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寒门状元-第2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迁抬头打量着张苑道:“陛下在里面,是吧?老夫就算在这儿守一夜,也要等着面圣。”

    “这又是何必呢?”

    张苑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等也是白等,这道理你谢阁老应该明白,现在想要面圣只有两种途径,要么去请沈大人前来,要么就等下一次陛下召见群臣……陛下不是说过一个月见三次朝臣吗?想来为期不远了。”

    谢迁当然不会听张苑的,因为他等不了十天,觉得那些惨遭下狱之人也等不了那么久。

    就算不被用刑,一群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也不可能在牢里安份,在谢迁看来,那些人在牢中必然度日如年,急需他去拯救。

    张苑道:“若谢大人你实在不听,那就继续在这里等吧,或许天可怜见,陛下就赐见了呢?呵呵。咱家要回去办差了。”

    说完,张苑不想多留,此时马车已经过来,在几名侍卫和太监的陪同下,张苑往马车行去,谢迁目送其离开,却见一队人骑马过来,定睛一看,为首那位却是户部尚书杨一清。

    谢迁看着张苑登上马车,随后马车远去,心想:“这张苑,刚回来便如此强势,看来他已有新的后台,若非陛下授意,那基本可以确定是之厚所为,怕是别人也无法给他撑起这个腰,更不敢如此张扬!除非他嫌命长了?”

    “谢阁老……”

    这时杨一清到了近前,下马后恭敬向谢迁行礼。

    谢迁一抬手,打断对方后续的话:“有事回去再说,今天算是白等了,还是从长计议吧,不能让这件事继续发酵下去。”

    ……

    ……

    最后谢迁总算想明白了,张苑提醒得没错,留在豹房门口纯属白费时间。

    以前谢迁或许会拿出固执劲儿,继续等下去,但在见多朱厚照的胡闹后,他意识到光靠自己的坚持半点儿作用都没有,反而会激发朱厚照的逆反心理。

    谢迁没回家,带着杨一清到了长安街的小院。

    过了半个时辰,杨一清从谢迁小院出来,直接往沈府去了,至于他是否带着谢迁的意思没人知晓,总归这件事扯到了沈溪身上,虽然不是谢迁主动登门,但其实跟之前沈溪猜测的差不多,谢迁若想解决问题,必须要从沈溪入手。

    沈溪在书房接见杨一清。

    虽然杨一清并非府上常客,但到底算是老相识,沈溪跟杨一清间说话不需要有太多避讳。

    “……谢阁老本不让我来,就怕你处在中间不好做人。”

    杨一清到底还是帮谢迁说话了,他不想让两位当权者间的矛盾加深,更不能说谢迁原本是想靠这件事来打压沈溪的名声。

    沈溪道:“应宁兄,以你看来,我是否应该去拜访谢阁老,跟他认错呢?”

    杨一清道:“之厚你为何如此说?”

    沈溪摇头苦笑道:“这不明摆着的事情吗?陛下安排我做两部尚书,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既让陛下跟谢阁老等人之间产生矛盾,又出现今日朝官到我府门前请愿和陛下派出张公公拿人之事,责任归根到底在我身上。”

    “非也,非也!”

    杨一清摇摇头,“在这件事上,之厚何错之有?何尚书已年老体迈,请辞也非一天两天的事情,至于白尚书那边,也是因病退下来,跟你何关?陛下如此安排最是恰当不过,兵部如今的确需要有人稳定军心,对鞑靼之战刚结束,此时更替兵部尚书,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言语间,杨一清似乎对沈溪的处境非常理解,甚至对于皇帝的决定都很支持。

    沈溪不知杨一清诚意如何,苦笑着摇头:“身兼两部尚书,连我听起来都觉得这件事有些过了,但因之前劝谏陛下的事情,到现在我都必须要在府中休沐……其实这件事我也不该插手。”

    杨一清点点头,虽然没多说,但心中还是稍微有些怀疑:“之前便觉得沈之厚在陛下搜集民女充实豹房一事上有些过激,莫不是老早就为今日之事做准备?”

