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雄起中亚-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丽·阿依努尔面上虽依旧不大好看,但紧促的眉头已微微舒展,显然已动心了。

    到底她的消息灵通得很!即使远在和州,不负责巴拉沙衮的情报事务。那里的消息,她也一清二楚。因为事务司内部,对巴拉沙衮的消息是共享的。

    一来是巴拉沙衮那边,没有堂主坐镇。

    也是随着总督府的步子越迈越大,与各方势力的联系,也越发紧密。事务司的探子,也越发稀缺了。如今新的探子还在训练之中,资历较老的探子,又都安插到各个重要的将领、亲王、大臣、族长跟前。

    再调动,就枉费了之前的布局。

    尤其是坐镇一方堂主,本就人数不多。需要发展的据点,又与日剧增。蒙古草原、花拉子模、东西喀喇汗国、回鹤国等大辽周边之地,个个不是地域广阔就是位置险要。

    能力出众的堂主,也都派到这些地方。

    再远一些,还有东边的夏国和金国,事务司的探子,已开始向那里渗透。据说总督府,还打算在吐蕃、天竺等地,建立事务司的据点。

    这些长远的设想,古丽·阿依努尔是知情的。虽觉得太过遥远,但她相信有这么一天。因为她心中的总督,本就是无所不能的。

    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事务司内,已无堂主可派了。

    二来,也是巴拉沙衮的地位太过紧要。作为大辽帝国的心脏,王族亲贵所在的地方。坐镇该地的人,必须是一个人脉颇广,做事伶俐仔细的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深受总督的信任。

    因而巴拉沙衮的情报事务,最后都交由早年跟随总督的护卫……李大义全权处理。

    对这个人,古丽·阿依努尔是了解的。听说其娶了个肥胖如猪,面貌粗鄙的妇人。那样的身段,在巴拉沙衮的地界,都是很难寻见的。

    事务司作为总督的耳目,本就消息灵通。他们这些堂主,又对巴拉沙衮的位置十分在意。所以很短的时间,就将李大义的事打听得一清二楚。

    特别是知道他连事务司的门都没踏过,心里就更有些不服气了。

    不过不服虽不服,他们也不敢质疑总督的安排。只是心底里,不自觉对李大义有些抵触。

    当然,总督做出这番安排,并不是出于任人唯亲的考虑。

    因为李大义的优势,非常明显。早些年跟随总督,忠实可靠。在李府待的日子不短,与下人们关系亲近。并且与大辽位高权重的李中书,还是住在一个屋檐下。

    借着这个便利,可以搜罗到很多影响大辽决策的可靠情报。

    这一点,是任何堂主都羡慕不来的。

    到底他们,可不是在李府待久了的下人。

    尽管在古丽·阿依努尔看来,总督完全不必李中书如此遮遮掩掩。到底是父子一场,得些情报也没什么。而且总督如此出众,注定是成大事的人。

    李中书这样身居高位的朝臣,不会没有这个远见。

    所以只要将话说开,李大义这李府下人的身份,就无甚用处了。

    更重要的是,随着李大义在巴拉沙衮当值越久。其在情报事务上的软肋,就越发明显的暴露了出来。

    毕竟不似大多数执事与堂主一样,早在很久之前,就受过针对性的训练。在搜集情报上,有很好的机巧。不过这也没什么!反正都是那些探子的事,也不需要李大义亲自去窃取情报。

    但身为巴拉沙衮情报事务的决断者,在面临海量的情报时,必须要有一定的甄别能力。

    从而在诸多繁杂的情报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情报。再根据轻重缓急,先后送达蒲华的总督府。

    若是遇到某些大事、急事,还要当机立断,做出最好的预判。因为他对情报的评判,足以影响到总督府对该事的重视与否。

    这既需要有人教,又需要时间慢慢摸索。像李大义这种半途加入事务司的人,显然二者都不具备。

    因此这么些时日,总督对他在巴拉沙衮的表现,已经越发不耐了。特别是在乃蛮大汗屈出律出任宿卫司统领的事情上,总督更是震怒!

    因为这一职务,应是李承绩的大哥……李承业的。总督此前,也让事务司暗地里推波助澜,竭力促成此事。

    到底李承业成了宿卫司的统领,可以更方便事务司对王帐的渗透。李家的地位,也更加稳固。背靠大树好乘凉!总督在呼罗珊,也少些来自朝堂的指摘。

    而且李承业在王帐前当值多年,又颇受圣上的赏识。在耶律惕隐谋害李中书的恶事发生后,圣上为了补偿李家,还提拔他为宿卫司的副统领。

    要知道,自上任宿卫司统领因其子牵扯进,对公主图谋不轨的案子后,就被外放到葛逻禄为官了。

    统领一职,也就一直空缺。李承业虽是副统领,但却暂代着统领的职责。

    所以朝堂上,几乎所有朝臣都以为。李承业担任宿卫司统领,只是时间问题。

    但哪里想到,如此板上钉钉之事,却偏偏出现了意外。一条从草原逃难来的丧家之犬,曾经背叛大辽,投靠了女真人的乃蛮大汗。不声不响,意料之外的得了这个统领的职位。

    这是任谁,想破脑袋都没想到意外!

