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寒门状元-第20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拧子道“陛下确有此意。”

    “嗯。”

    丽妃再度点头,“不过自古以来,功劳越大的臣子越会被皇帝猜忌,下一步这位沈大人在朝中的日子,怕是没之前那么好过了。”

    小拧子也显得有些担心“之前奴婢也想跟陛下提醒,但见陛下正在兴头上,就不敢随便乱说话了……您说沈大人这么大的本事,若有不臣之心当如何?”

    “这不是你该说的,就算要想那也是陛下去想,你说出口,就是僭越……你要记得,你说的一切都要不揉杂自己的意见,这才是你未来一段时间要做的事情,绝对不能处处表现自己。作为陛下管理朝政的帮手,只有聪明人才能做到内外和上下都对自己信任有加,你光得到陛下信任远远不够,还需要朝臣佩服你,不然刘瑾和张苑就是你的前车之鉴!”丽妃用严肃的口吻说道。

    小拧子打个寒颤,随即作出受教的模样,恭敬行礼。

    “娘娘,之前陆侍郎他们没说张公公的事情,不知是忘了还是怎么的,陛下也没安排新的司礼监掌印人选。”

    “别去争,你争也争不来,只要那当了司礼监掌印之人看你的脸色行事,已经算是走上人生巅峰,何必要亲自到那位子上,招惹无数的猜忌?你觉得是做司礼监掌印好,还是陛下跟前的近侍好?”丽妃提醒道。

    小拧子恍然,点头不迭“娘娘说的是,无论是刘瑾,又或者张苑,在当上司礼监掌印前都在陛下身边做常侍,但出任司礼监掌印后因公务繁忙,逐渐与陛下疏远,反而会频频被人在陛下面前攻讦……咳,小人也说了他们很多坏话,若他们既可以掌控局面,又常伴陛下身边,知道陛下喜怒哀乐,也就不会落得这般田地。”

    丽妃笑道“拧公公是聪明人,有些事根本不需本宫提点。正是如此。”

    顿了顿,丽妃继续道,“其实陆大人他们也算是老谋深算,自然能想到趁陛下高兴时提出新的司礼监掌印人选,但他们又知道,若提了,那斧凿的痕迹太过明显,他们针对张苑的事情也会为陛下猜疑,还不如让陛下事后想到落下什么事,自己把人选定下来,岂不是更好?”

    “对,对!”

    小拧子欣然点头,“听娘娘说这一番话,奴婢这脑子突然就豁然开朗了!”

    丽妃道“有些事不是拧公公你想不到,是你不愿意往这方面想,不要带着偏执的心思办事……下一步你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要让戴义和高凤当上司礼监掌印,若是其他人当上,非听你的话不可!”

    。

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与偏见() 
榆溪河北岸的战事结束后的第二天,谢迁休息够了,再次见王琼,详细问询沈溪所部战后的情况,却被告知沈溪那边又断了消息。

    “什么?他还没回兵榆林卫城?大战既已结束,因何还要盘桓在草原上?他能追得上鞑靼人的骑兵?”

    谢迁很生气,在他看来,战事结束就该撤兵,穷寇莫追,他甚至想好好询问一下这一战中沈溪到底做了什么,不过在得知沈溪领兵追击,完全没有带兵回榆林卫城的打算,便难以压抑心中的怒火。

    王琼道:“从昨日到今天,卑职派出骑兵接应沈尚书所部,又得到战俘有三千余人,且收获的鞑靼头颅也有千余,如今了解到的情况,鞑靼中军可能连万数都未到,所以沈尚书才会如此着急追击,务求除恶务尽……鞑靼人已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很可能达延汗部已分崩离析!”

    谢迁叹了口气道:“不想竟被之厚领兵打出如此众寡悬殊的胜仗来,难怪他不知收敛……可是鞑靼兵不过万,难道就没有战斗力了?若鞑靼反击,之厚反胜为败,那他苦心积虑赢得的胜仗不就白费了?”

    虽然谢迁对沈溪有所不满,但显然自己也知道,光在这里发牢骚一点儿用都没有,就算派人去告知沈溪,让其班师,也无济于事……沈溪求援的时候没有派兵救援,又凭何希望沈溪能按照他的指示回兵?

    “陛下那边,可有指示到来?”谢迁又问了一句。

    王琼微微摇头:“未曾有。战报已向张家口堡发出,从之前得到的情报看,延绥副总兵林恒统领的骑兵已距离榆林卫城不到三百里,即便如此他的人马也来不及跟上沈尚书所部追击的步伐。”

    谢迁道:“不能再给沈之厚调拨兵马,要是他手里再增加个两三万骑兵,还不知他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跟朝廷上奏功劳的事情,由德华你来做,他既然想一追到底,那出了事情,也要他自己来承担责任……德华,你只管做好眼前延绥防备工作便是。”

    王琼一边点头应允,一边在想:“难道我现在有别的选择?我倒是想出兵跟随沈之厚的脚步,这功劳可说是白得的,可条件也不允许啊……”

    “现在守在榆林卫城,意味着与天大的功劳擦肩而过,还要给人收拾残局,纯属出力不讨好,还要被您老吆五喝六。不过好在有一点,那便是您老对我的印象还不错,以后对我的仕途应该有所助益吧!”

