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雄起中亚-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不能攻克军堡,那么他留着,也是在这山道上等死。所以还不如都拿出来,好将这军堡烧个干净。

    抱着这想法,他就让人将这些东西都拿去用了。

    于是正在御敌的阿卜·莱伊斯,很快就感觉到了敌军攻势放缓。那连绵不断的人海战术,也暂时退了下去。

    “他们怎么退了?”,有将士狐疑道。

    “难道说,他们这就不打了?”,

    “不可能啊!他们只要再接着打,我们就算能撑住,也不会超过半个时辰。”,这是实话!城堡内已全部安置了伤员。能战之士,则全都来到堡外抗敌。

    只要持续消耗下去,这外堡根本就守不住。

    阿卜·莱伊斯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打算,紧皱着眉头,不敢懈怠。

    刚好这时候,八米俺的部族军已将一个个陶罐运了上来。待差不多了,一大波人就向他们冲了过来。阿卜·莱伊斯虽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命令底下的将士们,尽力将敌人赶下军堡。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这伙敌军的攻击并不激烈。确却的说,根本就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在占据部分墙头后,就充当肉盾一般,抵在最前面。

    这让已做好殊死一搏的护教军将士们,更是狐疑不定。

    不过很快,部族军就暴露出了他们的目的。一个个黑色的陶罐,也像流星雨一般,从堡外砸了进来。就听砰砰砰的声音不绝于耳!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妨碍,但护教军将士的伤亡,并不算多。

    “哈哈哈···他们难道想用罐头砸死我们?”,有护教军将士反应过来,大笑道。

    但随即就有人认出罐子里的火油,大骂道:“不好!这是火油。蛮人想烧死我们!”。

    阿卜·莱伊斯也脸色大变!不用提醒,底下的人就大肆向挡在前方的肉盾动刀子,欲阻止部族军的意图。

    只是早做准备的部族军,哪里会让护教军那么容易得逞。因此护教军的反攻,不仅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反而还付出了更大的伤亡。

    更严重的是,轰轰轰的烟火,也开始射进了军堡。

    就见蹭的一声,大火将整个石头做成的军堡引燃。并且因早泼洒了火油的缘故,火势一烧起来就蔓延得十分迅速。还在堡外的护教军,想要撤退已来不及了。

    同时部族军的反攻,也异常凶猛。在后继乏力的情况下,守在墙头的护教军很快就被解决。阿卜·莱伊斯看得是肝胆欲裂,所以手起刀落,异常凶狠。

    但少数人的力量是很难力挽狂澜的。

    随着他身边的将士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部族军,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他的身上。若不是墙头不好施展开来,估计早就一拥而上了。

    “千夫长!快退吧!”,护着他的亲兵悲声劝道。

    “是啊!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此刻他们身后的火势,并没有串联起来。因此通往堡内的通道,并没有被封死。

    也是军堡的面积不小,部族军又是靠人力将陶罐投进来的。在没有准头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

    但阿卜·莱伊斯已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所以在他眼里,只有多杀几个部族军,才能为死去的护教军将士报仇。

    因而面对亲兵们的劝说,完全就没有动容的心思。

    就在底下的人为此着急不已时,一道火箭骤然从堡外射来。一个护着他的亲兵瞧见,马上挡住他的身子。

    可是那道火箭的力道极大!而且箭身比普通的箭矢要长,使得一箭射来,嗖的一声穿透了亲兵的身子。并尚有余力,将前半段插进阿卜·莱伊斯的胸口。

    在这股力道的推力之下,阿卜·莱伊斯连反应都来不及,就直接向后栽倒。趁此机会,底下的亲兵赶紧将受伤的阿卜·莱伊斯带回堡内。

第四百零七章 合围之势() 
    不过这火势不仅给护教军带来伤害,也让八米俺的军队,无法发动进攻。因为大火是不认人的!那炽热的高温,烘烤得让人连眼睛都睁不开。就更别说突破火势,给堡内的护教军来个瓮中捉鳖了。

    当然,坐等火势熄灭的方法,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别尔乌丁马上就命令部族军,用沙子扑灭火势,将军堡内的护教军彻底清除。

    到底人多!即便攻打军堡,也让八米俺的人马,至少伤亡了一万人以上。但对拥有七万左右的八米俺大军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所以前赴后继之下,火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熄灭。

    但不等别尔乌丁得意,他们后方就突然乱了起来。一些部族兵马像是看到了什么惊恐的景象,都不顾一切的向前涌。

    跟着就有将领冲上前,急声道:“异教徒打过来了!并且可不里的部族军投靠了异教徒,大肆屠杀我军将士。”。由于之前可不里的将领有抱团违令的趋势,所以别尔乌丁已对他们有了戒备。就将他们都安排到后方,以免造成妨碍。

    不成想,竟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别尔乌丁闻言,正为可不里部族的背叛而震怒不已。一些距他们不远的部族军,也骤然乱起来。就听有人大喊道:“护教军已攻下可不里了!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因这消息影响士气,所以只有中上层的将领知晓。而底层的士兵,只以为八米俺受到威胁,并不知道已被攻破。

