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仲治无需多虑,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见到辛评这个颍川人也开口了,袁绍心中欢喜,连忙让他畅所欲言。

    辛评也不矫情,几步来到大帐正中,左右瞥了几眼,这才朗声说道:“诸君以为,冀州与幽州相比,人口孰多孰少?”

    “冀州乃是天下第一大州,南部数郡又是天下核心,人口众多,即便那刘备裹挟了不少流民,并且窃据了北部数郡,但论起人口,也难以与我冀州相比。”一名冀州本地官员开口答道。

    辛评点点头,继续问道:“蓟城与邺城,距此地孰远孰近?”

    “那还用说?幽州距此千里迢迢,自然是魏郡和邺城近了。”那名本地官员有些摸不到头脑,但还是一五一十地回答。

    “这就怪了,幽州人口少,离得远,那刘玄德还能征召起数量庞大的军队前来远征,我军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反倒没有充足的兵力,这是什么道理?”辛评转向高坐在上首的袁绍,拱手问道。

    面对这样的提问,袁绍脸色顿时一变,而帐中数量众多的冀州本地官员也是满脸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郭图扫视一圈,见没人回答这个问题,便主动站起身来,淡淡地说道:“我来说说这是什么道理,若是说得不对,还请诸位指正。”

    “刘玄德在幽州耕耘多年,从执掌辽东开始,就大力打击世家豪强,将土地和人口收归官有,经过这几年时间,整个幽州上下,几乎全都是他的私产,无论征召人力,还是调集物资都只是一纸文书的事。”

    “反观冀州,世家众多,豪强林立,哪个家中没有良田千顷,僮仆万人?诸公仰仗家中荫庇才坐到如今的位置上,平日里说话做事自然要考虑家族利益,一个两个如此,三个五个如此,十个八个如此,落在州府,落在袁使君手中的还有多少?”

    “为什么袁使君坐拥冀州精华之地,却始终无法集中力量,事事被刘备压着一头?不是使君无能,不是我等不尽力,而是使君宅心仁厚,不愿意像刘玄德那样而已。”

    听到这里,袁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斗不过刘备不是自己无能,而是自己太过于仁善,没有对遍布冀州的肥羊下手啊,如此说来,是不是应该学习刘备,适当地铲除几个足够肥,却又和其他肥羊没有太过紧密联系的,弥补一下军用?

    郭图再次环视一圈,看着汗水涔涔,恨不得把脑袋缩进腔子里,大气都不敢出的本地官员们,再看看若有所思的袁绍,继续说道:“诸位请好好地想一想,你们现在锱铢必较,舍不得损害自家利益来帮助使君,万一使君败了,刘玄德占据冀州全境,以他过往的行事作风,你们辛苦积攒下来的财富,只怕是全都保不住。”

第453章 郭图的想法() 
辛评的尖锐质询和郭图这一番话,并不是临时起意,更不是无的放矢,这是他们在两年的苦苦挣扎之后,面对岌岌可危的形势,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火气才说出口的。

    袁绍谋取冀州,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行为,身为朝廷敕封的渤海太守,抢夺冀州刺史的位置,这是不忠;身为关东诸侯的盟主,觊觎盟友的土地,这是不义。

    做出不忠不义的行为,袁绍也知道,自己在诸侯心中的地位大打折扣,为了稳固统治,他不得不极力拉拢倒戈到自己这边的冀州本地世家豪强,为此不惜损失实力,纵容他们侵吞人口,兼并土地,只想着喂饱了他们,自己就用不着把精力放在内部团结上,可以专心致志地对付外敌了。

    按理说这想法没错,冀州本地豪强也确实是大力支持袁绍,但倒霉就倒霉在他跟刘备这个拥有众多人口,先进生产力和强大军力的最强诸侯当了邻居。

    之前双方各有数万人马在渚水沿岸对峙,时间长达两年之久,袁绍还觉得形势挺乐观的,直到双方会战一场,被关羽强渡渚水成功,他还可以安慰自己:看吧,幽州军久经战阵,但毕竟人数劣势,即便通过一些小技俩占了些便宜,却终究是无法真正撼动冀州。

    但是,一堆堆告急文书从各地传来,甚至连手握优势兵力的前线部队都连番告急,终于让袁绍认清了现实。

    幽州,或者说刘备的实力,远远超过他之前的想象。

    “诸位,公则的话虽然有些直率,但他说得有道理,你们也应该仔细想想。”袁绍思来想去,终于找到了矛盾的关键点,当即开口说道:“我袁本初自从来到冀州,对诸位极尽优待,真正做到了当初承诺的有福同享,如今强敌压境,冀州危如累卵,也该有难同当了。”

    袁绍亲自下场支持郭图,表明自己的态度,那些低头不语的本地官员自然也不能继续装聋作哑,他们互相看看,经过眼神交流,终于站出一名官员,对袁绍深深一揖到地,沉声说道:“我等深受厚恩,常有报答之心,如今使君开口,我等自当从命,不敢有半分推辞。”

    “公则,你看?”袁绍见这些本土派表态,顿时心中大喜,把目光再次转向郭图。

    人家说了愿意鼎力支持,那你就拿个方案出来吧,不管是要钱粮还是要人,尽管开口就是。

    郭图毫不迟疑,朗声说出自己的想法,然而他说完之后,所有冀州本地官员都惊呆了。

    征调五万青壮北上,拱卫渚水和大陆泽沿岸,再征调两万青壮东进援助清河防线,另外,还要筹集足够十万人吃用一年的粮草和物资。

    粮草和物资还好说,最多是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拼着一两年的积蓄不要,征调七万青壮,这才是真正要命的地方。

