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初见-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指挥丫鬟清扫主屋。

    众人都忙着,没人注意我。淑文正背对着我,指挥丫鬟收拾柜子。我走了过去,正好见她让人将个箱子抬了出来。

    我正好奇那箱子里放着什么时,突然听见耳边一声惊呼,一转头见淑文一脸惊愕地往后跌去,忙伸手拦腰抱住她,避免了她撞到后面柜子。

    淑文惊魂未定地缓了会,抬头埋怨道:“夫君何时进来的?也没个声响”

    我尴尬笑笑,道:“看你们都忙着,没想打扰”

    淑文无奈地看了我一眼。

    两个抬箱子的丫鬟手累了,问道:“娘子,这箱子放到哪里?”

    淑文指了处,道:“先放那边吧”

    我看着丫鬟将箱子搬了过去,好奇问道:“那里面放的什么?”

    淑文没回话,视线有一瞬避开,神色有些不自然。

    我看她有意闪躲好奇更甚,直说着催她开锁。

    说的久了,淑文被说动了,叹了口气,找了钥匙过去打开了锁。

    我开了箱子,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叠放着一套青绿衣裳,好奇地拿了起来,发现衣裳下面还有个小盒子,那盒子没上锁,我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放着的是华贵的头饰。只片刻我明白了,这是她的嫁衣。

    ‘红男绿女’,开始的时候,说的是婚嫁。唐时女子嫁衣是绿色还不是大红色,绿色嫁衣虽然没有红色喜庆,但也做的华丽。我握着那件嫁衣转身看她,才发现她目光一直在我这边,一对视上,只瞧见刚刚还清澈的眸子里,这会满是那难说清道明的情绪。

    我知道,她看到这衣裳想到了当初婚嫁那一日。那时是杜三全,再怎样,我也改不了她那段伤心史。

    我放了嫁衣,走近她侧耳道:“今晚你穿那套嫁衣,我们,再行一遍礼”过了今晚,你,便完全是我的新娘子。

    虽然我顶着杜三全的样子,用着他的身子,虽然我不知道,你到底是爱这副身躯,还是藏在身躯里的我,我仍愿意一直,做你爱的那个人……

第76章 过年()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元正前日,工部给休了假,我呆在府上闲着等明日过年,午后不久,外面人突然通传孙禄堂来访。

    我听了皱眉,不知道他有什么事,去了客堂刚见到面,孙禄堂却急拉着我往外走。

    孙禄堂一脸兴奋,急切道:“走,我带你去个地”

    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给拉出了院,迎面正好瞧见杜安,忙喊了杜安跟上。

    孙禄堂急着喊我上马,路上才说了去哪。

    孙禄堂道:“魏王设宴,说想认识你一下,让我请你过去”

    我皱眉,道:“认识我?我有什么好认识的?不都是两眼一嘴的人样子吗”

    孙禄堂大笑,回道:“是一样的人,可命不一样,要说实话,魏王是因为你是杜三全才想着认识你。”

    见我迷惑,孙禄堂接着道:“因为你是杜三全,是你阿耶的儿子,你祖父杜如晦的孙子”

    我无奈笑了下,原来是因为我身后的杜家。

    片刻到了地,同孙禄堂下了马。要进门时我想到一事,忙拉住孙禄堂,问道:“既是魏王设宴,我们不需要带什么礼来吗?”

    孙禄堂一笑,道:“无妨,魏王不在意这些”

    孙禄堂说完带我进了魏王府,轻车熟路,直接带我到了设宴的屋里。

    我还在疑惑他怎么这么熟悉魏王府时,门一打开,一眼却瞧见了那个熟悉却不想看见的人脸,是王茂时。

    王茂时突然见我也是一惊,随后看了眼孙禄堂,面色变回了原样。

    里面已坐了不少人,孙禄堂将我拉到一处坐下,斜对着王茂时。

    孙禄堂侧身对我低语道:“别在意那家伙,放心,都是魏王请来的,他不敢做什么。”之后听孙禄堂说我才知道,王茂时爷爷王珪是魏王老师,因为这层关系,他同魏王交识不错。

    我点了点头回他,旁边突然有一人过来搭话。

    “敢问兄台可是杜三全杜主事?”

