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雄起中亚-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竟有小人作乱,杀死他们的汗王,反叛呼罗珊。我呼罗珊出兵征讨,竟有蒙古与回鹤联军前来阻截。

    说什么东喀喇汗国是蒙古属国!

    这岂不是置呼罗珊与蒙古交好而不顾,倒行逆施之举?”,

    这番恶人先告状,直叫耶律阿海和孛图五雷轰顶。

    因为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呼罗珊竟然先指责起了蒙古的不是。

    耶律阿海忍着怒气,应声道:“东喀喇汗国只是大辽属国,从未听闻臣属于呼罗珊。如今大辽已灭,臣服于我蒙古是弃暗投明之举。呼罗珊不仅大肆攻伐,还指责我蒙古国无礼在先,实在强词夺理。”。

    孛图也出声道:“东喀喇汗国与呼罗珊都是大辽的属国,如今大辽已灭,自可选择明主投效。呼罗珊贸然出兵,实在欺我蒙古太甚!”。

    “贵使好没面皮!那大辽已将国祚传于我呼罗珊,大辽公主也嫁给我呼罗珊国主。东喀喇汗国汗王也投效于我呼罗珊,底下的人反叛,乃是大逆不道之举。蒙古也算是上国,怎会容允这等小人之举!”,刚进入参谋司不久的葛云飞,也立马帮腔道。

    他是王殷志的引荐才得以进入参谋司的,所以和王殷志也关系亲近。在其说话时,自然要帮衬一二。

    耶律阿海他们绝不会再这件事上退让,便据理力争了起来。于是嘴炮不断,李承绩猛然拍了一下椅子,大喝道:“散朝!”。

    随即不等耶律阿海他们说话,众人就齐声恭送。

第五百六十二章 谈判条件() 
    晚上,刺史府的后堂花厅,负责与蒙使谈判的王殷志向李承绩汇报着谈判事宜。基本上蒙古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立即退出回鹤,第二个是恢复东喀喇汗国的国祚。至于阿力麻里,可以承认归呼罗珊所有。但要给予十万第纳尔的补充,可以用呼罗珊商货充抵。

    这明显就是狮子大开口!无论是东喀喇汗国还是回鹤,都已经归呼罗珊所有,完全不需要蒙古承认。即便蒙古在阿勒坦山以北驻了重兵,也吓不退呼罗珊。

    所以王殷志也自顾自的提出呼罗珊的条件。

    一是双方承认现有边界为准;二是蒙古放弃对夏国的上国地位,承认夏国归呼罗珊所有。如此一来,蒙古的西南就都被呼罗珊包围了。

    所以这两个条件,无论哪一个耶律阿海都不能答应。而且就算他答应了,也不能做主。因此初次谈判很理所应当的不欢而散。

    “回鹤、东喀喇汗国、阿力麻里三国决不能让出去!其他都可商谈!”,李承绩听完,出声道。

    夏国距离呼罗珊实在太远了!现在能攻取夏国四州府,只因为这些地方本就残破。另外夏国守备松懈,才会兵败如山倒。而且有蒙古在北边虎视眈眈,呼罗珊防守起来也压力甚大。

    所以夏国的城池,他早就决定要放弃的。只是在蒙古面前提出来,好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因局势变化太快,耶律阿海也极为被动。因此很多事情,他也要和蒙古那边通气。王殷志谈判时,也看得出来,便应声道:“蒙使对回鹤之地极为看重,要让他们松口,怕是没那么简单。”。

    李承绩闻言,喝了口茶水道:“那就再等等。左不过有夏国在手,我们还有筹码!”。

    这是从夏国弄来的新茶,就在刺史府找的。身在呼罗珊之地,从来就没喝过新茶。所以初次喝起来,李承绩也是极为享受。

    王殷志也知道这事儿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谈完的,就说起了夏国使臣的事。

    虽然高良慧还在路上,但夏国的谈判条件已先行传了过来。李承绩先前看过,夏国是真有求和之心。只是李承绩觉着还要把夏国打疼了才好,不然等呼罗珊大军退走,他们又不长记性。

    这是夏国人的脾性!

