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正是如此。”老农们有了台阶下,保住了一些面子,心里也不那么别扭了。

    他们看着两名少年脸上的淤青,略略扭捏了片刻,便齐齐低头,向二人作揖道歉。

    两名少年也不是心胸狭窄之人,连忙也回礼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几天的经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难得的教训。

    事情落下帷幕,老农们也没有待在这里的必要了,他们拜别刘备等人,抬着改造后的曲辕犁离开了,准备在城外找一块地去试验。

    张同和赤辉也正要跟着老农们离开,没想到他们刚刚迈开脚步,就被刘备叫住了。

    “你们两个留下,我还有事。”

第117章 墨家再现() 
等到众人都散去了,刘备看着二人,脸上露出微笑。

    “你叫张同,辽东本地人士?”

    张同连忙起身作揖道:“正是。”

    “喜欢种田,喜欢庄稼,挺好。”刘备继续问道:“识字吗?”

    “草民家中略有资产,所以上过几天私塾。”张同规规矩矩地回答着。

    刘备顺手从桌子上拿了一张白纸,推到张同面前,又给他指了指放在旁边的毛笔和砚台。

    “试着把你改造曲辕犁的初衷、改造的思路写出来。”

    看着面前洁白如雪的纸张,张同不禁踟躇起来,迟迟不敢动笔。

    从第一天读书开始,张同就从先生那里得知了纸张的珍贵,以及爱惜纸的重要性,可是如今,刘太守竟然让他用这一看就价值不菲的纸,去写出在读书人眼中毫无用处的文字。

    这么好的纸,不是应该用来记载圣贤著作吗?

    刘备也不做声,只是看着面前的少年做着心里挣扎,然后迟迟疑疑地提笔,写下第一个字。

    半晌之后,张同抹了一把汗水,又轻轻吹干纸张上的墨痕,然后双手捧起白纸递给刘备。

    “嗯,不错,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就是这字有点丑,还得好好练啊。”刘备认真地看过之后,虽然脸上还是保持着淡定,但心中却在不停地欢呼。

    终于找到这么个人才,真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作为工科生,刘备深深知道,一本准确翔实,并且通俗易懂的专业书籍,在劳动生产中能够起到多么巨大的作用。

    尤其是农业。

    农业是中华文明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有汉以来,上至官府,下至平民,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但是,将口口相传的经验,转化为可以稳定传播的文字,还没有人可以做到。

    在这个时代,读过书,会认字的人本来就稀少,说得夸张点,一百个人里面,未必有一个能熟练掌握文字的,更别说那些一线的劳动者了。

    另一方面,对于绝大多数读书人来说,他们既然掌握了文字,那就是拥有了通往社会上层的敲门砖,根本没有必要再降下身段,去研究那些泥腿子们的玩意了。

    在这种社会风气下,等到华夏人拥有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要等到近三百年后,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了。

    刘备等不及这么久,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属于华夏人民自己的农学著作。

    如今看到张同的文章,他更加坚定了这个念头。

    “别人读书都是为了做官,做学问,你读了书之后却还是喜欢农田,家里人不反对吗?”刘备饶有兴味地看着张同问道。

    张同难为情地挠挠头,“家父为了让我专心读书,不知道抽断了几根木棒,可我就是喜欢庄稼。”

    刘备放声大笑起来。

    家长望子成龙,孩子却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二十一世纪,几乎每个人在成长的岁月中,都有过这种惨痛的记忆。

    相同的经历,让刘备对张同又产生了不少好感。

    “回去告诉令尊,研究庄稼,未必就不是正道。”刘备笑了一阵,正色对张同说道:“你想不想做官,封妻荫子,光耀门楣。”

    “想!”

    这种事哪需要犹豫?

    “那好,本官给你一年时间,你要做的,就是带上纸笔,走遍辽东各地,将所有关于农林畜牧、桑蚕、酿造、储备以及治荒的经验都收集起来,然后分类归纳,去芜存菁,写一部农书出来。”刘备看着张同逐渐变得严肃的表情,认真地问道:“怎么样,敢不敢接手?”

    “敢!”张同毫不犹豫地答道,然后略一思索,脸上又显出几分难色,“只是一年时间恐怕不够。”

    刘备笑了,这小子还有几分理智,没有被冲昏头脑,“想要收集资料,写一部书出来,肯定不够,但是一年时间,用来看你的才华和心志,绰绰有余了。”

    直到此时,张同才真正相信,面前这位太守是真心想要重用自己了,他压抑着心中狂喜,对刘备重重叩首,一字一句地承诺道:“必定不负太守之托。”

    能够将自己的学问总结成书,并且流传后世,这可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与流芳百世的诱惑相比,做不做官,做多大的官,都没那么重要了。

    解决了张同这边的事情,刘备又将视线转向跪坐在另一边,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的赤辉。

    “赤这个姓挺罕见的,你是哪里人?”

    赤辉脸上露出不卑不亢的微笑,拱手作揖,然后朗声说道:“草民是朔方人士。”

    刘备没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你一个朔方人,横跨整个北方,跑来辽东当流民?”