    我愣愣回头,迷惘看了搭话人一会,不记得认识这人,片刻才反应过来自己该回人家话。

    “不才正是,敢问兄台是?”

    那人听我答是欣喜不已,正要开口,周围忽然又围了一群人过来。

    “杜主事,幸会幸会,听闻杜主事年少才盛,今日得以一见,实乃在下三生有幸”

    “可是作那《云水禅心》曲的杜三全杜主事?久仰大名……”

    “是杜公子!我最喜欢他写的那首桂花诗,‘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当真是美……”

    ……

    等等!我正给众人围得烦心,突然听见了那最后一句,之前同孙禄堂说了是别人送的,这人怎么说是我作的?莫不是话没传出去造成误解了?

    “三全兄,这几位都是魏王门客”孙禄堂介绍道

    最后那位说话人挤开人群进了里面,激动道:“杜公子,有幸听过您作的桂花诗,在下久仰,只盼能再得见您大作”

    我赶忙解释道:“在下受不起,劳不得兄台如此,那首桂花诗并非在下所作,只是一友人所寄,兄台莫误会。”

    众人听了错愕不已,忽有一老者上前道:“公子谦逊了,既能作出那《云水禅心》曲,也是才华横溢”

    众人听了又是一副仰慕神色看了过来。饶是我脸皮再厚,此刻又听到别人夸那曲子,脸也红了。

    正在此时,门外忽传魏王到。

    众人都坐回了自己位子,待魏王进来了,一道行礼问好。

    我偷瞥了眼,只觉魏王看着有些面熟,待行完礼,细想了一番,眼前一亮,记起来曾在兴善寺里的戏场见过他,一如他现在的样子,举手投足间,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傲。

    “诸位请坐,本王设宴却最后一个来了,抱歉”魏王道,也就是客气一番。

    说完立马就有人回道:“王爷客气,王爷事务缠身还空了时间来招待我们,我等荣幸”

    魏王受用一笑,抬头环视了圈,看到我时定住,扬嘴喜道:“杜三全?没想孙禄堂真把你请过来了”

    我忙欠身回道:“见过魏王,魏王设宴,三全怎敢不来”

    魏王一笑,道:“好,你既肯来,也是视我为友,既是朋友,这魏王府的门随时为你开着”

    我一愣,还没说话,那些门客却纷纷开口贺喜魏王交友。

    魏王开宴,才片刻,便有人提议行酒令。唐代就这事麻烦,喝酒就喝酒,文人老爱做点什么助兴,大家伙聊聊天气不就挺好的吗?

    王茂时突然道:“王爷,小人早听闻杜主事才华横溢,即做的了曲又作的了诗,何不行个酒令,也好让我们拜读一下杜主事的佳作”

    众人听了皆附和道是。

    我恶狠狠看了王茂时一眼,你才横溢你们全家都横向溢满往外奔流!说什么拜读什么佳作,大家国子监里一个学堂的生员,他能不知道我旬考回回都是滑着刀刃过的吗?

    奈何魏王也赞同了,王爷发话,再如何也不敢违背。魏王带头行令,诸人寻在场看见的一物以此作诗一句,到谁那停了作不出来,谁就罚酒一碗。

    魏王看了看自己的刀剑,道:“挥剑决浮云,万国皆来拜”话毕豪气一笑。

    我一怔,早闻李泰才华卓越,没想也是个豪气干云的人。唐太宗与长孙皇后育有三子,嫡长子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可却没次子李泰有才能。魏王李泰长相俊逸,又富有才华,更是深得太宗心爱。

    “三全?”

    “恩?”

