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全天下筹集来的,包括你我,子仲买这一身行头花了七万钱,其中至少有五千钱就是用在改善民生。”刘备不以为意地解释起来。

    一身皮裘成本不到两万,售价却是七万钱,其间利润五万,州府和承接这项生意的商家五五分成,商家再缴纳两成所得,这些钱就是建设基金。

    “也就是说,每卖一件皮裘,幽州就有三万钱可以用在民生?”糜竺点点头,明白了州府的盈利模式。

    “非但如此,猎户、皮匠、裁缝、商贩,以及从事往来运输之人,都能从中获利,养家糊口。”刘备继续说道:“农、工、商这三民,就像鼎的三足,唯有齐头并进,才能让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那士呢?”糜竺有些摸不到思路,世人都知道士农工商,士人的地位要排在最前面,可是按照刘备的说法,士人却被排除在国家基础之外了。

    “士分两种,一种是鼎身,可以将鼎足的力量汇聚到一起;还有一种,就是鼎身上的花纹,有它更好看,没它一样能用。”刘备不屑地笑了。

第207章 趁天冷,搞事情() 
两人正在走着,却见对面来了一个圆滚滚的身影,这人见到刘备之后先是一愣,随后便躬身行礼,“见过使君。”

    “你谁啊?”刘备愣了,他身后跟着的护卫们也面色不善地围拢上来。

    “小人是王利啊。”这个圆胖子连忙摘下大皮帽,将本来面目显露出来,正是广阳郡第一木器厂的负责人,当初依靠展销会一举成名的胖东家王利。

    刘备见是熟人便放下心来,让护卫们各自散去了,“你怎么又胖了?”

    “天气寒冷,小人穿了两件皮裘。”王利嘿嘿笑着,然后将视线转向糜竺,拱手问道:“还没请教这位贵客是?”

    “东海糜竺。”糜竺回以一礼,温声答道。

    虽然王利没有走南闯北的经历,可总归是听说过东海糜家的大名,当即收起笑容,正色说道:“久仰久仰,在下名叫王利,在刘使君麾下管理木器厂,主要是做桌椅器具。”

    糜竺一听,原来畅销海内的幽州桌椅就是由此人掌管,当下也不敢怠慢,连连寒暄起来。

    三人刚好顺路,于是结伴同行,刘备随口问道:“这么冷的天,你不在家里喝酒吃肉,跑出来做什么?”

    “小人是要去木器厂,据说今年天气太冷,幽州这些河流都会整个冻上,到时候水力竖锯就不能用了,得抓紧时间把原木都加工成木板,这样才不耽误生意。”王利解释起来。

    刘备皱起眉头,若是所有河流都封冻结冰,那可不单单是木器厂,而是所有使用水力的工坊都要受影响,“你听谁说的?”

    “犬子在书院中侍奉康成先生,听先生说的。”王利满脸自豪。

    这就坏了。

    虽说大多数读书人没什么真本事,可郑玄不一样,他非但在经学方面独步天下,并且对于天文、术数、图谶、纬书这些无一不精,说得粗俗一点,就是个有文化、懂天文的神棍。

    郑玄说今年河水要结冰,那绝对有八成概率,不得不信。

    “你去忙自己的吧,记得给雇工多发些工钱,天冷了,让他们多买些炭。”刘备摆摆手,让王利去了,又喊过一直跟在身后的裴元绍,让他去商会嘱咐其余人,切记做好准备。

    弄完这些,刘备也没了兴致,怏怏返回州府。

    糜竺一路舟马劳顿,精神有些不济,带着糜贞返回客栈歇息去了。

    见天色还早,刘备又觉得心中烦躁,于是再次穿戴整齐,跑去找郑玄询问。

    “玄德怎么来了?”郑玄和卢植二人倒是好雅兴,正在就着腊肠喝酒,喝得不亦乐乎,见到刘备,连忙招呼他坐下一起。

    刘备也不客套,随便坐在下首,也顾不上喝酒,张口便问道:“先生说今年幽州河流都要封冻,可有把握?”

    郑玄点点头,“可以随意通过,如履平地那种。”

    “这下坏了,河水结冰,只怕水车叶片经受不住挤压。”刘备说出了心中忧虑。

    两位老先生对视一眼,也觉得有些头疼。

    可是面对大自然浩瀚的伟力,人又能做什么呢?

    卢植出言安慰道:“这些都是难免的事,若是真冻坏了,来年开春再修也行。”

    “是啊,换做往年,这种冷冻寒天,别说是物件,就是人和牲畜也多有冻死。”郑玄喝了口酒,继续说道:“也就是玄德你有本事,在城东堆了小山一样的煤,可以供全城人度过寒冬,塞外那些胡人可就要遭罪了。”

    我还巴不得胡人遭罪呢,老天要是真的有眼,就把他们全冻死好了。

    刘备心里嘀嘀咕咕的,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是不是能借助这次寒冬,搞一些事情出来?

    “以先生高见,辽东那边的河流是否也会彻底封冻?”刘备来了精神,向郑玄问道。

    卢植都看不下去了,“辽东只会比广阳更冷,你说冻不冻得上?”

    “二位先生慢慢吃,我回去了。”刘备起身就走,脸上满是笑容,只留下两位老先生面面相觑。

    快步回到州府,刘备当即提笔研墨,不多时,几张军令便新鲜出炉。

    刘备又从一处暗格里取出官印,蘸上鲜红的印泥,郑重地一张张盖上,然后取出几只被剖开的半截虎符,分别用锦囊和与之对应的军令装在一起。招呼裴元绍进来。

    “找几个得力的人手,把这些送到各位将军那里,务必要快。”

    裴元绍接过几个锦囊,惊喜地问道:“老大,又要打仗了?”

