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雄起中亚-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了又如何?等他们接到消息,咱们早就跑回夏国了。”,

    “可咱们人手不够啊?”,吉拉思义指出了关键问题。

    因为是侦查为主,不适合出动大队人马。所以图尔干他们的小队才不到十人。而托尔塞部的男丁虽被抽走了不少,但扣铉之士,仍有五十多人。这兵力上,双方就极其不对称。

    “谁说我们人手不够,延生他们不就能帮上忙吗?”,图尔干说着,吉拉思义也面色一缓,笑着道:“哪里的人手好像也能用!”。他所指的方向,正是在蒙古人的鞭子下,辛苦劳作的金国百姓。

    “队正,我们能跟着杀蛮子了?”,周延生听到图尔干他们的对话,面带欣喜道。北地的百姓,历经辽金两朝,自古民风彪悍,习武者甚多。因为这里常年与部落人打交道,要是不练点防身的本事,早晚会被掳走当牧奴。

    眼下他们只是吃得不好,身子骨差了。但只要将养一段时间,马上就能上战场杀敌。再加上周延生他们被蒙古人祸害惨了,所以那仇恨也是刻骨铭心的。

    眼下有报仇的机会,自然欣喜非常。

    zwqiushu

第七百零八章 新老元人() 
“你这小子。队正可是我们元军才能叫的。你可别想着讨近乎!”,吉拉思义与图尔干做下决定后,想起了周延汉的叫法,立即笑着纠正道。

    “副队就别这样小气啦!你们元军既然称为仁义之军,自然也不会对叫法斤斤计较吧?况且我也跟着你们杀蛮子,叫队正也方便些吧?”,周延汉笑嘻嘻的解释道。

    由于在一个小队里面,士兵们都习惯称呼队正、副队,周延汉跟着图尔干他们一起,便也熟悉了。

    吉拉思义也就是说说,并没想在称呼上真的和周延汉分辨。便将视线转移到山下的帐篷群,然后留下两个人在这里,跟着图尔干一起慢慢爬回山坡下。

    他们藏身的地方是一片桦树林,范围不大,但林子较密。旁边有一口小池塘,有一间破败得不成样子的草舍。从草舍屋后齐腰深的荒草中,已经看不出曾经的耕地了。只有长满了藤蔓的竹篱笆,还诉说着这里曾有人居住。

    图尔干他们回来时,几个被解救的少年正躺在临时平整后的草地上休息。几个元军的队员在附近警戒,防止出现什么意外。

    “啊!小队正,是你们啊?”,一旁的草舍屋顶上,猛地站起一人。

    “大牛,你在睡觉?”,图尔干面色有些不好的问道。

    大牛是甘肃行省甘州人,投军比较晚。在普遍年纪不大的军队里,二十三岁的大牛算是‘老人’了。

    平时在军中,大牛就是最擅偷懒、耍滑头、占便宜,为此还挨了好几次书记官的说教。

    后来大牛倒是学乖了,表现得很配合。但是本性难移,干活总是怕多干,吃的时候却总担心少吃,只是不再表现得那么明显罢了。

    这次侦查任务,每个小队都会被分配几个甘肃行省投军的本籍士兵。大牛是这样,吉拉思义也是如此。

    只是一路上大牛总是见活就躲,见好就凑,让图尔干和其他队员都有些不喜,便对其隐隐有些不待见了。

    但大牛会做人,无论图尔干他们怎么不喜,大牛都装作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而且还一直笑脸相迎的,让图尔干他们也没法指责什么了。

    “没没没………我一直躲在这儿警戒,咋会睡觉?”,大牛使劲摇着他憨厚的脑袋,但狭长的眼睛却透着精明与算计。

    “哈……口误口误,副队别生气。俺年纪大些,叫小队正顺口了。”,大牛矮着身子爬到屋顶边缘,边解释边准备跳下。

    “队正便是队正,哪里有什么小队正,不是跟你讲了很多遍吗?”,吉拉思义语气不好道。

    却不想脚下的木头似乎烂了,一脚踩空。就听哎哟一声,噗通掉进房子里了。

    “小队正!小队正救命啊!”,大牛的大嗓门传了出来。吉拉思义原本要说的话,也一下子憋了回去。便跟着图尔干一起去把人救出来。

    好在房子底下因潮湿,而土地松软。所以大牛虽摔着了,但也只多了点擦伤,并无大碍。

    图尔干也就没理会他了,边让人分配军中的吃食,边讲述自己和吉拉思义的计划。听到可以杀蒙古人,几个被解救的少年都高兴坏了。不用图尔干要求,这些少年就主动请求跟随图尔干作战。

    周延年已经得到过图尔干的答案了,所以并不像其他少年那样激动。认真的吃着元军的军用饼干,噎得直翻眼白。

    “傻小子,喝口水吧!”,一只水壶伸到周延年跟前。

    顾不得道谢,他赶紧将水壶凑进嘴里。咕噜咕噜,大口灌了一半,才总算咽下去了。

    “你这傻小子。我们平时都是吃一口喝三口水的。你这傻乎乎的咬下一半,竟还想一口水不喝的吞下?”,大牛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周延年打趣道。

