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刘备拍着胸脯,非要说这孩子没问题,碍于刘备的面子,书院内部还是对诸葛亮敞开了大门,任由他和诸葛瑾住在书院,每天前来借阅各种书籍。

    可是半个月时间不到,诸葛亮就说自己都看完了,并且都学会了,希望离开书院,去找刘备学习其他知识,于是书院上下都恼了。

    数百人花了几年时间,辛辛苦苦总结出了的算学知识,编纂出来的算学书籍,你这十天时间就全学会了?

    以为我们会相信这种鬼话吗?

    当刘备得到消息,匆匆赶来书院的时候,诸葛亮正被一大群义愤填膺的学子围着提问,忠厚老实的诸葛瑾则是在旁边手足无措站着,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很快,很多学子们发现,自己提出的基础问题都被诸葛亮毫不费力地回答出来了。

    然后,一些学子们发现,即便是入学一两年之后才能接触到的问题,诸葛亮也能答上来。

    最后,几名资格颇老,平日里都能给新学子们讲课的郑玄弟子上阵,还是难不住诸葛亮。

    见到这幅场景,刘备心里有了底,在他的提议下,郑玄老先生亲自出了几道题,对诸葛亮进行考校。

    眼看一道道艰深无比的难题都被诸葛亮破解,郑玄一发狠,把自己和几位核心弟子正在研究,尚未得出结果的问题搬了出来。

    结果诸葛亮奋笔疾书,一张张白纸很快就布满了字迹,几位核心弟子站在他身后,不知不觉就张大了嘴巴,满脸见了鬼的表情。

    他们看见,诸葛亮推演的进度,已经追上了他们花费许多时日才达到的程度。

    “可惜了,真是可惜了。”看了自己弟子再次送过来的纸张,以及上面的推演过程,郑玄苦涩地摇了摇头。

    “可惜什么,明明没错啊。”刘备伸过头去扫了两眼,心中也有些惊讶,这是一道函数题,在初等数学中算是相当困难的问题了,就是放到后世高考,也能值个选择题的分数了。

    想不到幽州书院群策群力,居然已经把数学这个学科推进到了如此程度。

    郑玄有些难堪地说道:“老夫本来想的是,只要这诸葛亮能够答出两道题,便将他收为弟子光大门楣,可如今,唉——”

    刘备噗哧一声笑出声来,闹了半天郑玄是想收徒,结果发现人家比自己厉害,于是尴尬了。

    “此子之才,老夫生平未见,绝不可荒废了。”郑玄想了想,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玄德,把他留在书院如何?老夫愿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绝不藏私。”

    “这得看他自己的意思。”刘备指了指站在一旁的诸葛瑾,“那是他的兄长,虽然看上去木讷了一些,但也博览群书、为人宽厚,先生不妨将其收为入室弟子。”

    郑玄眯起眼,仔细打量了一番,“看上去确实是个好苗子,可是这脸怎么那么长?”

    “先生就说收不收吧。”刘备不乐意了,寻思着你也不看看书院里这群学子,歪瓜裂枣也不在少数,凭什么嫌弃脸长的?

    “收,为什么不收?”郑玄点点头,又把目光转向了众人簇拥之中的诸葛亮,“只要能留下那个小家伙,别说一个兄长,就是十个、百个,老夫也认了。”

第520章() 
又过了两天,卢植和蔡邕也见识到了诸葛亮的超绝才华,于是,三位年过半百、德高望重的老夫子彻底撕下面皮,围绕这个小孩子应该拜在谁家门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口舌之争。

    郑玄说诸葛亮是继承自己这一派儒家道统,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不二人选;卢植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诸葛亮乃是萧何张良一般的人才,理应跟随自己学习为政之道。

    蔡邕懒得跟这两个老朋友争吵,只是放出话来,说他们两个能教的自己几乎都能教,自己能教的乐理、辞赋和书法等学问他们却教不了,两厢对比高下立见,不知道郑玄和卢植两人有何脸面跟自己争弟子。