    此时正是农忙的季节,一下子少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势必会对秋收造成极大的影响,一旦这七万人再像之前的冀州军主力一样,被牢牢牵制在一线战场,别说再拖两年时间,就是一年半载,冀州也承受不起。

    “公则,你可知道,单单是支撑目前的近十万大军,冀州数百万子民就已经耗尽了全力,再抽调人力的话,只怕是要闹民变了。”一位冀州名士强忍着心中的震惊与不满,颤声说道。

    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说,脱产士兵和总人口的比例都是一个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兵圣孙武曾在他的名著孙子兵法中讲过,“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处骚动,怠于通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也就是说,供养十万军队,至少需要七十万个正常家庭,按照一家五口来算,也就是说,拥有三百五十万的劳动人口,才能支撑一支十万人的脱产军队。

    袁绍治下三郡虽然人口众多,但满打满算,供养现在的七八万大军已经是极限,再从供养这七万大军的劳动人口之中抽调出七万,一进一出就相当于十四万人,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

    如此滥用民力,只怕是仗没打赢,自己就要先崩溃了。

    “幽州军千里远征,还能随随便便就组织起十几万人,在长达数百里的边境线上全面进攻,仁兄认为,他们是如何支撑下来的?”郭图不慌不忙地反问起来,然后不等对方回答,他就自顾自地给出了答案,“屯田,就在关羽部队身后,是数十万亩开发完毕的良田,幽州军一边与我军对峙一边耕种,基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这一下所有人都听明白了,郭图是说一套做一套,他明里说着军情紧急,要求各家豪强抽调壮丁奔赴前线,实际上想要做的事,是要从豪强手中抢夺人力,将其收归州府。

    这些豪强家里都有大量的隐户和依附的流民,若是响应号召派出人员,那不用说,是从隐户和流民里面抽调,而那些人原本就没有自己的土地,谁给他们活路就替谁种田,让他们去了前线,赶走幽州军之后,再被州府统一调度着屯上两年田,豪强们再想收回这些人口,只怕是不可能的事了。

    “幽州军能够屯田,也是因为他们那边有大量的无主之地,荒着也是荒着,可我们这边的地都是有主的,地契上面明明白白,是谁家就是谁家,怎能用来屯田?”先前说话的冀州官员皱起眉头,看着郭图问道。

    阳翟郭家也是大地主出身,若是战火烧到颍川,要郭家献出土地用于军屯,你愿意吗?

    郭图冷声说道:“事有轻重缓急,用了谁家的地,我们明着算账便是,愿意卖的,州府就出钱买下,不愿意卖的,州府就租来耕种,这样安排,诸位能接受吗?”

    怎么可能接受?

    现在是袁绍硬着脑袋跟刘备打仗,可不是冀州豪强在跟刘备打仗,凭什么要我们出人出地?

    但是,世家豪强出身的本地官员们也只是在心里吐槽,压根不敢说出口的。

    面对咄咄逼人的郭图,他们也只能用沉默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了。

第454章 生意经() 
好容易捱到议事结束,一众文武官员各怀心思地走出大帐,朝着各自的营寨走去。

    几名魏郡出身的官员似乎是心有默契,在分散着走了一段之后,七绕八绕,就再次汇聚到了某个军帐之中。

    “郭图这个小人,自家遭了兵灾就见不得别人好,活该他阳翟郭氏家破人亡!”

    “别说那些没用的了,还是想想我们自己,怎么才能避过这次风头吧,郭图口口声声要征调七万青壮,即便是打个对折,我们也得凑四万人出来。”

    “照我说一个人都不能给他,袁使君跟刘使君打仗,凭什么要让我们伤筋动骨?若是逼得紧了,我就投奔幽州去。”

    “话可不能这么说,袁使君只是要地要人,那刘玄德可是要命,辽东三郡的所有豪强都被他连根拔了,辽西公孙氏,那可是累世两千石的边地豪门,也被他杀得鸡犬不留,香火都绝了。”

    “那是他们冥顽不灵,跟刘使君对着干,你们怎么不说审正南呢,他倒是把魏郡的土地全扔下了,一门心思跟着刘使君,现在可好,光是漳水航道就全赚回来了,还捞了个两千石的太守!”

    “你我若是有审正南他们的本事和胆色,还用得着待在魏郡?别忘了,当初他四处奔走,让我们全力支持幽州南下,差点连命都丢了,换你能做到吗?”

    “唉,当初因为舍不得田地和丁壮,我们拒绝了幽州,选择了袁公,谁曾想,还没过上两年好日子,到头来还是要舍弃这些。”

    “袁公又不会把我们的土地全部拿走,他不是说了吗,只要渚水沿线和大陆泽周边的农田。”

    “有一就有二,越吃越馋的道理,难道你不懂?我们这些人的先祖,难道一开始就怀着吞并十里八乡的心?那不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这些人里面,有一些是后悔自己上了贼船,心思有些松动,对袁绍和郭图辛评这些外来者极为不满的;另一些则是首鼠两端,既舍不得割肉给袁绍,又担心袁绍败亡之后,刘备会割下他们更多的肉,在那里犹豫不决的。

    两伙人争吵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不欢而散,偌大的冀州军大营中,还不知有多少地方同样发生着类似的争论。

    就连袁绍本人,在郭图提出如此大胆的意见之后,心中也是充满了疑虑。

    “公则、元图,你们的建议是不是有些过于激进了?”袁绍斟酌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