    “你先前是故意从草屋摔下的吧?”,周延年红着脸,也不知是被噎着的还是尴尬的。

    “呵,你还是只会咬人的兔子啊!”,大牛好奇的盯着周延年,像是刚认识他一般。

    “我是狼,不是兔子!”,周延年辩解道。

    大牛想反驳,但看到周延年认真的神情,话到嘴边又吞回去了。两人此时就坐在池塘边,因这里靠近托尔塞部,为避免打草惊蛇,图尔干不准大家生火。

    所以都在吃元军派发的军用干粮,即便不用生火,也能填饱肚子。周延年饿了,特意向图尔干多要了一块饼干,便来到池塘边打算迅速解决了。不成想,反而差点被噎死。

    两人沉默了会儿,周延年有些安耐不住道:“你是新元人?”。

    大元对所有加入大元国籍的人,都称为元人。但是在民间,按照移民的早晚,又会分为新元人和老元人。

    二者要说区别,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但要真说没区别,那又明显又区别。

    一个是老元人普遍精神面貌比新元人要好,表现上,就更加自信。另一个的话,就是老元人在大元的善政之下生活得要久一些,所以日子都过得普遍不错。

    大元涉足河西已经四年的光景了,元人的身影不止遍布夏国。

    临近的金国,也是元人贸易的重点。只是相对于夏国各种向元人利好的政策,金国就明显苛待多了。因而元人进入金国时,还会披上一层蒙古友商的身份。

    这样,惧怕蒙古人的金人,反而会对元人优待一些。

    但是元人和蒙古人到底是不同的!

    元人为的是经商贸易,蒙古人是为的抢劫。所以在金国人眼里,元人富庶,蒙古人是强盗。

    周延年对元人的了解也是道听途说,只知道他们普遍比较富。只有那些新移民,才会日子清苦一些。在遇见元军,和图尔干他们接触后。亲眼见过图尔干他们的装备,也证实了他的猜想。

    “你怎么知道的?”,大牛疑惑道。

    “看出来的!”,周延年说完就起身跑了。

    大牛楞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老元人和新元人的差别,不就是一个穷字吗?敢情这小子,完全是在骂他穷。

第七百零九章 解救行动() 
夜晚的山丘模糊成一团黑影。树林、青草,都与山体融为一体。即使天空被星光铺满,也依旧照不亮昏暗的大地。

    不把牧奴当人的蒙古人,也不可能在光线不明的晚上,让牧奴们摸黑劳作。毕竟,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夜盲症的。尤其是部落人,食物种类单一,汲取不到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所以晚上活动,极其考验眼力。

    整个部落,也都安静了下来。除了外围燃烧的几堆篝火与八个人组成的巡逻小队。

    好像他们对白天外出未归的族人并没有多少担心,这从巡逻小队的人都三三两两的围着篝火睡大觉的情况,就能看得出来。

    尤其是夜深了,声色各异的虫鸣声越发大了。鼾声由浅到深,慢慢成为部落的主流音符。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远处山丘上突然升起一道道长长的影子。隔远了,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黑暗。但走近了,便会发现那是一个个的人。

    “这群蛮子,总算睡着了!”,大牛嘀咕了两声,拍死一只趴在脖子上吸血的蚊子。

    为了守株待兔,他们在森林里躲了有好几个时辰了。夏天蚊子又多,为避免引起警戒,他们连防虫药水都不敢抹。以致活活成了蚊子的活靶子。

    不过好在他们事先有所准备,每个人都穿得厚实,将皮肤尽可能的包裹住。

    但蚊子们悍不畏死,只要有一条露出的皮肤,就马上凑上来。他们刚取下眼镜,马上眼角就被蚊子盯上了。

    “不要说话!”,似乎听见了他的嘟囔,图尔干冷声道。

    这草原上的蚊子不仅大,还带有毒性。被咬一口,马上就红肿、痒了起来。但他们都有任务在身,一时还能忍得了。

    大牛只敢用手蹭了蹭被蚊子叮咬的部位,不敢用力挠。脚步轻快的跟上图尔干,朝着部落的营地摸去。

    周延汉他们因为刚解救的时间短,身子长期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所以夜盲症还是很严重。便由大牛用绳子牵着,跟在众人身后。

    此时篝火的光芒已经比刚燃烧时暗了一大半。许久没有添加柴火,大火球变成了小火团。

    图尔干轻手轻脚的朝众人做了几个手势,队员们就两两一组,分散开来。周延汉则拉了拉绳子,暗示大牛跟自己来。

    在出发前,他们就做好了分工。由图尔干他们解决敌人,周延汉他们解决被困的百姓。好增加己方的人手!就算不成,也可以给蒙古蛮子弄出乱子。

    对于之前被困的部落,周延汉显然非常熟悉。借着篝火的光芒,他们很快就来到牧奴的营帐。和蒙古人居住的大帐篷不同,牧奴的营帐就是几件衣服或者碎布、羊皮就着几支干树枝随意搭建的棚子。

    好一点的还会在棚顶上盖些枯草与树叶,差一点就连挡门的衣服都没有,空洞洞,能瞧见里面露出的大脚丫子。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帐篷!就是一个随意搭的狗屋,大一点的可以睡两三个人,小一点的就只能睡一个。空气中还混合人的排泄物以及汗臭味儿。同时不远处圈养的牛羊马中,还飘来牲畜独有的体味儿与排泄物的味道。

    在这个本就闷热的夏季,这样的味道混合着耳边不断嗡嗡乱叫的蚊子,简直让人烦不胜烦。大牛忍着拍死耳边的蚊子,马上离开这个作呕之地的冲动,推了推周延汉,示意对方赶紧行动。

    就见其反应过来,冲着其他几人示意,然后分头叫醒还在睡觉的牧奴。但是周延汉自己却往别的地方跑去,大牛疑惑得很,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跟着周延汉就跑远了。

    那是一顶距离其他帐篷都有些远的帐篷,看着并不高大,外观上也不起眼。

    而且因位置较偏的缘故,这帐篷周边既没什么篝火,也没人驻守。

    不等大牛靠近,周延汉就率先冲了进去。大牛急的赶紧从怀中掏出一根小木条。那是元军派发的暗器,木条里面藏了五根带毒的长针。只要用力对着木条的一端吹,就能将毒针射出去。

    一般这可以作为应急情况下,保命的手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