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宠后养成史-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你当小姑子?人家魏嫆可是等着嫁给朱成钰呢,哪里会稀罕你的婆家!前世朱家入主京城,朱成钰甫一登基便将魏嫆迎娶入宫做皇后,那时魏嫆已经二十了,琳琅彼时才知道朱魏两家早有勾结,这后位朱家早就许给魏家了。琳琅也是在那时才深深认识到朱镛的城府之深、手段之高。

    当初朱成钰求取琳琅时,朱镛一力促成,谁知道琳琅居于正妻之位时,后位却早就许给了魏嫆?朱镛那时竟然还能毫无破绽的借秦家之势稳住江南局势,待事成时转头就过河拆桥,实在叫人害怕。

    至于这位魏嫆,瞧着没甚突出,能为了那个后位等到二十岁,也非常人。

    魏家跟朱家是何时串通的琳琅并不知晓,不过看魏家半点都不着急魏嫆亲事的样子,怕是这会儿已有勾结了吧?之前没适当的机会暗示徐朗,后面总得想个办法,砍掉朱家的这只臂膀。至于朱家在朝中的其他内应,琳琅知道的只有前世那几位封妃的人,且不清楚他们是何时勾结,这些事情,恐怕只能交给徐朗。

    至于为何不是贺家,贺文瀚是断断不会听琳琅一介幼女之言的,且他若要暗查,力量其实不及徐家十中之一。贺文湛就更不必说了,文墨诗书上可以称魁首,这些事上乏力得很。相比之下,徐朗已经在江南就对朱家起了疑心,再追查起这些事来,顺理成章。

    进了屋内,魏嫆显然对琳琅的出现颇为意外,庄嫣便道:“贺姑娘来看她大姐姐,我就请她过来坐坐。”

    “果真是有缘。”魏嫆笑了一句,竟热情的起身拉着琳琅过去,一左一右的坐在庄嫣旁边,道:“正想着给贺姑娘送帖子,不想正好来了,倒不必再跑一趟。”

    “什么帖子?”庄嫣好奇。

    “月末的时候母亲办品香会,我想借势请各位姐妹来一趟,大家热闹。”魏嫆笑嘻嘻的看着广安郡主,“郡主可一定要赏光啊。”

    “崔家调香之名我早有耳闻,既然是你们家做东道,我岂有不去的。”庄嫣爽快的答应。魏嫆的母亲姓崔,母家的调香术闻名遐迩,确实当得品香会的东道。

    琳琅却有些犹豫。贺家和魏家交集不多,琳琅跟这位魏嫆也只是在一些聚会上接触,没多少交情,加上她已定了人家……便道:“月末时母亲安排了不少事情,怕是不能去了。”

    “这怎么行,你若不肯去,我可就腆着脸到你们夫人那里闹去了。”魏嫆半开玩笑,“也就半天时间,姐妹们不常聚首,今年的聚会你又来得少,可不许再躲懒了。”

    旁边庄嫣怂恿了几句,魏嫆更是盛情相邀,看那势头是非要请琳琅去不可的。其实小姑娘家又能有多少事,琳琅寻不到合适的由头,太过推拒难免不好看,便也答应了。

60|59() 
魏家居于兵部尚书之位,在京城也有自家的宅子,不过要办这品香会,魏家的宅子就显得小了些,因此安排在了京城中有名的沁园。

    沁园地处城西,毗邻前朝长公主所居的道观,环境十分清幽。这一带都是大大小小的园林,或是讲求雄浑开阔,或是讲求婉约别致,贵家子弟的文会,姑娘们的小宴,政客们的清谈,或是品香会、赏花会、煮茶会,无所不宜,一年四季里都不闲着。

    这一次魏夫人开品香会,请来的大多都是京官的夫人们,少有侯爵家的人。姑娘中以广安郡主身份最高,因她跟皇家沾亲带故,常会参加皇室贵戚的品香赏花之会,是以姑娘们对她的眼光颇为追捧,一到园里就被众星捧月般围着。

