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下去。

    活下去。

    然而,积雪将大地映得一片白茫茫,不久之后,幽州军的斥候就发现敌军已经继续难逃。

    “弟兄们,歇好了就继续赶路,冀州军支撑不了多久。”

    一声令下,幽州军迅速恢复队形,在黄忠和颜良的率领下向南方开去,只留下了数百名士卒收拾锅灶。

    “使君,还不发起总攻吗?”郭嘉虽然是庶子,可也是颍川郭家出来的,这样受苦还是生平第一次,走着走着,他就有些忍不了了。

    刘备轻叹一声,“还不是当初想弄什么神兵天降,把云长和子义弄到了那么远的地方,我们若是不南下接应,就算冀州军是强弩之末,也能轻轻松松把他们那几百人给吃了。”

    说到这里,刘备也是懊悔万分。

    假如老老实实地把主力放在中丘以逸待劳,就算第一仗没有把冀州军打崩,他们也可以返回驻地,安安稳稳地过冬了。

    在这样恶劣的天气环境下,即便没有人追在身后,冀州军往返数百里,也一定会损失惨重,短期内无力北上。

    可是现在,幽州军主力能够做的,就只有紧紧跟着冀州军的尾巴,等到有了关羽等人的消息再发动进攻,把人接应回去。

    “作茧自缚,真是作茧自缚。”刘备摇了摇头,“以后打仗的事还是要交给内行人,我就待在后方赚钱造装备好了。”

    “玄德啊,你终于想通了。”简雍都快哭出来了,“你说说,这样的天气,咱们两个坐在家里喝酒唱歌,那是什么样的生活?”

    正说着话,前军突然一阵骚动,片刻之后,就有一名士卒激动地跑到刘备等人面前,大声喊道:“启禀使君,太史校尉来了!”

    “什么情况?”刘备一惊。

    随后,在黄忠等人的簇拥之下,太史慈灰头土脸地出现了。

    “怎么回事?”众人把太史慈围在中央,对他连声询问。

    “前几天襄国那边又去了近万名冀州军,我们一看不能久留,就绕了个圈子北上,灭了不到四千豪强私兵,然后就被襄国杀出来的人追着打。”太史慈说得口渴,接过刘备递过去的皮囊咕咚咕咚喝了两口,继续说道:“北面有豪强私兵,南边有追兵,茫茫多的敌人,我们没办法,就躲着大路走,若不是昨天一场大雪,估计跑都跑不掉。”

    “呸!”刘备吐了一口吐沫,“云长那五百人可是精挑细选出来,精锐中的精锐,连一群乌合之众都跑不过,还有脸说了?”

    “要光是我们,怎么都好说,那不是还有审家的五百多人呢吗?”太史慈无奈了。

    原来关羽他们见荀谌率领冀州军倾巢而出,没有在襄国留驻军队,原本打算让审荣带人进城见机行事,结果还没等他们有所动作,另一支规模不小的部队又出现了。

    考虑到兵力悬殊,即便是派奸细过去,也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而且又担心这支部队继续抽出兵力向北支援荀谌,关羽便决定尽快向北运动,能给冀州军造成多少损失就算多少,也不强求重创敌军了。

    “袁绍哪来的兵力?”简雍瞪着眼睛问道。

    按照之前的情报和分析,袁绍在渤海郡的时候招募了五千多士卒,在河内和酸枣待了半年,到他北上朝歌的时候也只扩编到万人。

    杀害赵浮二人,夺取一万冀州弓弩部队的指挥权后,袁绍的兵力骤然膨胀到两万人,这也就是袁绍现阶段可以调动的全部力量。

    正因为对对手的实力了如指掌,刘备才敢亲率一万人马长驱南下,进到冀州腹地,准备进行一次突然打击。

    按照时间来推算,仅仅在荀谌等人出发后三四天,袁绍就又集齐了一万人马,这怎么可能?

    “我们也想不通啊。”太史慈摇着头叹着气,显得极为郁闷,“对了,统领这一万人的是韩馥旧将张郃,使君之前在邺城应该见过。”

    “张郃?知道。”刘备点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心中却是一万匹神兽奔腾而过。

    又来个硬茬子,这仗还怎么打?

    “有一万生力军加入,冀州军实力大增,以我之见,还是不要硬拼,撤回中丘再说。”郭嘉开口说道。

    人生中第一次随军出击就这样草草结束,郭嘉自然是心有不甘,但考虑到敌我实力对比,他还是觉得,尽快脱离接触是最好的选择。

    见众人齐齐点头,刘备也放弃了再拼一把的疯狂念头,“传令下去,前军变后队,向中丘方向撤退,我们留在这里接应云长。”

    到手的猎物跑了,自己还差点成为猎物,幽州军的将士们心中充满了愤懑和不甘,但形势比人强,他们还是接受了现实,调转方向,向北而去。

    一场本应爆发的大战,就在这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一万冀州军的威慑下,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就在刘备愤怒却又无可奈何的时候,远在冀州南部,与兖州交界处的顿丘,他的一位老朋友也是满脸郁闷,望着滔滔东去的黄河水沉默不语。

    “袁绍为了抽调冀州南部军力,强令我等舍弃河内富庶之地,来到这里给他守门。”夏侯渊站在曹操身后不远处,不停地对着空气挥舞马鞭,一边咬牙切齿地咒骂着,“他是把我们看作下属了吗?”

    “河内人不可靠,我们退出司隶地界,来到冀州,也未必是坏事。”曹仁却有不同看法,“实力不如人,暂时忍气吞声又怎么了?”

