就收你,好好等着被考察吧!记住,我们都是考官。”

    “等我当了衙内军师,先调理你们俩!”

    “哎,行啊,那你就更没活路了。”

    大家斗口,大家步子没停,已经到了高家的织造作坊,高登遇到刺客还不停下,马不停蹄,这份拳拳之心够感人的。

    一片房子,约有十余间还是几十间,这作坊,规模也不小,地址在南城里快靠城门了。到处传来嗡嗡声音,大院小院有货物,有不少人出来进去,人认得高衙内纷纷跪了,富安、李左手摆手让人安静退下去。

    高登急着迈步往里走结果“咳咳”被呛住一股怪味儿,有麻布染料的味还有下人的汗气,不讲卫生露天的茅厕……

    “衙内你慢点!”富安后悔早知道就该收拾收拾,这要把高贵衙内熏个好歹的。

    像这种小作坊是卑贱人才来的地方,就连这些仆人里面,没几个人对纺织真有兴趣,唯独高登却对这充满热忱。

    只有高登看得透,纺织行业在古代,干好了就是颠覆封建社会的绝对王牌。

    因为这行成本可以压到极低,一点棉麻线值多少?只要你不断提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你就会不断获利,纺织才有动力研究需求,从而推动时代进步,什么蒸汽机发明,二次工业革命到来,时代车轮轰然滚动!

    富安指点带路,说着哪儿是石灰水泡麻的,哪儿是织的,哪是纺的。

    虽然有点味儿,高登的眼快不够看了一切都新鲜:

    “这就是原始小作坊?”高中学生时就在历史课本上看,宋明时期都有小手工作坊,资本主义萌芽的。

    有不少麻布织好了的,高登摸在手里,太粗了,但这就是最普通人穿的衣服料子。而高登已经有了一个长远打算,回古代挣钱,其实垄断住粮食,茶叶,丝绸,棉布,瓷器,盐,铁,矿山,一样或几样,那时人没有不给你叫爸爸的,更何况高登有想做起工业的野心!

    “衙内,衙内?”

    自诩有“定国安邦计”的吴能,他现确对衙内涉足这女人才干的最底层脏活儿的作坊真不理解,甚至很失望,实在忍不住了:

    “恕在下直言……您到这儿做甚?不好好想想怎么在官场纵横捭阖,我给您出谋划策,怎么考武举,还是科举?怎么当上大官?您干啥老盯着自家小产业?这小作坊交给下人去经管就是了……”

    “非也,吴先生……”

    高登知吴能的意思,看得出这吴能是一个军师型人才,但是他高登可是现代经济大学的硕士生人才,经济他在这世界是王者眼光,就笑笑说:

    “在大汉朝开国时,张良足智多谋,韩信用兵如神,陈平诡计多端,然而谁坐上丞相的位子?是萧何,萧规曹随,约法三章,萧何是光明正大治天下的大才,您懂?”

    吴能真没想到十七岁的衙内高登,见解深远,他愣了一下辩道:

    “定国安邦的大才有识别忠奸善恶,决断国策外交,您这个小作坊能算大才吗……研究什么织布这……”

    “衣食住行之首不重要?”

    “嘿!”富安一边幸灾乐祸,“你穿的啥,破衣烂衫你也不撒尿照……”

    “别插嘴。”

    高登拍拍吴能肩膀:

    “你擅长官场钻营,阴谋,诡计,像三国谋士里的贾诩,郭嘉,庞统——我是理财、用人、种田像荀彧,钟繇。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正兵征服才是大家,我父是太尉,有给我大宋禁军供应布匹、武器、器物等军需的职责,不重要?”

    高登到了织坊最里面,指着一些穷苦人在这个地方给做苦工的,环境真差,数架麻纺机嗡嗡的咣当咣当的噪声:

    “他们虽然苦,但是挣到了糊口钱,咱用的这些织机、纺车改变的正是所有人的命运。”

    指着一个圆圆的车轮状的纺车

    “这个一个圆纺车轮只能纺一根麻线,而我知道有种三锭纺车,就可以同时纺三根线,我画个简图你先感受一下。”

    高登真就画了一张图,他也看出来了这手工作坊需要改进生产工艺。

    人们一看,啧啧称赞。三锭纺车,是黄道婆在元朝松江有名的核心纺线工具,大大改进了生产力,使几乎所有明朝人都渐渐穿上了棉衣。

    而高登画的正是这个纺车。

    “这样的纺车出来,是不是能一下提升多少倍纺线的效率?”

    吴能本来不屑的眼神儿慢慢收了:

    “衙内,学生在南方见过有这种纺车的,您怎么知道?那我去找能做这种更好纺车的工匠师傅。”

    “那拜托了。”

    吴能这么酸狂的家伙,居然开始服气,高登想起来先前提过的:

    “对了,富安,棉花的消息,有进展吗?”

