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皇孙-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卢俊嘿嘿一笑,还不忘恭维道:“这次祥瑞降临南都,灵物被运送回京,张千户居功至伟,当今圣上一向赏罚分明,你这次仕途上肯定会再进一步,得到皇上的赏识,也就离天恩浩荡不远了呢。”

    “卢千户说笑了,能够为皇上进行这样的任务,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事情,至于仕途上再进一步不是我能够决定的,”张统并不想与他讨论这个话题,于是接着道:“眼看京都就在眼前,卢千户可要时刻加紧戒备,检查下有没有任何疏漏,我们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的。”

    “那是当然,卢俊还是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的,自然不会在这等紧要关头放松警惕,”卢俊摇摇头,道:“不过张统你也不必太紧张了,你没看到皇宫的御林军已经近在眼前了吗?”

    张统顺着大路望去,果然依稀看见了明黄的銮帐,大路两边站立着两排御林军死死的将身后看热的老百姓隔绝在外边,也是,皇帝接连两次出城迎接,摆出这样大的阵仗,应天府内的老百姓肯定十分好奇,因此争相前来查看,与皇帝朱元璋一同等待张统等人的归来。

    张统怎么敢让皇帝等他?他又不是战功赫赫的燕王陛下,所以当即加快速度,老远就从马上翻下来,一路小跑跑到朱元璋跟前跪下,高呼:“微臣张统,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本章完)

第137章 祭天2() 
张统怎么敢让皇帝等他?他又不是战功赫赫的燕王陛下,所以当即加快速度,老远就从马上翻下来,一路小跑跑到朱元璋跟前跪下,高呼:“微臣张统,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恩威难测的君主,官员们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他直接拉下去杖毙,像这样的场合,百官自然无一人敢造次,皆垂手等待朱元璋的指示,只见大明开国皇帝精神万分神情高涨的望着张统等人,挥挥手朝着道:“都起来吧,南都县今次天降祥瑞,实乃大明之幸,百姓之幸,朕之幸,朕将亲迎灵物入京都,并送至圜丘祭天,这次就让我的百姓和朕一起出发吧!”

    “是!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一齐喊道,遂跟随大队人马向着天坛走去。

    待朱元璋走远,百姓队伍窃窃私语之声渐渐响起,只听有人道:“哎,老王,你听说了没有,这次可是千年难遇的大事件,听说那伏牛山遍地都是活的灵芝、人参,长得个个像人一般,能说会走,一般人轻易近身不得,还是那上仙太乙真人下凡,才将其打回原形,捉了去,不然就真凭那些军队上的人,肯定是不成的,走走走,我们赶快跟上瞧一瞧,这可是好事,能让我们碰上,也是我们的幸运呢。”

    “你还真别说,老刘,我今天出门的时候就听见院子里喜鹊在哪儿喳喳叫,就知道有好事发生,”那叫老王的嘿嘿一笑,继续道:“如今当今圣上亲自迎接,就可以看出来这次肯定是大好事,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会变得更好的,天神降旨,福泽大明,瑞及百姓,这样的事情能够让我们遇到,真真是我们的幸运啊,等到儿子有了儿子,我老了抱着孙子一定要将今日的说于他听,让他也知道知道他爷爷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

    “瞧把你乐的,柱子媳妇儿怀上了吧?我说老王你可真够速度的,这才成亲多久,儿媳妇儿就有了?”老刘颇为羡慕的道:“今年是个好年,说不定你孙子将来还是有大出息的人呢?不是说自古有祥瑞降临,往往就会有大人物出世,就算你老刘家沾着那么一点灵气,说不定就有刘伯温一般的能人出世呢?”

    这下可把老王乐坏了,他嘴裂的更大,装模作样的拱手道:“刘伯温可是老刘你们家的人,不过为兄还是谢谢贤弟了,承蒙你的吉言,柱儿媳妇儿肯定是一个大胖小子,将来再与他说起今天我们的对话,也好教导他上进,得了这么好的运气,在与他爷爷我这般肯定是不成的!”

    两人就这般随着人群移动,同时你来我往的交谈,越聊越起劲,而周围的百姓们莫不都是与他们一般,聊着这件事情,畅想着他们未来的生活,没有一个人不对未来充满幻想,他们都坚信,这样的福泽肯定会降临到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他们的生活必将越来越好!

    (本章完)

第138章 祭天3()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从城楼前一直赶到祭天的圜丘,因为祭天仪式的重要性,礼部在朱元璋刚下定决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各项工作的准备,虽然时间仓促,但此时也丝毫看不出他们的慌乱,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按照约定的程序一件一件的来。

    祭祀所在的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早在祭祀的日子定下之后,天子朱元璋与皇子百官提前进行斋戒并依次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这是祭天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朱允炆当然也在这个行列之内。

