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位就是你要见的新任幽州刺史刘玄德。”一名斥候见了刘备,连忙对那大汉说道。

    这名大汉见刘备和太史慈都是器宇轩昂之人,心中顿生敬重,双脚站定,抱拳一礼,朗声说道:“见过刘使君。”

    好一条昂藏汉子!

    刘备心中暗自赞叹不已,这人身高近九尺,肩宽体阔,古铜色脸,豹头环眼,颌下一圈寸许长的钢髯,一看就是勇猛彪悍,和张飞也有七八分相似。

    若是换了个初来乍到的穿越客,见到此人,恐怕直接就把他认成燕人张翼德也不一定。

    “壮士姓甚名谁,来我军中有何要事?”刘备连忙回了一礼,心中却像走马灯一样检索起那些三国名将的信息来。

    许褚?应该不是,许褚可是谯县豪强出身,这会估计还在修建坞堡对抗贼寇呢。

    该不会是那个古之恶来,雄武壮烈的典韦吧?

    没等刘备多想,这名大汉就自报家门了,“某家名叫王烈,青州人士,此行特为幽州安危而来。”

    兄弟啊,你说话不要大喘气好吗,刘备心中忍不住吐槽起来。

    这边刚刚抵御外寇,将幽州拯救于水火之中,还没消停呢,又来个壮汉说幽州安危。

    幽州怎么一天到晚总是危机不断啊?

    只是刘备没想到,这人接下来说的,还真是关系重大。

    相当重大。

第168章 难楼的阴谋() 
“两年前天下大乱,某家便逃到了边塞之地,寄身于乌桓难楼部中。”

    众人回到军帐之中,王烈便开始讲述起自己此行的目的。

    乌桓人一向敬重英雄,这王烈生得威武雄壮,且有一身好功夫,非但普通乌桓人对他格外友好,就连西部乌桓的霸主——难楼,也是多有青睐,甚至希望将女儿嫁给王烈,借此笼络住他。

    上谷郡北部突出于太行山脉,一向是各民族混杂的地区,南匈奴人、鲜卑人、乌桓人和汉人都在此有一定影响,难楼作为上谷乌桓的首领,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着过人之处,他不但和护乌桓校尉邢举有交情,同时和鲜卑大首领和连关系密切,可谓是左右逢源。

    只是王烈心怀故土,便婉拒了这门亲事,难楼倒也不以为意,虽然不可避免地稍稍疏远了一些,但大体上还是不肯放弃笼络他。

    大概在一年前,有个名叫阎柔的汉人来到了上谷,并迅速得到了难楼的器重,在此之后,每过两三个月,阎柔就会出现在难楼部落,和难楼进行一番密谈,他所居住的帐篷也从来不让其他人靠近。

    “那个阎柔,我倒是在蓟城刺史府中见过,满身羊膻气,据说是被乌桓人抓去当了奴隶,一年前才回到汉地。”刘备说着说着,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当日听说了阎柔的来历,和如今王烈所说有些不一样啊。

    王烈一愣,“阎柔此前确实不认识难楼,他应该是被东部乌桓抓去的。”

    好像是有点道理,怪不得当初在刘虞面前,阎柔一个劲地给丘力居说好话呢,刘备点点头,示意王烈继续讲下去。

    就在半年前,难楼也不知道是抽了什么风,大宰牛羊,邀请护乌桓校尉邢举前来赴宴,邢举欣然而往,没想到酒没喝到,却迎头碰上了一群匈奴人打扮的盗匪。

    一场激战下来,邢举和他的数十名亲兵全军覆没,难楼悲恸不已,将众人尸身送回了汉军的驻地,并深深自责。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意外,可是王烈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地方:就在邢举战死当天,许久未见的阎柔出现在难楼的大帐之中,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鲜卑人的使者。

    王烈起了疑心,便趁着夜色潜伏在难楼大帐旁边,这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阎柔等人策划已久的阴谋:

