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唐书-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论钱,云何?”君牙惭,遽释吏,引为上客,留月余,以五百缣为谢。其屈己好

士类此。

 卷一百五十七 列传第八十二

◎陆贽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十八第进士,中博学宏辞。调郑尉,罢归。寿

州刺史张镒有重名,贽往见,语三日,奇之,请为忘年交。既行,饷钱百万,曰:

“请为母夫人一日费。”贽不纳,止受茶一串,曰:“敢不承公之赐?”以书判

拔萃补渭南尉。

德宗立,遣黜陟使庾何等十一人行天下。贽说使者,请以五术省风俗,八计

听吏治,三科登隽义,四赋经财实,六德保罢瘵,五要简官事。五术曰:“听谣

诵审其哀乐,纳市贾观其好恶,讯簿书考其争讼,览车服等其俭奢,省作业察其

趣舍。”八计曰:“视户口丰耗以稽抚字,视垦田赢缩以稽本末,视赋役薄厚以

稽廉冒,视案籍烦简以稽听断,视囚系盈虚以稽决滞,视奸盗有无以稽禁御,视

选举众寡以稽风化,视学校兴废以稽教导。”三科曰:“茂异,贤良,干蛊。”

四赋曰:“阅稼以奠税,度产以衰征,料丁壮以计庸,占商贾以均利。”六德曰:

“敬老,慈幼,救疾,恤孤,赈贫穷,任失业。”五要曰:“废兵之冗食,蠲法

之挠人,省官之不急,去物之无用,罢事之非要。”时皆韪其言。迁监察御史。

帝在东宫,已闻其名矣,召为翰林学士。会马燧讨贼河北,久不决,请济师;

李希烈寇襄城。诏问策安出,贽言:

劳于服远,莫若脩近;多方以救失,莫若改行。今幽、燕、恒、魏之势缓而

祸轻,汝、洛、荥、汴之势急而祸重。田悦覆败之余,无复远略,王武俊有勇无

谋,朱滔多疑少决,互相制劫,急则合力,退则背憎,不能有越轶之患,此谓缓

也。希烈果于奔噬,忍于伤残,据蔡、许富全之地,而益以邓、襄虏获之实,东

寇则饟道阻,北窥则都邑震,此谓急也。代、朔、邠、灵自昔之精骑,上党、

盟津今之选师,举而委之山东,将多而势分,兵广而财屈,则屯戍失于太繁也。

李勉,文吏也,而当汴必争地;哥舒曜之众,乌合也,扞襄城方锐之贼。本非素

习,首鼠莫前,则守御失于不足也。今若还李芃河阳以援东都,李怀光解襄城之

围,专以太原、泽、潞兵抗山东,则梁、宋安。

又言:

立国之权,在审轻重,本大而末小,所以能固。故治天下者,若身使臂,臂

使指,小大适称而不悖。王畿者,四方之本也;京邑者,王畿之本也。其势当京

邑如身,王畿如臂,而四方如指,此天子大权也。是以前世转天下租税,徙郡县

豪杰,以实京师。太宗列置府兵八百所,而关中五百,举天下不敌关中,则居重

驭轻之意也。方世承平久,武备微,故禄山乘外重之势,一举而覆两京。然犹诸

牧有马,州县有粮,肃宗得以中兴。乾元后,外虞踵发,悉师东讨,故吐蕃乘虚,

而先帝莫与为御,是失驭轻之权也。既自陕还,惩艾前事,稍益禁卫,故关中有

朔方、泾原、陇右之兵以捍西戎,河东有太原之兵以制北虏。今朔方、太原众已

屯山东,而神策六军悉戍关外,将不能尽敌,则请济师。陛下为之辍边军,缺环

卫,竭内厩之马、武库之兵,占将家子以益师,赋私畜以增骑。又告乏财,则为

算室庐,贷商人,设诸榷之科,日日以甚。万有一如朱滔、李希烈负固边垒,窃

发都甸者,何以备之?

