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雄起中亚-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权利,耶律崇德其实不稀罕。虽然皇族宗亲几近没落了,皇上,皇后以及几个大部族,也都被遣散。

    但还是有些老古董和贵族还活着,需要他去‘看护’好。如果出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他少不得受牵连。

    所以他特意派了些耳目去看着,以防有什么不测。

    也是新朝当前想要做出善待前朝遗老的姿态,以求安稳。因而对这些人,都不好赶尽杀绝。让他管制着,便是有防备的姿态。

    到了书房,耶律崇德开始处理着公文。

    这都是碎叶城的琐事!

    尤其是旧年百姓回城以及商贾大肆购地的事情,处理起来极其棘手。因为百姓回城的时间不一,有些甚至到大雪封路,都没回来。

    所以官府按照无主之地的意思,将大雪封路后的房子、铺面都卖给了需要的商贾。

    结果有些得信的百姓竟然冒着风雪回城了!

    这可倒好,房子被卖,无家可归。便在被卖的房子前大闹,可闹出了祸端。

    作为碎叶城的郡守,百姓的安置和城池的扩建是他如今最繁琐的事。所以这样的事情,也让他有些头疼。

    好在大多数百姓都是好对付的。给他们一顶帐篷,就会在城外安生的过日子。

    只有个别例外,比如这叫巴音郭楞的人。非吵着要房子,还跑到清真寺去闹。

    现在把宗教所扯进来,司法所又无法裁决。卡迪未设的情况下,都把案子告到他这里了。

    “老爷,羊肚儿汤来了。”,阿察那氏端着一碗热气蒸腾的羊肚儿汤,出声道。

    “搁这儿吧!”,耶律崇德头也不抬的说着,就关上有关巴音郭楞的公文。

    阿察那有些心疼的走到耶律崇德案前,放下汤碗道“老爷你也歇歇吧。每日回来,你在书房都少不得待一两个时辰。”。

    “你懂什么?我得新朝重用,正是立足未稳,岂能不夙兴夜寐…”,

    说话时,一个下人冲进来传话,说是国主传召来了。

    。

第五百一十八章 崇恩佛寺() 
“民妇拜见国主!”,额吉特氏领着一儿一女,掌心贴在一起,行佛礼道。碎叶与河中和呼罗珊等地不同,多年都畅行多教并行的宗教策略。

    所以百姓中,回回信徒并不是绝对的多数。倒是佛徒,因大辽皇室笃信和紧邻回鹤佛国的原因,依然有很深的影响力。

    城外的崇恩寺香火鼎盛,就是最好的明证。

    “嗯!天冷带着孩子不容易,去拿三个手炉过来吧!”,李承绩瞧娘三的脸都冻得通红通红的,不忍道。

    这让本就忐忑不安的额吉特氏,更是惶恐。以致一时间,连谢恩的话都忘了说了。

    还是一旁伺候的穆耳果提醒道:“国主仁慈,还不快谢恩!”。

    额吉特氏这才反应过来,大谢国主恩赏。

    李承绩虽通过八剌黑之口,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但具体如何,还是要听听额吉特氏怎么说。毕竟她是亲历者,比旁人道听途说要详细得多。

    便让额吉特氏将整件事重述一遍,好做到公正决断。

    知道自己状告有门了,额吉特氏愁苦的脸上也献出几分欣喜。就擦了擦脸上因冰雪融化的水渍,出声道:“我与丈夫巴音郭楞额吉特原是和州人,因家里反对我们的婚事,便一气之下私奔了。到了巴拉沙衮,我们凭着从家里带来的薄产,盘了几间铺面。日子虽称不上大富大贵,但也不愁吃穿用度。

    后来我们又生了两个孩子,日子看着是越过越好了。”,说到这里,额吉特氏温柔的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

