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问道无常-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富春一愣,连忙说道:“我派了安儿和丁顺在那儿照应,我看王道长倒真是个有道行的人。”忍不住就把马从义走后自己做的事情说了一遍。

    “唉,你真是胡闹,你怎么能把道长锁在庵内呢!”马从义说着就要穿上衣服去南园拜望王重阳,看看天色已晚就又停住,叫了一个家人来让他先去南园把庵堂的锁开了,看看道长有什么需要的就只管为他办来。从十月至今,孙富春锁庵约有百天之久,原本只是一时激愤,却更验证了王重阳的道行高深。

    “我这么做原本也是好意,”夫人说道,“该避嫌的地方总是要避嫌,不然成何体统!”

    “哪里又有那么多的体统?”马从义说道,“他是得道之人,你又岂能以世俗的眼光去看他!他说的‘阴阳和谐’原本是成丹的根本,你又想到哪里去了?你正因为存了这男女之别,知道了呼吸之法之后就再也不去道长跟前听讲,倒错过了多少修真的道理?”

    “照你这么说,你已经都习得了先生说的道理,想必也一定要随他出家的了?”夫人问道,想到这一节,自己不由的心灰意冷起来。

    “唉,出家一事,我总还没有下定决心。这次去河南一趟,虽然正值严冬淡季,各个店铺的生意居然比往年都要好,我看珍儿接手还差些火候,总是不放心就此丢下不管。”马从义说罢,把刚刚穿好的衣服又脱下来,躺在床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虽然跑这一趟很辛苦,但是一想到能够给两个孩子留下我亲手创下的家业,心里总会觉得很是畅快。”躺下只说了几句话,过了片刻居然就已经沉沉睡去。

    夫人吹熄了灯,也躺了下来。外面已经开始稀疏地响起过年的爆竹声,想来是哪个不甘寂寞的孩子心急地盼望着过年,这声音在冬夜的空中非常清晰,带着特殊的年关的味道,这是世俗的、令人亲切的、充满喜悦的味道。

    “好好的在家过日子,为什么一定要出家呢,青灯古庙,不知道有多么凄清寂寞。”夫人心里想着,也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马从义一直觉得自己生活很幸福,他也非常珍爱这幸福。如果说有的人的生活像一杯白开水,极其平淡,那么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一杯略带着热度的香茶,或者说是一碗刚出锅的新鲜、清香的米饭,那是上等的粳米,加了些平日罕见的番邦贡米,那是他朋友特地从外地带来的。此刻,他端详着碗里那闪着晶亮白光的米饭,香气袭人,桌上还有几碟夫人为他回来特意下厨做的菜肴,色泽鲜艳,香味扑鼻。

    “好好吃饭,好好的过日子。”马从义心里鼓动着很多难以言说的对生活的热情,此刻那热情就充分地贯注到这一碗米饭上,他拿起筷子,准备尽情地享受这平常的,却又十分幸福的一碗米饭。

    可是,手突然轻轻一抖,手中的碗轻轻地翻转着,划出一道无比光洁的弧线,然后决绝地落在了地上,“啪”的一声摔得粉碎,破碎的瓷片四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啊!”马从义惊慌地睁开眼睛,四周十分静寂,原来是一个梦。

    无比清晰的梦境。

    十分熟悉的日常场景,结果却是那样的让他惊心动魄。

    那四处迸溅的破碎的瓷片,好像割疼了他的心。

    (本章完)

第101章 34、假戏真做() 
马从义坐在那痴呆呆发愣,孙富春醒来看到丈夫的样子,连忙问出了什么事,马从义原本不大想说,毕竟做梦实在是虚妄之事,但是想到今天是大年三十,日子本来就不同寻常,做了这梦又岂是寻常的?再加上孙富春满脸关切,他就只好把梦境讲了一遍。

    听丈夫讲完自己的梦,孙富春也不由发起呆来,心想:“饭碗打碎了,这实在不是吉兆。”但是又不想让丈夫过多分神,就只是劝慰了两句,让丈夫只管放宽心来,一个梦实在不应该多加挂怀。但是自己这一整天却都是闷闷不乐,家人过来请示过年亲戚来往事宜,她总是听得心不在焉,最后索性让儿媳马大娘子代劳,自己带了燕儿和莺儿去院子中散心。

    马从义用过早饭就来到南园庵堂拜见王重阳,刚一进门安儿就迎上来请安:“老爷。”

    马从义微一点头,“道长可好?”

