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兜娜耍杂谌魏稳死此刀际遣惶菀装斓降模灰翟诙潭桃桓鲈履诰统晒乩戳恕

    赵云呵呵一笑,将目光转向了他左手边那名书生模样的青年,此人神色谦和,对着刘备又是一礼,“在下东莱左伯,见过刘太守,听闻大人机智百出,对于造纸颇有心得,特来叨扰请教。”

    “哎哟哟,还真是子异兄,不过纸坊还没建,就等先生来共同研究呢。”刘备心中大喜,赵云办事果然可靠,还真把这个造纸能手给忽悠来了。

    左伯笑道:“在下这次前来是带了全家人的,还希望大人赏个住处。”

    这时候赵云在一边插话进来,原来青州再次出现大规模的盗匪踪迹,各地百姓无不人心惶惶,当他到了东莱找到左伯的时候,这家人正在收拾细软准备跑路去海对面的辽东呢,正好省了劝说和准备行程的时间。

    来到襄平之后,赵云自作主张,让随他前来的一行人住进了原本公孙昭一家的院子,由于公孙昭作恶多端,百姓们宁愿挤在别处也不愿住他家,所以那座院落一直空闲着,刚好便宜了左伯一家和其他人。

    “又闹匪患了啊,真是多事之秋。”刘备皱起眉头长叹一声,对左伯宽慰道:“子异兄只管安心在辽东住下,其余的事情就不要多想了。”

    左伯感激地点点头,在这乱世之中,能有一处安稳的避风港来庇护家人,他已经别无所求了。

    “末将此行找到的子异可不止左子异一个。”赵云见刘备一口一个子异兄,呵呵笑了起来,“这边还有一位。”

    刘备一愣,顺着赵云的手势,将视线转向屋内的另一名青年,这人从刚刚进来就一直沉默不语,此时见刘备望向自己,便不卑不亢地向刘备抱拳行礼,朗声说道:“在下东莱太史慈,字子义,见过太守。”

    卧槽!偶像!刘备差点叫出声来,他用力咽下口中的吐沫,仔细打量了对方一番。

    只见这太史慈肩宽背阔,双臂健壮,身上穿着的淡青色麻布长袍似乎难以容纳他的体形,被棱角分明的肌肉绷得紧紧的,两条长眉斜飞入鬓,一双眼睛更是炯炯有神,脸部线条极为硬朗,顾盼之间颇有豪气。

    应该是本尊,这种外形和气势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刘备在心中下了结论,忍不住对赵云投去了赞叹的目光,这家伙似乎自带吸引名将的光环,先是未来的河北第一勇将颜良,现在连未来的江东第一名将太史慈都能勾引来,难道强者之间都能互相吸引吗?

    赵云在旁边介绍道:“这位子义兄在家乡得罪了官员,故而准备渡海避难,正在港口盘桓,等待前来辽东的船只,恰好末将遇见,便请他来大人军中效力。”

    太史慈对赵云感激地点了点头,说道:“在下原本还担心家中老母五人照料,结果赵都尉专门派人前去将她接来,此恩没齿难忘。”

    高,实在是高!刘备忍不住对赵云竖了个大拇指,此时他心里不知道多得意了,赵云办事办得太讲究,连太史慈老娘都给请来辽东,只要把老太太给伺候好了,太史慈还不得为辽东赴汤蹈火吗。

第53章 孤胆英雄太史慈() 
由于旅途劳顿,左伯坐了一阵就有些精神不振了,刘备见状连忙喊来裴元绍,让他把左伯送回去,然后又特意叮嘱,务必要把太史慈家的老夫人接到这里来居住。

    “此时万万不可。”太史慈连忙起身阻拦,他如今一介白身,和刘备的身份有天壤之隔,再加上初来乍到未立寸功,怎能受得起对方如此的礼遇。

    更何况老娘是自己的,让别人伺候算什么事啊。

    刘备用力按下太史慈的双手,正色说道:“我府中人手充足,侍奉老夫人不过是举手之劳,子义无需多虑。”