    非但如此,蔡邕在听说诸葛亮的继母守寡,还有两个精通文字且待嫁闺中的姐姐,如今还住在蓟城内的馆舍,家无余财,连忙让蔡琰蔡琬两个人带了钱粮布帛前去探望,这种雪中送炭的举动让诸葛夫人感激不尽,很痛快地就同意了让两个女儿去蔡邕的艺术学院进修。

    见蔡邕采取迂回战术,从诸葛亮的家人入手,郑玄也采取行动,迅速批准了诸葛瑾的助学金,食宿补贴,将这个被自己嫌弃脸长的忠厚青年收入门下,还把诸葛瑾领到家中做客,介绍郑益恩与他认识。

    卢植身上有公职,忙了几天之后才发现诸葛亮周围阵地已经被其他二人占领,气得逮着刘备一顿臭骂。

    对于几位老先生的行为,别说旁人,就连诸葛亮自己都有些惊疑不定,好在刘备不想让这个小孩子压力太大,这几天来都是带着他到处游历,甚至跑到因天冷而停工的新蓟城工地转悠了一天。

    “小小年纪,为什么唉声叹气的?”在返回蓟城的马车车厢内,看到诸葛亮愁眉不展的模样,刘备心中觉得好笑,故意开口问道。

    “莫不是没吃饱?”裴元绍也瞪着眼睛问道,他今天心情好,中午吃饭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奔放了一些,速度也快了一点,似乎没给刘备和诸葛亮留下多少饭菜。

    诸葛亮摇了摇头,闷声闷气地说道:“使君和几位先生太过热情,晚辈有些受宠若惊了。”

    “傻孩子,所有人都看得出你是块璞玉,以后注定要扬名天下的,所以才抢着将你收入门下,把自己的本事都掏出来塞给你呢。”刘备哈哈大笑起来,“被三大宗师争抢,换了别人,只怕是梦里都不敢想。”

    几十年前,天下最著名的儒家宗师是马融、陈寔、李膺等人,卢植、郑玄,以及寓居辽东的管宁邴原等人要么是入门弟子,要么是挂名弟子,几乎都出自他们门下,这也是儒家当今声势最大,声望最好的一支。

    如今郑玄顶着天下第一大儒的名头,卢植是天下资历最老的名臣之一,蔡邕更是公认的书法和音韵第一人,能够被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看重,对于年轻士子来说,都是极其了不得的殊荣了。

    更别说现在是三大宗师一起出马,用尽各种手段争抢。

    只要刘备让人把这事情传出去,再略微造造势,不等诸葛亮成年,他就会誉满天下,再磨练几年的话,同辈第一人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是,诸葛亮听了这话,脸上并没有什么喜色,反倒更加闷闷不乐了,“我好好读书,有不懂的道理就去求教先生们,这样难道不好吗?”

    刘备不禁嗤笑起来,“孩子,这可是天下最有名的三位大儒,多少人挤破头都要投入他们门下,你却极力推辞,是不是太过分了?”

    “天下大乱,社稷倾危,这些大儒也没有站出来力挽狂澜啊,跟他们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诸葛亮昂起头,老气横秋地反驳道:“与其跟着先生们抠字眼,还不如拜使君为师,学习真正能够经世济民,匡扶社稷的本领。”

    刘备无声地苦笑起来。

    这些话要是被先生们知道了,肯定以为是刘备教的,到时候还不得活活撕了他?

    再说了,他刘备何德何能,居然能给诸葛亮这个天才当老师了?

