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车轮滚滚向前,不多时候,诸葛家就到了,裴元绍上前敲开门,道明来意之后,那一名须发皆白,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老仆精神大振,连忙将他们请了进去。

    刘备迈步进门,放眼望去,只见这座院落占地广阔,房屋却显得有些破败,不由得心中暗叹。

    没走几步,一名青年和一名少年就从某个拐角匆匆出现,离着老远就对刘备作揖行礼,“末学后进诸葛瑾诸葛亮,拜见使君。”

    刘备比他们年长许多,加之位高权重,又是上门送礼而来,所以呵呵一笑,坦然受礼,然后才来到二人面前,将他们扶起说话。

    “我久闻令尊大名,只是事务繁忙,没有机会见面。”刘备口中说着诚恳的客套话,同时不断地打量着面前的诸葛兄弟。

    先看兄长诸葛瑾,好家伙,这脸长得,范尼斯特鲁伊也不过如此,怪不得后来被孙十万比作驴呢,就这长度,一般的驴都赶不上他。

    再看看兄弟诸葛亮,嗯,顿时觉得顺眼多了,虽然面容稍显稚嫩,眉眼之间却是英姿勃发,加之身材高大,体格匀称,一看就知道以后是个风靡万千少女的美男子。

    这就是我的偶像啊!

    刘备面色平静,心中却是波澜起伏,他自从穿越回来,即使是面对灵帝刘宏那样的九五之尊,曹操那样的绝代雄杰,都可以从容笑对,从没有今天这样的紧张与激动。

    这种终尝所愿的心情,就像追星族终于站在了偶像面前一样。

    进到诸葛家前堂,刘备发现摆设器物还是过去的款式,众人分主客坐下,看着略显破旧的蒲团和席子,刘备对这家人的经济情况,也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虽然诸葛兄弟后来都成为了各自一方的重臣,但此时毕竟年纪还小,面对身居高位的刘备、威风凛凛的张飞和臧霸等人,还是显出了明显的紧张和拘谨。

    刘备自然也察觉到了屋内的尴尬气氛,他看看诸葛瑾,再看看诸葛亮,微笑着开口说道:“瑾者,美玉也,令尊这个名字起得不错,倒是令弟为何没有起名诸葛瑜,而是叫诸葛亮呢?”

    瑾瑜这两个字都是玉的种类,通常是结伴出现,泛指美玉,也比喻美德贤才,按照常理,哥哥起名叫瑾,兄弟即使不叫瑜,也应该是起个王字旁的名字,这样才显得齐整。

    当面讨论对方姓名,按理说是比较不敬的行为,但刘备年长位尊,在座的也没有什么外人,只当是亲友之间闲聊,倒也无伤大雅。

    诸葛瑾看起来有些敦厚老实,听了这善意的玩笑话后,嘴唇动了几下却没说话,反倒是年龄尚小的诸葛亮开口解答。

    “使君所言确实有理,只是晚辈生得太迟,名字被人占了。”

第511章 想不想去看看() 
众人齐齐一愣,名字被人占了,这是什么操作?

    诸葛亮神情自若,继续开口说道:“晚辈在家中排行第四,除了兄长之外还有两位家姊,名字是诸葛瑜和诸葛英。”

    这个解释让刘备等人恍然大悟,齐声大笑起来。

    刘备笑了一阵,又赞许地点了点头,“瑾瑜之才,英风亮节,我虽然不曾见过令尊,但从诸位的名字,也足以看出他的品行高洁,对子女的谆谆厚望,此等英才殊为难得。”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刘备不断表露出对诸葛珪的景仰和未能与其交往的遗憾,令诸葛瑾和诸葛亮这两兄弟如沐春风,在受宠若惊之余,心中不知不觉地也产生了亲近的感觉。