    由于邢举傲慢,对待周边胡人态度相当强硬,乌桓人和鲜卑人早就想要对他下毒手,只是担心邢举死后,护乌桓校尉的军力落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手中,故而迟迟未动。

    直到今年春天,朝廷下令征召乌桓突骑,张纯张举趁机谋反,这让难楼等人觉得有了可乘之机,便设下圈套杀死邢举,并且向刘虞联名上书,希望阎柔接替。

    “又过了两个月,阎柔仓皇逃到了上谷,对难楼说大事不好,我也是从那时候才听说幽州换了主政的。”

    阎柔回到难楼部之后,极力劝说西部乌桓南下,和东边的丘力居等人相呼应,两面夹击汉军,可是难楼担心自己主力南下,老巢却被南匈奴人或是鲜卑人抄了,便以天气炎热为理由,一直拖拖拉拉。

    到了秋天,难楼估计汉军和东部乌桓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才下定决心,想要昨收渔翁之利,趁着汉人秋收的时节,狠狠捞上一把。

    王烈见乌桓人不断聚集军队,便决心返回幽州报信。

    “那天夜里,趁着难楼和阎柔等人喝得酩酊大醉,我便摸到乌桓人囤积草料的地方,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趁乱偷了难楼最爱的青骢马,一路向东逃来,不想到了蓟城,却听说新来的使君尚未就任,我便继续向东,一直来到这里。”王烈讲到这里,脸上颇有骄矜之色,确实,能够做出这种壮举,值得任何一个人自傲,也当得起任何人的称赞。

    “直入虎穴取虎子,好壮士,不愧是我汉家男儿,拿酒来!”刘备一拍案桌,向帐外高声叫道。

    “使君不可,乌桓人虽然被我烧了草料,但他们实力雄厚,恐怕此时已经开始南下了,我等岂能安坐在这里开怀畅饮?”王烈浓眉一皱,焦急地说道。

    “太史将军,传令下去,全军做好拔营准备,明日一早,随本官前去赴任。”刘备笑呵呵地止住了王烈的话头,“今天天色已晚,暂且歇息。”

    得到消息之后,颜良等将领也赶到了中军大帐,在听说乌桓人的阴谋之后,这些人顿时群情激奋,恨不得马上起兵,将那些胆大包天的贼人尽数剿灭;又听说王烈的壮举之后,他们又击节叫好,恨不得自己也能过一把孤胆英雄的瘾。

    尤其是颜良,他曾经在南匈奴那里待了七年,和王烈有很多共同语言,在酒精的作用之下,二人越聊越是投机,到最后几乎就要摆张供桌,结拜为异性兄弟了。

    饮酒正酣之时,刘备借着更衣,悄然走出营帐,片刻之后,太史慈也鬼鬼祟祟地溜了出来。

    夜空之中,一轮皎洁的圆月高挂在头顶,将苍茫大地照得明亮无比,但此时,二人似乎都没有酒后赏月的闲情逸致,反倒是眉头紧锁,满脸凝重之色。

    别看当着王烈和众将的面,刘备显得成竹在胸,完全不把乌桓人放在眼里,其实他早就通过单经等人了解了西部乌桓,对难楼的实力清楚得很,这可是能够以一部之力,对抗整个东部乌桓的强人。

    幽州腹地诸郡一向比东部富庶,如今又全无防备,万一被难楼的大军突破居庸关,在平坦辽阔,交通便利的华北平原,就彻底没有能够堵住他们的办法了。

    但是,越是这种时候,作为一军之将,刘备越不能表现出焦急,只能尽量安稳军心,以免出其他乱子。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们暂时回不去辽东了。”刘备叹了口气,轻声说道。

