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1275-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弟兄们都仔细些,不要露了行藏,只远远地盯着就成。”

    一个指挥不过五百人,这点人肯定不会去攻打哪里,城西会有什么可图的地方?张青云并不关心,他只要自己的手下无事便可,这或许是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吧。

    乌云笼罩着天空和海洋,天地之间灰蒙蒙地一片,偶尔会有一道闪电劈开黑幕,漫天的雨雾像一道帘子,将所有的事物都挡在了视线之外,张青云不禁有些忧心地转向南方,顺着应该是姜才所部过来的方向,眼中的情景却让他诧异地张大了嘴,在天际的顶端,一抹金色的光亮从缝隙中隐隐透出,就像是黑布被剪子剪开了一道口子,天,要放晴了?

第十八章 变数(四)() 
“这……”

    看着眼前这张薄薄的纸,上面不过几十个字,却像千钧重担压来,让赵介如喘息急促、面色潮红、脑中阵阵发晕,双腿颤颤地几欲跌倒,还好背后就是靠椅,被他本能地一伸手给扶住了。

    没法怪他如此失态,实在是事情太过出人意料,谁曾想这伙打着邻路旗号、行事乖张有如叛军的家伙竟然真是官军,而他心驰神往、寄予厚望的援军才是叛贼!赵介如一时间失语了。

    前来递送文书的年轻军校一脸严肃直立堂中,对眼前这位绯袍文官的窘态恍若未闻。文书是一早到的,说起来这应该算是金明签发的第一封都督钧令,而赵介如并没有与有荣焉的兴奋,回过神后,他的脑子就在不停地转着,如果手中这封文书是真的,那他的麻烦大了!

    许多人都有个误解,以为大宋不杀读书人,其实准确地说是“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就连这条所谓的铁律,也并非没有破例,何况这是货真价实的据城做反!而他却充当了叛贼的帮凶,说自己不知情?谁信。

    “……太守?”

    寂静的大堂上突兀地响起一个声音,打断了赵介如的神思。

    “禀太守,大都督钧令已送至贵府,如何答复还请明示,在下才好回去缴令。”

    堂中的军校不卑不亢的朗声答道,他已经站了有一炷香的功夫,实在不明白就那么几行字,做什么要想那么久,军中事多,谁愿意在这里耗时间?

    赵介如看着来人,心知躲是躲不过的,手中的文书多半不假,因为城池已经落入人家之手,根本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再则以他老宦者的眼光,上面的印鉴也毫无破绽,除了广州督府,还加盖了枢府大印,落款也不独金明一个,枢相吴坚、左相陈宜中的签名豁然在后,这就是明明白白的信息,敷衍塞责是过不去的。

    “督府钧令,下官自然无有不从,但不知姜招抚有何差遣?”

    既然抗不过,那便只能遵命而行,事毕多少还能得个襄赞之功,无须权衡,利弊得失已了然于胸,赵介如放低了姿态,不知不觉中言辞里竟然带上了卑称。

    “如此便好,招抚的意思,尚须三千民夫以充军用,一体支应还要贵府筹措,这是其一。”

    战事将起,这些都是地方的本职,也是钧令之上诸相签押的原因所在,赵介如略略一想,虽然秋收在即,征发三千民夫咬咬牙还是做得到的,至于府库,他同坐在一旁充作书记的心腹文吏交换了个眼神,点点头应下。

    “这二么,招抚有言,近日大军入城,对百姓多有叨扰,少不得会有些流言。不过事涉军机,眼下还不能走漏了风声,因此城门及各处路口的盘查仍须加强,倘有熟知乡情的本地差役参与更好,不知贵府以为如何?”

    一个看似简单的要求让赵介如的神色突然尴尬起来,对于要不要将那件事和盘托出,他的脑海中天人交战,直到军校交待完毕转身向堂外走去,这才鬼使神差地张口喊出一句。

    “这位……小哥,烦请留步,下官尚有另情禀报。”

    池州,东流县境。

    这个县是整个江东路最边缘的地区,出了县境就是江州,县城建于大江南岸,隔江与安庆府的望江县相对,原本是个极为繁华的水路要埠,而如今

    “他娘的,城里的活物除了野狗就是耗子,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某遣人去附近乡里打探了一番,俱是如此。据乡民所说,城里人自鞑子过境之后便都逃了,有钱的去了邻县各处,没钱的,不知道一路逃荒到了哪里,这许多人马,只怕连个吃食都没处寻,唉。”

    杨磊说完还叹了口气,一脸地惨然,能让这个老兵油子如此,刘禹能想像他看到了什么,只怕路旁伏尸不少,不过这种情形,他早就有所准备,闻言只是拍了拍他的臂甲。

    “就是此处吧,吃食我等还带了些,水源应该有,只是告诫众人不可生食。老杨,还要辛苦你,同兄弟们接掌关防,咱们可能要在这里稍上几日。”

    “不走了?”

    杨磊听到这话一愣,眼下日头还早,就算不歇息,今天怎么也能赶到江州地界,难道要在这么个鸟不生蛋的地方驻扎?迎着他疑惑的目光,刘禹也不答话,微微朝后一撇嘴,他们一行的后面就是元人使团,杨磊顿时悟到了什么,在马上一抱拳,扯着笼头又调转回去。

    “你带上几个人先进城,找处宽敞点的院子,安置那些元人,咱们的人就在安排在周围,边上最好有高处可望,明白了么?”

