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1275-第8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的人,都是嘴严的,今日只是你我叔嫂叙叙家常,没那么多忌讳的。”谢氏叹了口气:“我是个妇人,不通朝政,听政以来,国土沦丧、民不聊生,又没什么法子可以挽回,他日到了地下,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先先帝?”

    “嫂嫂慎言。”赵与芮忍不住轻呼了一声。

    “事实如此嘛,你看看,两淮丢了一半,两湖丢了、广西丢了、两江只余了个不知死活的建康府,元人呢?就在百里之外,眼见着这临安城都保不住了,这都是我的错啊。如今官家才只五岁,若是我了,宗亲之中,唯有你可以撑起这一摊子,说倒底他的身体里还流着你的血呢。”

    “圣人!”

    赵与芮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就是一个长揖,花白的胡须因为激动不停地抖动着,嘴里更是语无伦次:“莫要这样说,臣等惭愧无状。”

    “你又不是宰铺,论责也论不到你头上去,都说了今日不论君臣,只叙家常,快七十的人了,不要动不动就站起来,我是真得盼着叔叔,能撑起这个家。”

    谢氏摆摆手制止了赵与芮的辩解,说下去:“群臣请求迁都的奏疏,我已经批了,诏令就在那个台子上,你出去的时候带上。今日,宫里的车驾就要启程,他们多半等不得了,此行,官家就托付与你,莫要忙着推辞,你不出面,难道忍心让他一个小小的年纪,被那些外臣摆弄?”

    “嫂嫂,你不走?”赵与芮总算听出来了,不由得大惊失色。

    “我这身子骨,怕是走不动了,与其死在路上,不如就在这慈元殿了此余生吧,等我去后,就葬于永穆陵一侧,我谢道清不配与他同穴。”谢氏神色平静,说完之后,殿里的那些个侍女无不垂下头,空气里顿时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涕泣声。

    一时间,赵与芮只感到手脚冰凉,这是托孤加上交代后事?他今年已经六十九了,眼前这个嫂嫂比他还要小上好几岁,可是看起来,却如风中残烛般,有了油尽灯枯的迹象,两行浊泪便再也难以忍住,顺着保养尚好的脸庞流了下来。

    顾惜惜精神恍惚地走出慈元殿,丝毫没有理睬那些等在殿门外打探消息的宫中妇人,就这么走回了自己的居处,没想到屋里有个小小的身影,正在等着她的归来。

    “师傅,我一早就来寻你,谁知她们说你一夜未归,大娘娘可还安好?”赵清惠看到她憔悴的样子,吓了一跳。

    “圣人。。。。。。”顾惜惜语带哽咽,泣不成声地一把抱住她,用只有两个人才听得清音量说道:“怕是不行了。”

    “啊!”

    赵清惠一双眼睛睁得溜圆,清纯无暇的眸子里渗出一丝波光,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那个平日里总喜欢抱着她、逗她玩,比自家生母还要疼她的祖母,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我不信!”

    年仅十一岁的小女孩在顾惜惜的怀里哭成了泪人,两个人就这么抱着,谁也没有注意到,外面越来越大的喧闹声。

    兴庆坊叶府,忙了大半天的几个人都赶回了府中,叶梦鼎坐在主位上,将喝了一口的茶盅子放到几上。

    “宫里已经动起来了,看来是荣王说动了圣人,官家祭扫祖陵的诏令业已下达,等到他们的车驾出了城,事情就算成了。”

    刘禹坐在他的下首,手中拿着的正是那份政事堂起草、诸位宰执副署、官家用了玺的诏书,上面没有一个字提到迁都,用得是祭扫先帝陵墓的说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京师丢失,天子出逃,这种丢人的事,怎么也不好听,史书上都只能用上“北狩”之类的曲笔。

    这么一想,他才明白,为什么那天夜里,叶梦鼎进宫的时候,只提到了吴坚出任山陵使,就让谢氏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摇摇头,将诏书递给对面的叶应及。

    “若不是泰山老大人出马,此行哪有这般顺利,不知道此刻的陈与权,是个什么表情?”

    “你呀,哪哪都好,就是这张嘴不饶人。”

    关于这件事,叶梦鼎还是有些自得的,五年的吏部尚书、十余年的执政经历,使得他的人脉几乎遍布京师各处,这才能不费吹灰之力,赶在陈宜中反应过来之前,就搞定了京中大部分官署,而最得意的,莫过于让留梦炎在病床上同意副署了,有了他的印鉴,陈宜中只能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南渡之后才有的左右丞相之设,就地位而言左高右低,可二者同为正一品,也都兼着知枢密院事,并没有节制一说,无论是谁签署的文书,都如同政事堂谕令,你可以去向官家申诉,却无法当场给否了,正是因此,才会有了平章军国重事的存在,那才是一言九鼎的独一人。

    可陈宜中并不是,因此,在看到那份文书后,他除了捏着鼻子认下来,肚子里暗暗骂上两句,还得自己为自己的错漏找个借口,那无异于赤祼祼地当面打脸。

    “他要不害小婿,谁会管他去死?”