    不过在这之前,还是有些风声传出的。像安插在王帐的眼线,就曾传消息说。圣上对其青睐有加!为此,还许诺说。只要其在一日之内,射中两百只野兽。就许其统领之职,在跟前伺候。

    因消息来自一个负责养马,地位不算高的太监。又因一日射中一百只猎物,并没那么容易。所以李大义一开始,并未太过在意。

    直到次日,屈出律果真打了一…两百只猎物,圣上兑现了许诺,李大义才惊觉过来。但那时,事情已无回旋的余地。

    除此以外,古丽·阿依努尔还了解到更深层次的内幕。

    据说当时李大义只要让探子找到那当值的太监,细细询问一番。就能知道,屈出律的骑射之术,非常了得。并且那片林子。在游猎之前,就将大量野兽,驱赶了进去。

    就林子里的猎物数量而言,不在少数。

    因此这个许诺,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可就是因为李大义的疏忽,致使屈出律顺利的打到两百余只野兽,白白抢了李承业的位子。

    后来凭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向圣上进献了不少有碍于总督府的馋言。

    从而使得圣上,多次在李中书跟前,问询总督在河中招兵买马一事。虽用总督年幼,不过是一群信仰回教的信徒做幌子搪塞了过去。但就在不久前,以耶律子正为首的朝臣。已向圣上进言,应派官吏前去蒲华。推行与大辽腹地一样政令,治理民事。

    如今圣上虽没应承下来,但事务司收买的杨大监。已经透露,圣上已在考虑这个提议了。

    一得到消息,李大义就通过事务司的内部途径,快速传到她的手中。

    总督那边,也在很短的时日,就有了回信。一是敦促李大义,想尽办法让圣上打消这个念头。二是命其往后,每隔十日,就将巴拉沙衮的情报,与周边的各堂主共享。碰上十分紧要的情报,时间就缩短到三日以内。

    也是为了让其询问他们这些堂主的意见,权衡一二。以此做出最佳的预判与决断。

    在必要之时,甚至可以在做出相应的决策后,再行禀报。

    尽管受到的限制也很大,但这一点,已经足够体现出总督对他的信任。

    因为其他各据点的堂主,可是没有这个先斩后奏的权利的。显然,即使李大义犯了差错,总督也还是顾念旧情的。

    这样的总督,古丽·阿依努尔反而更愿意效忠了。因为在总督的根基越来越雄厚后,定会用这样的方式,对待他们这些追随效忠的旧臣。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她借着这个情报共享的便利,对巴拉沙衮那边的消息,知道得非常详尽。

    说起来,这耶律子正,果真是有些手段。在被剥夺益王封号后,只蛰伏了一段时日,就不安份了。不仅使了些手段,让圣上接见了落魄的乃蛮大汗……屈出律。还让其,成了当今圣上跟前的红人。

    如今,更是成了宿卫司的统领。底下统领着五千将士,负责整个王帐百里之地的安全。虽不比近卫,只维护圣上一人的安危。但统领的将士,却是近卫的近一倍。

    而且地位上,二者都是不分先后的。

    平日外出游猎时,圣上都会抽调部分宿卫司的将士伴驾。面见天颜的机会,也不比近卫少。再有王后、公主等身份贵重之人,也都有宿卫司的将士护其安全。

    所以论影响,宿卫司甚至要比近卫司高上不少。

    前任统领虽不得圣上欢心,但异常得皇后青睐。若不是生了个糊涂儿子,惹下滔天大祸。这统领的位子,依旧稳当得很。

    而现在的新统领屈出律,则是由圣上一手提拔。在皇后跟前,也颇受宠信。因此日夜伴驾在圣上左右,圣宠优渥。

第二百五十三章 兴兵回鹤() 
就连近卫司统领孙忌,都被圣上疏远了不少。

    有其在圣上跟前说着好话,耶律子正去王帐的次数,又赶得上从前了。原本还宣称染了恶疾,现在似乎回光返照了。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真的去见长生天。

    且在进言一事之前,还有一件大事,同样让远在蒲华的总督忧虑。

    那和浑忽公主有关!据王帐的下人传,公主在屈出律入宫后,就与其走得颇近。有些时日,两人还一起去城北的崇恩寺祈福。公主身边的下人,还瞧见两人举止亲密。甚至屈出律,还揽了公主的腰身。

    尽管草原上的人,没那么多的规矩。但大辽受汉家礼仪教化!在礼仪上,承袭的是孔孟之道,圣人之言。对于男女之防,还是颇为看重的。因此这举止,已经很不合规矩了。

    而且屈出律这人,乃是彻头彻尾的景教徒。在乃蛮部落,整个王族都笃信景教。上任可汗太阳汗,就是比较虔诚的景教徒。其认为世间万物,都由上帝创造。

    结果屈出律为了讨公主的欢心,竟在崇恩寺皈依佛门了。

    不过只捐了些香油钱,带发修行。

    这样的人,古丽·阿依努尔是颇为看不起的。因为在清教教义里,为了功利背叛信仰的教徒,是有罪的。

    只是大辽的皇后,却对其颇有好感。可能是见其同出自北地部族,又长得颇为英武的缘故吧。不仅在圣上跟前,经常为其美言。还有意将浑忽公主,许其为妻。

    也是皇后乃葛逻禄部的公主,与乃蛮人的部族,乃是近邻。在大辽朝堂上,文武官职,几乎都被契丹与汉人占据了大半。使得北地部族出身的官吏,异常难见。

    这让皇后,不自觉的生出提拔之心。前任统领,就是出自北地部族…突骑施部。

    要知道,圣上与皇后的感情,可是非常笃定的。为此后宫,少有宠妃。即使皇后只诞下了浑忽公主一个子嗣,圣上也没有大肆扩充后宫的念头。

    倒是皇后,经常在圣上跟前提及此事。并亲自做主,为圣上选了几门大户人家,适宜生养的妙龄女子。有时候,为了让圣上宠幸这些新进的妃妾,还特意合上帐门,将圣上挡在门外。

    这番举止,让不少朝臣都夸赞皇后识大体。圣上也深以为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