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雄起中亚-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怀着几分忐忑,赶到花厅。立即发现,内外已围满了人。

    古义买提和努尔买提挤不进去,只能惦着脚尖,在门口观望。好在他们的个头不矮,看着也不费劲。

    便见一个少年坐在上首。在其身旁,则或站或坐着几位身着华服的大官。有的人古义买提见过,知道他们的官职。但碍于身份,也没打过交道。

    只有李承绩,他是第一次见。

    不过只一眼,他就确定这是呼罗珊总督,蒲华城的大狄万,领着万民起义,赐予钱财的小军师……李承绩。

    因为根据别人的传言,这位集总督、大狄万、小军师等名头于一身的少年郎,年岁并不大。个头的话,也不算高。只是模样,颇为英俊。

    而现在坐在上首的少年,刚好与传言相符。并且那若有若无的笑意,还透着一股说不出的亲和力。让他只觉得,小军师应该是一个性子温和的人。

    再联想到小军师的种种善举,他就更加确定心中的判断。心里也不知不觉的,涌出一阵激动。

    站在他身旁的努尔买提更是不堪!那目光中,尽是仰慕与欣喜。连多余的动作就没有,便念着真·主的名字,为李承绩祷祝。

    这样看了一会儿,大管事就得到命令,领他们进去。再来到李承绩跟前,他们小心翼翼的站好,齐齐行礼。

    “尔等坐吧,不用多礼!”,见他们都一脸紧张的站着,李承绩语气和缓的说道。

    但陡然面对李承绩这样地位高的人物,他们都有些紧张。也是身份太过悬殊了,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便都拘谨的,不敢落座。

    没办法,李承绩就看了看一旁的李大气,将此事交于他负责。

    毕竟这是一件刷声望的事情!

    清教徒也可以借此,提高名气。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清教徒,壮大实力。

    反正当前,李承绩是不差钱的。对于招兵一事,也是抱着全力支持的态度。

    要不是蒲华城的乱子太大,处理起来太过麻烦。他早将招兵的事儿,提上日程。如今最忙的时间段已经过去,等民心安定下来,就可以开展招兵事宜了。

    领会到意思,李大气连忙让大管事出面,令众人落座。

    这个花厅还是非常大的,坐上一百来人,完全是绰绰有余。且和中原不一样,厅堂里座椅不多。并且很多能搬走的东西,已经被下人们拿出去当了。

    使得整个厅堂,都比较宽敞。

    地面上铺着地毯!可能是太大的缘故,下人们还没来得及时间顾忌。而在地面之下,又铺设着火龙。大冬天的时候,温暖如春。

    平日里,大家也大多席地而坐。只有身份甚高的主人家,才会坐上椅子。

    因此哗啦啦的,马上坐倒了一大片。

    随即李大气也不耽搁时间,让人用波斯语,将分田分地,消除奴籍的政令,一一宣读出来。

    古义买提在下面听着,却着实有些云里雾里。

    当然,这不是说宣读之人的波斯语不行。而是政令上,有很多官方化的词汇。没进过学堂,不能识文断字的奴隶们,也就理解不了。

    李承绩也早知道这一点!

    所以在颁布政令时,特意请了一些识字的商贾,帮着解释。也是商贾平日里,为了售卖自己的商货。必须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话语,让平头百姓们,了解自己的东西。

    因此在如何让百姓理解政令的事情上,是最能出力的。

    不过一开始,李承绩也没想到这一茬。

    还是经商日·久,颇有心得的戴维·古里安,建言献策。让李承绩,着实高兴了一把。

    “咳咳咳···”,戴维知道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就清了清嗓子,向李承绩行了一礼,开口道:“总督仁德,愿将田地,赐予你们耕种。三年之内,免除赋税。三年之后,每年缴纳总收成的三成,以作租税。

    奴籍之事,也会由总督府出面。用每人五万第纳尔,赎其自由身。但···”。

    总体上,政令是偏向于民的。虽并不是无偿赐予,但与得到的相比,完全算不得什么。

    考虑到蒲华的田地其实并不多!

    所以很多人,实际是分不到的。

    而自古以来,人性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为了避免这个情况,李承绩和张钛铭等人商量后,决定在萨德尔·贾罕留下的各类作坊里,多招收一些工匠。

    还有马场、牧场一类,也安排一些人。

    整个过程,李承绩都只静静的看着,并不说话。也是今天,他就是装装样子,做出一副亲民的姿态。

    具体的事务,都由李大气负责。

    (感谢七月寒冰的打赏!好久不见,欢迎回来。)

第一百五十章 前路猜想() 
只是看着看着,李承绩就不免走神了。

    当然,这不是看了什么美·女。而是他在想,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毕竟占据蒲华,只是第一步。详细的规划,他可是一点都没准备。就连拿下蒲华,都是临时起意。

