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69章 攻心为上() 
“没错,除了我们之外,其他割据一方的诸侯全都在吃大汉的老本,谁占了好地方并且站住了,再招揽几个不错的人才,就拥有了比其他人强的实力,袁绍占了冀州的精华地区,所以他能够组织起如此数量的军队,与我军抗衡这么长时间。”刘备缓缓说道。

    放眼天下,能够拼凑出十万军队的总有那么几家,但那些所谓的“军队”基本上都是临时抓来的壮丁,只能用来吓唬人的,真要上了战场,怕是走上几步就要阵型崩溃。

    拥有能被刘备这些人看得上眼,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并且数量达到三万以上、装备物资也跟得上的,恐怕就只有幽州、冀州和盘踞在长安的李傕郭汜等人了。

    如果能击败袁绍,统一河北大地,可以说天下大势就会趋向于明朗,但击败袁绍这件事本身,需要付出许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做到,绝非轻而易举。

    关羽没有接话,他感觉兄长还有更多的话想说。

    “如你所说,我们花两年时间击败袁绍,再花一年时间休整军队、积蓄粮草,制定下一步战略,然后再消灭一个敌人,继续重复之前的举动,想要光复天下,需要多久?”刘备继续问道。

    “十年,或者十五年?”关羽思索片刻,给出了一个自己都不敢确定的答案。

    对于幽州军来说,河北这边有个好处,那就是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纵向贯穿幽州和冀州核心地区的主路已经修通,再加上遍布各条河流的船只,无论是兵力调动,还是粮草物资的运输都十分便利。

    倘若把战线推进到中原地区,甚至是更南边的江淮地区、西南的荆襄地区、西部的关中地区,道路和后勤就会成为制约军事行动的最大阻碍。

    幽州军最为精锐的白马义从可以通过一人三马的方式,用五天时间就从广阳奔袭到中丘,到了山路崎岖的关中或是水网纵横的江淮,就绝对不可能再拥有相同甚至是接近的推进速度。

    击败袁绍之后,其余的对手肯定不会更强,但战争的进程却不会因此而加快,甚至在水网密集的地区,潮湿的气候、稀奇古怪的疾病,都会成为军队最大的阻碍。

    “那样的话时间就太长了。”刘备轻轻叹了一口气,“涿郡起兵仿佛就在昨日,这一转眼,却已经是八年时间,你我兄弟戮力齐心奋斗了八年,才刚刚拥有了争夺天下的本钱。”

    听刘备这么一说,关羽有些讶然地抬起手,扳着手指头数了数,这才真正意识到,真的是八年过去了。

    “如今你我已经年过三旬,等到十几二十年后,我们重新把这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捏合起来,也就到了入土的年龄,归根到底,还是要给后人留下一个没怎么收拾的烂摊子,这样不行啊。”刘备语气越发低沉,不像是三十来岁的盛年男子,反倒像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听得关羽心中难受不已。

    “大哥不要太过悲观,我们在幽州和冀州已经建好了基础,实力增长只会越来越快,应该用不到那么长的时间,就可以光复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了。”关羽说道。

    刘备笑了笑,刚好他们眼前的这架投石机已经被拆卸完毕,要被运往更前沿的阵地了,于是二人挪动脚步,朝着另一个方向缓缓走去。

    “这段时间以来,我就一直在想,冀州人节衣缩食,供养如此庞大的军队与我们作战,难道真是他们的本意?”刘备发问之后不等回答,自己便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从高览和他那些士卒的表现就能知道,大多数冀州人是不愿意打仗,或者说是不愿意与我们作战的,只是有少数忠于袁绍,或者是痛恨我们的世家豪强在作祟。”

    关羽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就拿之前俘虏的五百余人来说,大哥一席话,便将其中六成以上变成了我们的子民。”

    “高览的亲兵部队都有六成不愿追随袁绍的人,那民间呢?妇孺老幼呢?岂不是更多?”刘备不住嘴地说着,“我们需要多多宣传,去百姓中宣传我军的宗旨,让大多数人知道,跟了我们,可以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如此一来,袁氏在冀州的统治就会松动,最终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再也无力供养大军与我军作战了。”关羽双手握拳用力一撞,兴奋地说道。

    刘备笑道:“我前几天就给郭奉孝那边写了一封信,让他在对敌作战之时不要太过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要把重心放在教化民众上,号召民众断绝对袁氏的物资供应,若是担心被战火波及,还可以携带财物去河间和渤海生活,反正那里地多,再多人也养得起。”

    在民间要发动百姓反对袁绍,动摇他统治的根基,在军队层面上,高览被擒,让刘备又看到了这方面的希望。

    冀州军有三根顶梁柱,其中文丑统率着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张郃拥有重装步兵大戟士,而最早归属韩馥麾下的精锐弓箭手,则是由高览统领。

    这三人在冀州军中声望极盛,其中高览张郃二人更是以治军严明、体恤士卒著称,倘若能使这样的人物转变阵营,将会对冀州军的军心造成极大程度的动摇。

    “大哥是想用高览作为突破口,打击冀州军的士气,如果可能的话,再让他们倒戈一部分?”关羽欣喜地问道。

    刘备点点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不放松军事进攻的同时,也要加强其他方面的攻势,我等会就给田元皓和审正南写信,让他们与高览一行见见面,这两位冀州本地名士说话应该比我们有用。”

