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回来歇一歇吧。”不远处的岗亭之上,响起了洪钟一般的声音,这个声音的主人身材极其高大魁梧,脸膛发红,颌下长髯竟达尺许。

    此人正是关羽。

    而那些正在干活的汉子也不是劳工,而是他亲手训练出来,并且在朝鲜半岛以五百人大破两万敌军,立下赫赫战功的校刀手。

    士卒们都跑进附近的屋中避雪了,关羽却走出岗亭,大步踏上宽阔的院墙,向远方眺望而去。

    眉宇之间,尽是忧色。

    直到半个时辰之后,一支车队穿破雪幕,从南边缓缓出现,关羽的眉头才稍稍舒展开来。

    车队丝毫不停,在距离庄园不远处拐了个弯,继续向北而去,拖在最后的几名骑士却离开队伍,来到院墙下方开始叫门。

    和之前一样,这些骑士们进到庄园内,轻车熟路地将战马牵进马厩,为首的骑士和身边人吩咐了几句,然后自己沿着阶梯一步步走上院墙,向关羽挥挥手,脸上露出了极度得意、极度欠揍的笑容。

    拥有这样笑容的,放眼整个幽州,也只有太史慈一个人。

    片刻之后,两人就已经并肩而立,欣赏起了雪景。

    “都撤回来了?”关羽问道。

    太史慈点点头,语气中却带上了一丝不安,“根据最后得到的消息,袁绍收编了一万名冀州弩手,如今正在前往邺城的路上。”

    “如今下起了雪,袁绍会不会进入邺城之后就心满意足,不再向北前进?”关羽顺手掸落自己肩上的积雪,再次抬头望天。

    若是那样,己方这一番苦心安排,可就要落空了。

第359章 幌子()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这个沮公与不简单,数十万人、方圆数百里的土地,竟然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踏过常山地界之后,简雍回顾自己在各处屯田营地见到的景象,不禁赞叹起来,“一个中山太守,恐怕还不足以把他的能力全部压榨出来。”

    听了简雍的话,刘备不禁嗤笑起来,“整天光想着压榨别人,什么时候压榨压榨你自己?”

    “我才疏学浅,哪能跟这些大才相提并论?”简雍嘿嘿一笑,不再说话。

    万一说着说着,刘备再出什么坏心思,给他压压担子,增加点工作量,他就该哭了。

    常山南边就是赵国,也就是刘备给幽州军此次行动划定的主要战场,在两地交界处的泜水,他们遇见了在此等候的黄忠。

    “怎么还有三千多人留在这里?”大概扫了一眼,刘备就从营帐的数量上判断出了士卒人数,脸色顿时不好看了。

    “使君有所不知,或许是受到了邺城形势的影响,赵国当地豪强的态度变得暧昧不明,为了不暴露行踪,我军士卒只能趁夜间乘车南下,恰好前几天又下了一场雪,道路泥泞难行,所以耽搁了。”黄忠答道。

    “这么多人,这么多营帐,就不怕被人发现吗?”刘备继续问道。

    “方圆二十里都有我军斥候,遇见可疑之人就都抓回来扣下了。”黄忠是个老实人,说话做事都是井井有条,也正因如此,他的解释合情合理,让刘备纵然心急,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正说话间,南边驶来一支车队,每辆车头都飘扬着黑色的三角形旗帜,正是幽州商会特有的标识。

    不等刘备吩咐,简雍已经翻身上马,向车队迎了过去,半晌之后,他才面带笑意,施施然返回刘备身边。

    “怎么说?”刘备问道。

    “从冀州买到的粮食都已经转移到了中丘和柏人两地,我们在那边有两个大庄园,分别有一千人驻守。”简雍感慨道:“三十万石,短短几十天,全部运到了该去的地方,真是不容易。”

    三十万石粮食?

    冀州豪强还真是有存货!

    刘备和黄忠都有些惊到了,这可是足够十万大军吃上半年的。

    但是随即,刘备就瞪起了眼睛,“多少钱一石,哪来的钱?”

    “今年收成一般,冀州这边的粮价升到了五百钱一石,我们收购得紧,豪强们趁势抬价,算下来大概是七百钱一石。”简雍无奈地笑着。“现钱花了四千多万,剩下的全都是用酒啊瓷器什么抵账。”

    这么说下来,倒是不贵。

    可是面对大宗生意,冀州当地豪强们居然没有联合起来把价钱抬到天上,痛宰幽州商会一笔,而是选择了当老好人,有古怪。

    “把带头的叫来,我有话要问他。”刘备眯起眼睛,淡淡说道。

    片刻之后,一位亲自经手了好几万石粮食交易的商队头领来到刘备等人面前,开始讲述这次购粮和运粮的全部经过。

    据说在一开始,那些分散在各地的土霸主们还以为幽州商会只是小打小闹,各自卖了几百到上千石不等,但是随着数量越来越大,这些家伙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开始看紧库房,并且串联起来,做出待价而沽的姿态。

    “他们或许以为幽州近几年来招揽了太多流民,粮食供应不上了,想要趁机发一笔横财吧。”这名商队头领分析道。

    幽州商会自然也不愿意做冤大头,就在他们商议之后,准备向简雍请示之际,冀州豪强们却又松口了,以七百钱一石的价格,几乎是不限量地供应出来。

    这三十万石粮食,恐怕已经耗尽了魏郡和清河郡豪强们家中的余粮,再继续卖下去,他们自己家的佃农、宾客什么的就要挨饿了。

    “问题就在这里,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突然又开始卖粮,而且是以这样的价格,卖出这样的数量。”简雍也意识到这件事并不简单,开始陷入思考。

    幽州商会的主人是刘备,这个说法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他们这样不计成本地购买粮食,想也不用想,一定是经过幽州官方的授意。

    要么是幽州出现了巨大的粮食缺口,要么就是幽州军想要南下攻打冀州,在事先做准备,削弱冀州的战争潜力。

    大致说来,能够当上豪强的人应该不是傻子,面对这么明显的举动,他们居然如此无动于衷,实在是反常。

    “会不会是袁绍已经察觉了我们的行动,特地授意那些豪强们卖粮?”刘备想了半天,最后得出一个自己都不太相信的结论。

    “袁绍凭什么做出这种资敌的举动?”简雍不禁冷笑起来。

    黄忠却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份叠得整整齐齐的羊皮纸地图并将其展开,对那名商队头领询问起来,“你们对外散布的储粮之地是襄国,没错吧?”

