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芬是党锢之乱之中,士人群体的八厨之一,家中资产极其丰厚,和袁绍有极其密切的往来,许攸作为袁绍的死党,当年为他四处奔走联络士人,自然也搭上了王芬这条线,从中捞了不少油水。

    “什么意思?”袁绍一时转不过脑子来。

    许攸诡异地一笑,“以后你就知道了。”

    袁绍发泄了半天,这一路上憋着的怒气也散得差不多了,他看着故作高深的许攸,以为对方只是想安慰自己才信口胡说,心中不由得好受了许多。“子远不用安慰我,其实你有所不知,明年,就在明年,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哦?”许攸细长的眼睛眯了起来,他久不在洛阳,对朝堂近期的事情并不了解。

    “皇帝要组建一支新军,驻地就在洛阳西园。”袁绍神秘地笑道。

    许攸一个骨碌翻起身来,语气中是压抑不住的兴奋。“皇帝快驾崩了。”

    汉家四百年天下,一向是贯穿着世家、外戚和宦官这三方的博弈。

    外戚借助皇后的力量,经常可以谋得大将军这个统管天下兵马的重要职位,可以说是权倾朝野,经常可以干预到皇位的继承,早在先汉昭帝时期,霍光就可以随意废立皇帝,成帝时期外戚王莽甚至有能力篡汉,就在三十年前,大将军梁冀甚至做出了毒杀皇帝另立新君的大逆不道之事。

    如今的大将军何进本来是个屠夫,但是凭借同父异母的妹妹何氏当了皇后,一跃成为总揽军权的大将军,从此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何皇后为灵帝刘宏生了一个儿子刘辩,身为母亲她自然希望儿子可以继承皇位,然而刘辩举止轻佻,没有国君应有的气度,所以灵帝更希望另一个儿子刘协继承大宝,登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说起刘协,还有一桩陈年旧案。

    刘协的母亲名叫王荣,出身于名门世家,深得灵帝刘宏宠爱,何皇后因妒生恨,居然指使宫人在王荣产后服用的汤药中下毒,王荣当即身亡。

    灵帝得到消息之后亲自前往后宫,一见王荣四肢青黑,便知道她是中毒身亡,当场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此案,然而何皇后早已重金买通了十常侍曹节等人,在宦官们的苦劝、以及其他力量的作用之下,昏庸的灵帝居然赦免了何皇后,不再追究此事。

    为了防止还没满月的刘协再遭到暗害,灵帝刘宏将他抱到永乐宫,交给自己的母亲董太后抚养,从此,刘协就以董氏为外家,被外界称为董侯。

    但是,刘宏不追究,不代表这事就算了,何皇后和何进看着刘协一天天长大,并且聪颖伶俐,不由得如坐针芒,生怕有朝一日刘协继承皇位,为无故惨死的母亲复仇。

    只需要将来龙去脉认真一想,许攸就理清了这些看似没有头绪的线索:灵帝刘宏一直不肯立长子刘辩为太子,肯定是抱着让刘协继位的念头,如今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希望组建一支不在何进掌控之下的新军,作为支持刘协的军事力量。

    就算退一步来说,刘协不能当上皇帝,但有军方力量,以及董太后家族的支持,保住一条性命应该还是可以的。

    “不愧是子远。”袁绍赞许地拍了拍许攸的手背。“我叔父买通了一些内侍,他们说皇帝纵欲过度,早已是摇摇欲坠了,最近还数次吐血昏厥。”

    皇帝是死是活,对于他们这些世家出身的“才俊”来说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从必然会产生的动荡之中,攫取足够的利益。

    许攸皱起眉头思索起来,“新军的统帅必须是皇上最信任,并且和何进绝对不在一条船上的人,还得懂兵事,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一个人——”

    袁绍接着他的话头说了下去。“蹇硕。”

    宦官集团和外戚是天生的仇家,所以这个统帅必然是宦官,蹇硕是灵帝最宠信的十常侍之中唯一懂兵的,所以新军统帅非他莫属。

    “皇帝组建新军,为的是扶董侯上位,所以他不光要依靠宦官,还要依靠世家,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支持他。”袁绍握紧了拳头,仿佛是在握紧那虚无缥缈的权力。

    “可是除了曹孟德之外,我们再没有带过兵的,怎么进西园新军?”

    “有一个懂兵的就够了,这支部队不但要能打,更要交好各方,那就是我们的强处了。”袁绍这么多年可不是在虚度光阴,他早就看出来十常侍不是铁板一块,每个人都想取代张让,成为皇帝最宠信的人。“蹇硕是个明白人,他若是想要在新皇帝那里取代张让和赵忠,就绝对不会拒绝我们的支持,所以,交好蹇硕,我们就能安插更多人手进去。”

    许攸点了点头,但他又有了新的疑虑,“这一次汝南袁氏会支持你?”