    “道长正候着您呢。”安儿说道,引着马从义进了里间。

    马从义见王重阳正在桌前写字,笔锋甚健,字体虽小却颇见气势浑雄,不由赞道:“好字!”

    王重阳见他进来,就放了笔,马从义向王重阳施礼问候,王重阳却看着他的脸,问道:“从义,今早一梦可有所悟?”

    “这……”马从义一愣,知道什么都瞒不过王重阳,不由面露忧色:“这梦实非吉兆,平日里我只觉得我这日子如同锦绣繁花一般,只是这梦中一幕,实实的让人惊心!”

    “瓷碗碎于当地,于现世当然并非吉兆,不过无破无立,有破方可立新,人道不离,终难登仙道。从义,你可想通这一节?”

    “道长见教得是。想我以此身痴恋红尘,或许竟如一梦。”马从义说道,“只是,这许多事却如繁花入眼一般,我一时又怎么舍得?”

    王重阳听他如此说,也便不再多言,只是又拿起笔来,在纸上继续写起来,原来他正抄写《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马从义细细看着,王重阳凝神静气,渐渐就写至佳境,心笔合一,竟让马从义觉得自己被排斥在了那氛围之外,只如一个看客一般,自己不觉颇感无趣,就兀自转身回房中去了。

    次日大年初一,一大早上开始马家就陆陆续续地来了不少亲友,大家互相拜年问候,马从义和孙富春也都打点起精神,全力应酬来往,忙碌到午饭时分方才闲下来。

    用罢午饭,马从义正要小憩片刻,却见安儿捧了一个瓷盒进来:“老爷,夫人,道长让我给你们送新年礼过来。”

    “哦,送的什么?”马从义听说连忙坐起身来,看着安儿手中的瓷盒问道,安儿就把手中瓷盒的盖打开,里面却是黄晶晶、水灵灵的一个梨子。

    “这隆冬时节,道长从哪儿得的梨来?”孙富春好奇,拿起来仔细看着,看那梨子金黄清香,就递给马从义,马从义仔细看着,看这梨和金秋时节收下的梨子并无二样,忍不住张嘴咬了一口,见里面梨肉雪白,口内梨汁四溢,清甜无比,自己吃了几口,把剩下的一半梨递给孙富春,“味道不错,你尝尝。”

    孙富春慢慢吃了,点头称赞,看安儿仍然侍立在旁,就问,“安儿,道长这梨是从哪儿得来的?”

    “我并未注意,只是道长唤我进去,让我给老爷夫人送礼物过来,我就送过来了。”安儿说道。

    “你可知他是何意?”孙富春问道。

    “我想道长或许知道大年节下的,老爷夫人应酬较多,难免会吃油腻食物多些,道长就特地送个梨来解腻消烦的。”安儿说道。

    “哼,他会有这般好心?”孙富春冷笑道,看看手中的梨已经吃完,眼睛一转,就拿了桌上的一张油纸,把梨核包好,放在瓷盒之中,对安儿说道:“你且把这个给道长送回,他若问起我和老爷如何吃的这个梨子,你尽可以如实告诉他。”

    “这怎么使得?”马从义想要拦阻,孙富春把脸一板,对安儿说道:“去吧!”安儿听了赶紧去了。

    “正月初一送个梨来,老爷难道还不明白道长的意思?”孙富春仍然冷笑不止,“我也只是告诉他我们的心意!”马从义心中不安,却又犹疑,也就不再多说。

    第二天又是午后时分,安儿又捧着那个小瓷盒过来,“老爷,夫人,道长又让我送礼物过来。”

    “他又送什么?”孙富春一步跨上前去,打开瓷盒一看,却是一个切成两半的梨,她不由气道:“安儿,你可知道道长这次送梨是什么意思?”