    太史慈却无所谓地笑了笑,“好男儿就是要为国尽忠,社稷安危面前,其他的都要靠后,军中弟兄们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明天一早,派人去通知翼德,让他务必小心谨慎,必要时可以向辽东求助,反正现在是农闲时节,抽调几万人前来筑城,然后给发工钱,一举两得。”刘备现在最担心的是东部乌桓各部,万一丘力居想不开,来个反戈一击,张飞那边的日子可就要难过了。

    “还应该派人去子龙那里,让他直接西进,他在徐无城待了两个月,估计都快憋疯了,而且我们骑兵数量不足,他刚好可以作为先头部队,早早赶回广阳。”太史慈提议道。

    刘备点了点头,如今天气越来越凉,估计也没人愿意翻山越岭地通过卢龙塞,徐无城再驻扎那么多骑兵显然有些奢侈,还是将赵云抽调走,留下孙宇和一千步卒就已足够。

    年轻人是需要压担子来培养的,就看这个孙宇能不能扛起来,成为一方重将了。

第169章 兵贵神速() 
“这居庸关的位置太险要了,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站在居庸关残破的城头之上,环顾四周的悬崖峭壁,奔腾而过的涧水,刘备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伴随他前来的其余诸人也纷纷点头,对大自然的雄奇瑰丽赞叹不已。

    居庸关,位于太行山脉末端的军都山,与燕山山脉相连接,乃是天下闻名的“太行八径”之一,更是后世流传的“天下九塞”之一,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白马将军公孙瓒的赫赫威名,加上有护乌桓校尉部坐镇在居庸关外的上谷郡,无论是鲜卑人还是西部乌桓人,都不敢轻易南下,侵扰汉民,所以居庸关也渐渐地不被人重视。

    就在今天,刘备等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居然能够一路纵马而行,直到关城下方,才有一支十余人的巡逻小队发现他们,并大声呵斥着询问众人身份。

    进到关城内部,众人更是失望地发现,整个关城中,驻军不过二百余名,还都是懒懒散散的不像样,万一胡人南下,这些懒汉,恐怕连半个时辰都守不下来。

    “斥候已经派出去了,估计今晚就能知道难楼的先锋部队到了哪里。”赵云走在刘备身旁,一边用锐利的目光扫视周围地势,一边低声说道:“弟兄们正在关城中巡逻,清点库房内军械物资,明天一早,我们就修缮城墙,将防卫重点加固。”

    刘备满意地点点头,虽说赵云这人蔫坏蔫坏,经常欺负自己,可是他办事细致,一点都不含糊,实在是让人忍不住地就想器重。

    前些日子,得知乌桓难楼部正在调集兵马,准备南下劫掠的消息之后,刘备当即率领主力向西而来,与此同时,赵云和他的骑兵部队也快马加鞭,抄近道追上了主力部队。

    按照王烈的指引,汉军一路直扑居庸关,横渡五条河流,急行六百多里未曾停歇,只是在途径蓟城的时候,将已经精疲力竭的战马留在那里,并为卢植留下了两千名士卒来稳定民心,加强蓟城周边防备力量。

    抵达居庸关之后,刘备等人还是没有见到乌桓人的踪影,这让众人长长松了一口气,要知道难楼若是下定决心袭扰幽州,他的大军必然会从居庸关南下,只要越过居庸关口,再通过二十余里的峡谷,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就会无遮无拦地暴露在这些强盗面前。

    “幸好是我们先到,这座关城若是落在胡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太史慈从城头另一端走来,远远地扬声说道。

    和众人的如释重负不同,王烈此时却是有些尴尬,他担心的是,万一难楼不来,刘备会不会认为他虚报军情。

    刘备看出了王烈的不安,轻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胡人若是来了,我们就迎头痛击,他们若是不来,我军正好可以休整一冬天,没什么损失。”

    王烈讪讪一笑,不再说话。

    “公孙范那边呢,他去令支做什么?”刘备转向赵云问道。

    “他是辽西本地人,说要先去肥如安抚百姓,再去令支,询问公孙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