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雄起中亚-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求国主宽恕罪臣以家人啊!我愿将萨法尔家族百年来的财宝,全都献给国主,求得宽恕啊!”,雅各比边哭边向李承绩爬来,试图抱住李承绩的腿,求得幸免。

    他是糊涂了!李承绩既然要将法尔斯家族流放,怎么会允许他们带走祖产。

    一旁看住他的近卫,可不是木头。马上踹其数脚,将其踩在地上动弹不得。

    李承绩也没有因他的央求而有所心软,依旧冷着脸道:“将法尔斯家族流放荒岛已是最大的宽恕。再央求,就让全族随你赴死。”。

    到底萨法尔家族在锡斯坦经营日久,根基深厚。为了方便日后的统治,只能将全族连根拔起。

    只是人口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资源。且打下古尔之地后,呼罗珊下一步就是打通出海口,建设海港。附近的岛屿上,也都要修建补给点,作为海上的贸易枢纽。

    刚好这些,都需要人口作为发展的基础。

    所以这些人,就是最好的目标了。

    而且不仅是他们,往后李承绩会对呼罗珊境内的所有罪犯以及领土扩充期间的皇族亲贵、敌对的世家大族,都采取流放的处罚方式。

    一来可以尽快消除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方便呼罗珊的统治。二来也可以加速流放之地的发展,为呼罗珊国的壮大提供助力。

    因此无论雅各比如何央求,都是无用的。

    知道事情再无转圜的余地,雅各比也心灰意冷的闭上嘴巴,等着死亡的到来。

    跟着一旁的近卫拔出染血的配刀,朝着雅各比的脖子抹了过去。

    随即延续两百余年的法尔斯家族最后一任总督,殒命当场。一些已拾起石头,准备砸死雅各比的锡斯坦降官降将,都有些后怕的紧了紧衣衫,害怕李承绩会对他们大开杀戒。

    而此时的别尔乌丁,已吓得停止了央求。双眼直愣愣的盯着雅各比脖子上的血口,似在想着自己的下场。

    “别尔乌丁,你虽违抗真主之命,令护教军死伤不小。但念你后来知错能改,帮助护教军平定八米俺之地。因而死罪可免!”,李承绩依旧面无表情的说着,但听在别尔乌丁耳里,却犹如天籁。

    因为他竟然听到,他可以不用死了。

    “但终究活罪难逃。因而罚你全族家产籍没,流放荒岛。”,李承绩说完这话,别尔乌丁有些劫后余生的吐了口气。

    尽管流放荒岛也不是什么好去处。但比起抹脖子,还是要好上太多。更何况,远离了古尔之地,也少了很多是非与危险。

    于是诚惶诚恐的谢恩后,他就被近卫领下去关押了起来。直到流放到荒岛,才有可能获得少许自由。

    (感谢天空梦静和遥远星际的迷猫的月票。虽然依旧上不了榜单,但还是很感谢你们的心意。)

第四百二十五章 两君对垒() 
    开伯尔山口,迪科塔尔堡垒。这是开伯尔峡谷与开伯尔丘陵的过渡地带。在全长五十三公里的山口要道中,也是海拔最高的地方。从峡谷中流出的开伯尔河,也变得不再那么急湍。

    若是平常时节,开伯尔山口正迎来一年之中最好的使节。山花烂漫,草长莺飞。来往印度与波斯的大型商队,携带着数不清的商货,来回往返于两地。

    附近的山地部落,也会经常在此守株待兔。若是碰上人数不多的商队,还会杀人取货。若是人数不少,则掂量一二后。或收取买路财或任由商队离开。

    整个开伯尔山口,也就此变得繁忙无比。

    但是当下,商队全因战事的影响,而受阻于可不里和富楼沙(白沙瓦)。山地部落则在护教军与德里军队的双重压力下,或是投靠两方人马,或是全族避开此地。

    所以此时的开伯尔山口,已无形中将原有的地方势力给清扫一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山口会陷入冷清。