    于是一时间,很多将士的神情都变得惊恐起来。

    “该死!是沙赫诸部的人反了!”,有将领看出是沙赫部的人在喊话,脸色阴沉道。

    “这些古尔人,早该一杀百了!”,

    但无论他们嘴上说得多么狠,沙赫诸部的反叛,已是事实。且因沙赫诸部距离别尔乌丁所在的中军不远的缘故,一乱起来,就致使八米俺大军切割成两段。

    很多不明事理的将士还以为护教军已经打过来了,恐慌得向山口附近涌去。

    也是别尔乌丁对沙赫部也充满防备,所以让他们留在中军附近。现在好了,算是自食恶果。

    并不宽敞的山口通道,也瞬时出现踩踏等乱象。各种哭嚎之声,更是不绝于耳。本就惊弓之鸟的部族兵马,在后方将士的大肆逃亡与惊恐叫喊下,就更是不顾一切的往山口外涌出。

    可军堡并没攻克下来,使得他们的去路并不通畅。尤其是不少地方的火势并没扑灭,致使一些将士被挤入火团中,活活烧成了火人。

    这样的恐怖景象,再次让恐慌的情绪加倍。有的将士还以为,是护教军的援兵来了山口。

    别尔乌丁知道,再这样下去,那他的大军就会全军覆没。所以立即让各部将领快速约束各自的兵马,平定乱象。

    但这时候,沙赫部为了争功,已经向中军杀过来了。

    很多被杀得哭爹喊娘的将士,只顾着往前跑。使得别尔乌丁的亲军,也难免受到波及。有小股兵马,更是被径直冲散。

    为了不影响亲军的战斗,不用别尔乌丁提醒,底下的将领就让亲军对涌过来的将士大开杀戒。

    可是这谷口太窄了,后方的将士又在沙赫部的逼迫下,顾不得多想。所以即便亲军杀了不少乱兵,但是庞大的人海,就像海浪一样,狠狠的将他们扑倒。

    这个节骨眼上,只要是倒下去的人,那就和死了一样。因为成千上万只大脚,会毫不犹豫的向那人的身体踩去。

    于是等到沙赫部凿穿乱兵,与亲军兵刃相接时。已有大半亲军,活活被自己人踩踏而死。

    之前被逼入军堡内的波斯军团前营兵马,也都趁机出来阻敌。虽然有很多人,身上都带着伤。但只要双腿能动,手能拿刀,就都跑出来了。

    这促使士气大跌的八米俺军队,已完全成了一盘散沙。

    如此过了近一个时辰,阿卜·莱伊斯派去八米俺寻求援兵的将士,已带着近一万的护教军赶了过来。但是希巴尔山口的战斗,却已经结束。

    原是在护教军的双面夹击下,八米俺大军简直乱无可乱。连沙赫部也在这拥挤踩踏中,损失了不少人马。所以葛日兀奇只得等通道内的乱象平静下来后,才敢继续进军。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敌军,也再没有斗志。在护教军降者不杀的疾呼下,都乖乖的成了俘虏。阿卜·莱伊斯那边,也堵住了出口。并抓住了别尔乌丁,算是立了大功。

    不过即便如此,阿卜·莱伊斯的过错,还是不能抵消。因为只这一战,前营五千兵马,只剩下不到两千人。其中受伤,落下残疾的,还有数百。

    从护教军成立的那一日起,这样大的伤亡,还是头一次。所以统计结果出来后,帖木儿灭里主动向李承绩请罪。阿卜·莱伊斯也主动卸下前营千夫长的军职,愿意领罚。

    但千夫长的升降是兵部与国王的旨意,所以帖木儿灭里并不能应允。就一起写了封折子,加急送往马鲁。

    在这期间,菲斯洛固的第一路大军也与波斯军团会盟。并将北上的吉慈尼近卫军,赶回了可不里以北的八鲁湾谷地。

    李大气率领的第二路大军,则攻克了锡斯坦。并跨越了赫尔曼德河,北上绕行雷吉斯坦沙漠。南部的商业重镇坎大哈,也被第二路大军攻克。

    盘踞在吉慈尼的古尔残余势力,也就此面对北面与南面的合围之势。

    就在这当口,李承绩的命令也传到了八米俺。

    只是并没有对帖木儿灭里的请罪回应,而是让其继续带兵,攻下可不里。同时提到,自己不日便会启程,南下可不里。

    另外对全军将士的嘉奖,也都有提及。让一些将领们,都稍稍有些感动。

    不过李承绩移驾可不里,可是一件大事。这让帖木儿灭里和卡尔旺等人,都不免紧张起来。对于攻克可不里城,也就更加迫切。

第四百零八章 辽臣南下() 
    

    马鲁,经过近似野蛮性的扩张,马鲁已修建了四道城墙。加上原有的内外城,现在算是长了两圈。并且随着跨河石桥的修建,河对岸的土地也迅速纳入了城区。

    穆尔加布河,也名副其实的成了马鲁的内河。

    原本分散在马鲁周边的城镇、村落,也都在马鲁城的扩张下,与城区连成了一体。有名的埃米尔大道,也在改名为呼罗珊大道后,成了贯穿马鲁城的中轴线,绵延近一百余里。

    路上尽是鳞次栉比的商铺,兴盛之景,直叫人叹为观止。很多刚踏上马鲁土地的商贾,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此时前大辽南枢密院直学士王殷志、前大辽敌烈麻都司的石抹特烈、前大辽近卫司统领以及随行数人,乘坐马车,缓缓驶近马鲁的凯旋门。

    这是马鲁城最北侧的城门,就在沙漠边缘。除了一座高大·阔气的城门,两旁就只有一排象征性的低矮土墙。与繁盛的城区,也隔着好远一段距离。

    一个营的边军驻扎在这里,负责维护此地的安宁与稳定。城门内外有一些房屋,比较低矮,数量不多。所以边军在这里的意义,更多是象征大于实际。

    “请问车内,坐的可是石抹先生?”,拉比拉西恭候在城门外,迎上前道。

    在马鲁,先生的敬称指读过书,有学识的人。这是随着一系列学校的兴建,渐渐传开的。据说最早,是从国王口中传出来的。

    发展到现在,先生已经是对人的美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