    琳琅这次赴会,并未精心准备,只是从秦氏那里讨了个过得去的香牌,不会太突出,也不会掉了贺家的颜面。

    不出意外的,琳琅瞧见了裴明岚。自打她回京后跟裴明岚见面统共就那么几次,每回还都以口角告终,实在算不上愉快。所幸今日来的姑娘有十几位之多,除了广安郡主身份高之外,其他人都差不多,是以叽叽喳喳的笑闹在一起,倒也融洽。

    这里都是十四五岁的待嫁姑娘,琳琅相熟的并不多,因魏嫆是执意请她过来,是以颇照顾,将她安排在庄嫣身边,颇显优待。

    等人到得差不多了,小丫鬟边碰着朱漆百花盘过来,将各自香物收齐,带进了隔壁品香用的隔厅。

    这头姑娘们跃跃欲试,那头夫人们也开始了。年轻的姑娘们爱出风头争强好胜,品香会渐渐的成了斗香会,夫人们却又不同。交往得久了,哪家什么底子,其实大多都清楚,何况都是朝中同僚,官阶地位有别,出风头未必是好事。所以这边魏夫人请出了年中时得的几样好香,大家评点赏玩,是另一种氛围。

    因琳琅受邀来会,魏夫人便特地将秦氏也请了过来。

    年中的时候官员述职完,贺文瀚便成了右相,因左相之位虚空,事实上就他一位相爷,地位今非昔比。昭文馆落成后开始编书,贺文湛那里也升任昭文馆大学士,两头加下来,贺家在朝中的地位又高了一层,因此魏夫人待秦氏愈发客气。

    跟前赏的是香,夫人们瞧着不远处莺莺燕燕的姑娘们时,终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东扯西扯的,自然又说到了姑娘们身上,说今年哪些人定了亲事,哪些姑娘出嫁了云云。魏夫人瞧一眼坐在广安郡主身边的琳琅,虽然身份地位和年龄迥异,美貌的小姑娘坐在郡主身边,竟也丝毫不显逊色。

    “妹妹当真好福气。”魏夫人看着琳琅,忍不住夸赞,“六姑娘小小年纪就这样漂亮,过两年怕是求亲的人该踏破门槛儿了。”

    秦氏微微笑了笑,抿一口茶,只是道:“姐姐过誉了。”

    魏夫人今日举办品香会,可不单是为了给别人提供方便,自己也是有打算的,顺势就探秦氏的口风,“六姑娘这样好的人才,可定下人家了?”

    秦氏颇为意外的瞧过去,魏夫人便道:“我瞧着这六姑娘呀,是越看越喜欢……”她顿了顿作势去喝茶,秦氏便即了然。魏夫人膝下两子,次子魏宗辉如今正是十二三岁的年纪,亲事还未定过。

    等人家说破了再拒绝那实在扫颜面,秦氏实在没想到八竿子打不着的魏家会有这个念头,心里实在讶异。她瞧着琳琅,语含宠溺:“这姑娘就是长不大,都已经定亲的人了,还是贪玩爱闹,要像嫆姑娘那样懂事就好了。”

    “六姑娘定亲了?”魏夫人一口茶喝罢,实在是意外。十一岁就定亲的并不少见,只是一向看着贺家并无动静,过年的时候还听说没人家呢,怎么悄没声息就定了?忍不住就问道:“是什么时候定下的?”

    “就三四月里,卫国公府上来说亲,两家一商量就定下了。”

    魏夫人颇为遗憾,想了想卫国公家的年轻儿郎,至今未娶的是大房的徐朗、二房的徐朋和三房的徐胜。徐朋那里听说已经定了沈家的姑娘,据说年底就要成亲,三爷徐奉英是庶出,贺家肯定不会把女儿嫁给徐胜,剩下的就只有徐朗。

    那个勇猛之名在外的悍将?魏夫人心里诧异到了极致。她虽不曾见过徐朗,因丈夫是兵部尚书,对这位沙场新秀也是如雷贯耳,听说他悍武刚强,在沙场上以一敌百,又是漠北风沙里打滚的人,怎么想都该是个粗粝的汉子,琳琅这样一个娇美的姑娘嫁给他?

    魏夫人怎么都不信,问道:“是那位徐朗小将军吗?”