    现在冷静下来想想,他又觉得,蒲华不是什么‘风水宝地’。

    这不是说蒲华不宜居住,而是说蒲华所处的位置,太容易引人觊觎了。任何想要涉足河中的势力,都会在最短的时间,拿下此城。

    否则,河中也会不稳。

    因此经营这里,很容易遭遇祸事。

    若是在和平年代,李承绩也不会操·心这一点。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可能。

    不然的话,摩诃末怎敢领着花拉子模大军,涉足河中。

    且蒲华的弱势,还在于蒲华位于窣利河下游。要知道,河中这地界,水是越流越少的。最后,甚至消失在茫茫大漠。蒲华就靠在大漠边上,很容易受到土地沙化的威胁。

    这一点,李承绩从蒲华的耕地总量越来越小的数据走势上,就看得出来。若是有人别有居心,刻意改变水流的方向。那么蒲华城,就会成为一座废城。

    先前花拉子模进攻蒲华时,就想到水攻。

    好在水量不大,筑坝蓄水又颇耗时间。不然清教徒,又要送上不少人命了。

    另外蒲华周边,又没有什么名山大川可以防守!因此外敌是想来就来,想去就去。

    这样一个称得上四战之地的城池,想要壮大发展,可没那么容易。

    想到这,李承绩又不免懊恼起来。

    但是当前让他把蒲华让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蒲华是联通阿拉伯、中原故地,印度次大陆的重要枢纽,蕴含的经济利益,不言而喻。

    布尔罕家族之所以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商税就占了两成。剩下的,也都和经商有关。农事上,则可以忽略不计。

    李承绩现在虽不缺钱,但不代表以后不缺。

    到底只进不出,终究越来越少。就是金山银山,也会见底了。再随着步子的迈大,势力的增强。养活的人丁,也就越多。需要的钱财,就更是海量。

    舍弃蒲华这个聚宝盆,那真是亏大发了。

    如此往下想,李承绩又联想到了蒙古铁骑。

    如果真的壮大起来,掌握那主宰中亚万民生死的大权。和蒙古人扛上,就是早晚的事儿。

    尤其随着双方差距的拉大,战争爆发的几率也会增强。

    这是历史的惯性!

    历经数个世纪,大大小小上百个王朝,都是在这历史惯性下。或壮大发展,或被吞并泯灭。

    成王败寇,莫不如是。

    所以当某一天真碰上蒙古铁骑,又该如何制敌。

    这个疑问,从李承绩决定踏上称王称霸的道路后,就或多或少的考虑过。只是不像今天,考虑得这么仔细。

    再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蒙古大军的骑射功夫,已经达到一流的标准了。这是在统一蒙古草原的战役中,磨砺出来的。且就在旧岁,也就是1205年,还侵入西夏,大破力吉里寨,劫掠人畜而还。

    这次军事行动,已经与草原的部落兼并不同了。

    因为西夏与蒙古不同!

    在中原文化的洗礼下,西夏算得上中原王朝。又因民事上,西夏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所以北宋时期,大辽与宋都屡次攻夏以败。

    由此可见,西夏可是一个硬骨头。

    但刚建立的大蒙古帝国,已有底气与西夏叫板。并且初次,就让西夏吃了苦头。足以显示出,大蒙古帝国的军事实力,已不可小视了。

    初次以外,李承绩还知道,蒙古大军之所以如此强悍!与铁木真制定的军规,不无关系。

    原本蒙古就是一盘散沙,所以面对中原王朝时,屡受压制。现在铁木真将其拧成一股绳,使得劲儿往一处使。发挥的能量,也远大于一加一等于二。

    因此要克制蒙古大军,必须在战场上,占据绝对的优势。最好造出一种兵器,能大幅度抵消蒙古大军的骑射能力。

    “汗血宝马?”,李承绩第一个想到的是马!如果没有良马,蒙古大军的实力,定然受到影响。但是蒙古马脚程虽不快,但耐力强。根据史册记载,蒙古大军骑着蒙古马,能奔袭数个昼夜。

    正是这个原因,很多城池都在没准备的情况下,被突然杀过来的蒙古大军拿下。

    所以就算有了汗血宝马,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毕竟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

    李承绩的目光,又随即转移到兵器上。再看到地毯上大雁的图案,他又想到了弓箭。

    在这方面,蒙古人具有很强的优势。不仅准头很高,还射得很远。也是体力不错,臂力惊人。才能弯弓射大雕!

    一般人,估计拉开弓铉都有些费力。

    不过河中地区、呼罗珊地区,也多是游牧之民。他们的骑射功夫,也都不差。若是稍加训练,也能达到蒙古人的程度。

    但李承绩,并不愿意选择这种以硬碰硬的方式。

    因为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算胜了,也是惨胜。

    可能是蒙古大军的名头太胜了!

    即使这时代,还没有显现。但李承绩是过来人,知道蒙古大军的恐怖。因此他希望,造出一件能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兵器。

    “火铳?!”,他暗暗想着。

    作为热兵器,面对冷兵器时,本能的占据优势。但这也是想想!不说当前造出火铳的难度,就说造出的成品,能不能达到杀敌的条件。

    他可知道,火铳一开始的射程,可是极低的。

    而蒙古人的弓箭,又射得极远。使得到了战场上,就只能被动挨打。那结果,可就亏大了。

    况且时间,也不允许他造出更好的火铳。

    “只有用盾牌么?”,他又不自觉的想着。

    若是在射箭时,以盾牌抵挡一二,或许能化解蒙古人的攻势。但是若那样的话,也等同于被动挨打。蒙古人就一边射着箭,一边来到城墙脚下了。

    “哎!这···”,李承绩暗自叹了口气。170

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会待遇() 
正在解释政令的戴维一直观察着李承绩的脸色。见其突然微微皱眉,还以为自己解释得不好。立即心下一紧,说话也吞吞吐吐起来。

    就赶忙收回心神,用更加常语化的词汇,解释着政令。

    这么过了好一会儿,戴维才算解释完。

    坐在下首的下人们听着,都交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