    因为军队的到来,正使得山口历经有史以来,最喧嚣的时候。

    只见由两座高塔,中间镂空,顶部用石桥相连,呈门字形的迪科塔尔堡垒外,规模庞大的护教军,将迪科塔尔堡垒团团包围。整个山地外侧,也尽是护教军的营帐。

    其中帖木儿灭里的波斯军团与卡尔旺的第一路大军,构成此次攻打德里军队的主力。全军兵马,也多达五万余人。另有八米俺与菲斯洛固的降军,有八万余人。还有部分吉慈尼的降军以及后来途径喀布尔河谷,臣服于护教军的部族兵马,有两万余人。

    因而整个护教军的兵力,高达十五万之多。

    所以放眼望去,尽是人山人海。

    只是德里的兵马也不少。由额格纳齐担任全军统帅,执掌信德之地八万兵马。后来见护教军援军齐至,兵马极多。便再次抽调信德之地的能战之士,使得兵马突破了十七万人。

    且德里苏丹那边,也知道了开伯尔山口的紧张局势。所以又增派了六万大军,由自己的女儿奥里萨亲自率领,火速赶往开伯尔山口。好一举打败护教军,横扫整个古尔旧地乃至波斯与巴格达。

    因而事情发展到现在,开伯尔山口之战,已不仅仅是两大势力间的初次接触与试探,而是中亚与南亚未来霸主之位的生死较量。

    对于呼罗珊来说,赢了,整个呼罗珊的声望,会攀升到从前大辽才有的高度。输了,自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窥探印度次大陆的能力。

    并且呼罗珊周边的势力,也会抓住呼罗珊衰弱的机会,趁机咬下一块肉来。

    这样的结果,呼罗珊自然是竭力避免的。所以事实上,这已是呼罗珊与德里苏丹之间的国运之战。

    对于德里苏丹来说,重要性也不亚于灭国。因为开伯尔山口是进入印度大陆的门户。若是掌控在向来以强势著称的呼罗珊手上,那么德里苏丹国只会不得安宁。

    未来括疆纳土,统一整个印度次大陆,也只会是一个笑话。

    所以此战,双方都抱着必胜的信念。

    此时德里一方,额格纳齐正在营帐中,与诸位军将与谋士商讨着与呼罗珊军队的决战。

    尽管前些天,阿卜·莱伊斯通过派兵袭扰之计,欲削弱德里军队的兵力。但是额格纳齐早有防备!将最精锐的古拉姆军,放在队伍的最前面。

    这里面都是从信德之地抽调出来的精锐之士。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已经成为信德之地最骁勇善战的军队。前段时间帮助德里苏丹进攻南方的土著时,还一路攻城拔寨,将战线推到纳尔默达河北岸。

    所以阿卜·莱伊斯一下子就碰上了硬骨头。不仅没让额格纳齐伤筋动骨,还差点让偷袭的护教军全军覆没。

    若不是军队中有熟悉当地的向导,还真甩不开古拉姆军的追杀。

    后来阿卜·莱伊斯眼见额格纳齐势大,就放弃了山口的部分路段。将所有兵马,都撤退到迪科塔尔堡垒。好以地形之优,将德里军队拦截在此。

    但是额格纳齐的兵力实在太多了。与护教军相比,乃是一比八的比例。并且额格纳齐还命令底下的兵马,昼夜不歇,轮番攻城。试图以疲军之计,击溃护教军坚守的信心。

    结果不到两天的时间,护教军的外围阵地就轮番陷入敌手。所有兵马,也都被逼退到迪科塔尔堡垒的小片台地上。

    只要额格纳齐再来几次全面进攻,迪科塔尔堡垒的沦陷,便是早晚的事了。

    好在这时候,卡尔旺与帖木儿灭里的兵马齐至。不仅发动反攻,夺回了失陷的外围阵地。还一路追赶,将额格纳齐赶出开伯尔山口。若不是后来象兵发威,堪堪稳住了颓势。那额格纳齐的八万兵马,只有被击溃的份了。