    李承绩也注意到额吉特氏的脸,虽有冻伤,但并没有普通妇人那般粗糙和老气。显然之前,额吉特氏也是养尊处优惯了的。

    随后的事情如李承绩预料的一样,大辽内忧外患,碎叶落入乃蛮之手。额吉特氏和丈夫领着孩子,往西边逃难。但大路不敢走,因为沿途都是被击溃的乱兵、落草的马贼以及时常打劫过往商贾的部落。所以很多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绕路沙漠边缘,静等局势平稳。

    不过沙漠附近可不是常待的地界!额吉特氏他们一家除了遭遇当地部落的威胁,还面临着缺衣少食的危险境地。并且沙漠的毒虫毒蝎还不少,一不小心就一命呜呼。

    所以那里的生活,也过得艰难极了。

    直到碎叶被呼罗珊收复,那里才慢慢传来局势平稳的消息。并且有呼罗珊兵丁,特意前往沙漠传达呼罗珊安置百姓的最新政令。只是逃进沙漠的难民并不只分布在一处,相互之间平时也来往得少。

    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吃完一地换一地,并不找。像额吉特氏他们,得到消息时都快入冬了。

    再赶到碎叶城,连房子都被收走。即便官府也给予了安置,但如何能和城里的宅子相比。而且额吉特氏他们一家,还指望那几个铺面生活下去。

    若是以往的官府,巴音格楞也不敢去理论的。但呼罗珊官府的名声不错,巴音格楞不甘心,便抱着试试的想法去告官了。只是这件事牵扯到了宗教所,决断起来便有些麻烦。

    巴音格楞原本也接受了官府的安置,另寻地方给他们弄一套宅子。但是这时候,有一法师告诉他们。原来住的宅子在唐时,乃是一间佛寺。西行和尚玄奘前往佛国时,曾在那里落脚。后来回国,还将佛国带来的一串佛主赠给佛寺。

    自此,整间佛寺也成了七河之地的佛门重地。如今回回们要在那里建造寺庙,镇压的是佛门的气运。尽管巴音格楞一家无辜,但佛门受此大害,巴音格楞一家也会因罪孽深重,而堕入阿鼻地狱的。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巴音格楞对法师的话是深信不疑的。因而即便会有生命危险,也要去原来的宅子前阻挠清真寺的修建。最后甚至想要火烧清真寺,引起了众怒。

    当时若不是官府的人赶到,巴音格楞还真会被打死。

    “那法师在哪间佛寺修行,法号又是?”,李承绩听到了几分不同寻常,出声问道。

    额吉特氏不知道李承绩就是清教最大的护教者,所以不知道火烧清真寺这一件事,就可以按照教规处死。好在李承绩也不是虔诚的回回,因而听到这事,也只觉得巴音格楞太过莽撞。

    同时也觉察到,那法师的话很值得考究。

    额吉特氏不知道李承绩的心中所想,便据实相告道:“法师的法号是义净,在崇恩寺修行。”。

    “义净?”,李承绩念叨着。在场的几乎都不是佛徒,并且也不是碎叶的本地人。而李承绩之前对佛门也没什么兴趣,所以崇恩寺有什么高明的大师,他是一概不知。

    正巧这时候,护卫通传说忠勇郡公来了。

    李承绩立时眉头舒展,让人快将耶律崇德领进来。

    “属下拜见国主!”,耶律崇德行了一君臣礼道。

    “你来了正好!刚才额吉特氏提到了崇恩寺的法师义净,你可有所耳闻?”,李承绩没有多说废话,直接问道。

    耶律崇德立时愣了几许,才反应过来道:“义净法师崇恩寺历经两朝,义字辈的法师历来都是崇恩寺钦定的主持人选。旧辽国主,还请义净法师住持过数次宫廷法事。当时他是崇恩寺的主持,大辽近百佛寺主持,都以他为尊。

