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荣也只记得秦赵长平之战有这规模。

    “不管了,先去看看。”徐荣轻轻摇了摇头,试图甩去脑袋里面的疑惑,他迈步下了城头,带着几名亲兵就纵马向西而去。

第42章 瞒上欺下罪大恶极() 
“来者何人?”

    还没等徐荣一行人来到刘备大营附近,负责巡视警戒的赵云就率领十几名骑兵迎了上来。

    看着杀气腾腾的赵云,徐荣丝毫不敢怠慢,双方距离尚远,他就高声报名了来意,“我乃大汉辽东太守麾下都尉徐荣,敢问阁下来我辽东有何贵干。”

    赵云见对方这几个人似乎毫无敌意,便也换上了友善的笑容,引着徐荣等人进了己方大营,他们一路穿过熙熙攘攘的营地,来到了刘备的中军大帐,只见刘备身穿便服,正盘腿坐在那里跟张焕等人不知商量什么。

    “启禀太守,这位是襄平城里来的徐荣徐都尉。”没等徐荣开口,赵云先上前一步向刘备躬身行礼。

    太守?

    徐荣吃了一惊,不禁仔细打量起来,这名年轻人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大汉什么时候有这么年轻的重臣了?再看帐中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并且望向自己的眼神都很冷,让人有点不自在。

    徐荣?

    刘备吃了一惊,连忙抬起头来仔细观看,只见来人个头不高,面容干瘦,胡须焦黄,眉宇之间隐隐有抑郁的神色,怎么看都不像历史上那个超级狠人。

    根据三国志记载,徐荣是玄菟郡人,曾经在董卓麾下效力,他先是在梁东之战击溃了后来的江东猛虎孙坚,还顺手生擒颍川太守李旻,用这位不幸的太守表演了一次铁锅炖活人;后来董卓火烧洛阳城,他又率军殿后,在荥阳打得曹操落荒而逃,差点丢掉性命,能够接连击败三国时代最顶级的名将,给个狠人称号绝对不过分。

    “时代一样,出生地也基本一样,这个不应该是重名了吧?”刘备心里嘀咕着,但还是摆出爽朗的样子,他从地下起身拉起徐荣的手,热情地说道:“来,坐下说话。”

    这时候帐中其他人也纷纷自报家门,众人分主客之位坐下,这一次是徐荣先开口发问了:“下官是受辽东太守阳终之命前来,可是刚才这位赵将军称呼尊驾也是太守,不知……”

    刘备笑了笑,顺手从自己的桌案上拿起个木匣隔空扔向徐荣,徐荣一把接住,打开之后就看见了盖有朝廷公章的文书。

    仔细看着这份文书,徐荣脸上先是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随后便转为狂喜,他看完之后忍不住又看了一遍,这才郑重地放下手中的黄色丝帛,站起身来向刘备深深一躬,“属下辽东郡都尉徐荣,见过太守。”

    “徐都尉问了,本官也答了,现在本官问,希望你如实回答。”刘备笑着受了徐荣一礼,然后笑容一敛,正色问道:“阳终在辽东为政近十年,他是个怎样的人?”

    “前辽东太守阳终欺上瞒下,贪赃枉法,纵容地方豪强鱼肉百姓,在这辽东郡一手遮天。”徐荣毫不犹豫地答道。

    哟,这人跟阳终有仇啊,刘备来了兴趣,继续问徐荣道:“那阳终和豪强勾结可有证据?”

    徐荣思索片刻,“辽东郡的田地现在有九成以上都被二十多家豪强兼并,他们或是强买,或是进行陷害,总之凡是良田就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对于阳终一伙人的恶行,城中百姓早已怨声载道,若要人证的话,下官可以找到许多苦主。”

    刘备等人互相对望起来,他们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此时还是有些震惊:九成田地被掌握在豪强的手里?