    虽然杨一清对沈溪没有恶意,但他老谋深算,对沈溪做出的一些事,会情不自禁思索其中因由,从辩证角度看待问题,不由便会把沈溪往坏处想。

    杨一清道:“谢阁老现在非常为难,那些官员被羁押在大理寺狱中,若陛下一直不松口,人是无法释放出来的,你看……”

    “哦,应宁兄此来,是为谢阁老传话,要我去求见陛下,宽宏那些冲撞我府门之人?”沈溪问道。

    杨一清摇头:“谢阁老并未如此说,现在各方只是商议对策,这不是来问问你的意思,看是否有什么好方法解决当前困境?”

    沈溪叹道:“或许谁都可以有好方法,唯独我在这件事上,太过为难,事因我而起,似乎不该因我而结束。”

    莫说谢迁没来,哪怕谢迁亲自来了,沈溪也未必会给这个面子。

    看起来应该救出那些下狱的官员,但他们明显是针对我而来,人又不是我抓的,却让我去跟皇帝求情放人,最后那些官员还不会领情,我仍旧身兼两部尚书,他们还是会申讨我,那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你谢迁可以装好人,我沈溪却没法装这个好人,那不如先当个坏人,对这件事的态度就是不加理会。

    杨一清本想劝说沈溪两句,但论朝中地位,杨一清到底不如沈溪,连做尚书的时间都比沈溪晚许多,根本就没资格对沈溪的行为做出任何评价,这不是岁数大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沈溪拒绝,杨一清只能回去跟谢迁复命,沈溪可以不理会,但谢迁你却没有逃避的机会,若你实在想搭救那些官员,可以直接来找沈溪说,就看你舍不舍得放下这张老脸。

    “那之厚,我先告辞了。”杨一清没有勉强,他看得出来在这件事沈溪是骑虎难下,他也就报之释然一笑。

    沈溪亲自送杨一清到府门,表达了自己的为难:“请对谢阁老说声抱歉,因事已关己,有些事非要回避不可!”

    ……

    ……

    杨一清回到长安街小院门口,见谢迁已等候在那儿,显然是对此事非常着急。

    杨一清下马,将沈溪的意思大概转告,谢迁皱眉不已:“之厚果真如此说的?他倒是推得一干二净,但他有这资格吗?事情不因他,如何而起?”

    “谢阁老,若陛下委派旁人,结果是一样的。”杨一清努力帮沈溪解释。

    谢迁觉得沈溪是始作俑者,杨一清却觉得这件事朱厚照才是“主谋”,因沈溪近来一直休沐在家,也传出原因,却是沈溪犯言直谏,跟皇帝间产生矛盾,现在谢迁非要赖着沈溪,杨一清除了帮忙疏解一下,也实在没别的办法。

    沈溪不肯出手帮那些官员,谢迁又不肯纡尊降贵去见沈溪,于是乎便形成了眼前的死局。

    谢迁道:“要不是沈之厚在西北打了胜仗,陛下也不会冒出如此想法,甚至他之前进言陛下,开罪圣上,都有可能是为以退为进而做的准备。”

    这事虽然之前杨一清也想过,但从谢迁口中说出,却没那么大的说服力。

    杨一清心道:“之厚有本事,能得到陛下欣赏,怎么驱除鞑虏封狼居胥,在你这个当朝首辅嘴里也成了罪过?”

    谢迁带着杨一清进到院子,脸色漆黑,眉头紧皱,一直在思索问题,因他不言,杨一清也不好随便接茬。

    到到屋中,宾主坐下后,谢迁才又问道:“豹房那边没更多动静吧?”