    他们在宋国和辽国间夹缝求存时,就总是墙头草一样不断转变立场。后来被蒙古吓得求和,也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背后使坏。以致后来被蒙古屠了李氏一族,毁了国祚。

    如今夏国一边求和,一边在删丹增派兵马。听说连国内最顶尖的战力‘铁鹞子’都派来了。旧岁和蒙古人一战中,铁鹞子立下了不小的战功。但因人数实在太少,又被蒙古人寻了破绽,出现了不小的死伤。

    如今再派来对付呼罗珊,那得好好让他们长记性了。

    便让王殷志下去准备,善待高良慧。并得空让高逸见见,好让父子俩团聚一番。因出于保密,直到现在高逸对外都没有恢复本名。就连劝降沙瓜二州,也用的是去信相见。

    现在高逸身在军中,用的是陶毅的名字。一般人,还真的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高令公。

    一些知道的,现在也都被呼罗珊强制迁走。再有事务司从旁遮掩,夏国高层就更无人知晓高逸还活着了。

    这么过了两日,甘州城外,水网纵横的黑河流域芦苇荡漾。很多荒废的良田长满了嫩绿的野草,一些栖息的水鸟悠闲的在其中觅食。另有为数不少的豺狼在啃食着死人的尸骨。

    这里的农耕从旧岁就荒废了,今年又遭遇呼罗珊东征,更无人耕种了。一些死在芦苇荡里的尸骸也无人装殓,就这么任由牲畜啃食。

    一队披甲战士来到黑河畔,惊飞了上百只飞鸟。

    “呼罗珊人避战不出,防范甚严。若要攻取,还得从长计议啊!”,刘昭义举着千里境打量着远处呼罗珊的哨所,出声道。

    原本在甘州城外还有几座小城,但人都被呼罗珊掳走,城池也被一把火烧了。村子就更不会放过,全被烧得干干净净。只有这芦苇荡长在水里,才没烧起来。

    否则的话,他们就一点藏身之处都没了。

    “这乌龟壳一样的哨所,真想一把火烧了!”,嵬魏抹明赌气似的喝骂道。哨所上空有侦查用的热气球,每时每刻都有人盯着。哨所周围也布置了陷阱,他们只要一动,就会引起呼罗珊人的警觉。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呼罗珊将士总会在发现他们后,用声势极大的烟火射伤他们。那玩意儿沾染上了就全身着火!并且坐骑受惊,很容易癫狂得四处乱跑,将他们生生摔下马。

    如此吃了无数次暗亏后,夏国将士再也不敢骑马接近哨所。于是刘昭义和嵬魏抹明等探马兵,就只敢走着来了。

    他们是擒生军的一员,此次对呼罗珊的反击战,他们是主力。尽管旧岁在蒙古人手上吃了败仗,但遇到战事,还得需要他们出马、虽说有铁鹞子也会助战,但三千来人,不可能是主力。

    因此战事成败,都维系在他们身上。

    这样暗自观察了很久,一直大门紧闭的哨所突然大门大开。他们心下一紧,暗道不会发现了吧。

    事实上就是这么倒霉!

    一队五十人组成的呼罗珊小队骑着快马,急速向他们所在的方向奔来。

    “快走!”,刘昭义马上道。他们一队人数不多,只有九个人。其中他是头头,命令一下,众人就顾不得躲藏,往芦苇旁的荒村跑。

    那是一座被废弃的村落,很多都只剩下烧得焦黑的残垣断壁。但在对方骑马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就近往这里跑。