    “可是这”人家这么客气,丝毫不考虑双方的身份差距,几乎可以说是折节相交,太史慈反倒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子义乃是人中豪杰,难道来我辽东不想着有所作为,反倒甘心每日待在家中侍奉令堂?”刘备干脆站上了道德制高点,开始以理相晓,“若是子义实在过意不去,那就请在我帐下多多施展才能,就算是报答了。”

    中国人历来讲究个礼尚往来,尤其讲究知遇之恩,有道是彼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太史慈此时已经被刘备用情用理一套组合拳打得晕头转向,他双手抱拳,热泪盈眶地对刘备深深一拜,哽咽着说道:“承蒙太守如此厚爱,太史慈虽粉身碎骨不能报也。”

    哎,这就对了,刘备收了一员猛将,心情极为舒畅,这时候关羽等人听说赵云完成任务回来,也都兴冲冲地跑回了城中,刘备一见人都来齐了,便带着关羽等人来到议事厅,开始通报这一次的收获,同时也准备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来个总结。

    议事厅是用阳终书房改造成的,刘备专门请木匠做了几张方桌并在一起,同时又按照后世的样式订做了许多方凳,他真是被汉代的跪坐之礼给弄得受不了了。

    众人各自随便找了个凳子坐下,刘备笑嘻嘻地看着关羽说道:“子龙已经把造纸的人才请到了辽东,你就等着新书吧。”

    关羽也开心地笑了起来,此时他因为赵云长期不在,骑兵队伍没有主将而产生的小小不满早已经飞到九霄云外,只要有书读,什么都行。

    “不过也有坏消息,青州又有动乱的苗头,当地百姓正在寻求到海外逃避战祸。”刘备话一出口,顿时看见众人脸上的神色凝重了起来,他稍稍停顿一下,继续说道:“从青州出海,要么来辽东,要么去南边的乐浪郡,所以咱们来年开春要忙的不仅仅是春耕,还有安置新的流民这一条。”

    在座的众人虽然主要负责辽东的军事防务,但他们之前也都经手过流民安置,深知这方面工作的困难重重,所以在刘备说完之后,屋内难得地有了一阵沉寂。

    “当初皇上为了让我来辽东之后能够积蓄人口,稳住边疆,特地免了辽东百姓三年的口赋,这一条记得给百姓们仔细地宣传。最好是挑些精明能干的人去青州宣传,多招纳些流民过来,辽东这边地多得很,人口再翻上一番都养活得了。”

    嚯,免除三年口赋。屋内众人互相看看,从彼此脸上都看到了兴奋之情。

    口赋是当年商鞅所创立的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由于这一项税收不仅数额巨大,还可以作为清查户口的一种手段,于是从秦朝一直沿用至今,。

    这项税收面对的是成年人,人们从十五岁开始,一直到六十岁都要年年缴纳,每年一百二十钱是为一算,所以口赋又被称作算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甚至有许多百姓因为无力承担税赋,生下孩子之后就将其杀死的惨剧发生。

    如今刘备抛出免除三年口赋这一条政策,势必会影响到流民的去向选择,也就意味着辽东的人口很快就会迎来新的增长高峰。

    这时候徐荣突然开口,说出了一件众人大多不知道的事情,“就算没有免除口赋,辽东这边也比乐浪好得多,诸位可能不知道,乐浪郡毗邻高句丽、濊貊和三韩,这些异族不事生产专爱抢劫。尤其是濊貊和马韩,年年都要前往乐浪劫掠一番,或是抢劫钱财粮食,或是抢劫汉人为奴,总之是绝对不肯空手而归,乐浪百姓早就不堪其扰了,若是有选择,他们肯定是愿意来辽东。”