    叶梦鼎看着他一脸的愤焖样,居然猜不透其中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事情的经过他一早就知道了,那些所谓的隐情对于他而言,都不过是小儿把戏,眼见着这小子得了便宜还要卖乖,都不知道该不该为陈宜中感到悲哀,当朝宰相被人面摭,这是史书都写不出来的奇闻,而他还要这儿不依不饶。

    “现下宫里快走了,朝中各部也行将出城,那些权贵富户不久也会跟上,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接下来,不就是搬个皇宫回后世么?这话刘禹当然不会直接讲出来,他略略思索片刻,就有了定计:“岳丈判了临安府,咱们做起事情就可以名正言顺了,首先是城中各个仓库,一粒粮食都不能留给鞑子,这是底线,其次是城中百姓,一个都不能留下,这也是底线。”

    “还有府内各县,余杭、临安、昌化、于潜、新城、富阳、盐官,每一处都要疏散,乡下也好,山里也好,破坏得越是彻底,元人退得就会越快,最好将城池烧了,鞑子才没有精力去抓普通百姓。”

    “老夫今日就发出钧令,命快马传至各县。”

    听得他得有理,叶梦鼎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向谢氏要来这个临安府,就是行事的方便,现在元人逼近,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兵临城下,这个判临安府已经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刘禹记得,历史上文天祥还担任过一任,不过历时很短,应该就是这个时期的事。

    “除了钧令,还要将这份诏书抄录一份附上,他们只有听到官家都走了,才有可能跟着动起来。”叶应及抖着手上的诏书,补充了一句。

    “筠用说得没错,不过某在想,这些知县,或许还会心存侥幸,想以城池结元人之欢心,送信的不能是普通小吏,最好有一定的品级,再带上两个枢府的卫士,一俟他们稍有迟疑,即刻拿下,换县丞或是他人上,时间太紧了,咱们耽误不起,有些事情就只能从权。”

    叶梦鼎默默地听着他的话,此时的刘禹,在他的眼睛里,有一种露骨的桀骜,仿佛视那些规则如无物,曾经他欣赏过这种不同寻常人的品质,可是今天看来,却让人有种寒冷的感觉。的,、、,,、、

第七十七章 逃难() 
就在诏书下达到京中各部的时候,从宫里驶出的第一辆辇车已经出了东华门,无论是型制还是仪仗,无一不是圣人的标准,可车中所坐的,却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妇人,她就是官家的生母全太后,当然,如今谢氏,她就是宫里说一不二的女主人了。

    在太后、官家的车辇后头,依次是各位主嫔,按着位份分别有着不同标准的待遇,这只长长的队伍,只不过是庞大的宫廷中为数不多的一部分,他们的目的地,当然不是陆路,而是停在运河码头上的一艘艘皇家专用的官船。

    船次的安排,早在她们登上马车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做为生了一位皇子、一位公主的杨淑妃,位份仅次于全太后和官家,分给她的也是一艘千料大舟,足以容纳她自己的人、益王赵昰的侍从以及晋国公主赵清惠的那些下人,还有她们三人带出宫来的用品和器具,光是箱子就装了数十口,饶是如此,依然只能装下不多的东西,稍大一些的只能弃之不要了,谁都知道这一趟不是春游,而是逃难。

    “大哥儿的仓室看好了,打扫得仔细些,莫要留下什么蚊虫之类,惊到了人,我只拿你们是问。”

    登上坐船,杨氏连自己住哪里都没有看上一眼,就急急地嘱咐,已经七岁的赵昰还是第一次跨出宫墙的大门,更别说是坐船了,一上来就东看西看,一付好奇宝宝的模样,杨氏不得不让身边人仔细看住,以防他掉到水里去,一面安排各人的居处,这一趟要直下庆元府,船至少也得走上两到三天,实在轻忽不得。

    “娘,大姐儿呢,怎得不和咱们一块儿,我还想寻她玩耍呢。”

    “你已经七岁了,不可再粘着姐儿。”杨氏拍拍儿子的胖手,这才发觉女儿身边,甚至都没有印象,是不是一同出了宫。

    “去寻一下,看看姐儿上了船没有。”她转身朝一个心腹女官吩咐道。

    消息很快反馈回来,澄碧水堂那些侍候公主的侍女,同样也在找人,被她们跟来码头的那辆车子里,竟然是空的,公主的却不见了踪影。

    “这小妮子,疯到哪里去了?”杨氏咬着帕子,嘟了一句。

    “许是看圣人去了,说不定会与圣人同船。”亲信女官安慰道。

    杨氏知道,她嘴里的这个圣人,指的是宫里的太皇太后,而不是全太后,可谢氏不是病了么?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周遭,各艘官船都在上人或是物,最先抵达的那艘大船已经完成了装载,正在扬帆离岸而去,上面载的正是全太后和官家,而接下来就轮到自己这艘了。

    “去问一下,圣人的座船何在?”

    杨氏敏锐地发现一个问题,形制最大的两只船都已经分配完了,以谢氏的身份,不可能去坐那种普通的官船,她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不好了,下面的人说,圣人的座船就是前头那一只。”

    亲信的话让她脑中一个眩晕,如果不是被人扶了一把,差点就没有站稳。

    “圣人正在病中,或许晚些再走也不定。”女官知道她的心思,出言安慰道。

    “不会了,圣人不会走了,我的清姐儿也不会走了。”杨氏指着岸上,女官转头一看,顿时明白了,在她们这些宫人的后头,是一群年纪不小的青袍官吏,而其中唯一的一位绯袍官员,就是宫中医术最为高明的翰林医官局尚药奉御副使,他是专为圣人看诊的。

    “快,扶我下去,我要回宫,去把姐儿接出来。”

    她的心腹女官没有动,其余的宫人也没有动,因为时间定得死,她们这艘船已经完成了上人,船工正用长长的蒿杆撑着离岸,一旦停下来,就会挡住后面的泊位,她只是一个妃位,不是这宫里的话事人,就是去求人也不过是自取其辱。

    “娘子莫要担忧,奴已经命人传话回去了,圣人知道一定会着人护着公主殿下跟上来,咱们现在停不得。”

    这个道理,在深宫过了十年的杨氏何尝不明白,可失却爱女的那种心痛一下子涌了上来,不由得悲呼出声。

    “我的清姐儿啊!”

    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