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皇孙-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他住哪里?”朱允炆疑惑道。

    “我也不太清楚,”和尚摇摇头,迟疑了一下,道:“据他说他是住在桃花园,可本寺方圆几公里都没有桃园,他怎么可能住在桃花园里?”

    朱允炆眉头一跳,却不动声色的问道:“哦,那他有没有提桃花园在哪个方向?”

    “这倒是没有提过,可能是本就没有吧,”和尚笑笑道:“‘长君仙人’有时候说话东一句西一句的,总是一句‘州城西南偶,有黄鹤楼者’,然后便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贫僧倒不知这些说的什么,问他他也不曾解释,只是摇头笑笑。”

    朱允炆点点头,道:“师傅,我知道了,很感谢你说的这些话。”

    道志将《黄鹤楼》和《桃花源记》两首词的句子拼凑在一起肯定不单单是好玩,很明显这些话是他为他准备的,难道在灵谷禅寺的西南处真的有所谓的‘桃花源’的存在?!

    (本章完)

第46章 所谓特权() 
经过之前的一番周折,此时已经到了中午,寺里面的粥饭排队领取的人很多,有前来上香的香客,亦有方圆十里内乞讨的乞丐,因为正是开饭的时候,伙房门前排起了一条长龙,本来朱允炆听说灵谷禅寺的斋饭做的相当不错,想来蹭上一蹭,但看到了这样的情况立马就放弃了这个念头,打算先探一探桃花园的真伪。

    卫一看朱允炆对着排队的队伍深思的样子,猜想他肯定是不想排队而可以立即吃上斋饭,并且他内心里认为朱允炆本来就应该这样,他是大明朝的皇孙嘛。

    于是,卫一上前一步在朱允炆耳边低声问道:“殿下,需不需要属下直接去找他们管事的把斋饭直接送过来?”

    “不用,”朱允炆摇摇头,眼神依旧盯着排队的人群,径直开口道:“同样是大明子民,他们排队我不排队,难道就因为我的身份不一样所以便能够轻而易举获得一些他们需要通过艰难的努力才能够得到的东西?或许千百年来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做法,但并不代表它是对的。

    有些人行使特权习惯了便会变本加厉,希望有更高的特权,有些人被行使特权习惯了便也想要特权,如此往复,欲望被一点点的扩大,总有一天这样的特权会被有些人突破,他们突破了他人也想突破,然后各自行事,视规则法规于粪土,展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后千百人跟随,千万人附和,帝国将很快灭亡。”

    “殿下所想卫一虽不能全部理解,但却明白殿下有着一颗仁义之心,视子民如亲子,此乃大明子民的福分,亦是属下们的福分。但是属下有一疑问憋闷在心中良久,肯请殿下解释。”卫一颔首道。

    朱允炆拍了拍卫一的肩膀,笑道:“你们几个都是我十分信任的人,将来也是我要重用的人,以后有任何疑问私下里都可以直接提出,不需要顾虑其他。”

    卫一疾走一步跟上朱允炆的步伐,径直道:“卫一早年作为暗卫跟随在太子身边保护太子,也曾暗中观察过皇孙,但好像那时的皇孙和现在的皇孙不太一样,而且皇孙现在好多的话语卫一都不能完全理解,最为重要的是殿下身为皇孙,乃是太子嫡长子,将来亦是大明朝的主人,为何会对商人之事了解的如此精细?并且会如此用心的经营‘中华第一铺’?”

    这些话卫一放在心中很久了,自古商人都是下贱的职业,平常百姓家里若不是揭不开锅,便不会去经商,有官差的家庭更不愿意参和,即便是富甲一方的富商娶媳妇嫁女儿都很难和当官的结上姻缘。

    但似乎朱允炆除了对训练军队方面最放心以外,最为关心的便是天下第一铺的经营,这个不仅是他的疑问也是卫二卫三卫四的疑问,不过他们都是识大体、懂大局的人,亦知道听话照做是臣子本分,所以并未有任何藏拙。

    (本章完)

第47章 野心初露1()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思想不仅深深的烙印在士族阶层的内心,也深深的烙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里,它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上层社会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而提倡的,它的产生受益人永远是那些上层社会的人,大多数人将一代又一代的为这个政策付出全部却一事无成。

    朱允炆后世当副市长的时候见过很多一生都在土地里挣扎的农民,即便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政策已经很好了,他们依旧没有权利享受这个世界,因为他们承担不起任何风险,所以他内心里是极为反感这个政策的,即便他现在也是收益的一方。

    朱允炆叹了口气,眼神凝视着远方,像是要透过重重阻隔看到世界的另一端。

    “你可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大明,还有哪些国家?鞑靼?瓦剌?朝鲜?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腊国?西洋国?不不…”

    朱允炆摇摇头,根本没有在意卫一的回答,继续道:“再过385年,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里,会成立另一个叫美国的国家,它最初不是最强的,却在经历过几百年之后成为世界第一的国家,那是我们现在的大明望尘莫及的地方。它在成立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独立宣言:

    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破坏上述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赖以奠基的原则,得以组织权力的方式,都要最大可能地增进民众的安全和幸福。”

    朱允炆目光坚定的看着远方,口中一句一句准确不落的将那一小篇他上学的时候就熟记于心的《独立宣言》背诵出来,然后继续道:“总有一天我们大明会成为比它更为伟大的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必将不再承受那些令人发指的耻辱,我们必将站立在世界顶端,受万众敬仰!所有的规则由我们制定,所有的法律由我们颁布,所有的国家都将臣服在我们之下!