    时间赶得正好,大队人马刚赶到圜丘,天子朱元璋更换好祭祀的服装,一切就井然有序的开始啦,朱元璋在杨靖、赵勉、詹微等十位大臣的引导下,一步一步的登上祭天台,与此同时斋宫的大钟敲响,以此来告诫陪祭的百官、执事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朱元璋身穿祭祀专用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率先行三拜九叩大礼,然后开口高声诵读道:“父皇天上帝在上,儿大明洪武皇帝朱氏元璋,今于圜丘祭祀天帝,盖因南都县伏牛山近日降下祥瑞,实属千古难遇之大事,幸得皇天上帝垂怜,派上仙下凡指点迷津,才能够得获古今少有之仙物,今乘于皇天上帝,以表朕之赤诚之心,唯愿皇天上帝保佑大明百姓安居乐业,和谐安康;保佑大明社稷日益昌盛,长盛不衰;保佑大明江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朱元璋话音刚落,身后百官一同齐刷刷的跪下,亦是行三叩九拜之礼,跟着朱元璋喊道:“愿皇天上帝保佑大明百姓安居乐业,和谐安康;保佑大明社稷日益昌盛,长盛不衰;保佑大明江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祀词念完,朱元璋慢慢的站起来,待他站定,鼓乐便开始齐鸣,以此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朱元璋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抽出一旁的宝剑一剑把它宰杀,礼官把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以及之前张统所得灵物灵芝、人参之类等祭品一股脑全部放在柴垛上,然后朱元璋拿过火把亲自点燃积柴,使得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这样天帝就能够嗅到气味,与此同时,三支九丈九尺高的望灯照亮了圜丘,伴随着专为祭祀演奏的中和韶乐,夹杂着燔柴的香气,祭天大典马上就要结束了。

    而在这期间,无论是皇子,大臣还是朱元璋本人,都无一人敢窃窃私语一句话,因为这不仅仅是掉脑袋的问题,所有人都怕承担惊扰了天神将大明百姓的福气吓走的责任,况且也并未有谁在之前一直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包括从异世而来的朱允炆。

    不过也就是在这最后的关头,一直放在祭台旁边从未移动过的木牛流马,却在礼官惊诧的目光下移动了几步,‘跪’向正对着朱标和朱允炆的地方去!

    (本章完)

第139章 那一‘跪’1() 
不过也就是在这最后的关头,一直放在祭台旁边从未移动过的木牛流马,却在礼官惊诧的目光下移动了几步,‘跪’向正对着朱标和朱允炆的地方去!

    即便是诸葛亮的后人也未曾见过真正的木牛流马,况且那个东西自打张统得到的时候就是一个死物,任谁也没有想到它会移动?!并且会行跪拜之礼!一时之间看的众人瞠目结舌,却一句话也不敢说,即便是有些研究过木牛流马的,认出了这个东西也只是一脸惊喜的直愣愣的盯着那东西,不敢做出过多的惊扰之举动。

    这样大的动静,朱元璋自然能够发现,他刚开始脸色凝重的盯着那物件,脸色黑的吓人,他当皇帝这么些年每年都会祭天,却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差错,让一件‘死物’搅了局,但他顺着那物品‘跪’的方向看到太子的身影的时候,朱元璋的脸色顿时恢复如初,看来太子乃是众望所归,已然得到天助,真是可喜可贺,这下那仙人的预言总算得到了印证!

    朱元璋这时候还不忘不动声色地扫视众人,将大臣皇子们的表现一一收入眼中,太子朱标之前一直关注着朱元璋祭天时的一举一动,反倒不是最先察觉这一幕,等到他看到诸位大臣不一样的神情而再去看时,就只能看到最终的结果,他正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之时,却很快搞清楚了状况,顿时坐立不安起来,父亲尚且在位,却有‘人’在这等重要的场合只跪他不跪父皇,这是十分大不敬的做法,倘若那木牛流马是人,恐怕早就身首异处了,当下他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祭天之中,只能得到结束以后在做打算!

    跪坐在朱标一旁的朱棣,眯着眼脸色不善的盯着那物体,却也是很好的将情绪隐藏在低头间,他凯旋归来,所有的目光本来应该全都集中在他的身上,然而却出现了天降祥瑞等奇异事件,紧接着锦衣卫立功迎祥瑞归京,这一‘跪’又将人们的关注点彻头彻尾的移开,从而开始审视他的大哥,那个被预言说会做到九州一统的哥哥朱标身上!他虽然很享受大帅的职位,却并不想仅仅只是一个帝国的帅才,从这样的情形看来,那人所谓仙人稀奇古怪的预言是正确的?可是他明明曾经为大哥朱标测算过命格,他的寿辰怎么也超不过三十又八,又怎么可能成为帝王做到那等地步呢?

    朱允炆跪坐在朱标的正后方,可是却没人注意到他,当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射到朱标的身上的时候,他依旧低着头将一切情绪隐藏,他刚才好巧不巧的将全过程都看在眼里,身为现代人他不想去论证那木头做的东西为何不在人力作用下会移动,也不能自欺欺人说这一切通通和自己没有关系,可是他没想到的是那道志和尚胆子竟然大到这样的地步,在南都县动心思也就罢了,怎么还在这重要的场合也动起心思来?

    (本章完)

第140章 那一‘跪’2() 
道志这厮可真是胆大妄为啊?朱允炆心里这么想着,表面却是风平浪静,要按照以前他的思维方式,此时必定跪立难安,不过现在却是淡定无比,瞥了一眼神色不定的朱元璋以及不知所措的朱标,朱允炆老神在的低下头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朱元璋再怎么疑神疑鬼,终究朱标是他看中的皇位继承人,即便是心里有所顾虑,也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何况自己的父亲朱标本就没有什么可以挑刺的地方。

    木牛流马浑然不知自己的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它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又变成了一个不懂世事的死物,而只留下内心震动的皇子和大臣们,让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一齐齐刷刷的望望朱元璋,看皇上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的样子,赶紧低下头眼观鼻观心也装作什么也没有看到的样子一句也不吭。

    这样的场景跪在下面的大臣们未曾经历过,可是在朱元璋的手下能够顽强的坚持活下来并且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