    如果徐荣没有夸大其词的话,辽东现在就是被阳终和他身边的那些地主豪强们占据的国中之国。

    “太守可是不信下官所说?”徐荣皱起了眉头。

    “若如你所说,阳终一党如此倒行逆施,为何百姓们没有起来反抗他或是流离失所逃难到幽州别处州郡?”

    徐荣冷冷一笑,“依附于阳终的那些豪强们手中都有私兵,比势单力孤的百姓强得多了,如何反抗?至于逃难,辽东四面都是胡人,百姓想逃也得有去处,甚至有不服他们的百姓消失得悄无声息,也不知是被暗中杀害了还是卖到高句丽当了奴隶。”

    行了,都对上了。

    前些天刘备他们在渡河的时候救起的那名辽东百姓,据说是要去州府状告阳终,张焕等人经过反复地询问,也得到了一份阳终及其党羽的罪状,如今两厢印证,几乎可以肯定的就是:辽东郡并不像朝廷所知的那样不堪、阳终一党瞒上欺下,罪恶滔天。

    “徐都尉,既然阳终数年来都是如此,你为何从未向朝廷告发,反倒跟我这个初次见面的人坦诚相告,难道不怕本官用你的脑袋在阳终那里换一个人情?”刘备有点搞不懂这个辽东都尉的心思了,在新太守面前状告旧太守,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徐荣有些惭愧地笑了起来,“阳终一党在辽东根深蒂固,下官有家有室,所以不愿强出头,如今朝廷任命了新太守,下官自然不再怕他。而且下官见太守的队伍至少有二十万人,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不宰几头肥猪怎么能解决,两相权衡,下官还是觉得跟着新太守比较安全。”

    这家伙真是狠人啊,阳终在任的时候他几年都不吭气,如今短短的一阵时间,他就准备撺掇着新太守杀几家豪强来发财了。

    可是徐荣说的也是地方官场上的潜规则,新官上任要摸清当地豪强的虚实,然后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弄死几个刺头,再和剩余的豪强们分了赃,今后大家就是一家人,开展各项工作也就有了“群众”基础,会变得容易许多。

    刘备又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后才再次抬起头来盯着徐荣,“襄平城里有多少兵,你又能掌握多少?”

    “打探清楚了吗,那些人是什么来路?”当徐荣返回襄平城向阳终复命的时候,早已焦急万分的阳终忙不迭地拉着他问道。

    徐荣则是从容了许多,他向阳终抱拳施礼,眼睛却一直瞥着一旁侍立的公孙昭,“下官查清楚了,来的是朝廷新任命的玄菟郡太守,他们缺少粮草,故而来襄平借粮。”

    “玄莵郡?到底是怎么回事,鸿志你慢慢说,老夫有些被说晕了。”阳终和公孙昭大眼瞪小眼,都是一脸的茫然。

    “下官今日出城见到了那位玄莵太守刘备刘玄德,也从他那里看到了朝廷的任命文书,此人是当朝尚书卢子干的弟子,跟随左中郎将皇甫嵩平定了黄巾贼。但这小子时运不济,得罪了朝中的某位大人,便被扔到玄莵来了,朝廷还命他率流民充实边境人口,如今一路走来,二十余万人的粮草有些接济不上,这刘备就打起了咱们辽东的主意。”徐荣讲得口沫横飞,把二人说得一愣一愣的。

    公孙昭小眼一翻,出言质疑道:“说是借粮,其实就是想打秋风吧,敢打辽东的主意,这刘备就不怕被阳公向朝廷告上一状吗?”

    “这刘备手下兵将甚多,押送的流民也多是黄巾余党,若是惹得他发起性子,在辽东大肆纵兵劫掠又该如何是好?”徐荣不屑地撇了撇嘴,然后转向阳终,诚恳地劝说道:“阳公,用些许粮草将这些人打发走便是,何须多生枝节?”