    紧接着,刘禹又朝自己的亲兵吩咐了一句,他的语气不像平时那般随意,亲兵郑重地接令而去,几个骑兵催马加速,不一会儿就消失在烟尘里。

    等他们走后,刘禹身边只余了一人,身上带着对讲机,作为联络调度之用,其余的都散在了前路各处,刘禹的心情不像他的表情看上去那么轻松,事情目前还只有少数人知道,因为一切都不确定,他并不想过早让那些随员知道,特别是其中还有个吕师孟。

    大队人马依旧在沿江的官道上缓缓前行,或许是沿途所见让那些刚从临安出来的人极不习惯,大家都失去了谈笑的兴趣,作为战争的一面,其残酷性已经清楚地摆在了眼前,而这里离着京师并不远,天知道,会不会哪一天就降临到两浙?

    行程被通报下去,随着不远处的县城轮廓出现在视线中,众人都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毕竟能歇歇脚对于行路的人来说是个很大的诱惑,刘禹却在一旁停下了马,目送着队伍从身边过去,甚至还同廉希贤远远地打了个招呼,这些元人目前是他手中的牌,缓急之时或许就会派上用场。

    队伍还没有完全过去,后面就响起了马蹄声,刘禹转头一看,一路飞骑正急急赶来,当前的是自己派去赵应定那里的一个亲兵,而后面的人,看装束似乎是他的手下,来人离着十余步就下了马,朝他这里走来。

    “见过中书,末将奉大帅之令,前来中书帐下听用,有何差遣,但请示下。”

    来人抱拳作礼,刘禹一看他的装束,微微一愣,竟然是个都统,赵应定一共才带了一千多人马,这意味着他将手上绝大多数人马都交了出来,还真是一个知机之人。

    一问之下,果然此人就是新任的江州都统,姓张,是跟着赵应定从重庆府过来的,算得上是心腹亲信手下,他带来了整整两个指挥的禁军,全都是经历过战事的老兵,让刘禹一下子心安不少,言语间也客气了几分。

    “赵帅安好?他身边还有多少人,够不够用。”

    “回中书的话,大帅身边尚有亲兵二百余人,看守那些鞑子足够了,他们离此不足三十里,有中书所遣的那个黑匣子,一应调度是无碍的。”

    也许是不知道要怎么形容对讲机,张都统比划了一下,朝后面指了指方向,刘禹微笑着点点头,下马将他扶起,人家不是自己的兵,必要的客套还是不能省的。

    “那就辛苦诸位了,想必你们大帅也将事情说了,本官再说一遍,此次不一定会有战事,但我等临近鞑子驻地,也不可轻忽。前面那座城池看到了吧,本官需要尔等严加守护,直到完成交接,或是援军到来。”

    刘禹也向他指了一个方向,看到远处的东流县城,张都统明显松了一口气,守城这种事,那是驾轻就熟的,只要不是野战,宋军并不惧怕什么。

    “中书请放心,哪怕战至一兵一卒,属下也绝不让鞑子得逞。”

    张都统再次抱拳应到,他没有问这种荒凉的地界,援军会从何处来,刘禹当然也没有说,因为他也不肯定,究竟有没有援军,何时会到。

    江南不缺水,这里也不例外,而这座临江的城池,更是有着完备的护城河体系,只不过走近了才发现,这座城池有些大,一千人的守军显得捉襟见肘,那位张都统微微面露难色,随后什么也没说,便指挥手下开始接掌各处,看上去是个沉稳有度的人。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刘禹自然不会去指手划脚,他心里知道,自己人不多,敌人也不多,就凭江州那点兵力,想硬撼,不太可能,偷袭么?那得躲过遍布各处的眼线才行,只不过毕竟是孤军,而敌人却有可能不只一处。

    刘禹望着护城河流经的方向,那里便是大江,江面上有些薄雾,灰蒙蒙地看不清对岸,张世杰会不会如自己所想,其中还会有什么变数?只有天知道。

    “中书,一切布置停当了,请入城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杨磊骑着马来到了他身边,刘禹点点头催动马儿,踏着吊桥慢慢前行,城楼上大宋的旗帜已经被高高地竖了起来,军士们忙碌的身影时隐时现,让他不由得一阵心安。

第十九章 变数(五)() 
“人呢?去哪里了。”

    泉州城的蒲氏别院里,一个尖利的声音在咆哮着,院中的仆役们不敢多作打听,一个个低着头匆匆避开,尽管他们都很好奇,是什么事情让素来冷静的郎君如此失态,发了这么大的火。

    后院里站着几个垂头丧气的军士,中间一个老者被绳索捆着,眼神不屑地撇向前方,看都没看抓着他前襟大吼大叫的那个人,只是在唾沫溅到脸上时才皱了皱眉,仿佛这才是天大的事。

    “。。。。。。我等到时,整个坊内除了这个老东西再无一人,问过了周边的人,都不知道他们何时跑的,只说好些天了都是如此。”

    领头的一个指挥低声说道,他这话等于没说,蒲氏本就有些气急败坏的脸顿时变得铁青,他恨恨地一脚将老者踹倒,一下接一下地踢打,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发泄心中的愤怒。

    “行了,老蒲,省省吧,你打死他,人也回不来了。”

    夏景坐在一边无所谓地说道,对于蒲氏的这个计划,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心知那些人就算捉到了,朝廷也绝不会因此而罢兵,甚至可能激起更大的反应,不过一些普通宗室而已,又不是皇子公主,全死光了,朝廷还能省下一笔俸禄呢。

    许是打累了,蒲氏不甘心地踢了一脚之后终是停了手,原本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老者突然睁开了眼,戏谑地望着他们,满是伤痕的脸上竟然露出一个笑容,在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句什么之后便开始放声大笑,惹得蒲氏心头又是一阵光火,却没有再下手打他。

    “他骂咱们是乱臣贼子,不得好死。”

    夏景张着大嘴喝了口茶,悠悠说道,刚刚坐下的蒲氏一听马上就想站起来。

    “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