    “知,知道。”安儿看夫人动怒,连忙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小的知道,分梨,有分离的意思。”

    “知道你还敢送来?”孙富春怒道,“只是让你服侍道长几个月,你就向着他不成?你还把老爷和我放在眼里吗?”

    “夫人,小的不敢,小的一直记着老爷夫人的恩典。”安儿继续跪在地上说道,“小的自幼孤贫,全仗着老爷夫人慈悲,收留了小的,给小的一口饭吃,还让小的陪二公子读书。小的一向愚笨,跟着二公子识得些字,才慢慢懂了些道理。每日里看老爷为家里忙碌,我只恨不能为老爷分忧。如今看这王道爷每日里虽然只是清静打坐,却另有一番逍遥。我想,这出家原本也并非什么坏事,远离酒色财气,所以道爷让我送梨,我也只管送来。”安儿看孙富春的脸色愈发难看,马从义的脸色倒平和如常,就又继续说道:“我知道我没有资格说些什么,只是,小的只想斗胆再说一句话。”

    “你没有资格说话,却又说这么多!如果你有资格说话,恐怕别人只有听的份了!”孙富春怒道。

    “你且只管说来。”马从义却柔声说道。

    “小的想,如果老爷真要出家,那我安儿一定跟随老爷,随时侍奉左右,绝不让老爷受一点点委屈,也好请夫人、公子放心。”安儿说道。

    “你,去吧!”孙富春喝道,又喝止回来:“你原来一直本分,现在却学得这般油嘴滑舌,又是谁教你说这番话的!”

    “夫人,没人教我。”安儿说,“我只是这几个月在咱家和道爷两边来回跑着,两厢比着,就想到了这些,这都是我的心里话,并没人教我。”说完,把手中的瓷盒放在桌上,连忙退了下去。

    马从义看安儿退下,点头说道:“没想到安儿这孩子悟得倒快!”

    “这小厮都变得这般,这般……”孙富春却是欲哭无泪,只是把手中的手帕搅成了紧紧的一团。

    第三天,安儿又奉命送来了一个梨,只是这次梨却被分成了三片,第四天四片,几天下来,逐日递增。孙富春原本气得发抖,一天天思量来思量去,又看马从义的脸色愈发寡淡,心里也就有了计较。

    一直到第十天,看着安儿送来的已经分得极为细薄的梨片时,孙富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中含着眼泪对马从义说道:“你就随他去吧!不然恐怕真不知道他要把谁家的梨树都摘个干净!”

    马从义此时出家的心意已定,只是碍于孙富春对自己的情意未绝,自己也断然不肯轻易伤害她,此时见孙富春已经应允,知道她虽然心中难过,但是却绝不肯为了她自己而让自己作难,当下对孙富春深深地施下礼去:“多谢夫人成全!”

    孙富春轻轻擦去眼中的泪水,说道:“你先别忙,总还有一件事你要做得圆满。之前我们给瑞儿定的亲事,不如就趁着这会儿给办了吧,这总也算是你作父亲的对孩子的一番心意。”

    马从义深知这是孙富春对自己最后的一点要求,当即点头应允。

    大定八年(1168年)二月,马从义跟随王重阳在全真庵出家修道,王重阳给他起名马钰,字玄宝,道号丹阳子。

    安儿一心向道,果然于当天陪同马钰一起出家,随时侍奉左右。

    (本章完)

第102章 35、将错就错() 
听说马钰跟随王重阳出家在全真庵修行,周伯通赶过来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