    王琼不由看了谢迁一眼,他在这一战中没赚到军功,甚至还差点儿因为见死不救当了罪人……要是沈溪兵败身死,以皇帝对他的仇恨,他将无法再在朝中立足。

    现在他等于是在为沈溪善后,不过他也算是得到丰厚的回报,就是以谢迁为首的正统文官势力的支持。

    ……

    ……

    当林恒领兵回到榆林卫城时,沈溪追击鞑靼人、离开榆溪河已近四天时间。

    林恒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榆溪河一战,心中非常失望,尤其是在得知沈溪领兵取得一场辉煌大捷的情况下,对他来说就更难受了。

    林恒非常在意军功,由沈溪提拔到现在的位置后,他希望能凭靠军功再进一步,但奈何皇命征召,加之上官调遣,让他失去再立功勋的机会。

    林恒回来后,立即受到王琼接见。

    王琼是在总督府正堂会见的林恒,他详细把林恒驰援张家口堡的情况问了个明明白白,最后感慨地说道:“此番调兵失误,也是因为草原上情报传递不畅,再因朝中有宵小蒙蔽圣听所致……不过以宣府传回的情况看,百官正在串联参劾权宦,这两天应该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林恒紧张地问道:“沈大人已出兵多日,是否需要延绥派兵驰援?”

    林恒来的时候,最关心的事情便是自己是否有机会赶上末班车,追随沈溪的脚步领兵深入草原。

    虽然沈溪在榆溪河取得的胜利已经可以说旷古烁今,但若是可以在之后再来个封狼居胥的壮举,那即便在后面的战事中取得的战果不尽如人意,依然足以超越榆溪河一战的功勋。

    在林恒看来,在那些史官眼里,对于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层面的胜利更加在意,至于一战下来杀敌多少,只是数字的堆砌罢了,不足为提。

    王琼道:“沈尚书出兵已有多日,且他并未从延绥镇征调人马,即便你跟过去,也来不及了,还不如留在城内驻防,谨防鞑靼残部袭扰边陲!”

    这种鬼话连王琼自己都不信,便在于他知道鞑靼人已是强弩之末,就算是最强大的达延汗部都歇火了,这种时候又怎么可能会有鞑靼人不知死活跑来袭击边陲?

    那跟自掘坟墓何异?

    林恒的脸上满是失望之色,为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懊恼不已,王琼见状安慰道:“近来朝廷论功行赏的御旨就该下达,你安心休整,战后本官会记得给你上表奏功……这次战事中,你来来回回奔袭数千里,劳苦功高!”

    林恒听出王琼话里未尽之意。

    你没什么功劳,最多也就占着一点苦劳,回头给你表功,至于能得到多少战功全看皇帝或者兵部那些大佬的心情。

    林恒到底只是一名普通将领,在王琼这样的封疆大吏面前他不敢争什么,拱手道:“谢阁老还在这里吧?卑职可否求见?”

    “你去见谢阁老作何?”

    王琼皱眉道,“谢阁老这几日身体不适,亟需休养,你就不要去打扰了……伯之,你在领兵上很有天分,但你也要安下心来,好好揣摩下学问,不然的话你会把自己的前途给耽搁了!”

    或许是王琼感觉到林恒有钻营关系的倾向,以他对林恒的欣赏,不由拿出长辈的口吻加以斥责。

    林恒自然心有不甘,但跟之前一样,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王琼大他还不是一级而是很多级,只能忍住心中那口气,恭敬行礼然后告退。

    ……

    ……

    送走林恒后,王琼没多想关于林恒求见谢迁的事情。

    对于王琼来说,他自己才有资格跟谢迁对接,至于三边军中将领要见谢迁,除了去谢迁跟前献殷勤表现自己的能力,做一些与身份不相符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

    随即王琼接见另外一名副总兵侯勋。

    此时王琼反倒觉得,侯勋这种没多少想法,遵命行事,在军中兢兢业业的将领,更应该得到提拔。

    说到底,王琼虽然欣赏林恒的才能,但对于这个年轻人平时表现出来的书生意气文质彬彬并不是很满意,王琼仍旧觉得将领只需要听从命令即可,像林恒这样善于主动思考和自行做主的人并不欢迎。

    “……大人,还是没有沈大人的消息,不过以卑职估量,沈大人所部深入草原应该超过五百里了!”

    “五百里?这才几天时间?且沈尚书统领的可是步兵,有可能这么快吗!”王琼显得难以置信。

    侯勋道:“前线斥候已深入草原四百里,但还是没有传回沈大人所部的具体消息……因为沈大人从鞑靼营地内缴获大批战马,如今基本做到一人两马甚至三马,辎重也有专门的牲口拉拽,以至于进兵速度非常快,接下来很可能会渡过黄河!”

    王琼皱眉:“沈尚书有必要如此拼命吗?此前他已连续辛苦近两个月,这一战好容易以胜利告终,有何道理不来榆林卫城休整,非要继续不眠不休折腾自己和麾下部队?”

    王琼对沈溪的意图不是很了解,一如之前他根本不了解沈溪是如何做出孤军深入草原又敢在榆溪河北岸跟鞑靼人决一死战是同一个道理。

    当然,连王琼这个素来以睿智著称的大人物都不明白的事情,侯勋自然更不能作答了。

    半晌后,王琼道:“伯之回来了,但现在后续大队人马尚未归来,总兵官之位照旧空缺,你二人中还是以你为主,主持军务,不过真遇到事情你记得多跟伯之商量一下!”

    在林恒领兵驰援张家口堡前,延绥镇两个副总兵中,林恒的地位要高于侯勋,不在于二人资历如何,而是林恒统领的是骑兵,属于战功赫赫的年轻一辈翘楚,且是沈溪这个兵部尚书、前三边总督提拔和赏识,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此时,王琼宁可让没有主见的侯勋继续行总兵官事,而让有独立思维的林恒处于有职无权的状态。

    侯勋显得很为难:“大人,这……这样不太好吧?论能力,卑职跟林副总兵相比,还是颇有不如的!”

    侯勋说这话还算客气,因为他以前跟林恒相处时,发现不如林恒之处不是一点半点,他也理解为何朝廷总提拔林恒,而对他这样资历更为深厚的武将熟视无睹,便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