    “驾驾驾······”,呼罗珊将士驱马的身影传来,刘昭义他们跑得更快。

    但两条腿到底跑不过四条腿的,很快有落后的夏国将士被射死。刘昭义跑到村口的一颗槐树下,刚要喘气,一支箭矢就钉在树干上。

第五百六十三章 夏国俘虏() 
    “举起手来!”,一个留着少许胡须的短发少年目光冰冷地看着刘昭义道。

    尽管对方的汉话带着浓浓的幽燕之地口音,但刘昭义还是听得懂意思。就保命起见,缓缓举起双手。

    随即耳后传来一声战马的嘶鸣,就见一少年骑着白马绕到他身前。

    这是图尔干,在被流放到达林库尔不久,他就被他爹悄悄接回部落。随着呼罗珊征兆诸部,他也随军入伍。

    “蹲下!”,图尔干继续道。这是训练时呼罗珊军官教的指令,现在都派上用场了。

    刘昭义听话的蹲下身子,心里有些惊讶。因为对方棕发碧眼,明显不是汉人。但汉话却说得不差,很可能就跟军中所传一样。那呼罗珊国,真的是汉人建的国家。否则的话,怎么胡人都说汉话了。

    这是最近擒生军底下私传的。

    毕竟对夏国来说,呼罗珊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国度。至少在夏国,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过呼罗珊的名字。所以初次听说这个国家时,都忍不住好奇它的来历。

    一开始有人说是辽国人,但后来从西边来的回鹤人口中,得知辽国已经灭了。并说呼罗珊是葱岭西边的国家,国内有不少波斯人。但建国者是个汉人,还是辽国郡王之子。所以国内通行汉话、波斯话和回鹤话。

    这些传闻刘昭义以前还不大信!

    因为在他印象里,汉人孱弱。像中原汉地,主事的都是胡人……金人。他们汉人的田地,很多都被金人占了。夏国境内虽也有很多汉人,但主事的也是胡人……党项人。西边的回鹤也有汉人,但主事的同样是胡人……回鹤人。

    所以更西边的胡人之地,汉人那么少,怎么可能有汉人做出这等宏图伟业之举。而且那呼罗珊的国势还不弱,灭了回鹤,都打破大夏四州府了。

    但现在看图尔干一口的汉话,他有些信了!

    在他暗自细想的时候,又有几个呼罗珊小兵赶来。先是用麻绳将他捆了个结实,然后用一串绳子将他们串起来。这么跟在呼罗珊小兵身后,不情不愿地走向哨所。

    这是甘州城外的十六哨所之一,名为白水哨所。因为这里靠近白水村,便取其名。驻守这里的是第五军中营,兵源两千七百零三人。来自契丹与钦察以及其他的小部落,人员构成复杂。

    好在建军后,呼罗珊就让监官加紧扫盲识字。并以回鹤话为主,使得军队里,各族士兵交流基本无障碍。另外汉话也有普及,但多是作战用语。到底汉人在军中比例太低,如果强行以汉话为主,只会影响扫盲进度。

    而且现在是战时,也没那么多的时间让将士们慢慢识字。

    刘昭义走在后面,听到呼罗珊小兵不断说着什么。只是回鹤话他不大听懂,所以只能从他们脸上的笑容推断出,对方的心情不错。

    这时走在他前边的嵬魏抹明突然双脚一瞪,故意将绳子往后拉。坐在马背上的一名呼罗珊小兵猝不及防,立即滚落下马。

    “逃!”,嵬魏抹明大喝一声,就带头往一侧的白水河逃去。刘昭义他们和嵬魏抹明系在一根绳子上,当下也只能跟着嵬魏抹明跑。

    但嗖嗖嗖的几声箭矢飞来,就听身后猛然一重。却是有人被射伤在地,拖住了绳子。很快呼罗珊小兵就围过来,举着弓箭,神情戒备的盯着他们。

    刘昭义害怕的举起双手,一条鞭风猛然袭来。啪啦一声,他只觉脸上火辣辣的疼。

    不过他忍着不敢动,因为同行的人就因为挨了鞭子动了一下,瞬间被对方射成了马蜂窝。至于始作俑者嵬魏抹明,双腿中了几箭,正坐在地上大声呼痛。

    “嘎巴珀利,咕噜额尔卡皮夏!”,图尔干等几个小兵边围住胡昭义他们,边冲着一个匆匆赶来的呼罗珊小兵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