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敦煌天机-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好吧。”我有些失望,但无法指责对方。

    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虽然日月娘已经超脱红尘之外,却依然无法突破这种心理上的障碍。

    “抱歉,我出去看看。”日月娘也感觉到拒绝我的言辞过于生硬,马上选择暂时离开,以缓和大厅内僵硬的气氛。

    等到大厅里只剩我一个人,我就在那绳结对面坐下,静静地看着它出神。

    如果没有人能解读绳结,上师的真知灼见大概就要永久湮没了。

    那是最大的知识浪费,可我不是真正的救世主,被绳结上秘密挡住,无法再前进半步。

    “难道这绳结讲述的是上师个人的一生吗?如果真是那样,绳结也不必解了,干脆跳过,去研究那些真正能影响社会进程、对人类有世界作用的宝贵项目。”我自言自语。

    一阵轻风拂过,室内所有的绳索都缓缓旋转起来。

    我的眼睛一直盯着那条绳索,当那些绳结缓缓转动时,我的思想一下子被触动——“所有绳结描述的是同一个人,一个具有轮回转世能力的大人物。转世之后,灵魂不变,但他所处的环境、自身性格、学习过程却大不相同,于是就会产生各种人生故事。转世者带有前世的记忆,直到最后一次转世时,打下一连串绳结,将这些故事全都记录下来。要想完整地解读这条绳索上四十个绳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那位藏地第一上师重新活过来,亲口讲述绳结中藏着的那些故事……”

    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我猜日月娘已经想尽了办法,只要是能想到的,一定全力以赴地试过,直到试无可试,才无奈放弃。

    “让上师的灵魂寄存在我的生命里,我就能用上师的眼睛去重新审度这些绳结,详尽地描述过去发生的那些故事了。”这就是我的解决之道。

    普通人当然做不到灵魂的寄存,但根据记载,上师早在二十五岁之前就练成了天眼通、天耳通、天心通。所以,灵魂的迁移对他而言实在微不足道。

    “你真的愿意吗?”有个声音在冥冥之中问我。

    我没有四处张望,因为我知道,那个声音就来自于绳索。

    “如果可以解读绳结,我愿意。”我回答。

    “好。”那声音说。

    我看不到人影,但是明显地觉察到,有一个瘦削如竹竿的人从绳结中飘然而出,大步走近我。

    “是你吗?”我睁大了眼睛,但仍然什么都看不到。

    “是我,希望你已经准备好解读绳结了。”他说。

    我坚定地点头,任由那条看不见的影子靠近。

    “你的解读完全正确,只是不够深。当你对这个世界有足够认识的时候,才会有能力解读绳结的深层意义。要达到那种程度,至少要有五十年以上的深厚阅历。”那声音说。

    “他”已经在我身体里面,发出的声音等于是我自己的咽喉发出的。

    我回答他,就等于是自问自答。

    “我能接受任何奇特言论,请指点我解读绳结吧。”我说。

    我不想人云亦云,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分析的,才肯承认其真实性。

    就像现在,无论其他人持什么态度,我都不在意,只是大步向前走。

    当那影子在我身体里的时候,我再观察那条绳索,已经完全不同。每一个绳结都变得五色斑斓,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同样,这个房间内所有绳索上都有字,笔画细如发丝,字体小到无法分辨。

    每一条绳索都是有颜色的,或者光鲜亮丽,或者黯淡灰黄,大多数绳结都因为长时间的摩挲而油光铮亮,毫无毛刺。

    “如今这样,我就能阅读所有绳结了。”我心中充满了释然。

    “看得太多,反而导致内心混乱,连自己从前的智慧都被冲刷殆尽了。故此,中原大教育家孔丘留下箴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的话,针对的就是你现在的心情状况,可看的内容太多,不是好事。唯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那声音说。

    我收敛精神,沉默入定,只关注当前那一条绳索,而且只关注那个最大的绳结。

    首先,我看到了一条飞腾于九天之上的青龙,盘旋舞动,上下翻飞。龙生九子,其中之一落在藏地雪山,引燃了冲天大火。烟火消散之后,那龙子消失,山峰上多了一个迎风而立的僧人。

    我能感觉到,那僧人具有极高的智慧,当他立在峰顶俯瞰大地时,眼中充满了悲悯。

    “藏地是一张白纸,可供智者任意驰骋。藏民如同纯洁的白羊绿草,在从未污染过的大地上自由地生活。那是最原始的年代,也是最美好的年代,没有贪欲,没有征战,没有杀伐,没有掠夺,直到有一天,魔女降临,大地震动,无穷无尽的战争延续了几千年。所有人都忘记了活着的目的,大肆掠夺别人的过程中反而丢失了性命,吹嘘骄狂之时,不再惧怕上天的惩戒。每个人都失去了所有,从身体到灵魂,最终,他们都把灵魂奉献给魔女,换取生命中虚假的繁荣。那时候,只有一个人还保持着清醒,带领着一支人马,向东翻越雪山,穿过戈壁,横渡连江,跋涉沼泽,一直到了天朝统御之地。在那里,他找到了消灭魔女的方法……”

    在影子的叙述中,我想到了跟《西藏镇魔图》相关的所有情节。那是藏地历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藏地各大寺庙的选址、督造,都起到了“凌空当头一镇”的作用,将魔女的身体要害制住,才使藏区摆脱了魔女的掌控。

