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猓跷铩⒊盗尽⑷耸终庑换ㄐ┦奔浜途ψ急甘遣恍械摹!绷醣敢∫⊥罚硎境龆约众嫉牟辉尥

    “有个中转地就容易多了。”贾诩继续解释道。

    这三人聊来聊去,仿佛不是天子、重臣和一方诸侯的谋主,而是钻进了钱眼拔不出来,琢磨着怎样赚钱的生意人。

    但他们彼此都心知肚明,自己究竟在说些什么。

    劝刘备挥师南下,征讨盘踞在荆州的刘表势力,这就是贾诩的来意,在他的预想之中,朝廷此时集结兵力、准备粮草军械,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正可以趁着今年的枯水期进逼荆州治所襄阳。

    在下一个丰水期到来之前,刘备至少有半年时间来攻打襄阳。

    只是他的建议遭到了刘备的否决,刘备的意思是看不上边边角角的小城,要打就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拿下襄阳、江陵,所以必须多做准备,区区一个月的集结和备战时间是绝对不够的。

    贾诩这时候放出自己的底牌——南阳。

    荆州与司隶接壤,其北部的南阳郡更是帝王乡,人口密集,土地富饶,农业生产基础极强,若是大军从洛阳南下,沿途征集粮食草秣,倒也可以减少提前准备粮草所需的时间。

    而且,位于南阳地区核心位置的宛城,正是在贾诩名义上的主公、实际上的弟子张绣掌握之下,所谓的中转地,正是指此。

    “文和兄果然深谙经商之术。”郭嘉微笑着说道:“只是文和兄有所不知,幽州商会行商多年,在各地都有合作伙伴和熟人,中转地是不缺的。”

    郭嘉的意思也很明白,张绣想要获取朝廷的接纳和荣华富贵,只是把刘表的地盘、子民和产出当作筹码是不够的。

    我们明里暗里的盟友遍布天下,荆州自然也有。

    想要这些,再拿出些诚意来。

    “如此说来,倒是贾某唐突了。”贾诩也附和着笑了。

    刘备看看天色,觉得时间有些不早了,便轻轻拍着座椅扶手说道:“已经快到正午了,文和先生一大早就进了宫,应该也饿了吧,奉孝,你是本地通,陪着文和先生去用些美食吧,不要怠慢了贵客。”

    “山野村夫,怎当得起陛下如此厚爱。”贾诩一听,这是送客了,连忙起身施礼。

    “那微臣便告退了。”郭嘉也起身施礼,然后带着贾诩离开了御花园。

    看着贾诩远去的背影,刘备轻不可闻地叹息了一声。

    由于自己穿越而来,用超越时代的土地政策和工业实力碾压了几乎所有的对手,迅速平定了三分之二的大汉疆域,将天下大势变得十分明朗,历史上的名人们,几乎都变得黯然无光了。

    之前被他接见过的荀彧、荀攸,如今的贾诩,都无力扭转这雄伟到不可战胜的“势”,满腹才智,只能用于帮主公求个稍好的下场。

    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做不到。

    在原本的时空,这个时候,曹操已经迎奉天子至许昌,之后俘杀吕布、攻取河内、两征宛城、镇抚关中,在中原之地站稳了脚跟。

    河北的袁绍也已经攻灭公孙瓒,占有冀、青、幽、并四州,雄兵数十万,俨然有吞并天下之势。

    再过一年,就是决定北方霸主归属的官渡之战了。

    这个时代,本应是群雄争霸,才智之士与勇武之士如群星般闪耀于历史的天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璀璨时代。

    但如今,在刘备大军的平推之下,预想中轰轰烈烈的战争变得没了悬念,许多青史留名的奇人异事也根本没有机会出场了。

    没有徐州之战和官渡之战,荀彧、荀攸、刘晔这些人注定不会有表现出原本历史上才智卓绝、神机妙算的机会。

    没有三征宛城,也注定没有贾诩、典韦等人的舞台,甚至那个存活于演义之中,引发了一场血战的张济遗孀,她究竟相貌如何,下落如何,也根本不会被人们知晓。

    没有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长坂坡和当阳桥;没有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汉中之战;没有六出祁山、秋风五丈原。

