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对比,相邻的一块田地里使用了旧式的木犁,两边同时开垦,结果使用曲辕犁的这边轻轻松松就耕完了一亩地,旧犁那边才将将耕到四分之一,并且把两头牛累得直喘粗气,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这犁简直就是宝物啊,太守之前说用了这新犁,耕地速度可以加快三到五倍,老朽之前还不太相信,直到亲眼见过之后才知道自己实在是错的太离谱了。”一名由于常年耕作,皮肤被晒得黧黑的老农激动地称赞着刘备的高瞻远瞩,同时还深情地抚摸着犁身,刘备恶趣味地估计这老汉年轻时摸自己婆娘都没这么温柔过。

    不过老汉的眼光很准,曲辕犁相对于汉朝当时的直辕木犁来说优势确实很大。首先顾名思义,直辕犁的造型像一个横过来的直角l型,控制起来十分困难,前些天刘备曾经试着用旧犁耕地,结果没有掌握好重心,把自己摔了个灰头土脸。

    而曲辕犁将整个犁的受力点转移到了犁身的下半部分,并且犁辕与地面形成一个锐角,这样无论是牛还是马牵引的时候由于力臂的作用,整个犁身总是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样就确保了稳定性和犁地的深度。

    其次是犁盘和犁评的增加,过去的犁没有犁壁,翻起的泥土附着在木制耕犁上难以除去,加装了铁质犁盘之后既能将泥土更好地破碎,又能将泥土翻到两侧,减少了前进的阻力;犁评的设计也是个妙处,通过在竖立的犁建上开出小口,用犁评分别固定在不同高度的小口上,就可以上下调节犁地的深度,可以适应不同作物的耕作,操作起来更加灵活。

    第三则是刘备舍得投入,要知道汉代的炼铁技术和采矿技术都还很落后,在这个连兵器用铁都有些奢侈的时代,刘备决定将犁铧和犁壁都用上好的精铁,非但老农们被他的决定搞得咋舌,连段浩和张焕听说之后都跑来和刘备大吵了一架,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刘备,把二人气得直跺脚。

    “既然这犁确实好用,那就劳烦诸位赶快召集人手开始制作,到开春之时我要看到两千架新犁。”刘备大手一挥,此时他意气风发,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校园里的青葱岁月。

    那时候的他沉醉于各种古代机械,每当看到前人巧夺天工的设计都拍案称奇,如今他终于可以将记忆中的那些智慧结晶重现,对于一个工科狗来说,还有什么事能更使他高兴的呢?

第50章 光和七年的第一场雪() 
光和七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落下,前往辽东南部各县的徐荣,和北上玄菟郡的赵云,也分别带着自己麾下的兵马回到了襄平城。

    才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不见,当这二人再次见到刘备的时候,就都被他憔悴的脸色和深陷的眼眶给吓坏了。

    “太守这是”徐荣关切地问候着刘备,可眼神却总是忍不住瞟向跪坐在屋角,为众人摆弄炭火炉的一名侍女身上。

    刘备一看他那鬼鬼祟祟的眼神和掩藏不住的猥琐笑意,就知道这个老男人心里在琢磨什么,便没好气地打断了他的胡乱猜测,“我这是被公务累的,公务,说正事。”

    徐荣连忙脸色一整,开始讲述起自己在南部各县的行动。

    辽东郡共有十一个县,但田地和财富主要都集中在辽水两岸,以及渤海东岸的狭长沿海地区,所以徐荣没怎么绕路,一趟过去就全解决了。

    在刘备这个现任太守的背书之下,徐荣下起手来毫不手软,他效仿襄平城内发动百姓的做法,无论豪强还是胥吏,只要有作奸犯科,尤其是残害百姓的统统严惩不贷。

    至于那些没怎么跟着阳终等人勾结的官吏,徐荣则是好言相待,并且在这些人的极力要求这下,把他们通通带到了襄平和刘备见面。

    “嗯,这事做得不错,我们要做大事,就必须团结一切可团结之人,把向着我们的人弄得多多的,把对抗我们的人弄得少少的,否则任何事都进行不下去。”刘备赞赏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就是赵云汇报玄莵那边发生的事了。

    虽说公孙度多年未曾涉足官场,但他是土生土长的玄菟郡郡人,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又加上赵云和他麾下将士的协助,短短十天之内就把玄菟郡给牢牢掌握在了手中。

    清查户口、丈量土地、齐民编户、组织郡兵,在公孙度极强的个人能力统筹之下,玄菟郡的人力物力迅速地运转起来,整个地区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尤其是在刘备这里见到了水车和曲辕犁等机械之后,公孙度一直是对这些好东西念念不忘,他组织了大量人手,在小辽水上游的西盖马城大规模开采煤矿,同时也在当地建立港口,建造船只,希望能用船只顺流而下将物资运送到辽东,和辽东郡建立长期的贸易交换系统。

    西盖马以及它北面的高显城,就是后世的抚顺和铁岭,这两地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号称中国的煤都,刘备也是在当初闲聊的时候提起过,没想到公孙度的行动力如此强大,短短的时间内就将当地的煤炭产业组织起来了。

    这个消息可是最好的消息,煤炭和钢铁是推动工业发展的两条胳膊,如今辽东这边通过勘察,已经在襄平城西南地区发现了巨大的铁矿储备,只要有了足够的优质燃料,能够大规模开展钢铁产业,刘备就有信心在辽东干出一番事业来。

    送走二人之后,刘备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连忙拿起笔,在所剩不多的白纸上写写画画起来。