    朔方就是后世的内蒙古河套地区,位于祖国大西北的沙漠包围之中,距离辽东足足有两千多公里,从那边跑到辽东,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

    更别说是以流民的身份了。

    赤辉也有些尴尬,“草民原本离开家乡,是抱着游历天下的目的,没想到黄巾军蜂起作乱,天下各处都不安宁。草民为了躲避兵锋,一路经过兖州、冀州和青州,最后才乘船来到辽东。”

    大汉疆域共分十三州,闹黄巾最凶的就是兖、冀、青三州,赤辉一个不落地走了个遍,还没遇到什么意外,说起来既是倒霉也是幸运。

    “本官刚才看你对机械颇有研究,想做官吗?”刘备依样画葫芦地问道。

    “回禀太守,草民研究机械只是兴趣使然,从未想过以此作为跻身之道。”

    刘备愣了,这小子怎么不按套路来啊?

    他本以为赤辉作为一介流民,能够在异地他乡谋个出身,会毫不犹豫地答应,没想到这个少年没有片刻迟疑,直截了当地就拒绝了。

    “会机械,还不喜欢当官,你是墨家弟子啊。”刘备忍不住吐槽起来。

    令他更加想不到的是,赤辉听到这句明显就不是当真的话,竟然浑身巨震,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

    不会吧,真是墨家?

    那个已经销声匿迹数百年的墨家?

第118章 人生快事() 
墨家,是诸子百家之一,它的创始者,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翟。

    凭借“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的思想,墨家在战国时期大受欢迎,尤其是在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之中。

    这些怀有和平理想,反对兼并战争的年轻人穿着草鞋,穿着简陋的短衣裳,追随着墨翟周游列国的脚步,并尊称他为巨子,不遗余力地宣传墨翟的思想。

    在墨翟晚年,墨家声势浩大,与儒家齐名,并称为“儒墨显学”,当之无愧地成为诸子百家之首,弟子遍布天下,不可胜数。

    但是随着墨翟的逝世,墨家分裂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这三派弟子互相攻击,思想也逐渐变得极端。

    到了秦汉时代,墨家逐渐没落,许多弟子由于无法忍受清苦的生活,严苛的组织纪律,选择了离开墨家;

    还有许多思想极端的弟子,索性摇身一变,成为了仗剑行走四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游侠,这种用个人行为取代朝廷法律的行为,一下子就遭到了朝廷的严厉打击,成为了黑恶势力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儒家在董仲舒的率领下华丽转身,开始迎合统治者的口味,理所当然地将墨家挤出显学,独占了最尊崇的学术地位。

    失去了统治阶级的追捧,又因为严格的纪律要求,墨家失去了延续的基础,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在此期间,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儒家开始铲除异己,将其余学派全部打为异端邪说,并且不断加以迫害。

    传说这位刘太守的授业恩师是卢植卢子干,天下闻名的大儒,在他面前被揭穿墨家弟子的身份,应该落不了好果子吃吧。

    赤辉看着刘备不断变幻的脸色,心中越发恐惧起来。

    “墨家不是断了传承吗,怎么还会有弟子?”刘备沉吟片刻,抬头问道:“你是墨家哪个分支?”

    “相、相夫氏之墨。”赤辉喏喏地答道。

    “哦,秦墨,难怪在朔方。”刘备点了点头,认可了赤辉的说法。

    相夫氏之墨在墨家分裂之后西迁入秦,故而被世人称为秦墨,他们是墨家三个分支之中,不那么极端,也不反对统一战争的一派,相反,秦墨弟子还积极入世,把自己的才智贡献给秦国,为统一大业出过力。

    朔方在旧秦地以北不远,墨家衰微之后,他们向北迁居,躲到边陲之地,也是可以理解,毕竟儒家的视线主要集中在富庶地区,对边疆一向是不怎么在意的。

    “你来辽东几个月了,对这里百姓的生活,有什么感想吗?”刘备忽然抛出一个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让赤辉又是一愣。

    赤辉眉头轻蹙,略略思考之后,低声说道:“辽东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不用担心贪官污吏,也不担心夷狄侵扰,只是不知道太守卸任或是高升之后,在其他官员治理下,百姓能否继续这样的生活。”

    “是啊,人亡政息的事情太多了。”刘备赞许地点点头,这个少年还是有想法的,“那你想不想帮我,将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而且一直延续下去,我说的不是辽东,而是整个天下的百姓。”

    赤辉惊愕地瞪大了双眼。

    见了墨家弟子非但不喊打喊杀,反而主动表达善意,发出邀请,这位太守怕不是个假的儒家弟子吧?

    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理想和抱负永远是高于一切的,更何况刘备抛出“让天下百姓生活得更好”,这个墨家弟子数百年来孜孜不倦,想要实现的伟大目标。

    根本令人无法拒绝。

    看到赤辉明显心动,但还是有些犹豫的神态,刘备继续说道:“不用担心本官有别的企图,或是包藏祸心,我从去年来到辽东,杀贪官、杀豪强,杀得人头滚滚,杀秽貊人和高句丽人,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若是想害你,根本不需要耍手段。”

    对啊,从辽东百姓口口相传的那些事迹里面,这位刘太守对待敌人无比冷血,丝毫没有怜悯,哪怕覆灭一个数十万人口的国家,对他来说也不过是翻翻手掌那么简单。

    他根本没必要欺骗自己。

    赤辉终于说服了自己,重重地点头。

    “好的很。”刘备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你也有一年时间去走遍辽东大地,去看看百姓在生活和劳作方面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