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皇孙-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权松了一口气,本来还想着此番朱允炆分析的头头是道,怕是有什么阴谋要等着他钻,要真是因为女人问题,倒也说的过去,毕竟朱允炆现在十四五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对那等事情上心也不为过,毕竟,自己也偷偷的去过那中华第一茶馆,看着那些穿着男子衣服的女子,竟然觉得她们比女子时候更加让人移不开眼,当然,他的定力不错,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看来允炆对此倒是十分上心了。

    不去管朱允炆说的是真是假,朱权还是忍不住劝道:“允炆你还小,切不可沉迷于那种事情,更何况你还是太子大哥的嫡子。”

    说到这儿,朱权猛然想起来,眼前的这个人不仅仅是大明朝的皇孙,将来很可能是整个大明帝国的主人,即便是不能与他交好,交恶也是万万不能的!谁知道将来他当了皇帝一个不顺就能够决定他的命运,于是,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的被他憋了进去,只能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温和的长辈一样看着朱允炆。

    见对方已经松动,表达出了同意的意思,朱允炆羞涩一笑,像是默认什么似的,轻轻道:“十七叔放心,我自有分寸!”

    (本章完)

第80章 灵光咋现() 
朱权再怎么精明,却也还只是十三岁的孩子,比不上朱允炆再世为人的精明,所以朱允炆很容易将他的思维引偏,并将之前他的提议敲定下来。

    朱权容易搞定,可朱棣却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角色,朱允炆这么鲁莽的想要快速的拉拢朱权,不过也是想要让自己的同盟更多一点,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他绝对不会给予朱棣任何一个取胜的机会,也绝对不会放过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从皇宫里出来,朱允炆自然也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却也不后悔自己的做法,之前他总是有意无意的出现在中华第一茶馆,一来是监察茶馆的各项工作,二来是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自然也是无心插柳的调戏一下茶馆里的小姑娘,卫二知道是他,明面上‘警告’一番,私下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有看见。

    当然,自家主子想要做的事情,卫二怎么可能会傻到去阻止?即便他真的和人家姑娘怎么了,以皇孙的人品,怎么样也是收了做小吧,那样岂不是比嫁给普通人家幸福多了,所以茶馆的姑娘们,你们尽情的往皇孙身上扑吧,谁能入得了皇孙的眼就是你们的造化了。

    朱允炆自然不知道卫二心里的小算盘,他径自去茶馆溜达了一圈,又意味阑珊的回了太子府,心里装着事儿,直接去了书房。

    桌子上画着好多的关于火锅锅的图纸,却怎么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修修改改一番不满意,又撕了重画,此时朱允炆只恨自己后世的时候怎么就一根筋的喜欢历史呢,怎么就不知道学学机械工程什么呢?说不定不只是锅,手枪大炮火箭他都造出来了,这也充分说明了,那些重生之后金手指无比强大的人只是存在于别人的笔下的,不可能发生在他自己身上。

    不过,能够亲自通过双手获得一切,这样的过程虽然会辛苦一些,却十分的实在,让朱允炆觉得踏实,觉得自己是真实的存在着的,不是一缕孤魂,而是实实在在的人。

    朱允炆故意向朱权表达自己想要更多便利的说法其实是真的,只不过他稍微引偏了些朱权便想歪了,他真正想要的是想有一段独立的时间出来,能够亲自与赤焰队一起训练,这样下来第一批的赤焰队的队员才能够更加衷心于他,而有了第一批心腹,以后的行动将会更加的便捷。

    而最重要的也是他想锻炼自己,锻炼自己与赤焰队的默契程度,锻炼自己所欠缺的军事能力,他不要纸上谈兵,要真真实实的经历!

    心知现在想太多也无用,最重要的便是将皇爷爷的生辰办好,可这第一关火锅的锅就成了难题,朱允炆的心情可想而知不怎么兴奋,左顾右盼了一圈,没有看到云儿的身影,心道这丫头又到哪里去了。

    正想放弃去外面走走,朱允炆突然灵光一现,他记得前世的时候冬天下乡考察,见过乡亲们家里有烤火的炉子,设计的非常巧妙,如果能够改良成火锅就再好不过了!

    (本章完)

第81章 锅炉定型() 
正想放弃去外面走走,朱允炆突然灵光一现,他记得前世的时候冬天下乡考察,见过乡亲们家里有烤火的炉子,设计的非常巧妙,如果能够改良成火锅就再好不过了!

    前世的时候他小的时候总是穿不暖和,长大之后自然就十分怕冷,有一年冬天去乡下考察,正赶上下雪,热情的村支书就将他们一行人请到家里做客,乡下没有空调,也没有土炕,用的便是这种简易的炉子。

    圆柱形的炉子,上面顶部两边有支架,支架上面直接放锅,柱体从上往下三分之一处各位一个洞,前面洞口用于添加燃料,后面一个洞口则直接连接有圆柱型通道以便于将燃烧产生的烟气带走,而且在最下面有抽屉型的洞口用来收集清除燃烧剩下的灰尘。

    这样的设计极为巧妙,用来作为火锅再好不过,最重要的是若是在中华第一楼里面设置得当,这样的锅炉将成为中华第一楼的特色之一,当然这样的锅炉在皇宫里却不实用,谁能够在歌舞升平的大堂里摆设这样一个奇怪的东西?朱允炆扶额,当然去掉除烟装置也不是不可行的,但是朱元璋会允许他在欣赏美人跳的时候底下乌烟瘴气一片,大臣们也咳嗽成一片的场景吗?也自然是不行的!

    当然这样的简易装置在野外绝对是可行的了,烧烤野炊什么的,烟气什么的就不重要了,重要的白云朵朵,天气晴朗,以及野外游玩的心情。燃料是木头,现成的让人去砍就行,只需要按照后世的记忆研究出来独家的配料配方就好了,再加上鲜美的牛肉羊肉兔肉老虎搜,便是在美味不过了!

