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简雍起身拍拍屁股上的尘土,跟牵招一起朝着城墙下方走去。

    “秋草黄了,匈奴人有没有什么大动作?”简雍问道,由于两个人各有分工,他是负责内政和外交的,打仗侦察这些事情都得从刚刚返回武州的牵招。

    牵招摇摇头,“他们去年损失太大,今年又打得太狠,我的人跟须卜骨都侯聊了几次,看样子匈奴人是要老老实实喂羊过冬了。”

    “那就好。”简雍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经过去年冬天的一场雪灾,草原各族损失了一半以上的牲畜,乌桓人依仗这些年来跟大汉走得近,又没有打过什么仗,积攒下许多家底,才勉勉强强保住了绝大多数人口,难楼又掏空了库房,使得乌桓人可以在天气转暖之前,把冻饿而死的牲畜全部做成肉干,帮助族人渡过了最艰难的时节。

    牲畜冻死之后,血液全部淤积在体内,很容易滋生细菌、感染疾病,按道理来说是不能食用的,但眼看自己的性命都要保不住了,乌桓人哪还讲究那些,先填饱肚子再说。

    大量的死牲畜被剥皮分解,制作成食物,非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粮食问题,还避免了开春之后尸体腐烂,带来的大规模疫病,乌桓人也算是因祸得福。

    而他们北面和西面的邻居就没那么好运气了。

    鲜卑人生活在长城以北,受灾情况最为严重,风雪乍起之时,他们的许多族人都带着牲畜躲进了附近的山谷,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去年的风雪一直持续了十几天,几乎所有山谷中积雪的深度都达到了一人多厚。

    和连坐镇鲜卑王庭,将自己的部族安置在弹汗山朱峰南面的山坡上,凭借着高大的山脉庇护,倒是没有受到太过严重的损失。

    可是,当风雪退去、天气一天天变暖之后,和连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了。

    食物短缺还可以勉强应付,凭借自己部族的强大兵力优势,逼迫其他小部族献上剩余牲畜便是,可是各条山谷中积雪融化,流出的小溪中渐渐带上了恶臭,生病的族人也越来越多,让他心中恐惧不已。

    为了躲避瘟疫,顺便补充食物和牲畜,和连当机立断,率领部族南下越过长城,沿途收拢其余部族的兵力,前往上谷去找难楼的麻烦,谁曾想难楼早就做好了战争的准备,鲜卑人经过长途跋涉,在潘县北面五十里外停下了脚步,连气都没喘匀呢,却发现乌桓人的大军气势汹汹地扑了过来,只能硬着头皮迎战了。

    就这样,草原两大部族在治水沿岸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双方还比较有默契,纷纷把跟自己不太亲近的部族支出去消耗掉,可是随着战事推进、粮食储备捉襟见肘,和连与难楼二人也是越打越来气,越发不管不顾,只想着如何把对方弄死。

    最好笑的是,南匈奴单于须卜骨都侯以为有机可乘,也带人去搅浑水,结果又被那两家误以为是对方的同盟,联手痛殴了一顿。

    草原三雄打得热闹,护乌桓校尉部看得更是津津有味,然而张悦始终牢记着刘备吩咐过的,尽量在同时削弱各方实力的情况下维持草原均势,于是他扮演起了奸商的角色,和连来求助他也帮忙、难楼来要粮他也帮忙,须卜骨都侯没兵器他也卖,只要拿钱来,什么都能换。

    一直到了夏天,鲜卑人彻底无力再战,带着满身疮痍向北折返而去,乌桓人也元气大伤,乖乖蹲在潘县城墙后舔舐伤口,驻守在沮阳的汉军将士们这才意兴阑珊地从居庸关入塞,重新投入到训练之中。

    而匈奴人更是没吃着肉还惹一身骚,灰头土脸地返回了美稷王庭,看这架势,今年是要消停消停了。

第558章 金币银币() 
在最后一抹夕阳的光芒消失之前,几名骑士快马加鞭,从远处快速奔向武州城,戍守城门的士卒们连忙把已经拉起一半的护城河桥放下,迎接这些风尘仆仆的同伴进来。

    骑士们进城之后还没走上几步,就迎面撞上了在城中巡逻的士卒,当即热络地寒暄起来。

    “夏侯都尉,看你一脸喜色,又带来什么好消息了?”几名士卒围上了率先跳下战马的雄壮汉子,满怀希望地问道。

    “不能说,不能说。”这名汉子牵着疲累不堪的战马向前走去,同时有些歉意地摇了摇头,“等牵将军和宪和先生看过之后,自然会给弟兄们宣布。”

    “哎哎——”这些巡逻的士卒都是当初牵招带出来的幽州军精锐,知道不能继续纠缠下去,按照军中律令,无论出于任何目的,以任何手段阻扰情报传递,都是斩首的罪名,他们可担不起。

    那位夏侯都尉牵着战马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落在后面的几名骑手却没那么着急,他们看了看夏侯都尉的背影,随即转过头去,用微不可见的声音快速说了几个字,然后又加快脚步,追上了前面的人。

    就在这一瞬间,士卒们已经通过唇语看得清清楚楚——冀州大捷。

    幸福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从这些自认为早已被风沙吹成铁石心肠的硬汉子们脸上滑落,但他们恍然不觉,只是转向西南方向傻笑个不停。

    他们曾经是幽州军各路人马之中的精锐,每战必前、所向披靡,虽然为了光复并州的目标而奔赴他乡,每天做着过去根本不屑于去做的事:分散到各个城池维持治安、训练被征集起来的新兵蛋子、在天气好的时候外出绘制地图,诸如此类。