    杨一清摇头道:“暂时没有消息,陛下对于下狱之人并未有别的安排,在下已跟大理寺少卿全宗献打过招呼,他会安排人蹲守,就算是张苑带人前去也会想办法拖延,不让人伤害到那些官员。”

    谢迁好似自言自语:“若迅速结案,将人放了当如何?”

    “谢阁老,您是在问在下吗?这件事……怕是大为不妥吧?”杨一清有些震惊,这不是公然欺君罔上吗?他当然知道现在朝中出了一些乱象,皇帝不管事,加上张苑未将人下到诏狱,这给了谢迁活动的可能。

    以谢迁话里的意思,既然人下到大理寺,那就由大理寺来审这案子,总归皇帝没下旨让谁来审问,那就由职司衙门负责,只要审定这些人无罪,便由大理寺当庭释放。

    谢迁道:“陛下连谁来过问此案,都没打招呼,别是回头又让沈之厚自己来审结吧?”

    杨一清苦笑道:“以之前几次发生的事情来看,还真有这个可能。”

    谢迁跟杨一清不由对视一眼,脸上都满是无奈,这是对于正德皇帝行事风格无能为力的一种感受。

    “先不做此念。”

    谢迁道,“总归如今陛下未将事牵扯太大,若真有如此安排,老夫就算豁上这张老脸,也要让负责审案之人把事情压下去,大不了老夫一人来承担过错!”

第二三五三章 谁是闲人() 
翌日一清早,谢迁刚从小院出来,便见何鉴一行从汇集六部衙门的东公生门那边过来,等靠近谢迁身边后,马车停下,何鉴从马车上下来。

    “这就要走了?”

    谢迁皱眉,望着何鉴问道。

    何鉴道:“事情均已处置完毕,留在京城作何?倒是于乔你,很多事该放下了。”

    谢迁摇头道:“这会儿言退,为时太早。”

    何鉴笑了笑道:“老朽并非是劝你退出朝堂,只是劝你放下心中成见,之厚能力不错,主持朝中政务不会有任何问题。”

    “也不知你们怎么想的,为何一个二个都替他说话?现在连三法司的人,都要跟我刻意划清关系了……”谢迁生气地说道。

    以昨日杨一清讲述,朝中高层官员基本都在回避,因沈溪兼职两部,七卿只剩其六,再加上五寺官员,唯有户部尚书杨一清站在谢迁这边,其他人均态度模糊,比如说新任礼部尚书费宏,工部尚书李、刑部尚书张子麟、左都御史洪钟等。

    从表面上看,他们保持中立,既未表明态度支持沈溪,也没说支持谢迁,其实这也意味着这些人更倾向于沈溪。

    不就是沈溪兼任两部尚书么,至于闹得这么大?又是在奉天门前抗议,又是一群人到沈府围攻激化百姓情绪等等,沈溪还算克制,若不然当时就可以直接派出家丁驱散人群。

    何鉴道:“于乔,你还是劝劝那帮清流接受现实为好。你是准备入宫吧?即便找到太后也没辙,倒不如去大理寺看看……这次下狱的基本都是中下层官员,跟他们讲道理或许不听,但你尝试一下,便是你的错。”

    谢迁皱眉:“你这是特意来教训我的?”

    “听不听全由你。”

    何鉴笑着摇头,“反正我就要离开京城,说的全都是肺腑之言……之厚劝谏陛下,乃是臣子的本份,陛下所做也不过是论功请赏,何必抱残守缺,在朝中闹出乱子来?这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么?”

    谢迁一怔,随即明白何鉴的意思。

    正值张苑官复原职,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位子看起来不是很重要,但在朱厚照继位后闹幺蛾子的基本都是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先是刘瑾后是张苑,都没少惹出事端。

    何鉴也不多避讳,道:“昨日拿人的是谁?一定是陛下所下御旨?更有可能是某些人胡作非为吧?正好可以挑拨于乔你跟之厚的矛盾,还能在陛下那里挑唆一番,最后天下人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