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雄起中亚-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是是!”,对于法拉索这个大长老,底下人还是心存敬畏的。

    但其实法拉索心里,也是存了疑问。

    那就是李承绩,到底有没有受伤,如果受伤的话,又伤的重不重。

    毕竟这件事虽不是他指使,但少不了推波助澜。万一暴露了的话,可是要抄家灭族的。

    就在众人揣测不安的时候,久违的‘圣上到’终于出现。

    就见宫人从大殿后方鱼贯而出,奏乐声跟着响起。李承绩身着华贵的白袍,来到宝座前方。

    “恭迎圣上!”,朝臣们齐齐下跪道。

    穆尔果喊了三声山呼,李承绩才让众人站起身道:“都起来吧!”。

    “谢圣上!”,

    “前日遇上歹人作乱,欲行狂悖之举。虽然闹出了些动静,但被卫军剁成了肉泥。诸位臣工的关切之心,朕心领了。”。

    李承绩的话听起来没什么异样!大家也意识到了外面的传言可能是谣言。

    法拉索心里微微有些失望,因为这样一来,原来的计划怕是要终止了。

    贾拉赫则是虚汗直冒!

    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当日李承绩遇刺后,他和阿利·不剌是一起进宫面圣的。只是当时所有人都只隔着屏风,不太真切的瞧了一眼。并且房中,还隐约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腥味儿。

    所以他才判定,李承绩是受了伤的。

    后来面对哈桑的威胁,他才从心里上屈服了的。

    可今日李承绩好好的坐在上面,实在叫他惶恐不安啊!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见也见了,穆尔果大声道。

    “启禀圣上!凉王府传来消息。自二月始,夏国境内调兵频频。且在焉支山一带,多有夏国斥候出没。经凉王府推测,恐怕东境不稳。”,帅府的大元帅李忠元道。

    随着李承绩大刀阔斧的改革弊政,李大气也被李承绩重新赐了新名!

    也是原来的名字实在随意了些,改为忠元刚好应景。况且李大气还要成为大元的第一任大元帅,名字太儿戏也对他的威严有损。

    而凉王则是原来的珑中郡王晋封而来!

    自古河西之地就是以凉州为首,晋封凉王也能显示出大元对甘肃行省的必得之心。

    通过大规模的人口置换,那里的原夏国百姓已经不占主要人口优势了。取而代之的是西来的波斯、回鹤和辽人。还有归化的部族,让大元对甘肃行省的统治已经站稳了脚跟。

    再有当地实行的重商主义!

    使得赋税的侧重点在于商贾,而不在于土地。各种夏国的苛捐杂税也一并取消,并因佛寺和世家势力的连根拔起,让当地的土地出现大量空余。

    所以夏国的百姓,有不少都逃入大元求条活路。

    可以说,现在就算夏国主动挑衅,大元也有精力应付了。

    只是大元当前的主要行动计划是……西征,恢复从前阿拔斯王朝的辽阔疆域。并且在回教世界内,只允许有一个声音存在,那就是清教。

    因而这场西征之战,也被称为‘护教之战’。

    这是大元上下和宗教界都达成共识的,在民间也有着广泛的认同感。尤其是回教徒之间,对这场护教之战的关注尤为热切。

    若是这时候东边不稳,势必会影响到护教之战的进度。

    所以如何行事,帅府还是要在朝堂上征询李承绩和其他朝臣的意见的。

    毕竟战争的主动权在李承绩手上。

    而战争的可持续性则少不了内阁与六部的配合。那么多的粮草和沿途的运送,没有各部门的配合,根本难以保证将士们吃饱肚子。

    “嗯!此事帅府内部先议一议吧!等拿出章程来,再呈给我预览。”,

    “是!”,李忠元应声道,又接着说西征之事的进度。

    波斯军管区那边,已经拔除了阿萨辛派的九成据点。只有他们的大本营……阿拉穆特被大元军队围城了二十多天。

    由于里面都是顽固的阿萨辛教徒,做好了和阿拉穆特共存亡的准备。并且凭着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让大元军队打得极为艰难。

    所以打到了现在,弄成了一个僵持的局面。

    不过里面也坚持不了多久,大元军队手段齐出,在地势低的地方大肆开山,开凿地下河,抽取地下水。使得阿拉穆特的断水危机越来越严重。假以时日,就算大元不主动进攻,里面的阿萨辛派教徒也会渴死。

    至于阿尤布王国联合鲁尔人和曲儿忒人的军事行动,在大元小胜了几仗后,似乎有所顾忌。没有主动进攻,继续陈兵大元与阿尤布王国的边境。

    只有哈里发那边,刚向胡齐斯坦伸出触角,就遭遇大元的迎头痛击。从而被大元一路追赶,打到了巴士拉。

    作为哈里发名义上统治的地区,巴士拉是除了报达(巴格达)以外,少有的大城。尤其是在失去胡齐斯坦后,巴士拉就算除报达以外的第二大产粮地。

    那里若是丢了,哈里发就真的只剩报达这一座弹丸之城了。

    李承绩一一听着,并没发表多少意见。随后刑部也正要禀报刺杀案进展,李承绩突然重重的咳嗽了声。

    穆尔果连忙宣了声退朝,倒让大朝会显得虎头蛇尾。

    诸位朝官也是神色各异,全都有了不好的猜想。

第六百六十五章 凉州乱象() 
凉州,自从大元统一西域各国,打通断绝了三百年之久的丝绸之路以来,消失已久的驼铃声又在河西之地回响不止。

    而作为联通西域和中原的重要枢纽之一……凉州城,也因此而大兴。特别是依照四年前大元和夏国的停战协议,凉州境内对大元商贾依律免税。

    这是指所有商货免税,而且从前需要缴纳的过境税,也在免除之列。包括大元商贾在凉州境内开办工坊、购置商铺,都不会收取任何税务。

    相比大元直接统治的甘肃四郡,这凉州简直就是商贾们的天堂。

    毕竟大元对商贾还是会收取商税的!