    即便是妙笔生花之人,在面对这一段没有那么多传奇故事和经典场面的历史之时,也写不出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吧。

    连“三国”这个名词,也注定是不会出现了的。

    回想起脑海中那些栩栩如生的角色和恢弘的故事,刘备不由得悠然神往,但当他收回心思,回到现实,眼神便再度坚定下来。

    “千百个名人的辉煌,终究是比不上千百万人的生计啊。”刘备喃喃自语道:“没有这些波澜壮阔,才是真正的好时代。”

第836章 贾诩的图谋(2)() 
“陛下说话一向是那么出口成章?”

    走在街上,贾诩终于忍不住询问起来。

    郭嘉一听就乐了,知道贾诩是被刘备之前表现出的文采给惊到了,不过话说回来,那一番洋洋洒洒的话语,什么殿堂之上朽木为官,什么狼心狗肺之辈,确实骂的是酣畅淋漓,令人忍不住要高声叫好。

    “陛下自称间歇性文豪,时不时就能做一些经验绝伦的佳句,但有时也是言辞粗鄙,文和兄在洛阳做上几年官,也就知道了。”郭嘉笑嘻嘻地答道,然后领着贾诩,走进了西三街的一家酒肆。

    身为一名年轻多金的浪子,郭嘉在洛阳周边的娱乐场所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一踏进酒肆大门,他就受到了热情而不失礼节的欢迎,迎宾的小伙计不用吩咐,便熟门熟路地引着二人上楼,进到最里面的一间雅座。

    “酒菜照旧,再加两个时令好菜,让后厨快一点,本官还有要事。”郭嘉吩咐两句,小伙计连连点头,临走时还特意把木门给带上了。

    “毕竟是洛阳,跟其他地方太不一样了。”贾诩从进入酒肆便一语不发,任由郭嘉做主,直到此时才略有感慨地说道:“区区一个杂役见了九卿,表现出来的只有敬重和热络,却没有任何卑贱和畏缩,呵——”

    “这西三街和东三街不同,附近多为官衙,客人也几乎都是官员,若是有人自恃身份,仗势欺人,丢的可是自己的脸面,于是也没人这么做,久而久之,旁人也就不怕了。”郭嘉解释道。

    贾诩与郭嘉从出城之后便一路步行,沿途也偶遇了一些出来吃午饭的官员,结合之前的观察和郭嘉现在的解释,他便在脑海中大致勾勒出了类似的场景,笑着点了点头,“不用端着架子,倒也自在逍遥。”

    二人闲聊几句,又对屋内摆设点评了一番,在这期间,酒菜也都上齐了。

    “文和兄,当今的形势你也很清楚,朝廷已经彻底平定了江淮之地,征南将军的主力即将折返,接下来最主要的用兵方向就是荆州,再说句不好听的,宛城的倒向,根本不足以改变这一战的结局,甚至对过程都没有太大的影响。”郭嘉拿起酒壶给贾诩倒了一杯,然后又给自己满上,随即有滋有味地抿了起来,两杯酒入喉,话匣子便也打开了。

    贾诩点了点头,随即语气凝重地说道:“我军自离开关中之后,兵不满万,粮秣断绝,穰城战后,主将身故,正是穷途末路之际,幸得刘景升不计前嫌接纳我军。奉孝,识时务者为俊杰这话我们也都懂,但有些时候,也总要讲个义字。”

    “这话倒是没错。”郭嘉点点头,认可了贾诩的说法,“只不过,张将军是否愿意为了这个义字,放弃自己的功业和前途呢?荆州从不缺愿意弃暗投明的义士,即使没有宛城,朝廷大军也尽可一路畅通无阻,单凭归降这一条,张将军与文和兄,以及军中将士们,是没什么功绩可言的。”