    这话一说出口,就像石头扔进平静的睡眠,顿时激起了千层浪,众人纷纷向徐荣询问具体情况,徐荣也不隐瞒,将他这些年来直到的所有消息都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没等徐荣讲完,屋内的气氛已经极度压抑,有如一桶即将爆炸的火药桶一般。关羽蚕眉倒竖,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张飞哇哇大叫,恨不得马上就飞到乐浪去杀上一场;赵云一声不吭,眼中却是寒光闪闪;其余众将也都气得胸口剧烈起伏,满脑门的青筋暴起。

    刘备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恨声说道:“这些山沟沟里的蛮夷,居然敢将我天朝百姓抢去作为奴仆,真是不知死活到了极点。诸位,从今日起扩编郡兵,加紧操练,等到春耕完毕,我们就南下乐浪,跟他们好好地算一算账。”

    “末将得令!”众将齐齐站起身来抱拳。

    坐在下首的太史慈此时也站起身来,向刘备抱拳大声说道:“启禀太守,末将愿前往乐浪,为我军探知彼处道路地形,敌人战力虚实,请太守恩准。”

    “这位是?”关羽等人之前之前就注意到了太史慈这个生面孔,这半天也没来得及问,此时见他主动请缨,便连忙询问起来。

    赵云连忙介绍,并说起认识太史慈的始末,一听说太史慈是得罪了官员而逃亡辽东,关羽哈哈大笑起来,“我们这里因为得罪官员而逃亡他乡的可真不少,不知子义兄弟得罪的是什么官员?”

    “我得罪的是青州刺史。”太史慈呵呵笑了起来,他见众人好奇,就在桌上说起自己的故事来。

    他自幼好学,年纪轻轻就担任了东莱郡奏曹史,后来东莱郡和青州州府因为审理一起世家子弟伤人的案件发生了纠纷,故而分别向洛阳上奏章。

    按照汉朝惯例,判决多以先被有司得知的比较有利,而东莱郡太守准备上奏章的时候才知道州府的奏章已在数日前被送往洛阳,故而十分慌张,请求太史慈为使者挽救此事。

    太史慈怀揣奏章单骑出发,日夜兼行,硬是赶在州里的官吏之前抵达洛阳,每日在有司门前守候。

    州里的官吏来到有司门口求见,准备上奏,太史慈假意搭讪问道:“阁下也是来送奏章的吗?”对方说是。

    太史慈又问道:“听闻奏章的题署之处往往有纰漏而被驳回,不知阁下的是否正确无误,我愿为阁下确认。”

    此人不知道太史慈是东莱人,就取出奏章给他看,结果太史慈拿过奏章就从怀里掏出利刃给切毁了,这位可怜的官吏几乎要吓死,高声喊道有人毁坏了我的奏章。

    太史慈将他拉到一处僻静的地方,冷冷笑道:“实话跟你说了吧,我是东莱太守派来的,阁下若是没有给我看,我也不可能将其损坏,即便官府查起来也不是我一个人有罪,与其我们再次坐以待毙,还不如都逃亡江湖,至少还能保住性命。”

    “你受命毁坏我的奏章,如今已经成功,为什么你也要逃亡?”这名州吏疑惑地问道。

    “太守并未命我这么做,在下一时激愤,自行其是,恐怕回去之后也要遭受责罚,索性也逃于他乡罢了。”太史慈故意做出后悔的姿态。

    二人相约当天逃出洛阳,但太史慈在走了几里之后又偷偷折返回城,将郡里的奏章呈上有司,这样一来朝廷就以东莱郡的判决为准,驳回了青州刺史的判决。

    太史慈虽然大功告成,但因此得罪了青州刺史,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决定来辽东避难,躲过风头再说,就在港口寻找船只而不得的时候遇见了赵云,便跟随赵云一起来了。

    “厉害!”不单是刘备,其余人也都钦佩地向太史慈竖起大拇指,汉朝人最重好汉,此人为了义气不惜失去官职,并且有勇有谋,着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听了太史慈的经历,刘备也理解了他自告奋勇前去乐浪的行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