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小部落-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献策为张家口的驻防做了些安排,擅长除奸的东厂番子少不了的,也命山西守将秘密监视这八大商家动向,一旦发现不对立即击杀!争取年关内把山西八大奸商连根拔除。

    李自成看了看刘宗敏道:“铁牛,留在京城,驻守墙子岭,不得抗命!否则军法伺候!”刘宗敏一听,很开心,只要不是离开京城就行,当下领命,又一脸疑虑问李自成:“额说哥哥,如此驻防成吗?这些没鸟的玩意儿消息可靠不?”

    李自成和宋献策也有这样的怀疑,消息可靠吗,这驻防关外满夷三处地方的情报,是曹化淳从王承恩那里得到的,这王承恩又是从飞鹰联盟情报副局长锅巴那里得到的,这锅巴的这个情报是从苏文明那里得到的,这关内的一切布局都是苏文明布置实施的,至于成不成功看老天爷了,我又不是神仙,也没有海麦斯的力量,能做的都做了,听天由命吧。

    一上午的会议结束了,河北、张家口、京城三处布防已完毕,此时在京城李自成手里能掌握的兵马为两万人,分张家口五千兵马,分河北五千兵马,这么一扒拉手里只有一万多兵马守京城,不够啊,李自成听宋献策预测,京城将会是一场恶战!

    鉴于苏文明提供的准确情报,宋献策也有了较准确推测,现在关外的满夷不知李自成已归顺朝廷,不知关内形势已悄然变化,不知牛金星已死,也不知京城的满夷密探已被消灭,,也不知山西奸商通奸之事已败露,估计现在等着密探进一步的消息。

    这就给了李自成一些时间,是仅有的时间,下午的会议将是昭告天下的会,再怎么严密的封锁,消息终会传到满夷那里,等满夷得到消息,特别是李自成竟然投明的消息,会使满夷发狂!会对京城关内缺口蜂拥攻之!

    随之,一道道李自成的急军令遍整个西北,李自成的兵马精锐正在向京城集结,这会儿李自成下了血本了,二十万兵马正在徐徐向着京城进发!

    下午的会议简单多了,召集京城的明朝官员,颁布李自成招安的圣旨,告各地官员要各尽其职,不得废了政事儿,全朝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要以扶助陕西顺靖王李自成抗清保京城为重中之重,保汉家江室,不得同室操戈,不得互相攻伐,违此旨意轮汉室奸贼诛灭之!

    招张献忠为大明朝大将,十日内赶至京城听命于陕西顺靖王李自成调遣,不从者,天下英雄以汉室奸贼分而灭之!命各地王室宗亲进京勤王,支援京城粮草军器械,如有不从命者,废除王爷之爵位!驱除国姓之名,死后不得进皇家陵园,以汉室奸贼轮处!

    此圣旨昭告天下!天下哗然!如惊雷轰响整个大明!

第十五节:大明各地的反应() 
1644年元月,当李自成把苏文明假借崇祯皇帝名义,再借手周皇后执行颁布的圣旨宣布大明天下的时候,整个大明如春雷当空!像一滩死水里扔了块火炭一样滋滋啦啦的回响!

    李闯贼在京城接受招安了!招为陕西王!没错,闯贼和当今皇上谈妥了!大明各地乡绅财主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老泪横流啊,都奔走向告。

    虽然有些迟疑和怀疑,可毕竟是个好消息,至少不再有农民军拉几十个肥头大耳的土豪财主砍头示众了,不用担惊受怕的东躲西藏了,自个家眷,还有粮食和财物保住了。

    大明的各地城墙上也帖上了崇祯皇帝诏告天下的榜文。以前看到的是崇祯皇帝的罪己诏,说白了就是崇祯皇帝的检讨书,说的那是催人泪下,掏心掏肺,向全天下的官员士绅、黎民百姓认错和谢罪,然并卵啊,阶级矛盾依然严峻。