    只是十年前,他就让出主持之位,一心参悟佛法。如今存活与否,都难两说。”。

    “呵呵将死之人突然出来搅动风雨,图谋不小啊!”。李承绩想通了什么,意味深长的笑道。

    耶律崇德虽不明白,但看着李承绩的笑容,莫名的有些心惊。随后李承绩让人带额吉特氏下去安置,同时让人招呼一下牢里,别让巴音格楞死了。

    而自己,则带着耶律崇德等人,前往城外的崇恩寺。

    与此同时,一座矗立在山头的佛寺覆盖着厚厚的白雪,隐没在夜色中。用汉文书写的‘崇恩寺’三字,在晦暗的月光中,反射着冷光。

    

第五百一十九章 义净法师() 
嘎嘎···几只栖息在屋檐下的乌鸦发出几声嘶哑的鸣叫。而在屋内,眉头都白了的义净大师正与崇恩寺现任主持义竜相对而坐。

    “师兄,呼罗珊以回教立国。如今又规复碎叶,我佛门净土,恐不得安宁啊!”,义竜皱着眉头说道。从前喀喇汗国统治时期,碎叶之地就以回教为尊。

    佛教、拜火教、景教等,都备受打压。后来好不容易捱到了大辽的统治,回教才失去独尊之位。所以对好不容易有所景气的佛教来说,呼罗珊统治碎叶意味着佛门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

    义净闻言,眼睛都没睁开道:“佛门有云,一切自有定数。纵观西域近百年,自唐王朝覆灭,西域历代汗王都以武治国,视百姓为刍狗。吐蕃、葛逻禄、回鹤、土克曼等异族,全无文治之心。西迁的契丹大辽,也只不过学了些汉人的皮毛。只有呼罗珊,隐有德宗西迁初始,厚待各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风范。”。

    虽然义净隐退了很久,但他的耳朵不聋,眼睛不瞎。所以对外界的消息,并不是一无所知。

    义竜也深知师兄的厉害,出声道:“师兄所言大善!近来上佛寺还原的香客,多有祝祷呼罗珊国主身体康健,国运昌隆之语。显然李国主体恤民情,厚待百姓之言,并非妄语。只是国主非佛子,于我佛门而言,实乃祸福难料啊!”。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老衲已请国主来了,不日便到。”,义净缓缓睁开松弛的眼皮,胸有成竹的说道。

    转眼到了次日,数辆雪橇车缓缓停在山脚。李承绩瞧着山头的寺庙,感叹道:“这城里一眼就能瞧见的地界,不成想走起来如此偏远。一晚上的功夫,全在赶路了。”。

    也是积雪太厚,又加上夜里,极易迷路。所以整个车队都放慢行速,不敢走得太快。

    随行的耶律崇德来到李承绩身旁,候着身子道:“崇恩寺建寺百年,历经数朝而不毁,多半受益于这风水妙地。”

    李承绩也看出来了!这崇恩寺所在,乃是易守难攻之地。山头不算陡,还有大片平地。并听耶律崇德介绍,这山头还有一处热泉。常年都有温水,辽国宗室亲贵,就没少来这里沐浴佛恩。

    另外还有不少暗井,寺庙里的和尚开垦些田地,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李承绩领着人从仅有的山道上去。路上积雪颇深,走在上面,颇为费力。这么耗费了近一个时辰,他们才来到山门前。

    龙飞凤舞的“崇恩寺”三字,透着一股佛门独有的淡薄宁静之气。整座崇恩寺的建筑式样,也多仿造汉式。斗拱飞檐,构成殿宇的主体。但雕梁画柱的彩绘,却更加明丽深重一些。却是借鉴了吐蕃僧人的画法,带有几许胡风。

    李承绩来的赶巧!山门大开,两三个小沙弥正在清扫门前的积雪。看到李承绩等人来了,都有些惊惧。毕竟李承绩的护卫们个个都带有兵器,且出身行伍,一身血气是与修行中人截然不同的。

    “阿弥陀佛,施主可是前来还愿?”,一个小沙弥瞧了瞧李承绩和耶律崇德,最后还是来到耶律崇德跟前,出声问道。

    显然这小沙弥也是见多识广,所以看出这伙人谁主谁仆。只是他也不曾料到,年纪尚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