    不出意外的话,一个秋天加上一个冬天,足够让高览等人意识到冀州发生的巨变,眼见为实之后,他们的思想或许也会发生一些改变,不再抵触刘备南下的举动。

    又走了几步之后,关羽突然停下脚步,对刘备询问道:“我们军中也有不少冀州本地士卒,应该从中挑选口齿流利之人集中教导,让他们也担负起宣传的责任,每到一处,无须再派遣专人,军队自己就能宣传了。”

    “可以,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刘备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470章 权衡() 
连番猛攻,损兵折将,如今甚至又折损了一员主将,冀州军再也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士气骤然降到极点,纵使文丑巡视各营,反复竭尽全力提振士气,也是毫无用处。

    夜深了,偌大的军营渐渐陷入寂静,文丑却是毫无睡意,他坐在一处篝火边上,也不说话,就那样静静地注视着篝火,仿佛要从不断跃动的火焰中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

    “将军为何不去歇息?”一个身影由远到近,来到文丑身后,涩声问道。

    文丑抬起头,发现是白天里险死还生的马延,便拍了拍自己身边的平坦地面示意对方坐下,并反问道:“你不也是一样?”

    “末将刚刚巡视了弓手营,恰好路过这边。”马延顺从地盘膝坐下,回答了文丑的问题,然后摆摆手,让跟随自己巡夜的士卒回去睡觉了。

    几句话说完,两人再次沉默,一时之间,只有木柴在火中劈啪作响。

    “高将军生死未卜,我军人心惶惶,只怕敌军明日就会再度进攻,到那时候该如何抵挡?”沉默了一阵之后,马延终于憋不住心里的疑问,对文丑询问起来。

    “我已经让张南去袁使君那里了,让他尽早撤兵。”文丑顺手拿起一块粗大的木柴,轻轻拨动着火堆,同时平静地说道:“我们就守在这里,在使君退到安全地区之前,哪里都不会去。”

    马延点点头,算是明白了文丑的想法,然后他的话语中就多了几分火气,“使君一退,我们就要腹背受敌,陷入幽州军的包围圈了,守又守不住,走又走不掉,只能全军覆没。”

    “不会的,骑兵部队护送使君,我军与张隽义的部队汇合,缓缓退向襄国城,幽州军的投石机厉害,却不能用于野战,拦不住我们。”在文丑的拨动之下,篝火的火势越发旺盛,但他做完这一切之后,没有继续留在温暖的火堆旁边,反倒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烬和尘土,朝着自己的中军大帐走去。

    “将军——”马延叫了一声,却又无力地垂下了手,重重叹息起来。

    文丑刚走出不远便停下脚步,等了片刻之后,见听不到后话,于是再次迈开双腿,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与此同时,在下游十几里外,袁绍的大营之中,也有几个人围坐在摇曳的烛火周边,反复研究着对策。

    自从得知高览杀入敌营,生死未卜的消息,以及文丑命人带来,让这边迅速撤离前线的口信之后,袁绍的情绪就变得极不稳定,他先是大发雷霆,掀翻了帐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物件,把各种文书情报砸了一地,然后又破口大骂,怒斥被自己寄予厚望,却什么都指望不上的军方将领。

    好容易被逢纪和郭图等人劝说得平静下来,面对闻讯赶来的张郃,袁绍却又像是遇见了救命稻草的溺水之人,拉着对方的手,反复询问有没有破敌之计。

    但是,在这样正面战线被强行突破,侧翼被白马义从虎视眈眈,想稳固防线都要指望不知何时才能抵达的援军,全面被动的局面下,张郃也一样没有办法。

    冀州不是没有全力支持军队,冀州军也不是没有全力对敌,他们什么都没有做错,可就是实力不如对手,加上主战场周边数十里一片坦途,根本没有地形优势可以利用,这才造成了如今的窘境。

    张郃给出的建议是退守襄国,拉长幽州军的补给线,伺机袭扰,撑过这个冬天,同时向张扬、于夫罗和青州刺史臧洪等人求援,让他们也加入对刘备的战争中来。

    “幽州实力太强,不是我们一家可以抵挡,还望使君三思。”这是张郃的肺腑之言,也是他认为的,对抗刘备的唯一途径。

    对于张郃的建议,袁绍不置可否,只是摆摆手,让张郃回去做准备。

    然后袁绍就扔下军帐中的诸多属下,自顾自地歇息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三五成群地各自散去,而几名核心人员,则是对视几眼,默契地来到了郭图的军帐之中。

    “公则,你是怎么想的?”一进到帐中,逢纪就开口询问起来。

    郭图无奈地笑了笑,随便找了个座垫坐下,“我觉得张隽义的想法不错,集合一切力量围攻刘备,分散幽州军的力量,光凭我们,肯定不是幽州的对手。”

    “但使君未必会答应,看他当时的脸色,心中不知道恼火成什么样了。”辛评摇着脑袋说道。

    “那是肯定的,当年刘备入京的时候穷困潦倒,就是个混吃混喝的边地小子,如今却将使君压制得喘不过气来,不得不依靠其他人的力量才能与之对抗,使君心里肯定不服。”逢纪苦笑两声,跟这两人说起了袁绍与周边诸侯的渊源,“还有曹孟德、张孟卓,那都是跟使君从小玩到大的,如今要么反目成仇,要么自立门户,即便我们能击败刘备,日后与曹孟德兵戎相见,打了胜仗还好说,若是遭遇失利,估计使君都能气死。”

    郭图与辛评对视一眼,也是心有戚戚焉地点了点头。

    他们出身于颍川世家,见过许多人、见过许多事,还有家族中的耳濡目染,被自己一向瞧不起的人爬到更高的位置,这种不甘的心情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