    “是啊,我们按照使君的命令,所有粮车都要先到襄国城外的庄园,然后趁夜北上,去往中丘和柏人。”

    在刘备原本的计划中,襄国是个幌子,是故意露出来引诱袁绍的,只要袁绍入主邺城,他肯定要派出部队向北接收赵国、巨鹿等地,不管是谁,在襄国尝到甜头之后肯定会继续北上。而幽州军南下的主力就会在中丘以逸待劳,对其迎头痛击。

    只要打疼袁绍,使其到明年开春之前都不敢轻举妄动,幽州军即便要同时对付侧面的张扬和黑山联军,也能把战线维持在逢山——渚水——大陆泽一线,对袁绍施加压力,为吞并东部渤海、河间两郡创造有利条件。

    “使君,我们设下套子是要打狼,可是如今,恐怕会引来一头猛虎。”黄忠沉声说道。

    “什么意思?”刘备问道。

    ……

    “意思就是说,襄国只是个幌子,刘备真正存粮的地方,是在中丘或者柏人。”荀谌在地图上重重画了两个圈,对目瞪口呆的郭图等人说道。

第360章 壮大力量() 
“安抚士绅、犒赏士卒、支援盟军、整军备战,无不需要大笔钱财和粮草物资,而袁公初领冀州,又不能一上来就搞摊派,把那些摇摆不定的家族赶到刘玄德一边。”荀谌继续阐述着自己的思路,“所以,我们要从别处想办法。”

    幽州军素有强悍之名,想要与其对抗,单凭袁绍现有的部队是很难达成目标的,所以,以张扬、半支黑山军还有南匈奴单于于夫罗组成的盟军部队,将是袁绍一方强有力的臂助,想要拉拢他们对抗刘备,为袁绍整合冀州争取时间,就必须付出钱财粮草,以及官位。

    官位什么的好说,袁绍连青州刺史都能任命,再任命个上党太守、河内太守什么也是刻个章的事,根本不用担心。

    至于实打实的物资支援,荀谌觉得,能取之于敌,就最好不要自己付出。

    “怪不得友若你游说各家豪强,让他们尽管卖粮给刘备,原来是打着夺粮的主意。”郭图这才明白过来,半是惭愧办事钦佩地说道。

    之前为了卖粮的事,郭图还找到荀谌,和他吵了一架呢,现在知道了荀谌的计划之后,他才恍然大悟。

    “按照我们之前的推断来说,幽州并不缺粮,刘玄德也不可能蠢到把海量的粮草运回幽州,等到出兵的时候再一路拉过来。但是上党在我军手中,幽州军在解决侧翼威胁之前,只能把战线维持在渚水和泜水之间,也就是围绕中丘、柏人二城作战,把我方兵力牵制在西线,无暇顾及东部诸郡。”

    若是刘备坐在这里,他一定会怀疑自己军中出了内奸,否则的话,能够做出这样精准的判断,荀谌的才能,只怕丝毫不逊色于他那个声名远扬的兄弟。

    “只可惜渚水以北的豪强们都是亲近幽州的逆贼,我派出了好几支探子,都是无功而返。”郭图叹息起来,他那些手下不擅长在敌占区活动,几番刺探下来,得到的最有价值的情报,也不过是确定了柏人城附近确实有幽州商会的基地,并且最近有大规模的车队在那里活动。

    荀谌却是不以为意地笑了起来,“豪强都是墙头草,哪边实力强就倒过去,若是我们抵挡不住幽州军,被赶出冀州的话,现在箪食壶浆迎接袁公的人们就会凑到刘玄德马前摇尾乞怜,这就是他们的求生之道,不必过多评论。”

    见到郭图还是有些愤愤不平,荀谌面色平静,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颍川郭氏起家于东汉初期,是凭借郭弘熟习小杜律,给光武帝刘秀最为器重的功臣之一,在云台二十八将之中排行第五的寇恂做决曹掾,之后代代学习律法,子孙之中担任廷尉、刺史、侍中等职位的有数十人。

    正因为出身优渥,郭图除了在荀谌和辛评面前服服帖帖,见到其他任何人的时候都显得趾高气昂,就连族弟郭嘉都受不了他,愤而离去,直到现在都找不到踪影。

    就郭图这种人,哪会知道保全一个家族,壮大一个家族,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又要舍弃多少所谓的尊严和骨气?

    “友若,你说,袁公会同意我们的计划吗?”终于,郭图发泄完毕,向荀谌询问起来。

    “毫无疑问,他需要一场胜仗来立威,来震慑那些还有异心的骑墙派。”荀谌自信地点了点头,“幽州到赵国路途遥远,再加上很快就要到最冷的时节,刘玄德即使派兵南下也来不及。”

    郭图转念一想,从襄国到柏人,他派出的探子都信誓旦旦地说了,只有幽州商会活动的迹象,绝对没有大队人马的踪影。

    以河北地区的气候来说,直到现在还没有出兵,那就说明刘备是为了避免严寒之中行军减员,选择明年开春再大举南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