    这是我想要建立的国家,所以我要的不单单是一支能够帮助我得到那个位置的军队,而是一个能够帮助我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的主力军。这样的国家需要的是一个繁荣的经济体,需要良好的经济体制,需要大量从事商业的人士。

    所以我创建‘中华第一铺’,让卫四牵头,打造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我相信将来总有一天,‘中华第一铺’将开遍大明每一个角落,成为大明经济繁荣富强的重要支柱,甚至它会开遍全世界,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光荣的民族品牌,为我们大明国库贡献最有利的经济支持!”

    (本章完)

第48章 野心初露2() 
作为一个历史高材生,朱建文对于那些课本上生硬的割地赔偿条约很是嗤之以鼻,顶层社会贪生怕死希望能够用土地和财富阻挡住侵略者的步伐,可往往承担这些的总是那些出于底层社会的民众。

    国家不强大,民族不富强,一味的闭关锁国坐吃山死的结果必然是灭亡,即便是后来新中国经历苦难而后涅槃重生发展到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小瞧的地步,也忽略不了那些年侵略者在中华土地上实施的令人发指的事情!

    即便朱允炆再怎么憎恨后世那一群拿着国家粮食却做着恶心勾当的官员们,也否认不了他依旧热爱这片土地的事实,泱泱华夏,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到如今的大明盛世,既然来到了这么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他决不允许那些曾经出现在课本上即便只是生硬的文字依旧让他读到眼睛湿润的事情再次发生!

    大明不要做沉睡的雄狮,大明必将成为一头怒吼的雄狮,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朱允炆无法向卫一解释更多的事情,也无法将自己心中所想全部告诉他,他现在能做的也只是告诉他他想要做什么,想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在卫一面前,他不必在乎有暴露的风险,因为经过这十几天的考察,他已经将他们四个当做最为信赖的伙伴。

    “那时候大明的子民都能够吃上饱饭,孩子们都能够上的起学堂,生病的人都能够看得起疾病,漂流无依的人都能够住进暖和的房子,身体残疾不能自理的人都能够得到救助,受到冤屈的人都能够得到平反,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僚子弟都有均等的机会为国家效力。”朱允炆笑着望着卫一,继续道:

    “卫一,你能想象到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吗?虽然它依旧有这样那样不平等的事情存在,可我们的子民都是昂首挺胸的期待着用自己的能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他们心中不在是枯燥无味,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此生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很多很普通的人终将成为时代的英雄,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大明子民心中都隐藏着一个为大明的独立、富强、自由、平等而自豪的民族责任感!”

    卫一顺着朱允炆目光所视的地方望去,那里白云飘飘,他似乎从那里看到了朱允炆所讲的大明朝将要成为的模样,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而他只要一想到这样的大明朝未来是由他参与缔造的,内心里的情绪就忍不住汹涌澎湃起来,这与他建功立业的志向完全不一样,这种自豪感从心底里升起,好像他卫一生来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存在的。

    自豪之后他却陷入了神思,一向自信满满的卫一却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样的一份责任,皇孙如此信任他,把他放在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上,掌管科技司并兼任四司联络使,以前不觉得,现在他却怀疑自己是否有同等的能力回报与他呢?

    (本章完)

第49章 何种大礼?() 
良久,朱允炆从遥远的思绪里跳跃出来,从梦境般的后世里回归到现实,以后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要带领整个国家走上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不是落后挨打奋起直追然后涅槃重生,而是从内而外的民族觉醒,从此刻开始,从大明朝洪武二十四年由他开始!

    伸手拍了拍卫一的肩膀,并没有做任何安慰,而是直接道:“走吧,去东南方向,或许那疯和尚会有一份大礼送给我们。”

    他或多或少能够了解到卫一内心里面的顾虑,从最开始的依令而行到现在的惶惶不安,不是因为顾虑,而是人们常有的对待新事物的行为,既然完全接纳需要时间,他就给他时间适应。

    果然,卫一听了朱允炆的话,立马恢复了原先的状态,劝阻道:“皇孙真相信那道志的话吗?我总是觉得那人疯疯癫癫,说话东一句西一句的,而且现在他连人也不见了,恐怕其中必定有陷阱,请皇孙三思而后行,还是待我亲自探查后再请皇孙前去。”

    朱允炆挥挥手,示意他不必担心,“道志表面上实际上看起来都很不靠谱,但有些事情未必就是假的,何况贤臣择主而事,我能考验他,他亦可以设局考验我。再说我身为主帅,理应身先士卒,不能一味的贪生怕死让你们冲在前头,况且这事虽然有蹊跷,但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