    渐渐的,堂中气氛就变得融洽了许多,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众人言谈甚欢,外面的裴元绍也没闲着,他先是指挥随行的十几名军士将各类物资卸入院内,又在老家仆的引领下分门别类放置完毕,过了一阵,他们又取了木炭,把前堂正中的炭炉点上了火,明亮的炭火夹杂着细微的噼啪声,使这间原本有些清冷的屋子变得暖意洋洋。

    闲聊之中,刘备似乎是无意间提起了卖房子的事,诸葛瑾也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讲述起家族历史和近况。

    琅琊诸葛氏起源于夏朝,乃是皋陶之子伯益的后代,由于担任葛国国君,故而以葛为氏。

    秦末陈胜起义,有大将葛婴屡立战功,却被陈胜冤杀,汉兴之后论功追思,孝文皇帝追念葛婴的功勋,封他的孙子为诸县侯,其后代遂以诸葛为姓氏。

    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生有三男两女,按理说养家糊口不成问题,但他英年早逝,那年诸葛瑾只有十三岁,便要承担起奉养继母和四个弟弟妹妹的重任,他生性忠厚老实,又不懂经营之道,本就不是特别丰厚的身家,就慢慢衰败下来。

    早几年的时候,天下还算太平,诸葛珪的兄弟诸葛玄在京城为官,还能时常送来钱财接济,后来诸葛玄跟随刘表前往荆州任职,又赶上董卓乱政,中原打成了一锅粥,道路阻隔,往来不便,来自诸葛玄的接济一日少过一日,诸葛瑾见家中人丁稀落,居住在这样规模的宅院也是浪费,故而决定将其售卖,换取钱财。

    “卖房卖地只能解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啊。”刘备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由得有些唏嘘,好好一个家庭,就因为失去了作为顶梁柱的男人,短短几年时间就落到要卖掉祖产来度日的窘境。

    再想想自己家里那两位娇妻,三个粉雕玉琢般的孩儿,若是一步不慎,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落败,到时候覆巢之下,只怕是一颗完卵也留不住。

    还是得撸起袖子加油干啊。

    诸葛瑾听得愁眉苦脸,却又无可奈何。

    他自幼好学,博览诗经、尚书、左氏春秋,还曾经在洛阳求学,却因为生母去世得早,不得不中断求学,回乡守孝,谁曾想刚刚守完孝没多久,父亲又去世了,小小年纪,就要把偌大一个家扛在肩上。

    按道理说他饱读诗书,守孝期间极尽孝道,侍奉继母也恭敬谨慎,深得乡邻敬重,假以时日,被举孝廉入仕,也是一条出路。

    偏偏就在十九岁,还差一年加冠,获得为国效力资格的时候,家里的生活彻底接济不上了,这才出此下策,售卖房产,希望渡过难关。

    “这么好的房子,你们说卖就卖了?”刘备站起身来活动活动腿脚,顺便抬起头来看了一圈,口中悠悠叹道。

    诸葛亮一直规规矩矩地在旁边静听众人交谈,此时见刘备叹息,自家兄长又垂头不语,一时间按捺不住,昂然说道:“先祖前来阳都之时并无尺寸之地,尚能将家族绵延至今,如今我兄弟虽然身居困境,却也未尝不能重振家风,光耀门楣,区区一座宅院,卖便卖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听闻此言,刘备霍然转身,正要开口说话,却没想到张飞一拍案桌,抢先对诸葛亮高声赞叹起来。

    “你这少年倒是好志气!”张飞嗓门本来就大,此时心情激荡,声音更是高了几分,震得堂屋嗡嗡作响,“俺老张在当年起兵之时,也是卖了家中桃园和宅院来换取军资,大丈夫胸怀天下,区区一座房屋又算得了什么?”

    诸葛亮双手一拍,“久闻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两人话遇知己,一唱一和,热情得就差斩鸡头拜把子了,把刘备气得话都说不出来,要不是打不过张飞,他肯定要冲过去把这个黑炭头按在地上爆锤一顿。

    从华佗开始,每次招揽人才的时候你都要插嘴抢台词,什么毛病这是?