    秦氏点头道:“正是他。”

    人家都亲口承认了,魏夫人哪里还能再怀疑,徐贺两家的交情她也有耳闻,只是她怎么都没想到,贺家居然会把琳琅许给大她六岁的悍将。心里的失落在所难免,却还得违心的夸赞,“真是门好亲事。”

    瞧一眼那个漂亮的小姑娘,想想贺家的势力跑到了别人手里,魏夫人心里失落之极,连带着对品香会的热情都降了不少。不过她是东道,还是得打起精神应付,待得会罢人散,才长叹口了气瘫坐在圈椅里。

    魏嫆见得母亲如此神态,便知事情不顺利,凑过去问道:“贺家那边不肯吗?”

    “不是不肯,贺琳琅已经许了人家。”魏夫人颇为沮丧,“是卫国公家的徐朗,咱们辉儿如何能跟人家比去?”

    “徐朗不是比贺琳琅大六岁吗!”魏嫆惊异,却迅速开始想对策,“他们也只是定亲而已,咱们能想办法拆了吧。”

    魏夫人抬起头,今儿精神耗费得厉害,面色都不大好,她瞧着魏嫆,示意她说下去。

    “爹爹说过,拉拢了贺家,咱们的事更能顺利不少,这贺琳琅咱们得想尽办法娶进来。我是这样想的,广安郡主不是看上徐朗了吗,既然贺琳琅是跟徐朗定的亲,咱们就从徐朗那里下手,徐家一退亲,他贺家难道还要死缠着人家?到时候咱们择机而上,还是有胜算的。”

    “广安郡主看上了徐朗?这我怎么不知道。”魏夫人瞬时来了精神——魏宗辉跟徐朗抢贺琳琅,魏宗辉必败无疑,但是贺琳琅想跟广安郡主抢徐朗,那就是贺琳琅必败无疑!

    魏嫆神秘兮兮的笑着,“这原本不关我们的事,就没跟娘说,我明儿就去衍国公府一趟。”

    魏夫人自然答应,还叮嘱道:“说话时注意分寸,别惹得郡主生气。”魏嫆自然答应。

    这头琳琅回去后便将此事抛在脑后,得了贺文湛修书的便宜,琳琅那里最近可寻了不好好书。因贺卫玠那里也忙碌起来,琳琅得空时过去逗一逗小侄子,回来陪着贺卫琛玩耍会儿,余下的时间都拿来瞧书了。

    这一闭门,时间就嗖嗖的往前窜。琳琅觉得还是七月时节,转眼却又是八月初十,该去天麟峰了。

    去过几次之后已将万事安排得当,琳琅此行除了杨妈妈、锦绣和木香贴身服侍,另派两个婆子和几个小厮跟着外,也不需要带什么东西了。

    贺府里的郎中按着琳琅现下的身子开了药方,去泡温泉的时候服一丸,据说散寒化瘀十分有效。

    这时节天气还未转凉,除了琳琅这等病情所需之外,来泡温泉的人其实不多。整个天麟峰寻常都肃清了闲人,坐着春凳沿山径而上,但闻鸟鸣幽幽、人语寂寂,时而清风送爽,实在是怡情养性的好地方。

    泡完时天色已经不早,若要再赶回城去难免仓促,何况看天色是要下雨的样子,琳琅便在山里歇下了。夜里下了场极大的雨,山里听雨,比之城中又是另一番滋味。精舍是贵戚所用,修筑得十分牢固,这等大雨中也不怕碰见什么意外,只管安心赏雨便可。

    次日清早天气放晴,琳琅闻得道观中钟声,便带着锦绣和陪着去观里走走。

    这道观名玄清观,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历史,原本是云游道士清修之所,后来皇亲贵戚们来得多了,有人爱上山中清幽,便在玄清观入了道门。时间一长,这观中倒是聚了不少有身份的人,虽然人迹稀少没什么香客,观里却富裕充足。

    前年知观请命重修,工部还特别派了人来,将这道馆修得辉煌庄严,加上环境清幽,云生雾绕之时,教人觉得错入了仙境。

    道观依山而建,青石板路直通三清大殿。琳琅拾级而上,毕竟身子骨不算强健,爬了一半便气喘吁吁,瞧着旁边一条曲径通幽,便意兴盎然的走过去。

    这里群峰环抱,浓荫覆地,沿着小径走了一程,眼前豁然开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