    “是时候给你老大的老大报仇了。”刘备笑着说道。

    

    十几天后,位于辽西咽喉,依山傍海的山海关码头,迎来了数量众多的海上来客。

    虽说海边的气候比内陆稍稍温暖一些,但渤海的边缘地带已经结起了薄薄的冰面,远道而来的船只不断撞破冰层,发出阵阵声响。

    由于担心海水再度结冰将自己困住,这些船只用了半天时间,放下所有乘客之后便匆匆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山海关守将张飞站在关前,看着远处规模庞大的部队渐渐整队完毕,一步步向自己走来,他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盛。

    终于,那支部队来到关下,为首的几员将领越众而出,向张飞大步走来。

    “你们都来了,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张飞笑着迎了上去。

    赵云、太史慈、严纲、单经,这是现今白马义从和护乌桓校尉部的几员主将,他们全数到场,意味着一件事情:幽州边军的机动力量都在这里了。

    “那些老弟兄们一听说要为伯珪大哥报仇,一个个都托人给家里写好了遗书,不斩下丘力居的狗头,绝不返回家乡。”严纲扯着嗓子嚷嚷起来。

    “结果被我全部收起来,一把火烧了。”赵云笑道。

    “烧得好,我们这次是去杀胡狗,可不是要给胡狗杀的。”张飞点点头,招呼众人进城歇息,“让弟兄们赶快进关,这鬼天气,几年都没见过这么冷的。”

    又花费了不少时间,这好几千人终于陆陆续续进了关城,正当守城士卒想要关闭城门的时候,北边又有一人一马疾驰过来。

    “那是”太史慈眼力极好,远远就看清来人相貌,他喉咙动了两动,却是说不出口。

    转瞬之间,这名骑士已经纵马来到关下,甩蹬下马,大笑着向众人走来,“为大哥报仇怎能少得了我?”

    公孙范来了。

第208章 时候到了() 
众人来到关城内,先前进驻的士卒们已经在基层军官的带领下各自分流,前往不同的宿营地加固帐篷了。

    “你们的战马都留在广阳了?”见这偌大的关城内只有忙忙碌碌的将士在来回走路,却没什么战马发出的声音,公孙范有些惊讶。

    “主要是在涿郡,那边更加温暖,适合战马过冬。”单经抢着答道。

    赵云早就和太史慈等人达成了共识,除了从辽西养马基地就近征集的驮马和马车之外,无论是白马义从还是新组建的护乌桓校尉部,都将珍贵的战马留在温暖的营地之中,并专门留下不少人手照料,主力部队乘船前往山海关。

    这样的考量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粮食和燃料的消耗,另一方面则是出于行军和战斗原因,一般来说人的耐力要远远胜过马匹,对于十天以上的长途行军更是如此,与其在行军途中消耗额外的精力去照顾战马,还不如轻装上阵呢。

    并且这冷冻寒天的,战马根本跑不起来,更别提什么冲击力了,乌桓人就算占据主场,并且有大量的战马可以使用,也根本无法发挥骑兵的战斗力,而对于胡人的步战水平,汉军表示完全没有压力。

    “接到军令之后,辽东那边就出动了几十艘快要报废的船只,载满煤炭和其他物资顺流而下,为大军驻扎做好了准备,俺又带着弟兄们干了几天,把所有能避风的地方都搭起了帐篷,只需要点起篝火就好。”张飞一边带着其他将领巡视各个宿营地,一边讲解着自己的布置。

    看到几乎所有的将士都可以免受寒风吹拂,安心歇息,众人都放下心来,随张飞前往议事堂,商讨这一仗该如何去打。

    和赵云的白马义从一起来的,还有刘备亲笔写下的一封书信,十几张纸上密密麻麻,全是他此次的战略思路。

    按照郑玄的说法,今年冬天将会出现罕见的寒冷天气,燕山东麓缺乏城池和房屋的庇护,乌桓人无法确保牛羊马匹,甚至是老弱妇孺渡过寒冬,这对于汉军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战机。

    幽州汉军的战略目标不是在野战中全歼对手,而是趁乌桓人无法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整体战斗力最为虚弱的时候,狠狠给他们再放一把血。

    贴近、缠斗、尽可能地摧毁乌桓人的御寒能力,消耗乌桓人本就不多的战略储备,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冻死、饿死。

    只要汉军能达成这个战略目标,就算乌桓人没有在严寒天气下全军覆没,也会损失惨重,短期无法恢复元气,等到明年开春天气回暖,汉军再卷土重来,彻底铲除这个顽疾。

    “不是拼战斗力,而是拼消耗,拼家底啊。”众人轮流看过书信之后,不约而同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寒冷的季节组织大规模行军,长途奔袭数百里,对于汉军将士的装备、体能和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为了支撑此次行动,刘备咬着牙,下出了血本。

    除了用于售卖到中原的高档皮货,其余所有可以找到的动物毛皮,都被征集起来,蓟城附近所有衣帽作坊也开足马力,短短几天就制成了近万件厚实的冬衣。

    甚至有不少百姓拿着自己用来御寒的皮衣前往州府捐赠,希望为远征将士们尽一份心意。

    “收,全部收下,按照新皮衣的价格补偿,另外传我的命令,每位捐衣人都可以去城东煤场领取二百斤煤。”面对前来询问意见的吏员,刘备当机立断,让他们来者不拒。

    在无遮无拦的旷野行军,一件皮衣根本无法抵御寒冷的侵袭,将士们多一件御寒衣物,战争就多一分胜算。

    听说白马义从要去寻仇,豪强们自然也不能作壁上观,他们跟着刘备这一年多时间赚得盆满钵满,凝聚力也变得极强,没费什么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