    阳终踱步思索片刻,捻着整齐的胡须缓缓说道:“老夫倒是从青州那里逃难来的人口中听过刘备刘玄德的名号,据说此人作战勇猛,的确是不好得罪。这样,鸿志,你带人送些猪牛过去犒军,就说我们一定会尽快筹措粮草,伯玉,你去召集城中大户,粮草的事还得他们来出力。”

    “下官领命。”徐荣和公孙昭齐齐答道,然后互相瞪了一眼,各自去忙自己的事了。

第43章 为官之道,节流开源() 
就在公孙昭去召集了襄平城中大大小小的豪强当家人,众人在阳终的主持下商定了如何分摊粮草之后不久,徐荣就从城西回来了,而这一次他脸上喜色更盛。

    “启禀阳公,那刘玄德原来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他见了猪羊美酒之后喜不自胜,连声称赞我辽东人好客,还命人准备酒宴,让下官回来请阳公前去赴宴。”

    他这番话一说出口,阳终等人均是大喜,能让刘备对辽东的招待满意,然后双方和和气气的把这二十多万人送走就是最好的事情。

    可是刘备在营中设宴,还邀请阳终前去,这就有些难办了。

    “阳公切不可轻易出城,那刘备是喜是怒我们一无所知,不能只听徐都尉一面之词就信以为真。”公孙昭一向善于察言观色,此刻他看见阳终露出犹豫之色,马上站出来驳斥徐荣,“况且阳公深得朝廷器重,多年来镇守一方,乃是他官场上的前辈,要会面也应该是他刘备前来拜见阳公,哪有我们去见他的道理?”

    “你!”徐荣被公孙昭横插一杠子,气得怒目圆睁,刚要开口争吵却被阳终当和事佬给阻拦下来。

    阳终先是让公孙昭坐下,然后又对徐荣和蔼地笑道:“伯玉心直口快,说话没个遮拦,鸿志不要在意。不过老夫是这么想的,我辽东郡犒军也犒了,粮草也给他筹措,还不如礼数做得足一点,把那刘玄德请到城中,我们设宴请他,如何啊?”

    在别人的地盘吃饭喝酒,和在自己的地盘吃饭喝酒,那当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了,在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前提之下,阳终一点都不介意请人喝酒,毕竟这么多年来他几乎是夜夜笙歌,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

    徐荣还在犹豫,这时坐在下首的辽东最大豪强田韶开口了,“玄莵郡和辽东郡只有一水之隔,以后彼此都是邻居,并且我们在玄莵也有生意,日后免不了要刘太守多加照拂,阳公既然有宴请的雅兴,那这顿宴席,我田韶来操办。”

    哎,还是你有眼色。

    其余豪强只恨自己慢了半拍,没有争到这个露脸的机会,此时他们也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希望自己也分担一些,最起码不能让田韶独占这个同时讨好两郡太守的机会。

    看着这些人乱糟糟的样子,徐荣微微皱起了眉头,恰好这时候公孙昭转过头来看见了他的表情,不由得提高声调嘲笑起来,“徐都尉,有劳阁下再跑一趟,去给那刘太守送个请帖吧。”

    

    “去啊,有人请喝酒为什么不去?”刘备看着手中的请帖,不由得轻声笑了起来,真是瞌睡遇见枕头,他正愁着没机会进城呢,“既然阳终不敢出来,那咱们的计划就要稍微改动一下了。”

    汉代不像后世,这个时代的酒宴通常都是中午开始,天黑结束,所以第二天上午时分,刘备就已经收拾妥当,往襄平城中去了,他此行轻装简从,身边只带了赵云一个人陪同,这样低调的举动也让阳终等人放下心来,真正把刘备当作客人来款待。

    “小子刘备,久闻阳公及辽东诸公的大名,尽日有缘相见,真是三生有幸。”刘备满脸堆笑,亲切地握着对面阳终的双手。

    “刘太守真是年轻有为,如此年龄就能镇守一方,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阳终的脸上也挂满了慈祥和蔼的笑容,言语之间尽显长者风范。

    众人簇拥着刘备和阳终,犹如众星捧月一般走进太守府,而苦逼的徐荣却又被排挤在宴席之外,老老实实带着人巡城去了。

    经过漫长的客套和热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