    两人争论半天,最终还是曹操开口,才让他们平静下来。

    “袁本初和刘玄德都把目光放在冀州和并州,两人必有一场鏖战,我们有的是机会,不要着急。”曹操目光灼灼,仿佛是下定了什么决心,“豫兖两州人杰地灵,孔伷刘岱二人又是无能之辈,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好去处。”

    “孟德,你的意思是南下?”曹仁惊喜地问道。

    “现在还不行,等到袁本初没有余力顾及我们,到那时再说。”曹操冷声说道:“别人给不了的,我们就自己去抢!”

第374章 平静() 
经历了一场不那么成功的战争之后,整个初平元年的冬天和初平二年的春天,河北地区都处于一种诡异的和平氛围之中。

    刘备麾下大军凭借源源不断的支援,将己方领土推进至渚水北岸,并且在中丘、柏人二城大兴土木,与袁绍的部队隔河相望。

    凭借西线施加给袁绍一方的强大压力,使其抽不出多余的力量,鞠义从平原一带率部北上,在漳水附近与幽州军汇合,将河间、渤海两地纳入治下。

    至此,刘备集团初步实现了战略目标,把忠于袁绍的力量压制在魏郡、赵国和清河国一线,凭借强大的航运能力,辽东地区的航船从漳水朔流而上,通过纵横交错的水网,将海量物资工具运送到河北各地。

    由于两个老婆都身怀有孕,脾气暴躁,刘备也不敢轻易回幽州,索性便沿着漳水一路向东,视察各地工作去了。

    时值初夏,广袤的田地一片绿油油,劳动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微风拂过,伴随着青草和泥土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去年大雪不断,滋养土地的同时还冻死了绝大多数虫卵,据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们说,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

    “子干先生来信说,南下的部队太多,幽州本土空虚,想要重新招募士卒,又担心误了农时。”走在宽阔的河堤上,看着农田中劳碌的人群,刘备在心中欢喜的同时,又对起家之地的情况生出一丝担忧。

    “我们都南下了,幽州遇见大事就没人做主,每次都要把先生请出来主持大局,与其这样,还不如请子干先生正式出山,也能让幽州民众安心。”赵云不在,太史慈就主动担负起了保镖的任务,跟着刘备四处游荡,混吃混喝,日子过得美滋滋,此时他听见刘备说话,便大咧咧地开口回答。

    刘备无奈地叹了口气,“让授业恩师给我当手下,传出去岂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再说了,先生为国为民奔走了大半辈子,好容易才清闲几年——”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走在一旁的郭嘉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

    这句话把刘备噎得够呛,可是他仔细想想,卢植虽然说是对朝政心灰意懒,可是每逢幽州出事,老先生仍然表现出极度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或许在他心里,自己并不是一个应该颐养天年的老人,而是雄心未已的壮士。

    “也好,奉孝,帮我写封信回去问问先生。”刘备点点头,觉得应该尝试一下,让卢植可以名正言顺地施展本领,“算了,还是我亲自写信吧,要不然老头还觉得我不重视他。”

    正在三人说话之间,数十艘小船缓缓出现在漳水下游,不多时候便从他们身边经过,郭嘉看着那些船尾激起的浪花,心中大为欢喜。

    这正是幽州最新研制出的脚踏船,利用桨轮推动船体前进,逆水行舟的能力远远强于传统的手摇桨,故而极受欢迎,一些头脑灵活的豪强已经找到刘备,希望购买船只做航运生意呢。

    对于这些看得清风向,主动交出土地,积极转型的家族,刘备一向是以礼相待,至于那些顽固不化,甚至依仗自家坞堡顽抗的,不等刘备动手,鞠义就带着自己的八百壮士一个个地扫了过去。

    说起鞠义,刘备也是颇有感触。

    鞠义的家族本为平原豪强,后来为了避祸,远赴凉州数十年,在那里磨练出了一身本事和一身臭脾气之外,鞠义还酝酿出了一肚子的怒气,对付豪强的手段极其强硬。

    能打仗、敢杀人、对豪强隐匿人口和土地财产的手段更是一清二楚,他在河间国、渤海郡扫了一圈,还没杀得过瘾,剩余的豪强们就连忙改变了态度,老老实实地释放奴仆、将土地卖给官府,并且缴纳了拖欠多年的人头税和田税。

    当然,是统一按照二十年的标准。

    “这个鞠义,自己杀得人头滚滚就跑了,现在那些豪强见到我的时候,一个个腿肚子都在打颤,都让人有点不好意思。”刘备笑着说道。

    帮刘备做了一回恶人之后,鞠义说是不要赏赐,只需要充足的粮草,刘备又打了包票,让辽东那边的军械所牵头,为他的部队特制一批武器装备,于是鞠义就带着那些满脑子都是肌肉的家伙就兴高采烈地跑了,估计现在已经到了辽东。

    郭嘉却是很欣赏鞠义这种做事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人,“照我说鞠将军做得还不够,应该把顽抗的坞堡屠了,屠一城、降十城,不是坏事。”

    “奉孝。”刘备忽然变了脸色,“屠城这种事有伤天和,以后不要说了。”

    “使君平日里也是杀伐果决之人,为何总是在这种问题上计较?”郭嘉有些纳闷,出言问道。

    刘备沉声说道:“两军对垒之时,刀枪无眼,生死各凭天命,怨不得人,可是仗打完了,再对手无寸铁的人挥舞屠刀,那就不是好汉的行径。”

    “杀人简单,能杀却不杀,才是本事。”太史慈也跟着说道:“奉孝你没有见过战场,死人对你来说不过是一个个数字,所以没什么感觉。”

    接下来,太史慈开始讲述起当年攻破高句丽王城之后的惨状。

    二十多万人,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在城中各处堆积得层层叠叠,被火焰炙烤出来的油脂铺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