    随后额格纳齐也发了狠,再次抽调信德之地的兵马,并向德里求援。并率领大军,又攻进开伯尔山口。

    最后双方间都需要时间休整,就隔着开伯尔河,在这片较为宽阔的丘陵地上严阵以待。

    如今距上次交战,已经过去了五天时间。因连番大战而疲惫的将士,也都已养足了精神。再加上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让额格纳齐有了发动反攻的信心。

    便召集了诸位将领,让他们出谋划策。

    “异教徒兵马虽多,但有多数是降军以及臣服于他们的部族兵马。与护教军相比,这些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虽也英勇,但遇见我们象兵,只能一击即溃。”,夷乞干思虑几许后,出声道。

    虽然当初被额格纳齐胁迫离开也里,心里并不情愿。一路上,也一直想找机会脱离额格纳齐的掌控。

    可惜额格纳齐对他看守的极严,使其一直都找不到机会。之后来到信德,眼看着额格纳齐有如天助一般,从被赶出来的丧家之犬迅速成为信德总督,他也慢慢灭了离开的心思。

    便抱着顺应天命的心思,拿出些自己在也里处政时的手段,帮助额格纳齐以分化瓦解之策,更快的拉拢各部酋长,掌控信德之地。当奥里萨公主与额格纳齐琴瑟相和时,又担任使者,亲自前往德里游说苏丹答应公主的婚事。

    投桃报李之下,额格纳齐也任命其为信德之地的维齐尔,掌管一切政务。

    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对于额格纳齐,他也真的起了辅佐的心思。

    “那维齐尔之意,此战只出动象兵,便能一举取胜?”,古拉姆军的统领别黑列旺带着些许讥讽的神情道。

第四百二十六章 印度土著() 
    

    他是跟随额格纳齐最早的军将!从马鲁开始,就一路追随。正是这个原因,额格纳齐才将最重要的古拉姆军交给他统领。

    只是夷乞干担任维齐尔后,就进言额格纳齐,约束部下,整顿军纪。以此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同时,收买信德之地的人心。

    这是他从护教军身上学来的,所以知道护教军厉害的额格纳齐,毫不犹豫的采纳了这个建议。

    但是古拉姆军到底地位特殊。因此即便额格纳齐整顿军纪,底下的将士依旧欺压百姓,骚扰地方。在富楼沙,弄得当地怨念极大。

    结果一次强抢民女,当街杀人。弄得当地人联合起来,杀了留在城内古拉姆将士,并吊死了额格纳齐任命的政事官。随后又关闭城门,势与古拉姆军死扛到底。

    只不过终究是民夫,比不得正规军。所以很快别黑列旺就率领兵马,将城池夺了回来。并且大肆屠杀作乱的百姓,弄得城内十室九空。

    原本他以为,额格纳齐会为此嘉奖自己。结果想不到,等来的是一顿训斥以及处死引发此次叛乱的将士。

    后来他才知道,之所以如此,全是因夷乞干的进言。所以他与夷乞干的梁子,也就此结下了。

    此刻听着夷乞干的分析,便想都不用多想,加以讥讽与驳斥。

    “若是古拉姆军能一举取胜,也未尝不可。”,知道对方故意给自己找茬,夷乞干也不客气。立即冷着脸,应声道。

    “总督,末将请战。”,别黑列旺也干脆,立即向坐在上首的额格纳齐请战道。

    “此战非同小可,就不要意气用事了!”,额格纳齐摇了摇头,带着些许训斥道。

    如此,别黑列旺才瞪着夷乞干,没好气的坐回自己的席位。

    “其实维齐尔刚才所言,应是集中兵力,主攻护教军主力。而那些降军与部族军,则只用少许兵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