    “有!还真有,您说的织棉布的,刚流行起来,在松江一带,我老家就有几百亩这种东西。”

    “多种棉花,有多少本衙内要多少!你马上办这个事,棉纺三个月我要开出和麻纺作坊一样大的作坊!”

    “好啊!您真别说,这种棉花做的布,穿在身上就是比粗麻的要暖要舒服,只是从种到收,再加工起来太辛苦了,真能大量种起来,衙内那真是个大好生意经呢!”

    “行,这是大事。”

    大家看高登,赞叹,这衙内全面向善,这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啊。做起了望远镜、制作狙击强弩、答应研发无色玻璃又到了眼前的军布生意,事事都用心真难得。

    “衙内您做的都是军需品,咱家老爷是太尉,不愁卖出去!”

    吴能突然说个不好:“衙内,我得到消息梁山的人要潜入东京,想趁帝姬大婚烧杀,好东西尽快用上!”

第36章 奋斗成名娶帝姬?() 
“再挣些银子?你刚不还说有你阴谋诡计就够了吗?”

    “衙内您取笑了,一月之内,”吴能和高登融洽多了给高登出的主意都很心诚,“您别管是扩建作坊还是献宝,得快有行动。”

    “哦好!”高登服气的给吴能挑个大指,这样的人节奏明快,主意很对!

    而高登学的偏理论这又能和他互补,越发对吴能有好感。

    吴能道:

    “帝姬大婚,这不是天大的机会?如果衙内您有真本事您一定在大场面施展开来,乘势而上迅速崛起才是成事要旨!”

    “唔……”这样有哲理的吴能,挺利索啊。

    高登听过他爹高俅提过帝姬大婚。

    当时光想望远镜了,但见今天吴能又力推帝姬大婚事件上让他有作为,他便问:

    “依军师你看,一个月时间内这东京能发生什么,我们又要做什么?”

    “东京现在潮流暗涌,各派势力明争暗斗大家都知道吗?我大胆猜是官家……他也有意为之!”

    “哦?快说说,先生您给讲讲。”

    大家现在闲下来了,麻纺的事儿先这么定了,大家聊聊花边新闻。

    “嗓子有点渴了突然……”

    “快,上茶,上好茶!”

    人们这下对吴能这样的信息灵通专业人士开始服气了,恭敬的态度,比刚见这位又穷又破又酸的书生来时强了万倍。

    而吴能不急不燥,人说的也真是有道理,每个人眼前就像被打开了两扇大门:他对朝廷上下、宫中规矩、制度传承、历史典故都是了如指掌的:

    “衙内听我说,大宋官家子女众多,有31子,34女,以茂德帝姬闺名讳赵福金容貌最美,最受官家珍爱,现在刚被官家指婚嫁给了蔡相的第五个儿子蔡条,大婚在即,整个东京城甚至大宋、辽、金、西夏上下都知道了呢!”

    李左手有点不耐烦:“快说,那帝姬大婚和我们衙内挣钱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风口,蔡家势力如日中天,再被指婚势力更上了一层,现在清流们为打压蔡家势力就更费尽心思,老神仙周侗被人害了怕就是其中棋招之一,后续不知谁还会有什么事儿出来。两派相争,必然会给我机会。”

    “唔……怪不得,咱们都遇上这么多麻烦。”

    吴能看着高登:“衙内,您有望远镜这类的好东西,就像有了一把金钥匙厉害了,您可得把我好机会。!”

    “那我要好好想想。”

    吴先生得了高登师爷幕僚的地位很得意:

    “衙内真是明白人一点就透,明说吧梁山仅是想分一杯羹的小角色,而辽、金、西夏才是巨头,另外清流势力虽弱但深得百姓拥护也不能忽视,官家其实也想借这机会,风云际会,把自己伐辽安天下的全部想法,向世人表明吧?”

    “那我们就有机会啦?”

    “当然!谁都觉得会是机会,衙内高太尉最近正忙着练兵吧?童贯、蔡京、王黼还有很多清流大臣,如宗泽,最近要有阅兵式,官家还可能亲自见金国使臣,这是关键,扬威于人还是被人看破,就看当下了!”

    “哦哦哦……”

    人们思考着,但都看出来机会重要了,高衙内从前当“花花太岁”时,是从来不务这些的,如今,人变了,天天跑步活跃得惊人,跃跃欲试踌躇满志,当然会更努力,但那要从何开始做起啊?

    眼下,只有一个望远镜勉强能拿起来说事儿,高登想若能把玻璃无色研发出来当然就一切好了,但那难度不小。

    今天大家说定了麻纺织造的事,麻织作坊的工艺改进一个月内也差不多了。高登已同时在关注几件事,无色玻璃,麻纺,他还去了家里的丝绸纺织作坊。轻工业是高登寄托希望的大事业。

    “衙内,咱家绸缎庄到了。”

    马不停蹄的到了自己家的产业。

    高家绸缎庄,搬布料的都是清一色的江南美女,高登已经把管事儿的活儿,交给他贴身丫鬟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