    “肯定会,那些老不死的在外面布好了局,现在他们需要一个在京城里掌握军队的人,有这个能力的只有我和袁术,可是袁术已经被任命为河南尹了,整个司隶南部都归他管。”袁绍说着说着又生气了,他咬牙切齿地拍着自己的大腿,恨声说道:“你知道河南尹多少钱吗?四千金,袁隗那个老匹夫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帮他交了。”

第163章 稳步前进() 
远在幽州的刘备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别人口中讨论的焦点,从拿到任命书的那天起,他就连忙派了得力的手下去辽东告知卢植和张焕,请这二人挑选大批得力人手前往广阳接手政务。

    幽州不比辽东,这里豪族众多,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和中原联系也相对密切许多,必须有卢植这个威望极高的老江湖坐镇,许多事情做起来才不会出乱子。

    “子义,这段时间你就多费点心,把右北平和辽西的地形,人口,各处军事要地,都掌握清楚,等辽东来的工匠探出煤矿和铁矿来,这里就是又一个辽东,足以让百万人丰衣足食。”

    得到了刘备的承诺之后,太史慈兴奋异常,每天率领骑兵出去巡逻的时候也充满了干劲。

    相比起得意洋洋的太史慈,张飞的情绪就不是那么高了,虽然对民政之事不上心,但看着身边的同伴得到重用,老张还是蛮眼红的。

    “别光看别人,想想你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子义上次专门来找我,把他对右北平未来的建设和防备思路都讲得清清楚楚,你呢?”刘备见张飞没精打采的模样,恨铁不成钢地揪着他的耳朵教训起来。

    张飞并不服气,铜铃般的眼睛一瞪,高声反驳起来,“俺就跟着大哥,大哥在哪俺就在哪,操心那么多干什么?”

    刘备气得又踹了他一脚。“现在我们有一个州要管,北面有几十万的鲜卑人和乌桓人,西边有匈奴人,如今到处都是用人的时候,你却如此不思进取,难道就想当个指哪打哪的打手?给我滚回去好好想想。”

    看着张飞垂头丧气地向营寨走去,刘备又有些于心不忍了,他喊住张飞,“认真琢磨琢磨,如果给你一万骑兵,你该怎么统领,有空了就跟子义一起出去巡逻,把地形弄清楚,到时候有重要的任务给你。”

    张飞不好意思地咧着嘴笑了,“俺就知道大哥不会偏心,那俺回去好好想想。”

    职位越高,责任越大,刘备现在是真正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过去的两年时间,他只需要管理辽东,没有豪强掣肘,面对的困难只是让百姓吃饱穿暖,最大的敌人也不过是几个弱小的渔猎民族。

    如今一时兴起,当上了幽州牧,管理的疆域面积大了几倍,人口多了两倍,同时面对的敌人也变成了多年来让汉家朝廷头痛不已的乌桓人和鲜卑人,这让刘备首次意识到自己的人才储备、尤其是内政人才严重不足。

    “要是给我个诸葛亮或者荀彧就好了,我就能天天躺家里逗孩子玩,所有烦心的事都交给他们。”刘备恨恨地想着,但他也知道,这只是空想而已。

    诸葛亮生于光和四年,这个时候还是个拖着鼻涕满地跑的小屁孩,荀彧倒是和刘备年龄差不多,正是应该大展身手的年纪,但人家是颍川荀氏几十年来最前途无量的新星,年方弱冠就被称作有王佐之才,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拉拢的

    要知道颍川荀氏在经学方面享有盛誉,上一代家主荀淑,也就是荀彧的祖父,品行高洁学识渊博,世人以神君称之,名气大得吓人。

    荀淑有八个儿子,号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虽然免不了有吹捧的嫌疑,但总是有那么些本事。

    然而就在这样的世家中,荀彧横空出世,被称作几十年一遇的天才,这种人注定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在最显赫的集团效力的,哪能看得上刘备?

    在这个时代,想要建立自己的基业,必须有声望,有人脉,这也正是刘备请卢植前来幽州坐镇的另一个原因。

    卢植是当世前几位的大儒,名声远播海内,其渊博才学和高洁的品行被世人广泛传扬,只要卢植在幽州,一定会有许多人才前来求学,到那时刘备就有更多的人才储备了。

    “唉,想那些都是没用,还是老老实实的,专心对付乌桓人吧。”刘备抱着脑袋苦恼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不想这些事,把手头的工作先做好。

    根据太史慈的报告,乌桓人最近动作不断,派出过好几批游骑兵,企图穿越汉军防线,但这些倒霉蛋遇上了一群史书上都有名气的神箭手,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死了好几十人。

    似乎是感觉到此路不通,如今濡水西岸的乌桓人似乎又心生退意,开始撤军了。

    辽西郡虽然地域广阔,幅员数百里,但其南边是乌桓人难以逾越的天险——渤海,中北部则是巍峨起伏的燕山山脉,在渤海和燕山的南北夹击下,辽西郡的地形就像一个巨大的葫芦,此时汉军和乌桓人正在葫芦西部的开阔地带对峙,刘备今年的目标,就是把乌桓人赶到葫芦东部,然后封住中段的狭长地段。

    正在刘备站在那里琢磨地图的时候,太史慈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启禀使君,我们今天又全歼一支企图越过防线的乌桓人小队,汉升兄一个人就射死七个,那臂力那准头,绝了。”

    黄忠初来乍到,还需要进一步熟悉军队的状况,所以在关羽率军北上之后,他就留在主力这边,给太史慈当副手。太史慈是个豪侠性格,对黄忠的高超武艺也十分敬重,两人名义上是上下级,实则是忘年之交,每天结伴出行猎杀乌桓人,切磋的不亦乐乎。

    刘备呵呵一笑,对这个战果很满意,但他马上发现了异样,开口问道:“你平时不是叫我玄德吗,怎么现在改叫使君了?”

    “往日是往日,如今我们也应该注意尊卑了。”太史慈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笑着解释起来。

    “咱们都是自己人,平时别这么拘谨,有外人在的时候留意点称呼就行。”刘备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跑进帐内单膝跪下,“启禀使君,西北方尘烟阵阵,有大队人马接近。”

    “应该是云长或是子龙赶来了,他们一来,咱们就可以继续推进,逼迫乌桓人后退。”太史慈乐呵呵地说道。

    天色蒙蒙黑的时候,那支部队终于来到了刘备大营外,领头的正是关羽。

    “哎哎,云长你怎么成了这副模样,活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