    “王师一到,我军便会解甲相迎,之后的事情便不是我们能够做主的,朝廷愿意用,这数千将士便能身先矢石,百死不辞。”贾诩正色说道。

    郭嘉这时候也全听明白了,贾诩这只狐狸,既要主动投降,愿意倒戈攻打刘表,还不希望张绣落个忘恩负义的恶名,说了这么多,就是要把宛城这支部队摆到完全被动的境地,任凭朝廷安排。

    而他也不担心自己会被闲置,按照常理,宛城张绣掌握着最后一支成编制的凉州边军,经过几年休养生息,战力颇为可观,加之对荆州地形有一定了解,肯定是会被南征的大将作为先锋部队使用,功劳是少不了的,朝廷大军这些年来南征北战未遇敌手,攻打荆州也是必胜,对于张绣来说,性命得以保全,还能立下功劳,获取荣华富贵,还不用担什么坏名声,完全是稳赚不亏。

    只不过,这手腕用在别人身上或许可行,搞不好还会对贾诩和张绣高看两眼,但郭嘉是什么人?也是整天就琢磨着怎么算计别人呢,贾诩的心思根本瞒不过他。

    “若是朝廷重用张将军,让他随军讨伐刘景升,这义字还讲不讲了?”郭嘉又抿了一口酒,示意贾诩尝尝面前的饭菜,同时似笑非笑地问道。

    “为王先驱,为国尽忠,也就不得不把义放在后面了。”贾诩面不改色地答道。

    郭嘉又点了点头,漫不经心地说道:“其实文和兄无须担心忠义难两全,我大汉坐拥雄兵百万,战将千员,用不着勉强人,更何况荆州多有忠义之士,王师所到之处必定所向披靡,其实也不会打什么硬仗。”

    你什么都想落,那就干脆什么都别落了,朝廷不缺张绣这一个两个的,有的是人。

    贾诩眼神微微一凛,随即轻笑起来,专心对付起了面前的饭菜,他是凉州边地人,家境普普通通,仕途又不顺,近些年来更是东奔西走,直到占据宛城之后,才过上了讲究吃穿用度的好日子,如今吃到东三街的美食,原本因为谈判不顺利而不太美丽的心情也变得好了许多。

    朝廷有令,官员白天不得饮酒,以免影响公务,郭嘉虽然是九卿重臣,又有接待使者这个挡箭牌,却也不愿意打自己的脸,所以只是小酌了一杯酒意思意思,其余满满一壶桂花美酒,最后都进了贾诩的肚皮。

    “洛阳真是好地方啊,怪不得天下人都想着长住于此,前些时日,国子监和御学堂的消息传到荆州,虽然刘景升严令禁止荆州士人北上,但还是有不少年轻人偷偷跑了,就连他身边亲信族中的子弟也不例外。”贾诩将最后一杯酒缓缓倒入口中,有些感慨地说道:“若是被刘景升知道了,还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来。”

    “哦?还有这种事?”郭嘉的眼中同样闪过一丝寒意,“文和兄又是如何得知的。”

    “昨日在东三街,我见到了蒯家的三公子,蒯祺。”贾诩放下酒杯,微笑着迎上了郭嘉的目光。

第837章 恍然大悟() 
出乎贾诩意料的是,对于这样的消息,郭嘉丝毫没有表现出诧异或是紧张,反倒是向后一仰身子,悠哉悠哉地笑了起来,“若是蒯祺蒯子安的话,那他身边应该还有两个年轻人吧?”

    “确实如奉孝你所说,是有两名士子与他同行。”贾诩答道。

    “庞统庞士元,徐庶徐元直,再加上蒯祺,哼哼,这三个前途无量的小子也敢去西三街厮混,看来给他们布置的学业还是太轻松了,需要多加些项目。”郭嘉不由得冷笑起来,似乎是在琢磨着怎么收拾这些小家伙。

    我说的可是荆州世家勾连朝廷,不是国子监生员出入酒色之地那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要随便就岔开话题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