    但是,在他们内心深处,远在冀州跟敌人真刀真枪搏命的那些兄弟,始终是让人记挂。

    如今听到弟兄们打了胜仗,这些老兵自然喜不自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张郃与文丑这两大冀州名将,居然没怎么打就全军弃暗投明,真是难以置信。”武州城正中的县府之中,简雍和牵招二人把脑袋都要挤在一起,一字一句地看着这份情报,没看几行,简雍就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来说道。

    “据说是高览高元伯前去做说客,还请动了张隽义家中老母。”夏侯都尉笑着补充道。

    此人复姓夏侯,单名一个兰字,乃是常山真定人,自幼与赵云相识,只是当初黄巾乱起之时没有一同从军,而选择在家中照顾族人,直到刘备占据冀州北部,他才带着乡里青壮前去投奔。

    因为夏侯兰自幼读书,通晓律法,牵招在前来并州的时候特意请他一起,在军中担任军正一职,此次他恰好前去关羽军中公干,顺便当了一次信使,结果就带回了天大的好消息。

    绝对是一员福将。

    牵招同样心情愉悦,对夏侯兰大声嘱咐起来,“三天之内,我要每一名弟兄都知道,官军已经击垮了窃据冀州的逆贼袁绍,很快就会出兵收复并州,让他们加紧操练,务必要训练出一支能挑大梁的部队出来。”

    “末将得令!”夏侯兰抱拳行礼。

    ******

    在并州这边欢欣鼓舞的同时,远在幽州的蓟城,明亮的灯火之下,一群人同样满心欢喜,仔细欣赏着自己面前的新鲜玩意。

    如果此时有人进来就会发现,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在北地声名远播,财雄势大的顶级豪商,而让他们目不转睛,不住低声讨论的东西,却只是小小的金属圆片。

    “诸位,如果将这种钱币用于你们日常中的生意往来,是不是便捷许多?”见众人都把手中的银币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坐在上首的刘备终于开口发声,打断了他们的窃窃私语。

    坐在众豪商最上首的程熙见刘备出言询问,连忙陪着笑脸答道:“将金银铸成钱币,自然比之前用铜钱或者布帛结账来得便捷,只是这币值,会不会太高了些?”

    程熙口中说着话,手上也没闲着,将金币和银币翻成背面朝上,灯光照耀之下,“直萬銭”和“直仟銭”几个雄浑的隶体字显得无比清晰。

    “诸位家资亿万,平日里生意往来也都是动辄以万钱计量,这种币值是再适合不过的。”出乎豪商们意料的是,刘备并没有说话,而是让他身边的诸葛亮站起身来,对众人展开了解释。

    虽然年龄不大,但诸葛亮说起话来却是有条不紊,只见他看也不看面前放着的资料,自信满满地说道:“我朝对于黄金价值有官方规定,是每金一万钱,但民间兑换价格一直在每金一万三千到一万五千钱,银价则是三千到三千五百钱,这个价格,诸位觉得是否合理?”

    “合理。”众豪商纷纷点头。

    贵金属的民间价格实际上就是天下各地的商人们决定的,而他们通过一定的价格波动,时不时地抛售或是回收黄金白银,从中获取利润,也早都是这个行当的惯例。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大汉国土上的金银太少,不足以让他们进行太大规模的操作,否则这些豪商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见众人点头称是,诸葛亮便微笑着继续说道:“诸位手中的金币每一枚重达七两整,币值为一万钱,也就是每金一万四千二十八钱;银币每一枚重三两整,币值为一千钱,也就是每斤三千三百三十三钱,这个价格应该是很公道的。”

    听了这话,程熙再次拿起面前的金币,仔细端详起来,只见这金币正面图案是一条栩栩如生的盘龙,背面则是三个大字,金币边缘还有一圈均匀平滑的隆起,作工极为精致。

    “价格倒是公道,只是老夫斗胆想问一句,如果此币大行其道,民众家中的金银该怎么处理?”说话的是城南何家的家主,此人身家颇丰,而且对白银情有独钟,如今开口询问,也是直指自己最看重的问题。

    “何三先生,你存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银锭子,放又不好放,看又不好看,还不如拿来州府兑换成银币的好。”刘备盯着这名满面红光的老者,微笑着说道。

第559章 拿他们做实验() 
把自己家里成色不等、大小重量不等的金银换成统一制式的钱币,听起来倒是不错。

    马上就有几名豪商目光闪烁,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

    “敢问使君,是怎么个换法?”程熙也终于放下了手中的金币,抬头询问起来。

    “评定成色、确定价值、再计算铸币过程中的损耗,然后等价交换。”刘备呵呵一笑,神色轻松地说道:“诸位跟着我做了这么多年事,哪一次吃过亏来?”

    众人连忙哄笑起来,连连称赞刘使君高仁大义,才智卓绝,自己这些边地土包子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是靠了刘使君的提携,希望这一次也不例外。

    虽然心中真实的想法不得而知,但这些老家伙都是人精,表演功力深厚,一顿连环马屁夹杂着忆苦思甜,把刘备拍得通体舒畅,甚至还有几个动情到痛哭流涕的,更是令人感动不已。

    “既然诸位都这么支持,那就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吧。”刘备见形势一片大好,便满意地点点头,让这些豪商们离开了。

    程熙眼珠子一转,试探性地问道:“这两枚钱币造型精美,老夫第一眼看见就喜欢得不行,敢问使君,能不能提前换上几枚?”

    “行啊,程家主的面子我还是要给的嘛,明天你带上家里所有的金银过来,想换多少就换多少。”刘备呵呵一笑,慷慨地说道。

    听得此言,程熙老脸微微抽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