    “接下来的事,我都在历史中读过了。”我说。

    “历史中没有记载,那魔女其实没有被镇压,大战结束后,镇住的只是她的躯壳,其灵魂却远遁千里,逃离藏地,继续修炼,成为更高层次的妖孽。藏地经历了如此巨大的浩劫之后,百姓勉强重建家园,已经无力追击魔女。这一战,表面看,百姓取得了全胜,但实际上,魔女毫发无伤,脱掉躯壳只是魔法修炼的必经过程,总有一天卷土重来。我在这绳索上打下六个结,不仅仅详细记载了这段历史,更希望有人能打破‘六字大明咒’的禁制,进入我固守的‘伏魔金刚圈’,传承我的衣钵,继续追杀魔女,保卫藏地平安。你来了,瞬间突破禁制,就是我要等的人……”那影子说。

    “伏魔金刚圈”的内涵非常广博,“六字大明咒”又是藏传佛教的最高要义,之前我无法解读绳结,正是因为这位上师在绳结上布下了密宗禁制。

    我一进入大厅就选择了这条绳索,证明了我和上师之间独特的缘法,即有缘人。

    “那魔女藏身何处?”我问。

    “分身千万,藏于世间千万奇女子的心窍之内。”影子回答。

    这答案很玄妙,并非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回答,只是提供了一条思路。

    “西藏镇魔图”的传说困扰了藏地数千年,时至今日,无论是中原正史还是藏地野史之中,最终答案都是“魔女遭到吐藩王松赞干布和大唐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联手镇压”,绝对没有另外的说法。

    按照影子的解释,魔女早就外逃,成为深藏的巨大隐患。

    “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弥补漏洞?”我问。

    “找到她,彻底除去。”影子回答。

    “她在哪里?有明确方向吗?”我又问。

    我对藏传佛教虽然有一定了解,但中藏文化有很多区别,就算研究藏区文化一辈子的老教授,都不敢说了解那里。所以,我抛弃了原先所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专心倾听影子的解释。

    “在声色犬马之中,世上一切男子热爱的,都是那魔女乘虚蹈隙的战场。那女子既然已经分身千万,她的主战场就有千万个。”影子说。

    我无声地点头,这是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世间万物皆分为男女、阴阳、雌雄,此后阴阳相吸、同性相斥,已经是天下之大道。如果魔女从这种途径入手,要想根除她,就得破坏这种人类社会的最根本基础,等于是杀敌八千、自损一万,根本没办法进行。

    “做不到?”那影子问。

    我又点头:“并非做不到,而是很难,除非进行大型的人类灭绝计划——”

    刚刚说到此处,我霍然猛省:“正是如此,大型人类灭绝计划历史上早就有过了,难道那些行动都跟‘西藏镇魔图’有关?难道‘镇魔’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答案很明显——是。

第355章 藏地第一上师(2)() 
我曾经历过本世纪初防治急性传染病的危机事件,在那时候,必须采取步步隔离、严密设卡的方式,将所有传染渠道切断。最后,人类变成了一个个居住孤岛,彼此鸡犬相闻却不敢有丝毫实质性的接触。事实证明,这就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没有第二条路可行。

    如影子所暗示的,历史上发生的多起人类灭绝计划都跟“镇魔”有关的话,那么人类的历史又将被再次改写了。

    不必费力思考,我就能举出公元1800年至今的十几次人类灭绝事件,有些是因为天灾,有些则是统治者意志指挥下的绝对屠杀。

    一战、二战期间,无论正义一方还是非正义一方,都有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人在战争中死亡,从人类大名单中抹去。

    在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轴心国战俘营、亚洲新战术合作所里,太多无辜者在焚烧炉里灰飞烟灭,成为大地上永远不灭的冤魂。

    纵观历史,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有大批人倒下,用毫无价值的鲜血浇灌着沉默的大地。中国诗人用“一将成名万骨枯”来总结战争的意义,小兵的鲜血最终染红了胜利者的盔缨,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人驰骋入京,登基坐殿。

    “你猜对了。”影子说。

    我摇头:“不可能,无辜者不应该为这种所谓的‘镇魔’丢掉性命。‘镇魔’是全人类的事,岂能变成政治家的杀人游戏?”

    “哪里是游戏,哪里是实事,谁能分得清?‘镇魔’开始的时候,总有无辜者被波及,这是无法避免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历来都是如此。”影子说。

    我忽然觉得有些灰心沮丧,想到《道德经》上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上天、大地”所代表的高层统治者眼中,百姓万物皆为草狗,一挥手、一抬足就有几万生灵灭亡,而统治者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自有史官和文学家为其找出各种开脱理由,然后选择其闪光点进行大肆吹捧,歌功颂德。

    “那样,‘镇魔’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喃喃地问。

    “你要什么意义?你想要的所有意义都在‘镇魔’的过程当中,过程就是一切,结局并不重要。”影子回答。

    我苦笑起来,因为影子说的话没有毛病,无法反驳。

    对于死了的人来说,生命已经变成了虚无,再讨论“活着、好生活、分享胜利果实”已经没必要了,因为灵魂根本不需要栖息之所,比针尖、分子、原子更小。地球这么大,能容纳几亿亿亿个灵魂。

    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能活在当下,活在阳光里,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似乎这就足够了。活着的人永远比死去的人幸福,还有什么权利去指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