    尤其是大元的国库收入中,商税占据了不小的比重。

    所以这就促使不少大元商贾在凉州境内做起了买卖。原本凉州本地的商贾势力,在大元商贾的蜂拥而至下,几乎已销声匿迹。再加上夏国碍于大元的威势,不敢对大元商贾有所苛待。

    每当大元商贾和夏国商贾发生冲突时,也常以夏国商贾被苛责而结束。这也就促使大元商贾在凉州真正做到了只手遮天。

    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哪怕是死人用的棺椁,吃饭用的筷子,都是由大元商贾买卖。

    以致凉州地界都在传,凉州不是凉州人的凉州,也不是夏国的凉州,而是大元的凉州。

    只要大元商贾打个喷嚏,凉州都可能跟着抖三抖。

    虽说这个比喻有些夸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最近凉州的地界有些不太平。

    仅一个月,城中就发生了上百起凶杀案。死者都是大元商贾和亲近大元的夏国人。并且在每次作案后,对方都会留下名号……复夏社。

    官府缉拿查办,却连复夏社的影子都没看到。

    身为凉州刺史,高良惠不禁焦头烂额。

    “司法曹那边还没线索吗?”,高良惠皱眉道。

    “说是马上就有眉目了。”,刺史府长吏应声道。

    “又是马上,马上!凉州的商贾都死绝了,还在马上?!”,高良惠怒不可遏道。

    也不怪他生气!

    凉州自不断发生凶杀案起,商贾就纷纷闭门歇业。胆小的更是离开凉州,逃回大元的地界。这对一个商业型的城市来说,无异于是最大的打击。

    更何况大元商贾在夏国境内就是高人一等。

    这突然发生针对大元商贾的袭击,不亚于在太岁头上动土。甘州郡守已多次向凉州表示不满,凉王更是派人到中兴府申饬。

    表示夏国若是保护不了大元商贾的安全,那就只能大元自己来保护了。

    至于怎么保护,自然看大元的心意了。

    反正到时候凉州的天,说不得又要变了。

    高良惠明面上是齐王李遵项的人,而齐王和大元的凉王私交不错,背地里也得到了大元的扶持。若不是蒙古人突然横插一脚,李遵项现在已经成了夏国的新主人了。

    所以现在夏国的政局也非常的不稳。

    以齐王为首的亲元派和以国主李安全为首的亲蒙派在朝堂上分庭抗礼。

    官员们或是被迫选边站或是被迫辞官避祸。这也让朝堂的局势越发走向白热化。

    而这与大元交界的凉州,因地位的特殊,乃是齐王的势力范围。又受到大元的支持,所以高良惠在这里秉政也没出什么大乱子。

    并且因高良惠背地里,实际就是大元的人。所以得到的扶持,远比明面上更多。因而凉州城在短短三年间,便人口规模扩大了两倍不止。

    三年前还只有八千户,四万余人口。现在已高达两万户,十万余人口。这还是登记造册的,那些没有在官方入籍的逃难百姓,至少有上万人。

    最明显的,就是凉州城在原有的城墙外,自发的扩建了一圈外城。石羊河上,也多了七八座浮桥。城池已经不再局限于右岸,而是扩展到了北岸。

    之前的沼泽地也被开垦出田地,种上了大量的庄稼。

    若不是经常有僧人在街面上诉说大元对佛寺的暴政,所有人都会觉得,被大元统治也不是没那么不好。

    高良惠心里烦闷,查又什么都没查出来。便出了府衙,径直出了城。

    一路上,店铺关门,行人寥寥,整座凉州城都萧瑟了不少。城门处还聚集了不少车队,携家带口的,都准备出城避祸。只是有高良惠的严令在,百姓们都被堵在城门口,很难出城。

    这时高良惠也被守城的兵丁拦下了,但在出示了刺史府的令牌后,兵丁赶紧让出城门。

    和内城相比,外城的萧瑟更甚。

    这是因为外城没有城墙,百姓们要想逃离,随时都可以抽身而走。街头只有游荡的难民和无所事事的普通百姓,他们逃来凉州不过两三年,还没有站稳脚跟。

    平日里都是替工坊卖命,赚些辛苦钱。现在工坊停工,这些工人们也就没事可干了。一些店铺还被人撞烂了大门,里面的商货被劫掠一空。

    巡查的捕头不多,只要不闹出大乱子,捕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高良惠已经感到事情有些棘手了!

    似乎复夏社的背后,有一只黑手在默默的推动这一切。

    再想到应理县那边不断增多的驻军,齐王却一切无恙的安抚之言,让他瞬时感觉局面越来越失控了。

    路上还有乱民阻拦车驾,试图劫掠。但被高良惠带的护卫杀了几个跃跃欲试的乱民后,其他人就一哄而散了。

    这么到了外城的香车巷,这里秦楼楚馆的集中地。只是因针对的客户群体不同,香车巷的秦楼楚馆更加平民化。

    高良惠的车驾一进入巷口,劣质的胭脂水粉气息就扑鼻而来。受大元商贾大规模撤离的负面影响,这里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很多秦楼楚馆也都关了门,姑娘们能跑得都跑了。

    宝月楼,一座很不起眼的青楼。

    门扉紧紧关着,高良惠的车驾来到宝月楼的后方。

    咚咚咚······敲了两声,停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