    慢腾腾的将锅炉的模型画出来,交代下去让人定制几个做实验,朱允炆顿时松了一大口气,稍后也顾不上厨房里师傅们的诧异直接将人赶出来,他自己昏天暗地的制作了一番,在下人惊讶的目光下追问他们味道怎么样,差点没把他的贴身太监丁宁一众人等吓个半死,皇孙前段时间突然迷恋起来了跑步,天天围着太子府跑一圈,弄的人心惶惶,这下要是又突然迷恋上做饭,这可如何是好?

    厨师们表示很忧虑,是不是他要失业了?皇孙殿下此时也很忧虑,虽然他记得后世菜肴的配方,却怎么也做不出他吃过的味道,下人们见是他做的东西自然一个劲儿的说好吃,但他心里清除这个好吃不过是骗他的,果然什么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早知道如此就不去和皇爷爷说什么大话了,牛都吹了他却不知道怎么圆了。

    不顾厨房一众人等的战战兢兢,朱允炆折腾到直到他所需要的配料用完了,才吩咐人照着今天的量明天多进一倍,好让他练手,所以之后的很多天,太子府里所有人都是耷拉着一副哭兮兮的脸,不停的揉搓发酸的胃,可罪魁祸首却一副浑然不知情的样子,还是享受着原来的待遇。

    (本章完)

第82章 杨靖很忧虑() 
就这么折腾了几天,朱允炆果断放弃了,面子上的事儿做足了就好,他没必要真的做美味佳肴来,这个事儿本来就是心意问题,想来朱元璋也不会怪罪于他,而且他做的都是一些后世他所喜爱的素菜,要求上也相对低一点。

    杨靖很忧虑,杨靖十分忧虑,从宫里传来消息称当今圣上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玉佩赠与皇孙,并嘱咐皇孙随时可以找他这个刑部尚书帮忙,圣上虽然没有直说,也未曾私下授意,但杨靖身为当朝一品文官,自然是明白皇上的深意,不过是想让他从中协调,帮助皇孙将生辰这件事情办好。

    为朱元璋办生辰这件事情是杨靖自己主动上疏申请的,所以现在朱元璋将任务交给他他并没有任何的惊讶,却没有想到此次的主负责人是一个十四五岁尚未成年的皇孙,这就摆明了说如果生辰宴会办的好,自然就是皇孙的功劳,当然圣上心里也会为他记上一笔,但如果事情被搞砸了便只会是他一个人的失误,毕竟皇孙年幼,好些事要指望着他呢。

    杨靖本来认为朱允炆在接到任务之后很快就会找上门来,却没想到这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派去查探的人回来说皇孙现在正忙着烹饪菜肴呢?

    烹饪菜肴?这是什么节奏?皇孙不会觉得为圣上办好生辰只要他为自己的皇爷爷做一顿好吃的就行了吧?皇家宴会,岂是那等简单之事?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大费周章的上疏一封了,所以杨靖很忧虑,十分的忧虑,一方面迫切的希望皇孙能够早日醒悟过来主动有求于他,好让自己占据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他又觉得可能皇孙根本就没有这等觉悟,所以他可能等不到他的亲自登门。

    天人交战了好几天,杨靖觉得还是自己的前途和命比较重要,没必要和一个未成年的皇孙闹别扭,况且这个人很可能会成为大明朝未来的统治者,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杨靖自认为自己还算是识大体的人,所以当即决定亲自去太子府拜访朱允炆。

    朱允炆正对着新打造的锅炉进行实验,确认在屋内摆放装置的可行性,一边摆弄一边记录下操作的顺序以便后续使用,这时云儿从外边走进来,满目柔情的看着朱允炆,道:“殿下,刑部尚书杨靖杨尚书前来拜访,说是为了和殿下讨论圣上生辰的事宜,我已经让人将他带到客房,请殿下移步客房。”

    朱允炆闻言站起来冲着云儿一笑,露出一张花猫一样的俊脸,惹得许诗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赶紧将早就准备好的洗漱工具拿来,先为他清洗了一番,又伺候着他回寝殿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这才放心的将人带出来。

    对于许诗云无微不至的照顾,朱允炆自然很是受用,而对于杨靖的到来,朱允炆亦是没有任何的惊讶,他故意折腾这几天,想要的结果不仅仅是能够做出一份好的吃食,更重要的是等待杨靖亲自前来。

    (本章完)

第83章 杨靖到访1() 
杨靖于洪武二十三年与刑部尚书赵勉互换官职,是为刑部尚书,他自己承旨研办,体察上意,一律秉公处理。治狱明察真伪,而不以刑律苛细严究,对供词案情稍有不实者,必定亲自过问,彻底查明,他量刑平允,不偏不倚,经他复查审理,结果多所平反,活人甚多,是不可多得人才,然天妒英才,后世历史课本上他因为坐连被朱元璋赐死,享年仅有三十八岁。

    而此时,杨靖正处于他人生中最辉煌的阶段,官居文官一品,是为六部之一的刑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仕途光明一片,若不出差错,必能青史留名、三代受益,保不齐还能混上个托孤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集恩宠荣光于一身,成为一代名臣。

    不过,朱允炆的一切猜想杨靖都不会知道,他此时恭敬的站在书房内,等待着朱允炆的到来,就好像很多次在御书房默默的等待朱元璋一样,时刻谨记自己臣子的身份,恭恭敬敬,认认真真,不断反复的揣摩他们的意思,却一点也不表露出来,等到该出售的时候出手,给出自己最有力的一击。

    显然在杨靖心中,朱允炆与朱元璋想必太多稚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