夫关中,王业根本在焉。豪杰之在关中者,与籍于营卫不殊;车乘之在关中

者,与列于厩牧不殊;财用之在关中者,与贮于帑藏不殊。一朝有急,可取也。

陛下幸听臣计,使芃还军援洛,怀光救襄城,希烈必走。请神策军及将家子占而

东者追还之,凡京师税间架、榷酒、抽贯、贷商、点召之令,一切停之,则端本

整棼之术。

帝不纳。后泾师急变,贽言皆效。

从狩奉天,机务填总,远近调发,奏请报下,书诏日数百,贽初若不经思,

逮成,皆周尽事情,衍绎孰复,人人可晓。旁吏承写不给,它学士笔阁不得下,

而贽沛然有余。

始,帝仓卒变故,每自克责。贽曰:“陛下引咎,尧、舜意也。然致寇者乃

群臣罪。”贽意指卢杞等。帝护杞,因曰:“卿不忍归过朕,有是言哉。然自古

兴衰,其亦有天命乎?今之厄运,恐不在人也。”贽退而上书曰:

自安史之乱,朝廷因循涵养,而诸方自擅壤地,未尝会朝。陛下将一区宇,

乃命将兴师,以讨四方。一人征行,十室资奉;居者疲馈转,行者苦锋镝;去留

骚然,而闾里不宁矣。聚兵日众,供费日博,常赋不给,乃议蹙限而加敛焉;加

敛既殚,乃别配之;别配不足,于是榷算之科设,率贷之法兴。禁防滋章,吏不

堪命;农桑废于追呼,膏血竭于笞捶;兆庶嗷然,而郡邑不宁矣。边陲之戍以保

封疆,禁卫之旅以备巡警,邦之大防也。陛下悉而东征,边备空屈,又搜私牧、

责将家以出兵籍马。夫私牧者,元勋贵戚之门也;将家者,统帅岳牧之后也;其

复除征徭旧矣。今夺其畜牧,事其子孙,丐假以给资装,破产以营卒乘,元臣贵

位,孰不解体?方且税侯王之庐,算裨贩之缗,贵不见优,近不见异,群情嚣然

而关畿不宁矣。

陛下又谓百度弛废,则持义以掩恩,任法以成治,断失于太速,察伤于太精。

断速则寡恕于人,而疑似不容辨也;察精则多猜于物,而亿度未必然也。寡恕而

下惧祸,故反侧之衅生;多猜而下妨嫌,故苟且之患作。由是叛乱继产,忿讟并

兴,非常之虞,惟人主独不闻。凶卒鼓行,白昼犯阙;重门无结草之御,环卫无

谁何之人。陛下虽有股肱之臣,耳目之佐,见危不能竭诚,临难不能效死,是则

群臣之罪也。

陛下方以兴衰诿之天命,亦过矣。《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

听。”则天所视听,皆因于人,非人事外自有天命也。纣之辞曰:“我生不有命

在天?”此舍人事推天命,必不可之理也。《易》曰:“自天祐之。”仲尼以谓:

“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是以祐之。”《

易》论天人祐助之际,必先履行,而吉凶之报象焉。此天命在人,盖昭昭矣。人

事治而天降乱,未之有也;人事乱而天降康,亦未之有也。尚恐有可疑者,请以

近事信之。

自比兵兴,物力耗竭。人心惊疑如风涛然,汹汹靡定,族谋聚议,谓必有变。

则京师之人,固非悉通占术、晓天命也,则致寇之由,岂运当然?夫治或生乱,

乱或资治;有以无难而亡,多难而兴。治或生乱者,恃治而不修也;乱或资治者,

遭乱而能治也;无难而失者,忽万几之重,而忘忧畏也;多难而兴者,涉庶事之

艰,而知敕慎也。今生乱失序之事不可追矣,其资治兴邦之业,在刻励而谨修之。

当至危之机,得其道则兴,失则废,其间不容复有所悔也,惟勤思而熟计之。舍

己以从众,违欲以遵道,远憸佞,亲忠直,推至诚,去逆诈,斯道甚易知,甚

易行,不耗神,不劬力,第约之于心耳。何忧乎乱人,何畏乎厄运,何患乎不宁

哉?