    新年新气象!春节也将临近,让千疮百孔的大明在新的一年也焕发了少有的生机,各地的乡绅财主也看到农民起义军真的不再抢他们的粮食财物,更是欢欣鼓舞,便互通告诫不再敌对李自成的兵马,不再游击农民大军,还将自已的佣兵送入李自成的营中,能为抗清大业出分自已的力量,毕竟都是汉室宗亲啊,送粮送钱,有什么送什么。

    这个消息也让大明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士也是热泪盈眶,不容易啊,打打杀杀的十几年了,国破家亡,山河破碎,不能再互相敌视自相残杀,不能再坐视外敌满夷坐大了,若再有汉室宗亲互相攻伐将是汉室大奸贼!

    各地英雄义士不远万里纷纷加入李自成的大营中,一时间让李自成的兵马增至八十万有余!这个成果变化让李自成自已也是吓一跳!没想到接受了大明的招安,结果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做梦都笑醒。

    李自成本来很担心自已的农民军会军心哗变,会出什么乱子,都下了死命令,令各驻地将领密切关注兵营军心,敢有搅乱军心者秘密处处决!现在好了,看着如此诸多的利益,李自民更加坚定拥护大明抵抗满夷的决心了,也期望东边那头的大明太子尽早上位。

    然而这个圣旨对大明普通的百姓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十几年都过来了,到处在暴乱,到处在杀人,到处在抢粮,到处在吃人。

    大明的百姓们早已对混乱的局面麻木或着已习惯,活着一天那是老天给的,谁当皇帝谁当王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给吃的吗?你有吃的吗?被瘟疫旱灾连年折磨的大明百姓们不管政事儿,你只要能管百姓温饱全家不饿死,不再吃人的骨肉过日子,你就是皇帝,你就是王爷!

    这个崇祯皇帝诏告天下的榜文,对于大明各地方官员们更简单了,只是哦了一下,然后没什么变化,也没什么可喜可贺之类的言辞,只是继续上班下班,只要大明朝还在,京城在,只要明皇在,至于朝廷里怎么个情况不想知道,包括李贼怎么当王爷了,明皇帝去那儿了也不想知道,这个俸禄又是几个月没发了唉,自力更生吧,家底厚实的吃老本,家底不好贫穷的,出来打杂工挣钱艰难度日,这大街上抬轿子的轿夫没准就是明朝两官员。

    有的大明地方官员甚至一辈子没见过皇帝是什么样的,明朝两代君王与东林党争失败,便都消极懒政,,直接撂桃子不干了,至今,这个大明朝体系能残喘正常运转已是不易,全靠明朝各地官员们的自觉执行,到了崇祯接手的是个烂摊子而已。

    这个旨意对大明朝的爱国之士却是振奋的消息,大明天下的秀才们很是激动啊,本来就已对大明局势失望之极,一腔爱国热血被这皇帝的圣旨激活了!

    这也是苏文明特意给天下秀才打的鸡血,因为大明现在太混乱了,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大军横扫了大半个大明,大明的王室血脉宗亲也被杀的七七八八,明朝的精锐兵马又在松山与清兵大战失败。

    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朝,张献忠也没闲着,弄了个大西朝,大明朝境内早已四分五裂了,利用饱受瘟疫旱灾百姓保卫大明是不可能的,只能依靠有爱国之情的秀才和天下的英雄了。

    早之前,苏文明派锅巴进京利用皇帝的权力,联营各地方势力,进行抗清统一战线的时候,想了想后世的历史课本,感觉李自成靠谱点,带兵打仗是把好手,玩政治处于白菜阶段,手底下的一些谋士刚好弥补了这个政治缺陷,只要满足李自成想当陕西王爷的意愿,什么都好说,这关内的抗清统一战线基本上可以实现。

    至于张献忠苏文明不是很了解,知道的也是片面少语,都是从后世的电视上了解一点,只知道他是一代英雄,农末起义的领袖,和李自成不相上下,相貌威武,尤其是那胡须相当的生猛,随风飘动,如活的钟馗,熟读兵书,军事才能略胜李自成,政治智商也是半斤八两,只是军事势力比李自成弱多了。