    想要炼铁,直接烧煤不行,得把煤炭再处理一次,才能用于冶金行业,正如木材不完全燃烧后生成木炭一样,烟煤在不完全燃烧之后,生成的则是焦炭,焦炭是冶金工业中的还原剂和燃料,由于焦炭比煤炭密度小,如果玄菟郡那边能在煤炭的原产地就地炼焦再运送过来,就可以大大减少运输的成本。

    片刻之后,一副土法炼焦炉的草图被完成了,刘备拿起这张图纸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什么问题之后才叫来裴元绍,让他派人送到玄菟郡去。

    “这纸是越用越少,估计再过几天就得用木板来画图了,是不是应该再建个造纸厂呢,可是造纸工艺我也不怎么清楚啊。”刘备低下头看着案桌上薄薄的一叠白纸,开始犯愁了。

    “嘀咕什么呢?”此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张宁忙了一上午,顶着一脑袋的雪花回来了。

    张宁自从接受了组建卫生队的工作之后,每天都带着挑选出来的脑子机灵的女人们穿街走巷,宣传刘备给她归纳出来的卫生知识和措施,并且带人在襄平城和移民营地里建成了大大小小数百个公共厕所,忙得不可开交。

    有了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且一步步地前进,如今的张宁已经完全走出了阴影,变得活泼起来,俏丽的脸庞也始终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刘备拍拍桌子,有些头疼地看着张宁说道:“快没纸用了,得想办法建个厂子造纸。”

    “呵,咱们刘太守简直就是神仙,居然连做纸都会?”张宁现在对刘备的崇拜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她是怎么也想不到世上竟然有这种全知全能的人,但凡是平日里见到的东西,刘备都能对她说出个其中道理来,估计即使刘备说人能在天上飞,张宁都会相信他有办法做到。

    “道理我都懂,只是过程不太熟悉,具体弄的话还是比较难,必须要有懂行的人来操作。”刘备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其实很早以前就有纸这个东西了,就是制作起来费时费力,纸张品质还不行,所以一直推广不起来。直到几十年前,宫中有位宦官叫蔡伦的,他研究了很久,才研究出了如何造出成本低廉而且坚固耐用的纸张,可是那个技术细节一般人掌握不来,我在辽东也找过了,没这方面的人才。”

    张宁黑亮的大眼睛转了转,似乎想起了什么,“那个,我前年跟随父亲到青州东莱传道的时候,似乎遇见过一位叫左伯的人,听父亲说他擅长书法,而且做出的纸比蔡侯都要好。”

    “左伯!”刘备跳了起来,左伯左子异是历史上著名的造纸名家,后世甚至将他与蔡伦并称,他造出的左伯纸闻名遐迩,在千年之后还被人称颂不已,刘备之前不太清楚这个人的生活朝代,如今张宁突然说见过这个人,而且知道具体的地方,这怎能不让他欣喜若狂。

    “怎么了?”张宁看着刘备突然情绪激动,有些害怕地往后退了一步,结果被刘备跳过案桌就搂在怀里狠狠地亲了好几口。

    张宁死命挣脱了刘备,“呸呸呸”地吐着口水跑出房间,而刘备叉着腰放声大笑,他转回案桌后面,在一张白纸上重重写下了几个词:火药,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

第51章 形象好气质佳() 
有了寻找的目标就好办了,刘备换了身厚实衣服就出了门,直奔城北军营而去,一路上见到的都是喜气洋洋的百姓。

    如今襄平城里的百姓们都从心里接受了刘备,这位年轻的太守虽说杀起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但平日里都是笑呵呵地甩着两只长胳膊四处晃悠,遇见百姓有困难就想方设法解决。

    其实百姓们不是傻子,谁真心愿意对他们好,为他们的生活排忧解难,这些人都看在眼里,所以刘备的付出也不是没有回报,现在只要是官府提出的劳动项目需要人手,这些民众都会争先恐后地响应号召。

    挖煤、炼铁、伐木、烧制陶器,地处偏僻寒冷地带的辽东郡人民历年来养成的猫冬习惯被打破了,人们每天起床之后就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出门,去街角的粥棚喝上一碗热乎乎的杂粮粥。

    这也是刘太守的新举措,他认为百姓们在大冷天还要劳作,以往一天吃两顿饭的习惯不足以维持体力,便索性不让百姓们在家吃饭了。

    襄平城的每一个街角和移民营地里都设立了粥棚,官府指定的人员天不亮便起床开始烧水煮粥,等到大多数百姓醒来出门的时候粥也熬好了,浓稠的杂粮粥里什么都有:米、麦子、粟米、豆类。这些杂粮被煮得稀烂,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百姓们喝下之后浑身暖烘烘的,连去往各个劳作地点的脚步也变得轻巧有力起来。

    中午和天色渐晚的时候也是一样,百姓们只需要专心劳作,把心思力气都使在干活上,吃饭问题自然有官府来解决。

    他们也不用担心孩子们饿着,大人们吃完饭去上工之后,老人和小孩便来到粥棚,不能干重活的老人们吃完粥之后便带着小孩子们走街串巷,他们或是清理道路上的石子,或是帮着战兵们清理马厩,收拾饲料。

    刘备走着走着,恰好遇见张焕了,这位现在的襄平城治民官正在苦口婆心地劝说一名老汉回家,这老汉也不知道多大年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可还是带着一群孩子在清理路面。

    “诸位不嫌弃我们这些老梆子没用,给我们分房子,还给我们饭吃,老汉也得做些事情来回报,要不然这辈子就算是白活了。”老汉很倔强,坚持不肯回去,闹得张焕十分为难。

    刘备看着这名老汉单薄的衣衫、佝偻的身形和谦卑的笑容,心中很不是滋味,他站在一边看了片刻,终于忍不住走上前去,把张焕拉到一边低声嘱咐起来。

    “这些老人愿意干些活,那就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