    马车缓缓驶入蓟城,刘备却不急着回州府,而是让车夫转道城东,去艺术学院转上一圈。

    经过一两年的发展,此时的艺术学院已经颇具规模,其中学音乐的人数最多,书院的学子们喜好焚香弹琴,把这当成一桩雅事,自然是人人都要学的。

    学诗词歌赋与书法的学子也是数量不少,蔡邕精于书法,尤善隶书,甚至自创了飞白体,被人们争相效仿,据说老先生有一次醉酒之后还放出话来,说是学到他七成水准,即便是给人书碑立传,也足以保得一生衣食无忧,从那之后,学书法的人就更多了。

    除此之外,以蔡琰为教师的女班也生意兴隆,吸引了幽州各地殷实人家的少女们蜂拥而来,除了弹琴奏乐,蔡琰还毫无藏私地教少女们读书写字,不知不觉间,这位美丽、博学且善良的女子所具备的声望,都快要赶上她的父亲蔡邕了。

    在艺术学院中转了一圈之后,诸葛亮眼睛发光,刘备却是头昏脑涨,由于这些学员水准参差不齐,又喜欢聚在一起切磋技艺,各种稀奇古怪的声音都能给捣鼓出来,他们自己估计是听惯了,都嘻嘻哈哈的不当回事,但刘备就收不了了,恨不得找块布把耳朵塞住才好。

    走过熙熙攘攘的主教学区,刘备等人来到一处清幽的院落,这里正是蔡琰教琴的地方,出于避嫌考虑,基本不让男子进入,赵云还特地出钱,从城中雇了十几个膀大腰圆的中年妇女,有人守门有人巡逻,寻常学子根本无法突破她们的防线。

    刘备吩咐守门的妇女进去禀报,过了一阵,诸葛瑜和诸葛英这一对姐妹就欢喜地跑了出来,紧跟在她们身后的,则是被火红色裘衣裹得严严实实,跑步都有些吃力的蔡琬。

    诸葛姐妹跟刘备见礼之后就拉着诸葛亮嘘寒问暖,蔡琬则是鬼鬼祟祟地凑到刘备身边,不露痕迹地指了指诸葛亮那边,压低声音问道:“他就是诸葛亮?”

    “你这小丫头是怎么知道的?”刘备反问道,顺手帮她扶正了脑袋上的大皮帽子。

    “嘿嘿,我知道的可多呢。”蔡琬性子跳脱,这几年又被所有人宠着惯着,胆子大得厉害,马上就跑到诸葛亮面前交谈起来,她是有说有笑,而另一边的诸葛亮哪见过这阵势,不一阵子就满脸通红,手脚都没地方放了。

    “老大,一物降一物啊,这个奇才终于碰到克制他的人了。”见到诸葛亮的窘迫样子,裴元绍不禁咧开嘴傻笑起来。

第521章 雪灾() 
听了诸葛亮自己的意思之后,几乎所有人都震惊了。

    他居然要拜入刘备门下,而不是三位几乎要打破头的儒家宗师。

    “圣贤经典一窍不通,拿什么教弟子?”郑玄目瞪口呆。

    “字都写不好,凭什么收弟子?”蔡邕火冒三丈。

    和两位老友不同,卢植却是开怀大笑,几乎要笑得背过气去。

    诸葛亮跟了刘备,那就是他卢子干的嫡系徒孙,其他两人跟同辈可以撕下脸皮不要,却也不好意思自降身份,跟小一辈的刘备去抢弟子吧?

    正如卢植所料想的一样,郑玄和蔡邕终究是放弃了把诸葛亮招致门下的想法,但两位老先生在酒桌上一合计,竟然又使出一计。

    他们居然联袂跑到州府,硬逼着刘备认自己当老师,不磕头没关系,以前怎么来往,以后还是一样,就连拜师礼所需的六礼束脩,都是老先生们自己提上门装样子的。

    非但如此,郑玄和蔡邕还极其严肃地进行了“回赠”仪式,每人给刘备一部论语、一捆大葱,一把芹菜,然后不等刘备做出反应,就急匆匆地跑了。

    当天下午,蓟城内就传遍了刘备勤奋好学,拜郑玄与蔡邕为师的消息,不用说,又是两位老先生派弟子去传的。

    “又送葱、又送芹菜,这叫什么事啊?”看着摆在桌子上的大葱和芹菜,张宁有些哭笑不得地问道。

    “大葱的寓意是使人聪慧,芹菜的寓意是勤奋好学。”刘备同样感觉到无语,同时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儒家弟子内心深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