    现如今,张献忠占领四川为王,建立大西政权,自命为大西王,却不敢自立为皇帝,怕李自成小心眼灭了他,处处躲着李自成,一直很低调。

    可苏文明就是感觉这个张献忠是个井底之蛙,鼠目寸光,没有大局观,是个山寨匪头子,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打算,希望借这个旨意敲敲张献忠的脑袋,让他看清天下局势,如果张献忠还是那样各自为政,打着自已心里的小九九,破坏抗清统一战线,苏文明毫不介意让李自成砍了这个张献忠脑袋,然而理想归理想,这四川的大西王张献忠可不是等闲之辈。

第一节:李定国进京() 
1644年元月,身在四川成都的张献忠很是头痛,刚刚建立自个的大西政权,就得知李自成被大明招安为陕西王爷,自个竟然成了四川镇守大将军!凭什么呀,你问过我愿意了吗,郁闷之极,气的一脸的大胡子都直了。

    都快过年了,前几天还接到了李自成的问候信,内容就是我现在是大明王爷,你是大明的大将军,你可否服气,可否接受此旨意,接受安排就听我的调遣,十日之后你得亲自来进京,拿你的将印,速派五万精兵进京抗清,和我一起保京城杀满夷,如不从,刀兵相见!让你背个汉室大汉贼的恶名,遗臭万年!

    张献忠心中的感觉真是恶心到极点了,太了解这个李自成了,那可是个大黑家,暗地里可是除了好多看不顺眼的异已啊,还让自个进京取将印,自个还能活着出京城啊!大家都是贼,何必贼为难贼呢,这么不给面子,你做你的大明王爷,我做我的四川王,井水不犯河水,你又何必苦苦相逼呢。

    议事大厅里,张献忠的领导班子都沉默不语,张献忠把镇守四川东南西北四个干儿子也招来开会商量议事,这四个干儿子分别是:平东王孙可望、抚南王刘文秀、安西王李定国、定北王艾能奇。

    张献忠坐在正中大厅的虎皮椅子上,看了看自个的幕僚和干儿子们,怎么都不吭气啊,不满的说道:“我说,哥几个倒是说话啊!等着过年呢!还早呢!”

    平东王孙可望摸了摸胡须对张献忠分析道:“父王,现在局势对我大西不利啊,这李贼自从接受那狗皇帝的招安,天下人心向李啊,据探子报,汉中的李贼部将贺珍正在集结兵马数万,怕是对我大西来意不善,这明朝的狗官也在我大西四周集结兵马虎视眈眈,看样子只要李贼一声令下,便对我大西犯难!这贺珍嚣张之极,派人说以三日为期限,如不回应攻之!父王,你得想个万全之策啊!稍有不慎,不但大西兵马受四敌围攻,还得背上汉室大奸贼的臭名声!”说完孙可望一脸的恼怒。

    张献忠的幕僚左丞相汪兆麟也是愁眉苦脸道:“这李贼真是阴险,这可是一石二鸟之计啊,打吧,背个恶名,不打吧,得听李贼调遣,迟早我大西被李贼分而食之!窝囊之极!卑鄙无耻!”

    “他奶奶的!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依额说呀,那就打呗!怕他个鸟!额们大西兵将也不是软柿子!反正额们也杀了不少人,也不怕多一个恶名嘛!父王,你们说是不是咧!”定北王艾能奇忿忿不平骂道。

    “混帐!你是猪啊!动动脑子!打打打!打个屁呀!”张献忠听了这个艾能奇建议一阵臭骂,右丞相严锡命听得脸都白了,急忙道:“万万不可鲁莽!”耐心的解释道:“自古代以来,凡是兵家起事都师出有名的,以前我王和李贼起事是为天下百姓争条活路,旱灾连年,百姓食不果腹,朝廷又不仁加重徭役,民不聊生,我等才追随大王征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