    刚好这时候诸葛瑾也大张着嘴,目光有些呆滞地转了过来,刘备压下怒火,决定跟这个老实人好好交流,沟通一下感情。

    “令弟虽然年幼,说话却颇有道理,不知师从何人,治何经典?”刘备挤出笑容,对诸葛瑾温声问道。

    诸葛瑾一愣,寻思着对方怎么话锋一转,说起了学业的事,然后才想起来,面前这位刘使君可是大儒卢植卢子干的学生,读书人见面肯定是要聊学问的,便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舍弟——”

    不等诸葛瑾说完,那边诸葛亮又抢过了话头,“晚辈博览群书,却不求精熟,观其大略便可。”

    “观其大略?”刘备眯着眼笑了起来,这倒是跟史书上记载的一样。

    诸葛亮不顾自己兄长一个劲地使眼色,自信地答道:“世之腐儒寻章摘句,穷其一生能读几卷书来?我观其大略,知晓书中精要,一生所学怕是要超过常人百倍。”

    这时候诸葛瑾终于按捺不住,怒声训斥起来,“大胆孺子,竟敢在使君面前口出狂言,还不速速谢罪!”

    天下儒生最爱干的事情就是研究先贤经典,讲究个微言大义,恨不得把祖宗说的每一个字都琢磨出花来,诸葛亮这一番话,简直就是指着儒家弟子的脸骂街,换了当年那些脾气暴躁的公羊儒生,只怕现在已经拔剑相向,血溅三尺了。

    “令弟说得一点没错,何罪之有啊?”出乎诸葛瑾意料的是,刘备这个大儒门生丝毫不恼,反倒是哈哈大笑起来,直到他笑够了,才指着诸葛亮说道:“我在幽州有一座书院,其中藏书浩如烟海,更有许多你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鲜东西,想不想去看看?”

第512章 海的另一边() 
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城北低矮的峄阳山也无法阻挡南下的凛冽寒风和暴雪,整个下邳城变得无比萧索,往日里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几乎没有人的踪影。

    就在这样的气氛之中,一辆马车穿破风雪的阻隔,在下邳城中的客栈落脚,天黑之后,又有两名青年趁着夜色走上街头,进到了下邳陈家的宅院。

    “国让,你怎么来了?”陈登又惊又喜地看着对面正在抖落身上雪花的田豫,压低声音问道。

    “今年天冷,师兄在返回幽州之时特意叮嘱我送来裘皮大衣数件,以供老家主、云龙兄和家眷御寒。”自从在糜家庄园内欢饮数日,互相了解了志向和才能之后,田豫与陈登就结为好友,此时再度相见也没什么拘束,大大咧咧地说明了来意。

    陈登失笑起来,“大老远的跑来就为这事,难道我陈家还缺几件御寒衣服不成?”

    “礼轻情意重嘛,这就是个意思。”田豫嘿嘿一笑,径自坐到客座,从身边小包里取出一封薄薄的信笺,“这里还有师兄的亲笔信,说是元龙兄看了就知道。”

    就在陈登准备拆开信封的时候,一阵脚步声伴随着拐杖触及青石地面的声音响起,紧接着,陈珪苍老的身形就出现在了门外。

    “渔阳田豫,见过陈老家主。”虽然未曾谋面,但从这老者的穿着和气度,田豫就迅速判断出了对方的身份,连忙起身行礼。

    陈珪点点头,自顾自地来到上首坐下,方才缓缓开口说道:“老朽与令师卢子干乃是故交,叫你一声贤侄,应该没错吧?”

    “末学后进田豫,拜见老大人。”田豫这些年磨练得相当机敏,一听陈珪有套近乎的意思,马上再度起身行了个子侄礼,称呼也改成了对待师长一般。

    “贤侄快快请起,坐吧,坐吧,啊。”陈珪苍老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然后转向陈登问道:“刘玄德写了什么啊?”

    陈登双手奉上刚刚拆封的信件,陈珪接过之后抽出信纸并将其展开,只见洁白的纸面上,只有十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海内存知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