    “到你了”

    被孙禄堂喊回了神,才发现众人都望着我,王茂时一副等看好戏的模样。

    我心里无奈地摇了摇头,真不知王茂时为何总想看我出丑?也许是平时在学里成绩太差,以至于他会怀疑那次平康坊里我是走狗屎运作了曲子。哎,我有些同情他了,他不知道他的对手是自小背诗长大的,随便抄袭一两句怎么会是难事?

    我看了看面前的桌子,定视在碗上,道:“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众人听了低吟片刻后拍手称赞。

    我看了眼王茂时,一惊,他看我的眼神里带了丝狠色,只不过碍于屋里人多,那眼神稍纵即逝。

    众人行着酒令约莫一个时辰后,突然进来了一个王府侍卫,通知魏王该出发了。

    魏王起身,道:“父皇派人来宣,本王该进宫赴宴了,万不得已打断诸位兴致”

    众人忙起身相送。我突然记起来杜构今晚也被宣进宫了,好像这是个习惯,岁除夜皇帝都会宣一些亲近的高官进宫守岁。

    魏王走了,席也就到了散的时候,与众人一番告别,我同孙禄堂出了魏王府。

    孙禄堂邀我去他家,我婉言拒绝,一是因为天色不早,出来时家里吩咐晚上回去守岁,二是因为之前的事情,自从子午峪那次后,我一向天黑不出门。再遇上什么杀手,估计就没先前那么幸运了。

    同孙禄堂告别,与杜安策马出城回府。

    日落得早,虽已经过了立春,可天还是早早黑了下来。策马路过坊间,看到里面火光冲天,照亮了外面的大路,又走了一段路依旧还有,感到奇怪,停下探望了会。

    我问道:“杜安,这是何习惯?”

    杜安回道:“郎君,是庭燎”

    庭燎?不知有什么讲究?正想着,远处突然传来了热闹声,抬眼望去,入眼是一群凶神恶煞的脸,似鬼神一般跳着过来,看得一怔,等近了些才发现是戴着面具的人。

    又问杜安科普了下。杜安讲,这是驱傩的。和跳大神的差不多,驱赶鬼怪。

    我瞧地稀奇,看着他们从身边穿过,望着他们走远,等看不清了,喊杜安上马。刚坐上马背,却听杜安突然喊道:“郎君,是苏宝同公子。”

    我顺着杜安指的方向看过去,正好瞧见苏宝同向着驱傩队伍的方向闪过。突然记起来,自从做了锅炉工,我还没回过国子监,好些日子没同苏、萧二人聚了,上次也只是在酒楼匆匆几言,还没见到苏宝同的人。

    想着喊了杜安过去,还有些时候,尚且能同苏宝同见一面。

    我与杜安向苏宝同追去,喊了他几句,奈何距离有些远,他没听见。又追了会,都赶上了前面的驱傩大队,却忽然不见了苏宝同的人影。

    驻足环视了圈,所有人都戴着面具,不见苏宝同。又看了下,发现找不到苏宝同,有些泄气,只好作罢,准备等改天再见。

    “郎君!”正要喊杜安回去,突然被他喊了句,奇怪地看向杜安,却见杜安手指着远处。顺杜安指的方向看过去,突然看见了苏宝同,他身边还有一人。

    那人戴着面具,面对苏宝同站着。两人所处的地方是坊墙拐角,地处偏僻,背着驱傩大队,不太好找,若不是从坊里透出来的火光,我也看不见那边有人。

    我见是苏宝同,便冲他走了过去,才走了两步,突然见苏宝同抬起了手,探上了他对面那人的面具,一把扯下,却不见那人阻拦。面具揭了,火光一照,我看清了那人的脸,是个女子。

    我之所以敢确定是女子,是因为看到了她垂落的辫发,比男子的长了不止一点。

    见是个女子,八卦之心突起,忙拦住了杜安,喊他小声靠墙,别惊动了那边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