帝又问贽事切于今者,贽劝帝:“群臣参日,使极言得失。若以军务对者,

见不以时,听纳无倦。兼天下之智以为聪明。”帝曰:“朕岂不推诚!然顾上封

者,惟讥斥人短长,类非忠直。往谓君臣一体,故推信不疑,至憸人卖为威福。

今兹之祸,推诚之敝也。又谏者不密,要须归曲于朕,以自取名。朕嗣位,见言

事多矣,大抵雷同道听,加质则穷。故顷不诏次对,岂曰倦哉!”贽因是极谏曰:

昔人有因噎而废食者,又有惧溺而自沈者,其为防患,不亦过哉!愿陛下鉴

之,毋以小虞而妨大道也。臣闻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一不诚,心莫之

保;一不信,言莫之行。故圣人重焉。传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物者事也,言不诚即无所事矣。匹夫不诚,无复有事,况王者赖人之诚以自固,

而可不诚于人乎?陛下所谓诚信以致害者,臣窃非之。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

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陛下可审其

言而不可不信,可慎其所与而不可不诚。所谓民者,至愚而神。夫蚩蚩之伦,或

昏或鄙,此似于愚也。然上之得失靡不辨,好恶靡不知,所秘靡不传,所为靡不

效。驭以智则诈,示以疑则偷;接不以礼则其徇义轻,抚不以情则其效忠薄。上

行则下从之,上施则下报之,若景附形,若响应声。故曰:“惟天下至诚,为能

尽其性。”不尽于己而责尽于人,不诚于前而望诚于后,必绐而不信矣。今方镇

有不诚于国,陛下兴师伐之;臣有不信于上,陛下下令诛之。有司奉命而不敢赦

者,以陛下所有责彼所无也。故诚与信不可斯须去己。愿陛下慎守而力行之,恐

非所以为悔也。

《传》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仲虺歌成汤之德曰:“改

过不吝。”吉甫美宣王之功曰:“衮职有阙,仲山甫补之。”夫成汤圣君也,仲

虺圣辅也,以圣辅赞圣君,不称其无过,称其改过;周宣中兴贤王也,吉甫文武

贤臣也,歌诵其主,不美其无阙,而美其补阙。则圣贤之意,贵于改过,较然甚

明。盖过差者,上智下愚所不免,惟智者能改而之善,愚者耻而之非也。中古以

降,其臣尚谀,其君亦自圣,掩盛德,行小道,乃有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奸由

此滋,善由此沮,天子意由此惑,争臣罪由此生,媚道行而害斯甚矣。太宗有文

武仁义之德、治致太平之功,可谓盛矣,然而人到于今以从谏改过为称首。是知

谏而能从,过而能改,帝王之大烈也。陛下谓谏官论事,引善自予,归过于上者,

信非其美,然于盛德,未有亏焉。纳而不违,传之适足增美;拒而违之,又安能

禁之勿传?不宜以此梗进言之路也。

圣人不忽细微,不侮鳏寡;奓言无验不必用,质言当理不必违;逊于志不必

然,逆于心不必否;异于人不必是,同于众不必非;辞拙而效迂者不必愚,言甘

而利重者不必智。考之以实,惟善所在,则可以尽天下之心矣。夫人情蔽于所信,

沮于所疑,忽于所轻,溺于所欲。信偏则听言不尽其实,故有过当之言;疑甚则

虽实不听其言,故有失实之听。轻其人则遗可重之事,欲其事则存可弃之人。苟

纵所私,不考其实,则是失天下之心矣。故常情之所轻,圣人之所重,不必慕高

而好异也。

陛下又以雷同道说,加质则穷。臣谓陛下虽穷其辞而未穷其理,能服其口而

未服其心。且下之情莫不愿达于上,上之情莫不求知于下。然而下常苦上之难达,

上常苦下之难知。若是者何?九弊不去也。所谓九弊者,上有六,下有三:好胜

人,耻闻过,骋辩给,炫聪明,厉威严,恣强愎,上之弊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